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听什么样的歌曲?

绿色音乐


经典歌曲 还是之前的老哥听着有感觉 也不知道是不是年龄的问题 有同感的吗


Wdp圣Z太P


这是华语流行音乐“最坏的年代”

6月23日,第29届金曲奖颁奖典礼在台湾举行,无论是媒体还是观众,都对这个昔日备受瞩目的权威奖项失去了兴趣。

同一天,腾讯视频的女团选秀节目《创造101》举行决赛,微博被“杨超越第三”、“杨超越划水”等话题大面积刷屏,媒体接连围绕杨超越写出几十篇“10w+”,金曲奖却无人问津。

6月27日,屹立香港30年的知名唱片店“香港唱片”金钟店宣布结业,另一间分店也将会在近期关门。创始人萧劲展称:“唱片行业已经没有未来。”

明明周杰伦、五月天、林俊杰、F.I.R等人扎堆发碟推歌的2004年,仿佛还在昨日。可是到了今天:周杰伦宣布不再推出唱片,只出单曲;林俊杰金曲奖上惨淡收场也没人关心,王力宏去年出的专辑被批“难听”,F.I.R分崩离析……

当周边被抖音神曲包围,当KTV的热门曲停留在10年前,当你再也说不出任何一个新人歌手的名字……

我们不得不承认,华语乐坛已不复当年盛景。

已经举办了20多年的台湾金曲奖,一直以严谨的专业态度来评判奖项,是华语乐坛中最具含金量的奖项之一。历年来,歌手都把金曲奖视为自己音乐事业的里程碑。

金曲奖20多年来的得奖名单,也仿佛是华语乐坛的编年史:陶喆、王力宏、孙燕姿、张惠妹、周杰伦、S.H.E……

当每一位得奖人站在台上,或哽咽、或热泪盈眶、或微笑淡然,这些经典的瞬间都是整个华语流行乐坛的缩影。

但近几年,金曲奖却逐渐走下“神坛”。

今年的金曲奖显得十分黯淡。从提名之初便显得寡淡无味:

最佳男歌手提名:陈奕迅、林俊杰、宋念宇、李玖哲、许书豪

最佳女歌手提名:张惠妹、徐佳莹、彭佳慧、Faye(F.I.R前主唱)、吕蔷

多亏了几位乐坛前辈,最佳男女歌手的提名勉强撑得起台面。

再看标志着乐坛新鲜势力的“最佳新人”的提名:

郑兴、茄子蛋、J.Sheon、李权哲、阎奕格、苏佩卿、丁世光

这些陌生的新人名字让人不得不感叹,现在唱片公司推新人都如此“低调”吗?

我们再看17年前的金曲奖“最佳新人”提名:

周杰伦、孙燕姿、戴佩妮、范玮琪、林凡

同样是新人,现在的“华语新人”已经严重偏离当年的“最佳”定义了。

其实这也是当今华语乐坛的现象,从前引领音乐圈、竞争激烈的颁奖礼,现在已经没落到毫无看点。

无独有偶,香港地区曾经的四大颁奖礼越搞越寒酸,不仅没人关注,甚至连自家电视台都不转播了。

内地的颁奖礼也好不到哪去:中歌榜、音乐风云榜、MusicRadio中国TOP榜,沦为了分猪肉的水奖,流量成为大陆颁奖礼的主要衡量标准。

小鲜肉当道,粉丝们的打歌刷榜严重干预了奖项的设定。粉丝们为了打歌刷榜,买偶像的数字专辑的时候砸钱毫不手软,甚至一个人就买同一张专辑买了几百张。

/死循环:歌手不赚钱,歌迷不付钱

徐佳莹今年凭借《心里学》拿下金曲奖歌后,并同时夺下“最佳国语专辑”。听众们在替她高兴的同时也心疼她,《心里学》是她出道近10年来的集大成之作,但却不是一张付费专辑。其实,这根本不是一张能赚钱的专辑。

事实上,现在歌手光靠做专辑,能赚钱吗?能回本吗?

传统唱片时代歌手确是能通过纯出碟获利,因为那时候是动辄几百万的销量。而现在歌手要想持续唱歌,就必须依靠演唱会、商演、拍戏、录综艺。

和专辑收入相比,现在出专辑的成本变得越来越高。所以,唱片公司大幅度削减了出专辑的预算,出片量骤减。原创音乐人和小乐队则用拼命工作赚来的钱,自己贴钱去做原创专辑,自嘲“做唱片纯粹是因为爱”。

去年4月,经营了27年的香港信和唱片店结业,创始人张家裔感慨:“今日世人可以接受95港币的一碗日式拉面,15分钟吃完后被人臭脸赶走,但他们会抱怨一张标价140港币的欧洲直接进口唱片,为何这样昂贵!”

