山东"神奇"家庭:爸爸的大学,如今也是我的大学

作为一所学科专业齐全、学位体系完备、师资人才充沛、社会声誉优良的综合性高等师范院校,

山东师范大学自建校以来培养了近40万名优秀人才。一代代山师人又有着怎样的奇妙缘分呢?本期推送,就让我们一起聚焦两个"山师家庭",去看看两代山师人的故事。

"总有一天,我会成为像父亲一样优秀的山师人。"

对于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国际联合培养)专业2019级新生姬欣睿来说,山师情缘早已扎根,因为在这里有一个格外熟悉的系友——自己的父亲。

山东

图为姬欣睿和父亲在千佛山校区的合影

姬先生曾是山师化学系的一名学生。凭借着对教学事业的一腔热血和对师范教育的憧憬,1993年,姬先生毫不犹豫地选择山师攻读本科。本科毕业参加工作后,渴望拥有一个更开阔视野的他,在百忙之中仍抽出时间坚持学习、读书、准备考研。"在山师读书是我人生的一个新阶段,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也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他们都是支持我继续走下去的动力,因此,在报考硕士时,我依旧选择了我的母校山师。"姬先生说。

山东

图为姬欣睿的父亲姬先生

2005年硕士毕业后,姬先生返回了家乡的高中任教。勤奋好学、不甘止步的他心中有一个博士梦,当时,他已经不再年轻,尽管承担着家庭与工作的双重压力,他依旧没有退缩。据姬欣睿回忆,小的时候家里没有暖气,姬先生为学英语,冬天的时候裹着被子看书,为不打扰家人休息,夏天的晚上在院子的路灯下背书。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姬先生终于考取了博士研究生。

山东

图为姬先生的毕业证书

博士阶段的姬先生几乎把山师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实验室也成为了他的小基地,就算是寒暑假也很少回家乡。"我热爱我的母校,在山师的11年,是我人生中最幸运的一段时光。"姬先生感慨道。由于父亲在山师求学,姬欣睿很小的时候便在山师的校园里玩耍了,她熟悉山师的一草一木,山师也见证了她的成长。受到父亲的影响,她也树立了教书育人的理想,因此,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她选择了综合评价招生,同样来了山师。

山东

图为姬欣睿的校园一卡通

"没想到,我真的回到了小时候向往的地方。"姬欣睿激动地说。这里对她来说,是像亲人和朋友一样熟悉而亲近的,和自己的父亲成为校友。"我的父亲曾经也住在五排房,现在的我也住进了这里,这里记录了我父亲奋斗的岁月,也将见证我的青春。"姬欣睿说道。

来到大学后的姬欣睿很好地继承了父亲勤学好问、严谨踏实的品质。军训期间,作为班级负责人的她,不但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还会经常照顾身边需要帮助的同学;学习中,认真听课,踏实复习成为了她的一种习惯;利用闲暇时间,她读书跑步,刻印章听音乐,陶冶自己的情操。姬欣睿说:"总有一天,我会成为像父亲一样优秀的山师人。"

"不曾想几年后,山师大会成我们父子两代的母校。"

与姬欣睿一样,数学与统计学院市级委培师范生王雨晨也有同为山师人的父亲——王兵,毕业于历史与文化学院(现历史文化学院)。1992年的王兵,怀着对教育的满腔热血和对三尺讲台的憧憬,

毅然决然地选择于山东师范大学攻读学士学位

山东

图为当年王兵(第一排 左二)和同学们的系里合影

"那时的时光过得很快,也很快乐",王先生回忆道。"读大学时家里条件比较拮据,而我是师范生,可以领取一部分补贴,这样我刚好可以将补贴节省下来寄回家里,补给家用。"而山师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也让王先生发现了自己更多的潜能,他对排球的热爱,亦伊始于大学时代。彼时王先生还是排球队的一员,队员们齐心协力、团结一心迎战比赛的暖心场景,至今仍深深地印刻在他的脑海里。

山东

图为王先生的毕业证书

自小浸润在书香氛围中的王雨晨非常热爱语言类的学科。但在填报志愿时发现作为一名理科生,报考委培师范生时只能考虑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类师范专业。本来决定放弃这次机会的王雨晨在父母的支持下斟酌再三,决定将志愿全部填报为数学类的委培师范生,并且不服从调剂,终与师大结缘

"幼年时,借父亲同学聚会的机会去到过山师大的千佛山校区,学校古色古香的景致惊艳了我一整个童年时光,可那时也不曾想过,几年后,

山师大会成我们父子两代的母校。"王雨晨笑着说。

山东

图为王雨晨的录取通知书

"而我最后选择会山师大,不仅因为山师在师范类大学里排名靠前,还因为学校建校历史悠久,学习氛围浓厚。并且我的很多老师也都毕业于山师,作为一名毕业后要回到泰安市接受分配的市级委培师范生,我会好好把握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争取考取研究生,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山东

山东

在山师,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岁月匆匆流转,山师情缘辈辈相传,这份情缘在无尽的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

关注"山东师范大学招生办"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本文素材来自山东师范大学官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