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英國產業空心化前車之鑑,為什麼美國還一頭掉進去?

兜ll兜


產業空心化就是製造業離開一個國家,實質上至今為止,製造業中心地位一直在更迭,從英國開始,歐洲,到英國衰落,美國崛起接過製造業。然後是日本,亞洲四小龍,最後是中國。你發現了沒有,所有國家都在接力製造業。這是為什麼?

總體上,製造業對於一個國家相當重要,如果將產業分為農業、工業和服務業,也就是一二三產,那麼像阿根廷這樣農產品出口為主的國家對於風險幾乎沒有抵抗力。而製造業為主的國家一般能夠保持貿易順差,諸如我國和德國,雖然也受到經濟週期的影響,但是頂多是出口略微減弱。第三產業為主的國家,比如英國和美國,所謂產業空心化的國家,不能說他們有危機。但是從貿易上面你可以看到貿易逆差會常態化。那麼為什麼都知道製造業重要,最終制造業還是離開了這些經濟體?

一個簡單的解釋,那就是製造業提供的收入是有限的。又或者說,製造業依然依賴於低成本的人工。即使我們說自動化程度逐步提高,但是至今,經歷過市場選擇,很多國家的製造業還是趨向於分工出去,去人力資源便宜的國家,而不是提升更高的機械流水線自動化水平。

當然了,自動化從上世紀日本就開始重視,到如今德國的工業4,他們運用了更加智能的生產,比如德國最具代表的西門子安貝格電子製造工廠,比如特斯拉超級工廠也在儘量的使用機器人。但問題是這些自動化工廠在低附加值製造業根本就沒有性價比。比如輕紡業就是一個幾乎每個國家都曾今經歷過的行業。還記得剪羊毛和圈地運動嗎?對,針對的就是綿羊,就是輕紡業的原料。後來美國也經歷過,後來日本,亞洲其他國家都經歷過。至今,這個行業有一部分傳導到了東南亞。這是製造業,但是這個製造業依然需要人工,因為生產附加值過低。

另外自動化依然是有門檻的,不是所有制造業企業都能順利找到合適的自動化設備,這需要一次性的投入,沒有規模的企業,既不想為管理付出,也不想投入過多的固定資產,那麼最好的辦法,分工出去。

所有的性價比因素,導致自動化不能完全取代人工。而且還有一點,逐步崛起的工會運動,比如英國工黨和美國工會,他們讓工人獲得更高的福利,但是沒有讓工人獲得相應高的技能。

德國製造業並不是說產品有多麼強悍,這是我們對德國製造的誤解,真正德國製造業的優勢在於附加值。我們看到美國人均GDP6.26萬美元,德國4.82萬美元,而近幾年德國GDP增長非常緩慢,但是經濟結構依然是良性的。也就是說,由於製造業,德國經濟非常穩健。但是德國製造業主導的經濟總量提升上面遇到了困難,表面看,其增長不如互聯網+頁岩油+金融主導的美國。

總體上,空心化是因為成本,主要是人工成本。我們看《美國工廠》,有個美國工人無意暴露了收入,他在通用時代收入30美元每小時,這在他看來已經是比較高的收入,如果按照一天8小時一週五天,一個月4周多,這份比較優秀的收入大概是5萬美元-6萬美元。但是這位工人如今大概是15美元每小時。而在這部紀錄片末尾,福耀正在討論機器替代人工的問題。回過頭來中國這邊,工人大約連續工作10個小時以上,而且工資方面,低於美國。你發現為什麼美國的產業最終空心化。既吃不了苦,也不能降低工資。當然福耀通過經營在美國最終拒絕了工會,實現了盈利。但是福耀的成功不能普遍適用大多數其他美國企業。

於是,很清晰的可以看到,為什麼美國和英國發生了產業空心化,而德國沒有,原因大約如下:

1、GDP增長意味著發展,同時意味著工資要求的提升,當低工資招攬不到工人,自然人工更加便宜的國家獲得訂單。如果要提高工人的產出,就要推進自動化和機器人制造。然而這些製造需要巨大的固定資產投入,意味著更大的風險。因為產品需求可能會改變。

2、由於工會保護運動,一些國家限制自動化在國內的過度推進。歷史上有個反科技的盧德主義,盧德就是反對技術進步,認為自動機器是怪獸,奪走工作,當年英國引入自動紡織機,他就進入工廠,砸紡織機。這是個很無奈的選擇,對於熟練的工人,他們很難轉型,但是對於經濟來說,一個製造工廠要賺錢,必須減少工人增加規模。

