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神奇"家庭:爸爸的大學,如今也是我的大學

作為一所學科專業齊全、學位體系完備、師資人才充沛、社會聲譽優良的綜合性高等師範院校,

山東師範大學自建校以來培養了近40萬名優秀人才。一代代山師人又有著怎樣的奇妙緣分呢?本期推送,就讓我們一起聚焦兩個"山師家庭",去看看兩代山師人的故事。

"總有一天,我會成為像父親一樣優秀的山師人。"

對於山東師範大學化學化工與材料科學學院化學(國際聯合培養)專業2019級新生姬欣睿來說,山師情緣早已紮根,因為在這裡有一個格外熟悉的系友——自己的父親。

山東

圖為姬欣睿和父親在千佛山校區的合影

姬先生曾是山師化學系的一名學生。憑藉著對教學事業的一腔熱血和對師範教育的憧憬,1993年,姬先生毫不猶豫地選擇山師攻讀本科。本科畢業參加工作後,渴望擁有一個更開闊視野的他,在百忙之中仍抽出時間堅持學習、讀書、準備考研。"在山師讀書是我人生的一個新階段,在這裡我不僅學到了很多知識,也認識了很多優秀的老師,他們都是支持我繼續走下去的動力,因此,在報考碩士時,我依舊選擇了我的母校山師。"姬先生說。

山東

圖為姬欣睿的父親姬先生

2005年碩士畢業後,姬先生返回了家鄉的高中任教。勤奮好學、不甘止步的他心中有一個博士夢,當時,他已經不再年輕,儘管承擔著家庭與工作的雙重壓力,他依舊沒有退縮。據姬欣睿回憶,小的時候家裡沒有暖氣,姬先生為學英語,冬天的時候裹著被子看書,為不打擾家人休息,夏天的晚上在院子的路燈下背書。功夫不負有心人,2011年,姬先生終於考取了博士研究生。

山東

圖為姬先生的畢業證書

博士階段的姬先生幾乎把山師當成了自己的第二個家,實驗室也成為了他的小基地,就算是寒暑假也很少回家鄉。"我熱愛我的母校,在山師的11年,是我人生中最幸運的一段時光。"姬先生感慨道。由於父親在山師求學,姬欣睿很小的時候便在山師的校園裡玩耍了,她熟悉山師的一草一木,山師也見證了她的成長。受到父親的影響,她也樹立了教書育人的理想,因此,在高考填報志願時,她選擇了綜合評價招生,同樣來了山師。

山東

圖為姬欣睿的校園一卡通

"沒想到,我真的回到了小時候嚮往的地方。"姬欣睿激動地說。這裡對她來說,是像親人和朋友一樣熟悉而親近的,和自己的父親成為校友。"我的父親曾經也住在五排房,現在的我也住進了這裡,這裡記錄了我父親奮鬥的歲月,也將見證我的青春。"姬欣睿說道。

來到大學後的姬欣睿很好地繼承了父親勤學好問、嚴謹踏實的品質。軍訓期間,作為班級負責人的她,不但以最高標準要求自己,還會經常照顧身邊需要幫助的同學;學習中,認真聽課,踏實複習成為了她的一種習慣;利用閒暇時間,她讀書跑步,刻印章聽音樂,陶冶自己的情操。姬欣睿說:"總有一天,我會成為像父親一樣優秀的山師人。"

"不曾想幾年後,山師大會成我們父子兩代的母校。"

與姬欣睿一樣,數學與統計學院市級委培師範生王雨晨也有同為山師人的父親——王兵,畢業於歷史與文化學院(現歷史文化學院)。1992年的王兵,懷著對教育的滿腔熱血和對三尺講臺的憧憬,

毅然決然地選擇于山東師範大學攻讀學士學位

山東

圖為當年王兵(第一排 左二)和同學們的系裡合影

"那時的時光過得很快,也很快樂",王先生回憶道。"讀大學時家裡條件比較拮据,而我是師範生,可以領取一部分補貼,這樣我剛好可以將補貼節省下來寄回家裡,補給家用。"而山師豐富多彩的課餘活動也讓王先生髮現了自己更多的潛能,他對排球的熱愛,亦伊始於大學時代。彼時王先生還是排球隊的一員,隊員們齊心協力、團結一心迎戰比賽的暖心場景,至今仍深深地印刻在他的腦海裡。

山東

圖為王先生的畢業證書

自小浸潤在書香氛圍中的王雨晨非常熱愛語言類的學科。但在填報志願時發現作為一名理科生,報考委培師範生時只能考慮數學、物理、化學等理科類師範專業。本來決定放棄這次機會的王雨晨在父母的支持下斟酌再三,決定將志願全部填報為數學類的委培師範生,並且不服從調劑,終與師大結緣

"幼年時,借父親同學聚會的機會去到過山師大的千佛山校區,學校古色古香的景緻驚豔了我一整個童年時光,可那時也不曾想過,幾年後,

山師大會成我們父子兩代的母校。"王雨晨笑著說。

山東

圖為王雨晨的錄取通知書

"而我最後選擇會山師大,不僅因為山師在師範類大學裡排名靠前,還因為學校建校歷史悠久,學習氛圍濃厚。並且我的很多老師也都畢業於山師,作為一名畢業後要回到泰安市接受分配的市級委培師範生,我會好好把握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爭取考取研究生,成為更優秀的自己。"

山東

山東

在山師,這樣的家庭還有很多。歲月匆匆流轉,山師情緣輩輩相傳,這份情緣在無盡的歲月長河中熠熠生輝。

關注"山東師範大學招生辦"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本文素材來自山東師範大學官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