那“白菜价”的数字专辑呢?诚然,如今网络时代,数字专辑已经司空见惯,付费收听的意识却还是不够普及。

一方面,偶像歌手的粉丝们疯狂重复购买刷销量;另一方面,很多优质音乐人千辛万苦做出的作品,被很多人以网盘链接等形式“免费收听”。

很奇怪,在传统唱片时代,付钱买唱片听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怎么来到网络时代,人们却忘记了这件事情呢?甚至连某公众人物都敢宣扬“音乐不应花钱”言论,这难道不是华语乐坛的可悲之处吗?没有好的盈利和激励机制,优质的音乐人如何获得回报和肯定?

音乐人辛辛苦苦制作出一张专辑,听众却不承认他们的劳动,这无疑是最打击创作热情的举动。如此一来便陷入了死循环:歌手出碟,听众盗版获取,歌手无创作成本,听众大骂乐坛没落……

音乐社交的恶果:审美倒退,哗众取宠

流行曲是什么?

以前的流行曲是:

“只怪我们爱得那么汹涌爱得那么深”

“受不了看见你背影来到写下我度秒如年难捱的离骚”

现在的流行曲是:

“海草海草浪花里舞蹈”

“我们一起学猫叫一起喵喵喵喵喵”

洗脑的旋律和通俗的歌词,越来越成为大众审美的趋向。

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普及之下,洗脑的土味神曲逐渐占据了传统流行歌的比重,从受众层面上几何级地传播开来。实际上现在的土味神曲颇像当年彩铃的传播模式,而区别在于,如今的土味神曲是以文化传播的姿态袭卷我们的音乐审美。

另一方面,过分宣扬的音乐社交也阻碍了我们对音乐的欣赏。热门歌曲底下动辄999+评论,10多条是热评,其中5条是煽情鸡汤,4条是杠精语录,3条是无脑求赞。音乐社交的设计初衷是给听众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却不料成为了吹水打趣的聚集地。

而真正的歌曲本身,却变成被消费的卖点。

我曾经听到一个人说:“《平凡之路》不就是被抖音带火的吗?”

听完他说,我真的很想给他一个白眼。

——本回答摘自《知乎》


波开心


这是华语流行音乐“最坏的年代”

6月23日,第29届金曲奖颁奖典礼在台湾举行,无论是媒体还是观众,都对这个昔日备受瞩目的权威奖项失去了兴趣。

同一天,腾讯视频的女团选秀节目《创造101》举行决赛,微博被“杨超越第三”、“杨超越划水”等话题大面积刷屏,媒体接连围绕杨超越写出几十篇“10w+”,金曲奖却无人问津。

6月27日,屹立香港30年的知名唱片店“香港唱片”金钟店宣布结业,另一间分店也将会在近期关门。创始人萧劲展称:“唱片行业已经没有未来。”

明明周杰伦、五月天、林俊杰、F.I.R等人扎堆发碟推歌的2004年,仿佛还在昨日。可是到了今天:周杰伦宣布不再推出唱片,只出单曲;林俊杰金曲奖上惨淡收场也没人关心,王力宏去年出的专辑被批“难听”,F.I.R分崩离析……

当周边被抖音神曲包围,当KTV的热门曲停留在10年前,当你再也说不出任何一个新人歌手的名字……

我们不得不承认,华语乐坛已不复当年盛景。

已经举办了20多年的台湾金曲奖,一直以严谨的专业态度来评判奖项,是华语乐坛中最具含金量的奖项之一。历年来,歌手都把金曲奖视为自己音乐事业的里程碑。

金曲奖20多年来的得奖名单,也仿佛是华语乐坛的编年史:陶喆、王力宏、孙燕姿、张惠妹、周杰伦、S.H.E……

当每一位得奖人站在台上,或哽咽、或热泪盈眶、或微笑淡然,这些经典的瞬间都是整个华语流行乐坛的缩影。

但近几年,金曲奖却逐渐走下“神坛”。

今年的金曲奖显得十分黯淡。从提名之初便显得寡淡无味:

最佳男歌手提名:陈奕迅、林俊杰、宋念宇、李玖哲、许书豪

最佳女歌手提名:张惠妹、徐佳莹、彭佳慧、Faye(F.I.R前主唱)、吕蔷

多亏了几位乐坛前辈,最佳男女歌手的提名勉强撑得起台面。

再看标志着乐坛新鲜势力的“最佳新人”的提名:

郑兴、茄子蛋、J.Sheon、李权哲、阎奕格、苏佩卿、丁世光

这些陌生的新人名字让人不得不感叹,现在唱片公司推新人都如此“低调”吗?

