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十八怪

如果你能有幸去麗江,看看這些個“十八怪”中,你能找出幾怪來?“麗江十八怪”分別是:


麗江十八怪


第一怪:星星月亮背上戴;

第二怪:東巴文字像圖畫;

第三怪:生意買賣女人做;

第四怪:百歲壽星多老太;

第五怪:涼粉用鍋煎著賣;

第六怪:四季衣服同穿戴;

第七怪:豬槽能把船來代;

第八怪:女人殺豬比男人快;

第九怪:麗江粑粑放不壞;

第十怪:摩梭爸爸住家外;

第十一怪:古城四季花不敗;

第十二怪:古城石板踩不壞;

第十三怪:鍋臺搭在流水上;

第十四怪:棍棍棒棒元宵賣;

第十五怪:納西古樂傳海外;

第十六怪:土司背籮不能站;

第十七怪:老虎跳石過江岸;

第十八怪:千龜爬在雲天外。

其中,第1、2、3、5、6、11、12、13怪,在大研古鎮隨時都能見到,其它的,要在特定的時間、地點、場合才能看到。本人就差第18怪沒看到了,很遺憾。

第一怪:星星月亮背上戴


麗江十八怪


麗江納西族女子留髮編辮,頂頭帕或戴帽子。一般內穿立領右衽上衣。衣為布紐扣、長袖、寬腰,前幅短,後幅長,用藍色、白色等布料製作。外罩一件用淺湖藍色、藍色、紫紅色、大紅色、黑色等顏色的棉布或毛質布料、燈心絨縫製成的有衽圓領的坎肩,系圍腰或搭裙。下著黑色或藍色、灰色長褲,腳穿繡花鞋、布鞋或膠鞋,背披七星羊皮背飾,意為“披星戴月”,象徵著納西婦女的勤勞能幹。這種羊皮背飾是納西族女子服飾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做工精美,造型別致。其上七個日月星辰圖案,用綵線繡制,呈兩排綴飾在羊皮背飾的表面。

第二怪:東巴文字像圖畫


麗江十八怪


東巴文有1400多個單字,詞語豐富,能夠表達細膩的情感,能記錄複雜的事件,亦能寫詩作文。東巴文被稱之為目前世界唯一存活著的象形文字,被譽為文字的“活化石”。2003年東巴古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名錄,並進行數碼記錄。2005年麗江市東巴文化研究院開始進行東巴文國際標準化工作,系統整理東巴文的書寫、語音和語義等。

東巴文字的基本特點,正如清代餘慶遠在《維西見聞錄》中所道:“專象形,人則圖人,物則圖物,以為書契。”這些字形帶有濃厚的圖畫味道,但是每個圖形都已經有了它固定的概念、固定的線條和筆法,有了固定的讀音,已經成為表示語言裡某個字、詞的符號。顯而易見,它是介乎於圖畫文字和表意文字之間的一種文字符號。

第三怪:生意買賣女人做

到過麗江古城的人都知道,無論是擺攤的,還是開鋪面的生意人,都是女性居多,特別是在大研古鎮和束河古鎮,那些擺攤的基本都是納西族老太,甚至還能用英語跟老外討價還價呢。雖然現在古城做生意的,有很多都不是本地人,甚至不是雲南人,但仍然延續了納西族“生意買賣女人做”的優良傳統,實在是麗江古城一道亮麗的“風景”。

第四怪:百歲壽星多老太


麗江十八怪


這個可能跟納西族男子早年在外過度勞碌奔波以及嗜好菸酒有關。實際上,隨便在古城轉一轉,就能發現,上年紀的納西族老人,以女性居多。也許你看到了10個納西族老太,還難看到一個納西族老頭。在我兒時的記憶中,有很多熟悉的納西族老太,但居然沒有一個是老頭。這個是很能說明問題的。

第五怪:涼粉用鍋煎著賣

納西人喜歡吃涼粉,四季不斷。但在天陰下雨或者冬天吃涼粉,感覺太冷。怎麼辦呢?煎著吃。其實煎涼粉更有一番風味。

第六怪:四季衣服同穿戴

由於麗江區域最高處到最低處的高差達到了4581米,氣候呈垂直分佈,從南亞熱帶到高寒帶都有,溫差很大。也許你在這裡需要穿毛衣,但坐車到另外一個地方,卻連穿外衣都感到熱了。比如你從玉龍雪山(海拔4000米以上)處坐車到虎跳峽(海拔1800米)去,一下車,卻發現你是多麼的不合時宜,周圍的人都穿著短袖呢,就你還套著毛衣。為了不讓人以為你精神有問題,趕緊的,脫了!不過,小心感冒哦。

第七怪:豬槽能把船來代


麗江十八怪


在麗江的有些地方,納西人使用木頭鑿成的小木船渡江涉水,是很袖珍的小船,就跟餵豬用的豬槽差不多大小,故有此說。

第八怪:女人殺豬比男人快

納西族婦女以勤勞爽快著稱,家裡家外都是一把好手。有時男人不在家,操刀殺豬之事,也只好女人來做了。做得多了,就熟練,冷不丁的喊男人來做這事,反而手生了。我小時候就多次見過要殺豬,女人操刀,男人反而在旁邊當幫手的事。

