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制造内蒙古呼伦贝尔“独立”事件之经过

沙俄政府在同清政府订立《中俄满洲里条约》同时,沙俄还在哈尔滨设立“蒙务机关”,用以笼络呼伦贝尔蒙旗上层人物进行策叛活动。宣统三年(1911年)六至七月间,俄军逐渐越过边界,向我国境内的满洲里边境移动。九月,沙俄伊尔库次克省军事头目仇其金以阅兵为名,在中国东北进行军事部署。十月十日,辛亥革命爆发。俄国驻海拉尔领事乌萨蒂,利用此机诱惑蒙旗额鲁特总管胜福、陈巴尔虎部总管车和扎、索伦部总管成德等进行独立,策应外蒙古库伦的“独立”。

沙俄制造内蒙古呼伦贝尔“独立”事件之经过

(清末民初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在沙俄的策动下,以胜福、车和扎为首的内蒙古蒙旗官员召开秘密会议,提出让呼伦贝尔“独立”的计划:让中国官吏退出呼伦贝尔,将行政权交还蒙旗;要求中国军队马上从呼伦贝尔撤回,中国不得再向呼伦贝尔移民。在呼伦贝尔境内之移民,如不服从蒙旗官府管辖,即逐出呼伦贝尔境内;所有关税及当地一切因自然富源所得之税捐,应移交呼伦贝尔蒙旗官府征收。并推举额鲁特总管胜福为首领。

该计划提出后,福盛等人在俄国军队的支持下,积极开始部署军事工作。

十一月间,沙俄政府开始向中国黑龙江省北部大量运兵。仅在十一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六日,就运俄兵一百零六车。十二月四日至十七日,又运入俄兵九十五车,共达两千余人。十二月十八日至二十五日,又运入俄兵二百四十二车,共达七千余人。这说明沙俄政府为制造呼伦贝尔“独立”,在军事上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沙俄制造内蒙古呼伦贝尔“独立”事件之经过

(呼伦贝尔的俄国人火车站)

次年一月十四日,额鲁特总管胜福、陈巴尔虎总管车和扎、索伦旗总管成德等人,在沙俄驻呼伦贝尔领事乌萨蒂的操纵、指使和支援下,开始了反叛。

他们调集各旗蒙兵一千余人,用沙俄援助的五百支枪武装起来,以反对“共和”为名,组成“大清帝国义军”,扬言一月十五日早八时进攻呼伦城(今海拉尔市)。要求呼伦城军队、商民各挂白旗,否则全行攻杀。

闻之叛军开始活动,呼伦贝尔官府连日进行劝阻,但收效甚微。当时,海拉尔驻有防兵一营,呼伦道、呼伦厅两公署卫队百余名。而叛乱蒙旗兵号称千人,其中包括外蒙古“独立”以后由库伦方面所派来的实施“大蒙古国独立”的人马。实际上,蒙旗兵能作战者约二百余人,其余都是滥竽充数。如果清政府驻军进行反击足可抵御。

但是,俄国驻海拉尔领事乌萨蒂公开出面干涉,阻止中国军队与叛军交战。乌萨蒂扬言,如果双方交战,炮弹若落火车站界内,俄国当局即进行调兵干涉。当时,呼伦道道台黄仕甫也害怕这场战事引起国际交涉,以致后患无穷。于是,黄仕甫率驻守官兵及道署专员退入俄国人的站界铁路交涉局避难。一月十五日早八点,蒙旗叛军占领呼伦城,宣告呼伦贝尔“独立”。

呼伦城被占领后,黑龙江省巡抚周数模立即致电袁世凯内阁,请求迅速派兵前来剿办。

沙俄制造内蒙古呼伦贝尔“独立”事件之经过

(呼伦城——海拉尔)

此时,呼伦贝尔城内,人心浮动、惶恐不安。一时间,商店关闭、邮政停办。避入俄国租界的道、厅署文武官员,由于俄国领事干预,又转到了商会避难。而以厅署官员翟文选为首诸官员,跑向了车站,取出羌洋(俄币)一千五百元,包专车二辆,用头号火车车头载之南遁。

蒙旗叛军占领呼伦城以后,立即成立了隶属于外蒙古库伦政府的所谓自治政府,宣称恢复满清时代之副都统衙门,以此为呼伦贝尔临时最高机关。并以呼伦贝尔蒙旗官兵等全体名义发出通电,宣布组织起“大清帝国义军”,保守疆土,绝不承认共和,亦不受汉官管制。

所谓自治政府还假惺惺地提出:营业商民丝毫不犯,加意保护。

通电发出后,“自治政府”便推选卸任旗员程疙耳为总管,以被撤之蒙旗股长荣殿卿为副总管,前充视学员之程润泽为外交员。此时,城内驻蒙旗兵三百名,城外驻一百余名,借此维护呼伦城地方政局的社会秩序。

一月十六日,黑龙江省巡抚周树模致电袁世凯内阁军咨处说:呼伦贝尔的蒙旗独立,是外蒙古库伦活佛行文劝告,乃以大清帝国义军为名,所造成的。清政府应该以大义利害谕令其解散。况且,呼伦城靠近俄国车站,如果交战,势必会引起两国交涉事件。

于是,黑龙江省巡抚周树模派出熟悉蒙情的省委员杜荫田、于家铭赴呼伦城劝谕叛军取消独立。经过劝谕,叛军宣布取消独立。

但俄驻海拉尔领事乌萨蒂闻之大怒,恫吓蒙旗参加“独立”的官员。声言,以后蒙旗官员若是收到欺凌,不再进行袒护和帮助。同时还向参加叛军的蒙旗官员索要报酬和购置枪械等巨额费用。由于俄领事乌萨蒂的威胁,致使蒙旗官员不得不再次进行“独立”。于是,杜荫田、于家铭于二十三日立即致电黑龙江省。说明呼伦贝尔“独立”之内幕。

