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古代糧食短缺,看一看袁隆平教授的貢獻,究竟有多大?

常言道,民以食為天。

自從人類文明誕生以來,無論世界如何變化,推動文明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就是簡簡單單兩個字:

吃飽

人們能吃飽,才有力氣生存,生命才能得以延續,在此基礎上所誕生出的文化,藝術,經濟,科學,也才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與傳播。

透過古代糧食短缺,看一看袁隆平教授的貢獻,究竟有多大?

而能夠使人吃飽,首先需要的就是糧食,眾所周知,優秀的糧食作物,可以大力促進人口的增長,同時也深刻影響著人的體質強弱。

如小麥這類劃時代的農作物,以人人皆宜的口感與穩定優秀的產量,成為農民種植的首選,當小麥在古代中國開始大面積種植後,尤其是在經濟發展與社會秩序雙雙穩定的環境中,人口曾幾度呈現出爆發式增長。

透過古代糧食短缺,看一看袁隆平教授的貢獻,究竟有多大?

但在小麥還未被人們當做主食以前,古代先民每天吃的主要糧食,相對小麥來說產量並不高,比如上古時期的主要農作物——“”(),最遠可以追溯到萬年前的原始社會,現在來說就是穀子,俗稱小米,從口感上來對比,粟照比小麥會有明顯的粗糲感,且產量雖然穩定但上限不高,然而粟的存活性十分強悍,在灌溉技術並不發達的古代,粟以耐旱與耐貧瘠,且生長週期較短,喜高溫的多項特點,成為了北方旱地上的明星作物。

透過古代糧食短缺,看一看袁隆平教授的貢獻,究竟有多大?

再比如“”(shǔ),也叫黃米,這是屬於先秦時期的主要農作物,不僅能夠用來製作窩窩頭等日常蒸食,還能用來製作年糕,甚至還能釀酒,其與粟最大的相同點,就是同樣耐旱耐貧瘠,但用途相比小米來說,會稍加廣泛。

透過古代糧食短缺,看一看袁隆平教授的貢獻,究竟有多大?

其中還包括“

”(shū),也就是豆類,而這三種糧食作物,即“粟黍菽”,自從被發現可以食用,再到大規模種植,幾乎作為當時最主要的農作物,而一直延續到小麥登場。

透過古代糧食短缺,看一看袁隆平教授的貢獻,究竟有多大?

然而這三種作物都因多種因素,而有著自身的侷限性:

一是相對小麥而言,產量上限較低,這是由於自然環境下的多種因素所導致,反過來說,也正是因為小麥產量大的原因,最終取代了粟黍菽,成為人們種植首選的主要糧食作物。

二是口感上不如小麥飽滿順滑,說白了就是小麥更適口,尤其是在磨成細粉之後,小麥的用途更加廣泛,比如我們常吃的麵條,甚至是糕點等美食,幾乎都是由小麥作為原料烹製而成。

透過古代糧食短缺,看一看袁隆平教授的貢獻,究竟有多大?

但不得不說,粟黍菽在農業生產技術的初級階段,為人們的生存發展,做出了無可估量的巨大貢獻,但是當人口日復一日的增加,面對一張張嗷嗷待哺的嘴,這三種主流作物也由於自身侷限性而逐漸顯得力不從心。

直到戰國時期,經過先民的不斷努力,發現小麥的實際產量竟能高達粟的兩倍以上,甚至在自然條件完善與水肥得力的情況下,產量會更高。

於是,小麥的巨大效應與優勢,開始逐漸凸顯。

然而選擇種植新的農作物,是有一定風險的,因為在小麥並未傳入中國以前,人們對這種新生作物並不熟悉,這種不熟悉包括對種植技術的不熟悉,成活條件的不熟悉等方面。

但人們最終還是甘願放棄原本穩定生產的糧食作物,如已經在歷史上存在上千年的粟黍菽,從而將主要種植的作物改換成小麥,我們現在看上去好像很簡單,不過就是兩句話的描述,但試想千百年前賴以粟黍菽

生存的古人,突然某一天要把家裡種植的小米黃米等作物,換成一種全新的作物,這種勇敢的嘗試,甚至可以說是歷史性的變革,且對後世產生的影響難以估量。

透過古代糧食短缺,看一看袁隆平教授的貢獻,究竟有多大?

這使我不禁深入思考個中原因,究竟是何種因素導致古代農民們,做出這種根本性的改變呢?

我個人認為,其實歸根結底,還是由於人口增長

所導致。

首先,伴隨人口的不斷增長,雖然會湧現出許多複雜的社會問題,但排位最前的,永遠都會是糧食問題。

如果人口日復一日的增加,而糧食產量仍舊維持原先的水平,乃至停滯不前,糧食產量與糧食需求之間的平衡就會被打破,勢必就會導致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出現:

糧食短缺。

透過古代糧食短缺,看一看袁隆平教授的貢獻,究竟有多大?

即使不會出現糧食短缺,但糧食產量的停滯不前或是增長緩慢,面對日益增長的人口,其實是一種倒退,而那些在產量上有所侷限的作物,顯然已經無法滿足每天都在增加的人口需求,等到下一代人成長起來,對於糧食的需求就會進一步增大,每個人平均可支配的糧食總量,也會相應減少,於是就會出現“吃不飽”的情況發生。

這時,要想回到以前人人都能吃飽的狀態,人們就必須開墾更多的荒地,種植產量更大的作物,從多方面儘可能的提高糧食產量,以應對由於人口增長所帶來的糧食需求,同時消除可能會出現的糧食短缺隱患。

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發布的《近2000年來黃河中游重大,特大幹旱》研究報告顯示,在近2000年來,我國曆史上曾多次發生因乾旱糧食短缺的負面現象。

透過古代糧食短缺,看一看袁隆平教授的貢獻,究竟有多大?