第九怪:麗江粑粑放不壞


麗江十八怪


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在《徐霞客遊記》中,將麗江粑粑稱為“油酥麵餅”。正宗的麗江粑粑是先在平底鍋烙個半熟,然後再放到炭火上烤熟。可以在夏天放一個月都不會變質。據說這門手藝只傳女,不傳男。如果家裡只有兒子,那這家的手藝就會失傳了,兒媳婦是不傳的。這門手藝從發麵到烤制,都有特殊的工藝,是保密的。記得我小時候,到一個母親是做麗江粑粑的同學家玩,正好趕上他母親要和麵,就把我們幾個都攆到院子裡去玩了。等過了10來分鐘,才準我們進去。不過,現在的麗江粑粑已經不是那麼正宗了,是放不了一個月的,但在麗江,放個三五天的,應該沒問題。拿到外地去,就另當別論了。

第十怪:摩梭爸爸住家外

說的是麗江市寧蒗縣瀘沽湖畔納西族分支摩梭人的“走婚”制度。這是現存的古老“母系氏族”社會的“活化石”,是以女子為家庭單位的家族形式。母親就是家長,孩子跟母親、舅舅們住在一起,父親只能晚上來,早上就得離開,回到他自己的母親家裡去(即孩子的奶奶家)。據說走婚時,男方要帶兩樣東西:松子和帽子。松子用來對付女方家的狗(本人強烈建議:用骨頭效果可能會更好,呵呵),帽子在進入女方房內後,就掛在門外,用來告訴後來的走婚者:此女名花有主矣!請勿打擾!走婚男子不用為情人、甚至情人所生的自己的孩子,承擔任何責任。名為母系社會,實為男人的天堂了。為什麼摩梭人根本不存在離婚、寡婦、子女無人撫養、財產繼承、流浪兒等等社會問題,他們有自己的愛情觀念與道德標準,與我們完全是兩碼事。現在的男女愛情關係有四種形式:傳統的夜宿早歸型、男女雙方搬出去型(類似於結婚)、男到女家定居型(類似於上門)、女到男家定居型(類似於出嫁),後兩種較為少見。著名潮人楊二車娜姆,就是從瀘沽湖走出去的摩梭人。

第十一怪:古城四季花不敗

在麗江,無論你是什麼季節去,都能看到各種各樣的花。蘭花、櫻花、山茶花、油菜花、杏花、梨花、海棠花、荷花、菊花、梅花,以及各種叫不上名字的花,在古城裡爭奇鬥豔,向人們盡情賣弄著妖嬈,你方謝罷我登場,將麗江古城裝點得分外美麗,讓遊人流連忘返。因為麗江的年平均氣溫為12。6--19。9℃,年平均降水量為910--1040毫米。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是各種花卉最適宜的生存地。玉龍雪山及金沙江峽谷一帶,更是有數不清的奇花異草,寶樹珍獸。記得1993年五月,有人從玉龍雪山上挖來蘭花,裝進大麻袋裡,擺在紅太陽廣場上賣,80元一袋,打開袋口隨便挑,要哪袋提哪袋,但不能將蘭花倒出來挑。當時我還納悶,這些個草草,還賣80,太貴了。

第十二怪:古城石板踩不壞


麗江十八怪


麗江古城始建於南宋末年,歷經700多年曆史的滄桑,街道上的五花石顯得斑駁陸離,向人們展示了這裡的古老歷史。石板取材於當地的一種質地堅硬的花崗石,白中帶微紅,夾雜著形狀和顏色各異像盛開的山花一樣的小石頭。有的路是石板鑲嵌,有的地方是石條鋪成,厚薄不一可能是因為承載的要求不同。數百年的日曬夜露,風吹雨打,人腳畜蹄的踩踏敲打,反覆磨礪,石板上原有的凹凸漸漸消失,如今有的石面光滑如玉,在雨天或在燈光下路面猶如銅鏡能映射行人。有的夾雜各色小石頭有如鑲嵌的花朵、動物。如果石頭會說話,他一定能告訴我們麗江無數動情感心的故事,如果石頭會唱歌,他一定能為我們傳唱麗江無數悠揚婉轉的歌。想當年我在麗江機床廠工作,每當下夜班時,都要橫穿過七一街、四方街、新華街,街上幾乎沒有人,只有我輕輕走過的腳步聲迴響在古城。今天想來,應該是一種莫大的享受。只可惜當時我還沒有很好的感受到古城的美妙。

第十三怪:鍋臺搭在流水上

從黑龍潭流下的玉河,在新華街口的玉龍河處,一分為三,後又形成很多支流,潺潺流向古城的千家萬戶。有的從門前過,有的從後牆過,也有的就從房子底下過。如果這個地方正好是那戶人家的廚房,就會看到“鍋臺搭在流水上”的有趣景觀。