我们再看17年前的金曲奖“最佳新人”提名:

周杰伦、孙燕姿、戴佩妮、范玮琪、林凡

同样是新人,现在的“华语新人”已经严重偏离当年的“最佳”定义了。

其实这也是当今华语乐坛的现象,从前引领音乐圈、竞争激烈的颁奖礼,现在已经没落到毫无看点。

无独有偶,香港地区曾经的四大颁奖礼越搞越寒酸,不仅没人关注,甚至连自家电视台都不转播了。

内地的颁奖礼也好不到哪去:中歌榜、音乐风云榜、MusicRadio中国TOP榜,沦为了分猪肉的水奖,流量成为大陆颁奖礼的主要衡量标准。

小鲜肉当道,粉丝们的打歌刷榜严重干预了奖项的设定。粉丝们为了打歌刷榜,买偶像的数字专辑的时候砸钱毫不手软,甚至一个人就买同一张专辑买了几百张。

/死循环:歌手不赚钱,歌迷不付钱

徐佳莹今年凭借《心里学》拿下金曲奖歌后,并同时夺下“最佳国语专辑”。听众们在替她高兴的同时也心疼她,《心里学》是她出道近10年来的集大成之作,但却不是一张付费专辑。其实,这根本不是一张能赚钱的专辑。

事实上,现在歌手光靠做专辑,能赚钱吗?能回本吗?

传统唱片时代歌手确是能通过纯出碟获利,因为那时候是动辄几百万的销量。而现在歌手要想持续唱歌,就必须依靠演唱会、商演、拍戏、录综艺。

和专辑收入相比,现在出专辑的成本变得越来越高。所以,唱片公司大幅度削减了出专辑的预算,出片量骤减。原创音乐人和小乐队则用拼命工作赚来的钱,自己贴钱去做原创专辑,自嘲“做唱片纯粹是因为爱”。

去年4月,经营了27年的香港信和唱片店结业,创始人张家裔感慨:“今日世人可以接受95港币的一碗日式拉面,15分钟吃完后被人臭脸赶走,但他们会抱怨一张标价140港币的欧洲直接进口唱片,为何这样昂贵!”

那“白菜价”的数字专辑呢?诚然,如今网络时代,数字专辑已经司空见惯,付费收听的意识却还是不够普及。

一方面,偶像歌手的粉丝们疯狂重复购买刷销量;另一方面,很多优质音乐人千辛万苦做出的作品,被很多人以网盘链接等形式“免费收听”。

很奇怪,在传统唱片时代,付钱买唱片听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怎么来到网络时代,人们却忘记了这件事情呢?甚至连某公众人物都敢宣扬“音乐不应花钱”言论,这难道不是华语乐坛的可悲之处吗?没有好的盈利和激励机制,优质的音乐人如何获得回报和肯定?

音乐人辛辛苦苦制作出一张专辑,听众却不承认他们的劳动,这无疑是最打击创作热情的举动。如此一来便陷入了死循环:歌手出碟,听众盗版获取,歌手无创作成本,听众大骂乐坛没落……

音乐社交的恶果:审美倒退,哗众取宠

流行曲是什么?

以前的流行曲是:

“只怪我们爱得那么汹涌爱得那么深”

“受不了看见你背影来到写下我度秒如年难捱的离骚”

现在的流行曲是:

“海草海草浪花里舞蹈”

“我们一起学猫叫一起喵喵喵喵喵”

洗脑的旋律和通俗的歌词,越来越成为大众审美的趋向。

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普及之下,洗脑的土味神曲逐渐占据了传统流行歌的比重,从受众层面上几何级地传播开来。实际上现在的土味神曲颇像当年彩铃的传播模式,而区别在于,如今的土味神曲是以文化传播的姿态袭卷我们的音乐审美。

另一方面,过分宣扬的音乐社交也阻碍了我们对音乐的欣赏。热门歌曲底下动辄999+评论,10多条是热评,其中5条是煽情鸡汤,4条是杠精语录,3条是无脑求赞。音乐社交的设计初衷是给听众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却不料成为了吹水打趣的聚集地。

而真正的歌曲本身,却变成被消费的卖点。

我曾经听到一个人说:“《平凡之路》不就是被抖音带火的吗?”

