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医生荣建军:援藏三年 提升当地医疗水平

界首医生荣建军:援藏三年 提升当地医疗水平

界首医生荣建军:援藏三年 提升当地医疗水平

一边是淮北平原,自己成长工作的地方,工作稳定,妻女相伴。一边是青藏高原,高原缺氧常年低寒,远离家人亲朋。 2016年春,界首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医生荣建军遇到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抉择。1972年出生的荣建军原本可以选在熟悉的地方安逸地工作,陪伴上高中的女儿和才几个月的儿子,伺候年逾八旬的老母亲,享受天伦之乐。可是,荣建军依然决定到西藏南山市错那县,在那格桑花盛开的地方践行医者“初心”。

“当我得知需要一名医生援藏,我当时就报了名。”时隔三年,回想起当初报名的情形,荣建军感觉如在昨日。“我有临床医学经验,有健康体魄,那里需要我。”当年7月,荣建军踏上了援藏之路。尽管援藏决心很大,也预想了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形,但是,荣建军踏上青藏高原后,还是感觉有些措手不及。

错那县是藏南山原湖盆谷地中的喜马拉雅区,全县平均海拔4400米,年平均温度-0.6℃,极端最低气温可达-37℃,全年无霜期仅有42天,是典型的高寒县。在高原地区忍受低寒,这让从没去过高原地区的荣建军糟了很多罪。“头疼头蒙,还动不动就呕吐。”荣建军说,半个月后,他以这种方式慢慢适应了当地生活环境。此后,在错那县城里,荣建军在习惯当地自然环境的同时,还融入了当地人生活圈,结交了很多藏族朋友。

索朗次仁就是其中之一。58岁的索朗次仁年轻时摔倒脸部被竹子扎伤,由于没有及时处理,导致伤口处长出一个瘤子,随着岁月流逝,瘤子越长越大,并让他有了自卑心理。荣建军在下乡扶贫走访了解这个情况后,和他认真交谈,并说服他做了手术。在荣建军的协助下,切除赘生物的手术仅用了一个半小时,术后8天拆线,索朗次仁面部渐渐康复。

脸上的“疙瘩”没了,索朗次仁燃起了生活的新希望,他积极参与当地牲畜贩卖,甩掉了贫困帽子。而今,一家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心怀感恩的索朗次仁还学会了一句汉语:荣医生技术就是好,国家给我们派来了好医生。

在援藏三年时间内,荣建军和许多藏族同胞看过病,看着他们因摆脱疾病而走上幸福的生活,他都由衷地高兴。

提高藏族同胞的健康水平,是荣建军进藏之初默默定下的目标。为此,他和安徽短期援藏医疗队一起,深入该县十个乡镇,开展巡回义诊、送医送药,耐心细致的为藏胞提供治疗建议,普及医学知识和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错那县乡村卫生队伍人员缺乏,医疗技术服务能力差,为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优质医疗队,荣建军还发挥创帮带作用,定期举行乡村医生急救技术实际操作培训,每周带教查房,现场解决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工作中诊断不明、疾病治疗中的疑惑,手把手教他们胸穿、导尿等临床操作技术。

2017年5月,荣建军联系内地骨科知名专家,给当地一名患者远程会诊,协助当地医疗机构成功开展了第一例髌骨骨折手术;2018年8月,他与当地妇产科医师制定诊疗方案,成功实施了错那县人民医院的第一例剖宫产手术……

三年时间,一千多个日夜,荣建军一直悉心呵护着高原上的“格桑花”,为当地群众健康积极奔走,因工作积极、成绩突出,荣建军还被当地表彰为错那县民族团结先进个人,西藏自治区优秀援藏干部等。

今年7月份,荣建军圆满完成三年任务,回到界首。援藏三年高原低寒生活,荣建军变瘦了、变黑了,但他内心却更强大,藏语也有了新提升,对医卫事业的热爱更强。

医者仁心,不忘初心。荣建军说,援藏生活是他一生最宝贵的财富,回到本职岗位后,他将更积极锤炼业务技能,并和错那同胞多联系,并在合适的时候再去看看,因为那里是他的第二故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