3、金融業和互聯網更加賺錢,但穩定性更差。美國最近幾年比較核心的技術就是頁岩油技術,這個技術真正依託華爾街的資本燒出了一個不錯的格局,也讓中東石油富豪們垂頭喪氣。不過除此之外,美國更多的財富故事集中在金融和互聯網。而當年英國去工業化之後也是金融主導。這裡有一個典型,知道美國愛迪生吧?那就是通用電氣,通用電氣如何衰敗的?答案是上世紀末開始的通用金融導致的一系列連鎖反應。通用的製造業部門特別是核心的電氣部門併購了阿爾斯通也沒有導致業績起色。而通用金融分別在911、次貸危機等關鍵時期打擊通用的業績。在次貸危機,美國政府驚訝的發現,GE金融已經是美國第七大銀行了,這是家從供應鏈金融走起,走到電器分期付款,然後走到保險等多個領域的金融機構。當然,如今GE忙著切割,但是實業方面迴天乏力。

綜上,為了更好理解,我們將人類或者人性理解為不務正業和好吃懶做的天性。這沒有貶低的意思,人類的所有創新的確是因為我們懶。那麼有沒有辦法讓大家務實呢?個人有個不是很成熟的看法,緊縮讓人務實,或者苦日子讓人不會脫離實業,或者競爭讓人務實。

有壓力就有動力。我們很難證明這個觀點,但是我們發現空心化的國家都經歷了強有力的貨幣寬鬆。比如阿根廷,美國,英國,日本。英國脫歐的根本原因,就是英國想要自己的寬鬆。而在歷史上的1929年大蕭條,原因是英國當時金匯兌本位,為了少付金子給新興國家美國,於是想要拉著美國一起寬鬆(金本位思路不同,美元貶值,英國就少付金子)。還有日本,這幾年日本產業空心化的問題也開始討論了。

當然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老齡化的問題,這幾乎難以解決。製造業吸附大量的勞動力,但如果勞動力都已經年邁,怎麼辦?一般我們都樸素的希望機器人能夠幫忙,所以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在如今才如此熱門。但是他們什麼時候能夠真正替代人工,替代人工之後,那些原來生產線上面的工人怎麼辦?個人覺得,大概就需要提高一點社會福利,來兜底,特別是教育投入方面。不是光年輕人要培訓,中年和老年人也需要。

以上,內容是個人的觀點,並不是什麼真理,拋磚引玉,內容冗長,還請包涵。


凱恩斯


體制決定!

堅定走社會主義路線的國家,就不會或者至少會盡量想辦法去解決產業佈局失衡的問題。

資本主義國家則毫無此殫心竭慮的一面。

原因很簡單,資本主義國家把財產私有化鞏固到了大商盜國的地步,銀行控制了國家。美聯儲之於美國,羅斯柴爾德之於英國,可見一斑。

有了大商盜國,就有中商盜行(業)。資本家最大的任務和動力,就是一心一意牟取暴利,怎樣有利於自身財力的增長,而不是擔心別人吃不吃得飽的問題。所以,產業空心化,不是一個戰略問題,而是一個體制問題。

社會主義國家在這方面要好很多,講究發揮集體優越性,重視資源配給,產業佈局相對更注重均衡發展一些。所以,社會主義是國家控制銀行,貨幣傳導機制和財政政策能相得益彰地執行下去,不像資本主義國家那樣,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之間存在著天然的矛盾(主導的主體不同)。

當然,社會主義重視集體的能用,勢必會導致整體發展速度相對緩慢,有利有弊。

因此,中國提出特色社會主義方針路線,旨在改善兩者、並施互用,創造了獨有的“計劃市場經濟”,既可以激勵私有化,突出其尖兵作用,也可以扶持和補助薄弱行業,使其後來居上,最差不至於嚴重掉隊。

可以說,產業佈局這樣的大問題,最大的決定因素來自於體制。光是銀行控制國家還是國家控制銀行,幾乎就註定了後續發展的某些重大邊界。從理論上說,社會主義國家在體制內擁有無窮大的轉移支付能力,在產業全面佈局上,已有先天優勢!


大哲小炁


國家運營的努力方向要看當家人怎麼想。。

英國和美國說到底都是資本家當家做主的國家,資本家作當家人要拉高GDP,自己要賺的盆滿缽滿,就推動國家發展金融,金融資本家領軍掌控鑄幣權,發展金融就是金融資本家發大財,發展軍工複合體就是財政虧空反正資本家賺錢就會積極推動。。運營結果看英美的銀行家們都賺了不少。。

至於發展製造業,那是對老百姓最有利的發展方向,老百姓沒工作是不是政府最積極的努力方向,扶貧支出是不是財政支出的最積極方向,這就是一個國家制造業是不是發達的關鍵力量。。

對中國而言,最積極的任務就是扶貧,而扶貧最積極的方法就是給貧困人口工作,讓大家可以自食其力,這樣國家財政用於七通一平,引導投資進來發展製造業,解決富餘勞動力,財政支出反而會好轉,這就是執政方向正確的結果。。

