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15元一個,產地2元賣不動,果農叫苦,口碑遲早被商販毀掉

金秋十月,花果飄香,對於農民朋友來說,10月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秋收了,一年的辛苦努力就是為了這一場秋收,然而秋收過後迎來的趨勢滿目瘡痍。今年對於大部分果農、菜農來說,算是比較艱難的一年了,因為今年大部分秋季作物都豐產了,而且還是集中上市,這就造成了這些商販可選擇的餘地多了,於是一個勁的壓價,使得大部分蔬菜、水果的收購價都大跌。

尤其是像南瓜、柚子、蘋果、菜花、甘藍等應季蔬菜、水果,那價格更是低得讓不少菜農、果農都不想種了,就說柚子和花菜吧,今年的收購價就僅有5毛和2毛,這果賤傷農、菜賤傷農也讓菜農果農叫苦不已。

市場上15元一個,產地2元賣不動,果農叫苦,口碑遲早被商販毀掉

眼下正是西柚上市的季節,一早就收到了幾位種植西柚的果農,反映過來的情況,今年的西柚又撲街了,這咋可能?筆者特意跑到縣城的超市去轉了一圈,發現我們這邊縣城剛上的西柚還賣15元一個呢,咋會撲街呢?跟幾位果農瞭解了一番之後才得知緣由。

相信喜歡吃柚子的朋友都知道,西柚學名叫做“葡萄柚”,並不是我國原產的水果,而是一種原產於中美洲的水果,我國於上個世紀50年代左右從美國引進,因為是從西方國家引進的,故而稱之為“西柚”。

市場上15元一個,產地2元賣不動,果農叫苦,口碑遲早被商販毀掉

早些年的時候,西柚並不出名,所以在我國種植的並不多,那時候人們所吃的柚子,還是我國本土的柚子品種。不過隨著外國各種水果的引進,早些年不受重視的西柚也慢慢的熱了起來,隨著西柚慢慢地出現在市場上,人們發現這西柚不僅皮薄肉多,吃起來還比普通的柚子更好吃,於是西柚便成了人們特別喜愛的一種柚子品種。

不過那時候我國種植西柚的果農還不是很多,那時候西柚的行情好,價格好,銷路也好,因此果農種植西柚也十分上心,其西柚的品質也一直很好,在市場上也打下了良好的口碑,即便是價格貴一點,消費者也願意買單。

市場上15元一個,產地2元賣不動,果農叫苦,口碑遲早被商販毀掉

然而在這幾年,市場上西柚的價格雖然還算穩定,但是產地的價格卻年年跌,今年不僅跌到了2元一斤,並且還賣不動,這是怎麼回事?

可能很多朋友會說是果農盲目跟風種植導致的,其實並不是,西柚是一種熱帶水果,目前主要在我國的廣西、福建、廣東、海南等地種植,即便想跟風種植也不一定能成功,對市場的影響還是比較小的。

其根本原因是一些商販太黑心,西柚本身是一種外來水果,很容易將它包裝成進口貨,一般人也分辨不出來的,於是一些商販壓價從果農那裡收購來以後,將它包裝成進口貨,比如南非進口西柚、美國進口西柚等等,再高價賣出,好獲得更高的利潤,然而價格太高,消費者不買賬,也就導致了西柚很難賣出去了。

市場上15元一個,產地2元賣不動,果農叫苦,口碑遲早被商販毀掉

這才使得不少種植西柚的果農叫苦,並且還說“早些年打下的口碑,遲早會被商販毀掉”。

其實不僅僅是西柚,這幾年有好幾種水果口碑都這麼被毀掉了,比如車釐子、榴蓮等幾種外來水果,其實在我國早已經有種植了,但是許多商販依舊打著美國進口車釐子,泰國進口榴蓮的標語,來提高售價。殊不知這樣不僅害了果農,更是坑了消費者,遲早會完的!

各位朋友,你們那裡的西柚今年是什麼情況?你如何看待這一問題?歡迎留言交流,說說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