比如1627年,即明朝天啟七年,豫,冀、魯、晉,陝,內蒙,皖,蘇等多達十餘個省份發生大旱,其中以陝,甘、晉、豫最為嚴重,從1638年到1641年整整三年的時間裡,終年無雨,顆粒無收。

這種類似的現象,同樣出現在崇禎六年

《明史·五行志三》:(崇禎)六年,陝西、山西大飢。七年,京師飢,御史龔廷獻繪《饑民圖》以進。

相同的歷史不止出現在明朝,翻開史書不乏震顫人心的記載,如《後漢書》中所言:

興平元年(公元194年),關中,秋七月, 三輔大旱,是歲,谷一斛五十萬,豆麥一斛二十萬。

此處所說的“一斛(hú)五十萬”,按照著名古代經濟史學家林甘泉教授所寫《中國經濟通史_秦漢經濟史(上)》

一書中的研究結論來計算:

漢代1石=2市鬥,1市鬥=13.5斤,1石=27市斤粟。

漢代1石為20000毫升,1鬥為2000毫升,即秦漢時期1鬥禾重2.7斤,這也是以實物測量所得數據。

既然我們能通過林甘泉教授的研究,得知1鬥禾重2.7斤,那麼根據10鬥等於1斛來換算,可知:

1斛禾約等於27斤重。

注:此處“禾”應為穀類作物的總稱

根據這個結果,我們再來看上文中引用的史料記載:

是歲,谷一斛五十萬,豆麥一斛二十萬。

一斛谷,居然賣到五十萬錢(漢·五銖錢)的天文價格!

這相當於什麼呢?

如果把五銖錢的購買力進行換算,約等於人民幣0.4元,27斤重的米,居然能夠賣到50萬錢,單純換算購買力,相當於人民幣20萬!

由此可見,在發生糧食短缺的災情時,不僅要捱餓,甚至會造成經濟崩潰,物價瘋漲到駭人聽聞的地步,我想不論窮或富,在面對這種糧食極度缺乏的困境時,都會感到深深的絕望。

透過古代糧食短缺,看一看袁隆平教授的貢獻,究竟有多大?

再加上種種秩序遭到破壞,人們在生存面前,往往會經過短暫的掙扎,從而最終選擇不惜一切代價的活下去。

回溯歷史,我們不難發現潛藏其中的歷史規律,近2000年的時間內,幾乎每隔三百年左右,就會發生一次重大幹旱災情,而在1328年以後,甚至達到每隔8年——20年就會發生類似天災。

我很難想象在那種艱難的生活中,人們是如何生存下去的。

所以大家能夠理解我國之強大富庶的來之不易麼?

為何要大力發展農業,大力發展基建,大力發展經濟,甚至不惜一切代價,在歐美等國還在嚷嚷“中國威脅論”的時候,我國要先讓老百姓都吃飽,再回頭搞教育,搞科研,搞火箭上天,衛星上天。

因為當年實在太苦了。

在這一點上來說,今天授予袁隆平教授最高榮譽,發明出雜交水稻的袁老當之無愧獲得這份殊榮。

透過古代糧食短缺,看一看袁隆平教授的貢獻,究竟有多大?

從五千年前開始,從我們中國的古代先民們種植各類穀物,種植小麥開始,整整五千年,我們不僅見證了優質農作物帶來的人口爆發式增長,同樣也是因為糧食問題,經歷了一次又一次沉重的歷史。

而正是有以袁隆平為代表的科學家們,在親身經歷過歷史悲劇與慘痛教訓之後,才會甘願奉獻自己的一生,悉心鑽研糧食增產,讓每一箇中國人,讓每一個後代子孫,都能在溫飽的環境中度過快樂的童年,從此快樂的成長,生活,學習,工作,娶妻生子,而不用去考慮有朝一日可能會出現的吃不飽,不會餓著肚子說一句我是中國人。

我相信偌大的中國,泱泱華夏,不止一個袁隆平,還有數不勝數的科研工作者,也在為了能讓全中國人從此沒有各種後顧之憂,而廢寢忘食的在努力。

他們值得我們每一個人的尊重,並致以最為真摯的崇高敬意。

因為就一點,他們,讓我們吃飽了。

這一個簡簡單單的理由,足矣。

——————

透過古代糧食短缺,看一看袁隆平教授的貢獻,究竟有多大?

——————

參考文獻:

《明史·五行志三》:(崇禎)六年,陝西、山西大飢。七年,京師飢,御史龔廷獻繪《饑民圖》以進。

《後漢書》:興平元年(公元194年),關中,秋七月, 三輔大旱,是歲,谷一斛五十萬,豆麥一斛二十萬。

古代經濟史學家林甘泉教授·《中國經濟通史_秦漢經濟史(上)》:漢代1石=2市鬥,1市鬥=13.5斤,1石=27市斤粟。

漢代1石為20000毫升,1鬥為2000毫升,即秦漢時期1鬥禾重2.7斤,這也是以實物測量所得數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