第十四怪:棍棍棒棒元宵賣

此風俗跟全國各地的風俗很有些不同。其它地方是趕廟會、耍花燈、舞龍獅什麼的。這裡卻動在人先,已經開始進行早春農資工具的交易,為生產做準備了。

第十五怪:納西古樂傳海外


麗江十八怪


納西古樂源於漢族的洞經音樂和皇經音樂,相傳為宋樂,目前保留下來的只有來源於洞經音樂的那部分。傳聞原有漢族經文配唱,傳到納西族民間後,逐漸變為單純的樂曲。整個樂曲分為"神州"和"華通"兩個大調,並根據不同內容分為五十多個小調。經常演奏的有:“清河老人”,“小白梅”,“水龍吟”,“山坡羊”,“萬年歡”,“吉祥”等二十多個小調。由於這套樂曲長期在納西族地區廣泛演奏,在流傳中逐步融合了納西族的格調。納西古樂的魅力源遠流長,是因為,納西古樂是唐明皇等皇室貴族創作的宮廷音樂,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音樂之一。納西古樂的發掘人宣科說,其實納西古樂僅僅是一個簡稱,它的全名應該是“納西民族在歷史長河中不斷傳承、保留、弘揚的古老音樂”,它都是納西族祖祖輩輩演奏傳承下來的。納西古樂由“洞經音樂”、“皇經音樂”(現已流失),以及麗江本土音樂“白沙細樂”組成,是中國傳統音樂的“活化石”。納西古樂開始並沒有受到政府和民眾的重視,直到傳到英美等國,並受到國外音樂界的追捧後,才引起國內的重視。1995年10月,麗江納西古樂隊應邀赴美國、比利時、荷蘭訪問演出,一舉轟動了西歐,美國、英國、意大利等國,其廣播公司在黃金時間大量播放了麗江納西古樂。荷蘭、日本等國專家或考察團還專程到麗江考察古樂,並著有專著。是先在國外“火”了後,才在國內紅的,所以說“納西古樂傳海外”。

第十六怪:土司的背籮不能站

一般的背籮是平底的,但麗江的背籮卻是尖底的,呈倒四稜錐形。如果不揹著或者不扶著的話,那背籮是無法在地上平放的,如果平放,背籮一倒,裡面的東西就會倒出來。據說是麗江土司為了讓奴隸們多幹活,讓他們少休息或不休息而特意研發的。

第十七怪:老虎跳石過江岸


麗江十八怪


虎跳峽是中國最深的峽谷之一。在雲南省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原麗江納西族自治縣)龍蟠鄉東北。峽谷長16公里,南岸玉龍雪山主峰海拔5,596米,北岸中甸雪山海拔5,396米,中間江流寬僅30~60公尺。虎跳峽的上峽口海拔1,800公尺,下峽口海拔1,630公尺,兩岸山嶺和江面相差2,500~3,000公尺,谷坡陡峭,蔚為壯觀。江流在峽內連續下跌7個陡坎,落差170公尺,水勢洶湧,聲聞數里,為世界上最深的大峽谷之一。舊時曾因山崩截斷江流,至今尚有崩積物遺留。

虎跳峽距中甸縣城105公里,距長江第一灣35公里,分為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3段,共18處險灘。江面最窄處僅30餘米,江水被玉龍、哈巴兩大雪山所挾峙,海拔高差3900多米,峽谷之深,位居世界前列。虎跳峽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峽谷,以奇險雄壯著稱於世。從虎跳峽鎮過沖江河洞哈巴雪山山麓順江而下,即可進入峽谷。上虎跳距虎跳峽鎮9公里,是整個峽谷中最窄的一段,峽寬僅30餘米,江心右一個13米高的大石—一虎跳石,巨石猶如孤峰突起,屹然獨尊,江流與巨石相互搏擊,山轟谷鳴,氣勢非凡。

第十八怪:千龜爬在雲天外

說的是位於“長江第一灣”的麗江石鼓鎮西北65公里處的千龜山風景。在黎明鄉黎明街子以西1公里處。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一片神奇丹霞地貌區。

千龜竟渡,被風化成巨鱗狀的山岩紅紅圓圓地凸現著一個個小包包,活像一隻只烏龜之背,人稱“千龜竟渡”。這是由一大片“巨鱗”整齊排列的山坡,每片“巨鱗”都像一隻正在爬行的烏龜,而細細看,你還會發現這成百上千只石龜組成的山坡,又似一隻更巨大的烏龜在爬行,大龜和小龜爬行的方向,都是太陽昇起的正東方。因這個景緻的絕妙,這裡才被稱為“千龜山”。沉睡的鬼,高高的褚紅色的山崖,如同一個躺著的老人頭,人們便叫它“老君煉丹”。靈芝峰,站在對面看它,就似佛陀巨大的頭顱,又似一朵倚峭壁的靈芝。情人柱,三十多米高,兩根緊緊相擁的石柱。冬季在千龜山舉目南望,可遠遠觀賞老君山主峰金絲場的皚皚白雪。千龜山中還有懸崖峭壁、獨峰孤立、絕壁生花等妙景,也值得細細玩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