黑龙江省巡抚周树模接到杜荫田、于家铭的电文后,便立即致电清政府外务部,请示解决办法。电称;蒙情反覆,外人暗助,又不能运兵往剿,除抚更无别法,究竟如何对待之处,请速示机宜。

一月二十四日,黑龙江省加派协领庆善、骁骑校景明再次前往呼伦贝尔劝服。并指出;此次变乱,如果不是俄国人暗中相助没事情不知与发展到这种地步。

就在蒙旗当局拒绝劝服的情况下,海拉尔已开始发生异常状态,据在呼伦城的杜荫田等禀报。叛军坚持独立,蒙旗军对还在铁路路界骑马持枪驱逐汉人。俄人并不阻止。而且俄国官员还不允许逃入其界内的政府官吏居住,限期迫令其出站。

与此同时,在胪滨府(即满洲里)的政治局势也顿时紧张起来。据胪滨府方面电称,叛军四百名已经攻占了胪滨府。胪滨府官兵已经已购粮备战,决计固守。请由黑龙江省派兵援救。

沙俄制造内蒙古呼伦贝尔“独立”事件之经过

(满洲里街景)

但在如此紧张的情况下,黑龙江省督抚仍坚持劝抚为主的方针,希望呼伦贝尔蒙旗取消独立。

一月二十七日,黑龙江督抚再次派庆善等与胜福谈判,然而胜福却表示拒绝劝服。二月一日,庆善亲往满洲里会见陈巴尔虎旗总管车和扎,但车和扎坚持不见,并声称拒绝交枪,只有开战。

至此,黑龙江省官员认识到徒口劝说这些人放弃“独立”,已经收不到任何效果了。所有的人都认清蒙旗官员处处受俄人指使,若不严厉打击,收抚终归无效。于是,胪滨府知府张守增决定,一方面调满洲里驻防兵一营入胪滨府,准备实行自卫反击;另一方面,通过黑龙江省致外务部,由外务部当即打电话给驻俄公使陆征祥,命他根据东清铁路铁路合同第十一条,力争俄国保持中立,不要干涉。并请求电告如果驻哈尔滨领事,令其通告驻海拉尔领事乌萨蒂不得干涉政府的行动。

但这些措施,都为沙俄严守中立谎言所欺骗。

沙俄制造内蒙古呼伦贝尔“独立”事件之经过

(满洲里城)

二月二日,穿着蒙古服装的沙俄侵略军七百余名,伙同车和扎率领的三百余名蒙旗军,突然进攻胪滨府(满洲里)。驻守胪滨府的知府张寿增,命令帮统韩殿臣率巡防营官兵奋起抵抗。战斗从凌晨五时激战至中午时分,打死打伤蒙旗兵多人,而俄兵受伤者甚多。其中,中国驻军击毙身着蒙古服装的俄军军官一名,以及被打死在沙滩旁的俄军四名。后经剥得被打死的俄国军官肩章,证实这个军官是沙俄西伯利亚第十五号联队军官卡普林斯基。在这次反击战中,中国军还缴获了俄军帮助叛军攻打胪滨府的数十幅军用地图。

二月四日晨,沙俄和蒙旗军不甘信失败,公然围攻胪滨府。俄军出动马、步、炮各种各种部队约八百余名,伙同叛军四百余名。俄国军队在胪滨府衙署之北、蒙旗叛军在衙署之东进行夹击围攻。俄国军国亲自跑到公署门前威胁说:“限十二点钟之前交出枪马,否则将开炮轰击!”

当时由于寡不敌众,也没有后援。后经呼伦道道台庆善与蒙旗官员进行磋商,不得不宣布停战。中国军队全部撤出。胪滨府即为俄蒙叛军所占领。

满洲里失守后,呼伦贝尔政局更加动荡不安。一时间,海拉尔、满洲里陷入无政府状态。秩序大乱、兵匪混杂、商民惊慌、四下逃散。额尔古纳河上游各边防卡哨纷纷被俄蒙叛军攻陷。根河驻军也因为军饷之事发生哗变……

在额尔古纳河下游一带的各边防卡哨,由总卡官赵春芳、李玉堔等坚持下,招抚了两个营的溃兵、编练马步各队支撑边防,似的额尔古纳河下游一带得以保全。

由于占领额尔古纳河上游的俄蒙叛军对下游的军民们是一个严重的威胁。三月三十日,总卡官赵春芳、李玉堔等组织当地爱国军民与叛军交战,一举收复上游的吉拉林厅(金厂),给俄国殖民势力以沉重的打击。

四月十八日,沙俄驻齐齐哈尔领事照会黑龙江地方当局,就收复吉拉林厅的爱国军民予以施压。黑龙江省督抚竟然一面与俄国人交涉,一面命令赵春芳等率领队伍弃守吉拉林厅金厂,退回额尔古纳河下游一带驻扎,致使这一带又被俄蒙叛军所占领。

赵春芳在撤退时,与叛军首领进行谈判。最后达成协议:双方以莫里勒克河为界,上游各边防哨卡归蒙旗官员管辖;下游各卡归政府官员管辖。最后,赵春芳等退守黑龙江漠河。至此,呼伦贝尔全境被以胜福为副都统的叛军所控制。(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