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那個讓孩子晚一年上學的媽媽

我就是那個讓孩子晚一年上學的媽媽

1、

今年暑假,我焦躁了整整一個月。老大幼兒園畢業,面臨幼升小。

他的生日是7月底,可以上,但卻幾乎是班裡最小的孩子,幼兒園三年,我們都是班裡的小尾巴,一路都跟在大孩子後面跌跌撞撞。

如果按部就班地升學,接下來他依然還是會跟頭滿地,一直跟在大部隊後面追。但如果晚一年上學,年齡跟上了,能力就能跟上了,不至於那麼挫敗。加之男孩發育晚,我心裡傾向讓他晚一年再上。

但我不是一個堅定的媽媽,身邊幾乎所有的爸爸媽媽都急赤白臉地讓孩子早上學,甚至很多父母為了孩子早上學,會趕在九月份之前剖腹產。

而我放著天然的“好條件”(孩子的生日剛好卡在九月份之前),卻選擇急流勇退,讓孩子再上一年幼兒園。跟誰說起來,人家都是一臉的不理解,和想要拉我出“泥坑”的著急模樣。

要不要讓他晚一年上學,成了我們一家人每天的必備辯題。最矛盾的是我,正面反面都列得出十幾條論據,最後,大家紛紛棄權,由我一人抉擇。

扛著壓力跟自己辯論了一個月後,開學的前一週我才戰戰兢兢地做出了選擇:讓孩子晚一年上學。

決定已出,但其實內心依然是在打架的,就像是比武對決的兩大門派,我的決定並沒有讓他們放棄爭辯和廝殺。

我就是那個讓孩子晚一年上學的媽媽

“華山早上學派”攥著拳頭咄咄逼人:你可真是個各色的人,你看看周圍哪有讓孩子晚上學的啊。所有父母都恨不得孩子能早上就早上,既然年齡到了,你就順其自然唄,為什麼要干涉呢?孩子要是不適應該怎麼辦?

“武當晚上學派”捏著寶劍文縐縐的:男孩子發育晚啊,專家學者都建議男孩需要晚上學,男孩子晚一年上學,尚且能夠跟女孩們的智商情商持平,我想讓孩子成長得從容一些,我瞭解我的孩子,他能迅速融入小朋友中去,我相信孩子能夠適應……

我就是那個讓孩子晚一年上學的媽媽

2、

就這樣,“華山派”和“武當派”在我心裡日夜開戰,即使九月一號開了學,孩子已經去上幼兒園了,我也一刻都沒消停過。

開學後的一週,我去理髮。跟理髮師傅聊到孩子,一聽到我家娃還在上幼兒園,他手裡的剪刀咔嚓嚓忽然快了幾拍:“你真的不該讓孩子晚一年上學,你這樣是耽誤了他啊。你看他的個子那麼高,在同學中站著多麼突出啊。現在才剛剛開學,不如託託關係,讓他做個插班生吧。”(“華山早上學派”的現實代表猝不及防的來了。)

我瞬間站隊“武當晚上學派”:“男孩發育晚,加之生日小,晚一年是給孩子一個緩衝的發育時間,以後他在同齡人中會更有自信,也會更有領導力啊……”

頭髮渣子拌著吐沫星子,我們竟然辯論到了18年後,孩子晚一年上學,就晚一年上班,晚一年結婚,晚一年生孩子的問題,而晚一年到最後究竟影響了什麼,他沒說,用一臉不可思議的表情結束了這場談話。不得不說,這個蔑視的表情讓“早上學派”勝出一籌。我沒敢再問為什麼,只怕暴露自己更加的無知。

我就是那個讓孩子晚一年上學的媽媽

而,跟理髮師傅辯論的結果就是,這個髮型明顯剪得漫不經心。最後,我頂著有點奇怪的髮型,揣著一肚子的問號,付錢走人。

晚上,遲遲睡不著,夜很黑,不需要再鼓著腮幫子去跟人爭辯,心裡卻忽然沒底起來,真的是,孩子的個子那麼高,在同學裡面是真突出啊……我這個媽當的,究竟會不會害了孩子啊?還有沒有挽回的餘地……