听完他说,我真的很想给他一个白眼。


愿得一人心7138


我喜欢符合自己情绪的歌,这首歌不需要是成名曲,也不一定是大牌明星所唱。一定要有个划分的话,我比较喜欢民谣,那些耳朵一听全是气质和才华的音乐,那些音乐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那些美丽、遥远不可及的梦,都在歌声里。

特别喜欢 《南山南》

这是一首民谣组织麻油叶创始人马頔(dí)演唱的一首歌曲,由马頔作词作曲。该曲是马頔第一首正式发表的单曲,歌曲发行于2014年9月26日。收录在其2014年11月6日发行的专辑《孤岛》中。 2015年2月2日,豆瓣音乐人公布了第四届阿比鹿音乐奖获奖名单,《南山南》获得年度民谣单曲。

作为马頔的代表作之一,《南山南》结合了诗歌才情和旋律天赋,有种诗歌般的沧桑感怀,把词句经音符点化、器乐相协,唱出种悲戚、怅惘与惶惑,蕴藉的感觉。 曲调采用吉他与钢琴、提琴相结合的方式,加上周旋《四季歌》里的采样和曲末的童声,把歌曲创作成闪回的记忆和定格的老照片。

也正是因为这首歌背后的故事和我自己的故事,在内心遥相呼应。他诗歌般的句子与我喜欢诗歌的情调特别吻合, 他歌曲里唱着的孤岛与我内心的世界相结合,那种忧伤无奈随着泪水与音乐一起流淌。马頔就像我的知己,又像是一位老师,他用音乐把我带进了他的世界,截然不同却有些相似,这时候情绪上的共鸣,让我深深地喜欢上这首歌。

民谣是我心底的诗经,让人向往和敬畏。我喜欢这样的歌曲,更喜欢写下这样词曲的作者,当然既能写又能唱的,那就是崇拜。比如马頔,那就是我心中的偶像。

一首歌就是一首诗一个故事,唱歌的人唱着自己的故事,听歌的人听着是自己的故事,听懂一首歌也许是十年,也许是一生。那么,你听懂了吗?南山南,北海北……


笔落惊风雨D


我喜欢草原歌曲,边听边幻想着自己仿佛是草原上奔走,沿路观看雪山,花朵,只因为我身患重病不能远程游玩!这辈子只能在家行动!


用户51569915460


我最喜欢听经典老歌和校园儿歌。可能是年岁的关系吧。自己是六零后,在自己懂事的时候,那些经典的歌曲就影响着我,那些熟悉的旋律成为我一生的陪伴!叫上自己也很喜欢唱歌,所以它们就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其次,我还喜欢校园儿歌。这是因为,自己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加上爱唱歌,就免不了学唱孩子们音乐课里老师教的歌曲。现在退休了,在家哄孙子时,也都哼着校园儿歌伴他入眠。


塞北的雪340


首先可以确定喜欢听歌的男人,一定是一个懂得品味,懂得风雨的人。 也或者就是一个单纯的喜欢的,他喜欢声音,声音可以帮助他,得到自己的遐想世界。 比如我,我就喜欢听歌曲。我也是一个男人。但是,我时而快乐,时而忧伤,在听歌的时候,可以感受、触摸一个非常美丽的世界。 都说音乐是具有魔力的。的确,这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世界。 不是有一句话说,音乐总是在最沉寂的时候响起。 是的,他可以是生活,甚至是生命的组成。 音乐,就是这样的。而喜欢他的人,经常听歌的男人,一定是一个具有魅力的人。


蔓莓爱跑步


喜欢老歌,邓丽君唱的:你怎么说;夜来香;千言万语…龙飘飘唱的:惜别的海岸;月儿像柠檬;晚风…韩宝仪唱的:粉红色的回忆;舞女;你潇洒我漂亮…百听不厌


英姐知道


喜欢所有音乐,因为音乐是不分国界,不分好坏,音乐带给人不同的情绪,可以说是人们生活的润滑剂,尊重音乐,尊重每一首歌曲,每一首乐曲,以及每一句歌曲热评。


虫虫说音乐


比较喜欢听一些安静的声音。没有说喜欢谁的歌自己觉得好听我都喜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