所以在中國,在村鎮搞個小攤小販是不算GDP的,稅收費用等等的收取也不是很積極,政府僅僅是期望基層老百姓可以用各種方式就業,就是幫早點攤幹倆小時給三十塊,也是一個婦女最靠譜的收穫,這都不算GDP也不積極徵稅。。

中國的政府延續了執政為民的東方哲學傳統,當家要照顧弱勢,而英美就是面對弱勢不夠照顧,就會追求銀行家自己的利潤而不在乎全民就業。。對中國政府而言,不需要照顧銀行家和軍工複合體,老百姓安居樂業,社會持續發展,國家安定團結,這就是最好的執政結果,所以各種保護髮展製造業,就是自然而然的最佳選擇。。

當家人不一樣,各自看來,都是對的。。至於對比看對不對,主要看是誰來看,富人看還是英美的模式對,老百姓來看,還是製造業發達是對的。。各過各的日子,不著急,五千年都過去了,慢慢比較,自己體會嘛。。



砍大山車大圈


這不是美國要掉進去,這是經濟發展規律,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模式之一。

英國的崛起是建立在工業革命的基礎上。英國率先建立了更為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工業革命。工業化核心在於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生產,這樣勞動力效率極大提高。然後就需要更多的原材料資源,以及更大的銷售市場。英國從殖民地掠奪資源,並把自己的工業產品銷售到殖民地去,他們從中獲取更高的利潤。

但隨著工業革命的不斷髮展,工業革命的成果不斷的擴展,一些原來的殖民地也逐步發展起來了,並擺脫了殖民地地位,開始發展壯大起來。美國是其中最為成功的。在經過南北戰爭之後,美國趕上了第二次工業革命,也就是電氣化,經濟迅速發展,到1890年代的時候,經濟規模已經成為世界第一。

美國在成為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大國之後,發現金融行業才是真正能夠影響世界的產業,於是在美元成為世界貨幣之後,美國大力發展金融業。華爾街投資100元,能夠收入50元;製造業投資100元,可能只收入5元,這樣資金就流入華爾街,然後在全球進行薅羊毛。習慣一旦養成,那麼就很難改變。俗話說,由儉入奢易,有奢入儉難,快錢賺多了,就不願意賺慢錢。

而且,在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工人工資必定提高,社會保險等各種保障制度也逐漸完善。這樣高級人才就跑去賺快錢,一般人不幹活也餓不死,然後製造業又辛苦又賺的少,當然人們不願意幹。

而在這個過程中,其他國家又有更低的工資,能夠帶來更大的回報,於是產業轉移就出現了,然後美國製造業就轉到東亞四小龍,然後再到中國。

這不是以個人意志為轉移,涉及到社會發展規律,以及資本追逐利潤的核心。

不是美國人一頭掉進去,而是美國人沒辦法脫離這個坑。


波士財經


我先不說美國、英國的事了,就先說咱們中國的事吧!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這些年我們中國的很多工廠、企業也向欠發達的中西部轉移,而有些還轉移到了越南、印尼、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甚至是轉移到非洲那邊去了。它們幹嘛要從珠三角、長三角等東南部發達區域轉移呢?因為那些地方用工成本高了,房租、水電、稅務等等費用也提高了,工廠企業為了節約成本,為了賺取更大的利潤,就向用工成本更低,房租、水電、稅務等費用更低的地方轉移囉。而原珠三角、長三角等東南部發達省份則更多的承擔產品研發、設計的重任。

另外一點就是這些年咱們中國更注重環保問題了,關停了一大批高汙染、高能耗、低價值的的企業,如水泥廠、鋼鐵廠、染印廠、造紙廠、服裝廠、鞋襪廠等。畢竟咱們需要金山銀山,也需要綠水青山藍天白雲啊!可水泥、鋼鐵、紙、服裝、鞋襪等東西與咱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不可或缺啊,怎麼辦?於是它們就被轉移到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和國外欠發達國家生產了。這是個沒辦法的事,任何地方想要發展,都得從最基礎的做起,一步一步的來。以前的美英德日,現在的長三角、珠三角等都是這麼走過來的,想要一口吃就成個胖子是不可能的。