幾次試圖閤眼,都又重新清醒。黑暗中,我拿起手機,開始搜索“男孩晚一年上學好不好?”瞬間各種各樣的資訊跳出來,網絡世界跟現實並無兩樣,永遠找不到唯一的答案。從這些形形色色的答案裡,跳進心裡的,也不過是為了佐證自己做得對,以獲得一點點的心理安慰。

我就是那個讓孩子晚一年上學的媽媽

3、

我常常覺得自己頂著大大的父母的帽子,冠冕堂皇,但其實心裡虛得厲害。多希望人生路上,也有像兒時寒暑假作業最後那幾頁的標準答案啊。但同時又慶幸,沒有標準答案,就意味著永遠是有希望的吧。

開學後,孩子最大的困惑就是:為什麼同學們都上一年級了,而我不能上?而且新的班級總難免陌生,他放學回來也常唸叨以前的班級和同學。

我編了一個恐龍學院的故事,講了一隻晚一年上學的小恐龍的心路歷程,以及小恐龍奮力趕超最終贏得勝利的故事,儘量去正面暗示。

期間也給孩子做了不少的心理鋪墊,跟他講這一年他可以慢慢長大,這一年他多了很多玩耍的時間,這一年認識了很多新同學,也就相當於在又多了好多好朋友~想念以前的朋友同學,可以約著再見面等等。

事實證明,孩子的適應力真的超乎大人們的想象。不到兩週,他就已經完全融入了進去,跟小朋友們很熟悉了,上學放學,親熱地喊著對方的名字,也再沒有黯然神傷過。

看著孩子情緒上沒問題,我心裡的石頭落了地。隨著孩子融入新的集體,我也逐漸堅定了讓孩子晚一年上學的心。

有幾次,他的口述作業接連得了五個小紅旗,能明顯看到孩子的臉上發著光,一臉的自豪。而這在以前,幾乎是不可能的。之前他在班裡年紀小,能力總是比那些大的孩子弱一些,從來只是充當打醬油的角色,看著別的小朋友上臺領獎狀,他總是會一臉懵懂又有些失望地問:“媽媽,為什麼我沒有獎狀啊?”問的我的心裡也跟著有點淒涼,但是又很無奈。

但晚上一年,他的能力已經能跟小朋友們持平,現在各個方面都表現良好,孩子臉上的自信和開心一層層疊加起來,看得老母親的心裡也暖暖的。

我就是那個讓孩子晚一年上學的媽媽

4、

已經是十月末,開學兩個月了,一切喧譁和爭辯都悄悄塵埃落了定。

昨天,送娃上學的早上,老師跟我講:澤澤的性格太活躍,已經給他調了三次座位,跟誰挨著都能把別人帶的鬧騰起來。我一時有些羞愧,跟老師承諾著一定回家多引導約束。

但走出幼兒園大門的瞬間,我的心底卻忽然不可抑制地偷偷跳躍了幾下。原來,我之前的擔心都是多餘的啊,他不但融入了集體,而且融入得“相當深入”啊。

心裡沒了之前的焦慮,我漸漸看懂了那些好心給我建議的家長們的心,他們在意的晚一年,背後的邏輯,其實是:人生就像趕火車,每個人都在儘量地往前趕,不能停,不能落後。而晚這一年,究竟影響到了什麼?晚一年結婚生孩子,又有什麼關係?他們也說不上來,只是直覺如此,慣性如此,大家都如此,我也如此,你怎麼可以不如此?

事實上,我們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的,沒有誰比誰更高明。很多決定可能需要一生走下來,才看得清楚。選擇不同的方向,就選擇了不同的路,也就選擇了不同的人生風景,風景哪裡有對錯可言呢?

重要的是,遵循自己的內心。我們可以跟別人不同,我們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我們可以誰也說服不了誰,但自己一定要跟自己站在一邊。否則,很多時候,什麼都還沒開始,內耗已經讓我們精疲力竭了。

原來一個人最難的就是一統內心的江湖,接受那個真實的自己,承認自己想要的選擇。

三個月後,我終於可以坦然承認我就是那個讓孩子晚一年上學的媽媽,這個少有人選擇的選擇,我經歷著,也陪伴孩子努力著,我不後悔。

我就是那個讓孩子晚一年上學的媽媽

作者:一木釘,公眾號:盧璐說 親子專欄簽約作者,兩個男孩的媽媽。專注心理、教育寫作,在文字中療愈自己,惠及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