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本质是通融,是不固执,不偏执

智慧的本质是通融,是不固执,不偏执

如果,为了生命、为了善良、为了文明,妥协就是一种智慧。

每一条无辜的生命,为大

文摄:罗西

1997年,大韩航空一架飞机撞山坠毁,228人丧生。

调查发现,事故发生前,第一副驾驶与一位工程师发现机长操作有误,但他们提醒机长的话与语气非常委婉、含蓄,几乎像暗示。当时机长很疲倦,没能及时听出提醒的真实信息,结果酿成大祸。

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东亚地区,等级意识强烈,下级往往很难用直接准确却可能生硬、冒犯的词汇、语气与上级交流 。

当时有美国航空公司正帮助亚洲一些国家规范民航的一些规则,最重要的一条修正,据说就是:所有机组人员在工作时的对话,要用英语。

因为英语是国际通用,而且相对更强调逻辑,更“诚恳”“坦率”“平等”,基本没有这种儒家“等级文化”的困扰。

总之,干脆使用“第三方”语言更有效、简捷。

安全面前,生命面前,其他的都可以退其次。

智慧的本质是通融,是不固执,不偏执

刚刚看到一个视频。

一位双臂交叉在胸口的亚裔妈妈,正被激怒的美国警察训斥,责怪她在大热天把孩子独自留在闷热的车内,随时可能造成孩子死亡。

亚裔妈妈表示不服气,“这是我的孩子,你怎么知道我不爱自己的孩子?”,总之和警察叔叔大争论,她认为自己没做错什么,而且也很愤怒。

警察摇摇头说,她脑子有问题,说她可能再见不到孩子(失去抚养权)。

起因是路人看见孩子受困后报警,警察和消防人员迅速赶来把孩子救出……

据说,那位亚裔妈妈随后被警察逮捕起诉,或将面临5年监禁。

智慧的本质是通融,是不固执,不偏执

之前,国内有条新闻:一个母亲把小孩锁在车内,孩子快昏迷了,还舍不得砸车窗……

再大的文化差异,也应该有共识:“每一条无辜鲜活的生命,为大”。

这是现代文明的最大公约数,也是所有善良的基础认知。

智慧的本质是通融,是不固执,不偏执

毋庸讳言,文化差异无处不在的,甚至这个村与那个村的民俗都可以不一样。

常常很难比较或者坚定地认为孰好孰坏,但是,以开放的心胸多了解另外一种文化,并且能看见人家的好,这很重要,这也是现代文明人的一个起码教养。

有个文化冲突的例子:

美国外教在表扬一名中国女学生的答题后,顺口赞美她脸上的雀斑“真好看”,不料引发一片哗然、一些“不适”。

在美国、欧洲,雀斑通常被认为是有魅力、有女人味的标志之一,但是中国完全没有这种审美观念。我们认为那是苍蝇屎,而且都在热衷美白。

接下来,美国的外教并没有强行推广这种“美式审美”,而是努力地解释自己并无恶意,化解难堪,同时在座的中国的学生也没暴怒,一笑而过……

要是很多事情都能这么简单和克制,就好了。

所谓胸襟,有时就是笑笑而过,是云淡风轻,是自信,是不过分解读。

智慧的本质是通融,是不固执,不偏执

正确对待不同文化,除了胸襟,还应该有智慧。

胸襟用于理解世界,智慧用于解决问题。

很多时候,若是非要把“不同”看成“不对”,事情就没有挽回余地,世界也不会安宁。

智慧的本质是通融,是不固执,不偏执。

一位心理学家说,一个人运势下滑的时候,就会变得格外固执。

换言之,一个人特别的顽固的话,境况、运气就会不好。

没有一个生命力蓬勃的人是非常顽固的,大多都能听得进别人的劝告,接受不同,并且乐意改变。

讲个文化“通融”的旧事:

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英国伦敦宣教会创建北京第一所西医医院,三十几年后毁于义和团。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伦敦宣教会派遣苏格兰传教士科克仁前往北京,重建医院,并创建北京协和医学堂。

因为科克仁医术高超,不断有清廷宫中的人请他看病。

一位伺候慈禧的德贵人前来,诊断结果是她需要做一个小手术;但是德贵人担心一个男人为她手术,她回宫难以交待。

为此,医院想了一个“妙招”,特地安排了一个仪式,让科克仁和德贵人结拜为兄妹。科克仁作为兄弟,给姊妹实施手术便不算失礼。

原来,开放与通融甚至与圆融是可以一体的。

​如果,为了生命、为了善良、为了文明,妥协就是一种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