第三,資本是逐利的,老闆是要賺錢的,哪裡好賺錢他當然就往哪裡去。政府想通過行政手段不讓他跑是不可能的。例如說美國的iPhone手機,在奧巴馬總統時就被要求將生產線從中國搬回美國,可當時喬布斯告訴奧巴馬,你要我多交稅都沒問題,但千萬不能逼我將iPhone生產線搬回美國。如果將iPhone生產線搬回美國,那iPhone就完蛋了。他告訴奧巴馬總統,因為美國沒有配套的產業鏈,沒有完善的基礎設施,也沒有足夠的工人和生產管理人員,如果將iPhone生產線搬回美國,iPhone產能必定要下降,產品質量也會下降。另外,美國工人用工成本高,一切相關的零部件供應都需要進口,無疑增加了成本。在中國生產一臺iPhone7賣6000人民幣有錢賺,如果將生產線搬回美國,再賣6000人民幣的話,別說交稅、交租金水電費了,賺的那點錢夠不夠給工人開工資都是問題。除非將iPhone7賣到6000美元一臺。可問題是將iPhone7定到6000美元的價格,全世界恐怕沒幾個人願意掏錢買了。畢竟世界上會生產智能手機的不止iPhone一家呀,還有三星、華為、中興、小米等啊!如果說全世界只有iPhone會生產手機,那你將生產線留在美國沒問題,一臺iPhone7賣6000美元甚至10000美元也沒問題,畢竟這是世界上獨此一家,別無分號的生意,你愛買就買,不買拉倒。

正是因為以上原因,美國的很多企業都將生產線轉移到其他國家去了,本土只保留研發中心、設計中心。目前美國的製造業主要以軍工業和高技術高附加值產業為主。如芯片、微電子設備、特種鋼材、高性能航空發動機、船舶動力系統、雷達等。因為這些東西一來關係到美國的國家安全,二來幾乎屬於壟斷產業,能為美國賺取大把大把的錢。


血染戰旗紅


應該初級製造業空心化,只把製造的環節轉移到低成本國家。但高科技領域基礎理論研究,產品設計,開發,銷售,比如:大型客機,運輸機,高端汽車。新產業引領,比如:IT,新能源,醫藥,環保。高附加值的基本還在英美國內。英美全球五百強有多少家?英國還有BAE,勞斯萊斯發動機,葛蘭素史克等一大批製造企業。另外,美英是產權經營權分離做的比較好,企業被境外收購但留下了就業和稅收以及技術引進了資金。


Mz9959


很少人再提及美國主導的全球分工秩序內,6+1得原則了。美國很自信,做了充足的防範,認為“品牌+市場+研發+貿易+金融+技術”控制在手,中國只能漫長的從事1的製造,血汗工廠,一個銅板一個銅板的原始積累,分分鐘可被金融+貿易規則剪羊毛……可惜兔子選手十分不按牌理出牌,壓抑了太久的民眾也太勤勞且膽大,短短30年入世就累積了幾乎全工業科目的產業要素資源,而且驅動出了自己的“6”。


柳絮菲


有英國產業空心化前車之鑑,為什麼美國還一頭掉進去?

首先我們來搞清楚什麼是產業空心化?產業空心化就是指以製造業為中心的物質生產和資本,大量迅速轉移到國外,使物質生產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明顯下降,造成國內物質生產與非物質生產之間的比例關係嚴重失衡。非物質生產的服務性產業部分的比重遠超過物質生產部分的比重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部門。

世界產業結構,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第三產業的發展逐步超過第一、第二產業,最終形成以第三產業為主體的產業結構。這是符合經濟發展規律。但是隨之產生了產業空心化問題。十九世紀中葉,英國憑藉其“世界工廠”的地位,使其經濟發展創造了其歷史最高水平。並因此逐步建立起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但是,英國工業資本大舉進軍海外市場。到二十世紀初,英國對海外投資已經超過國內投資規模,導致英國國內工業生產從十九世紀末開始下滑,技術進步速度明顯放緩,進而形成了產業空心化,從“世界工廠”淪落為工業品進口國。最後被美國和德國超過。雖然倫敦保持住了“世界金融中心”位置,但是最終還是被美國紐約於2019年擠出了“世界金融中心”位置。

產業空心化的具體表現在於當製造業為代表的第二產業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大幅下降,第三產業比重迅速上升,超過或大於第一、第二產業之和。也有的人認為第三產業比重超過60%即形成了產業空心化。隨著物質產品,特別是工業製成品的出口明顯減少,進口逐漸增加並超出出口,出現國內物質需求依賴進口的供求結構造成貿易收支惡化甚至產生逆差。雖然有英國的前車之鑑。但是過去約幹年由於美國放任國內工業資本對海外投資,造成了美國國內大量人口失業,尤其是40~50歲相對低學歷人口的失業。美國當時可能是夜郎自大。自以為,只要緊抓住IT業,生物科技,飛機制造業,航天業等高科技、高附加值產業。放棄低端產業鏈。從一個工業化大國轉變成一個金融大國和科技大國,但它同樣逃不過產業空心化的厄運。儘管它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量和世界上人口素質最高的人口。如果美國任由製造業長期空心化下去,既使是第三產業暫且還能維持短暫興旺也逃不過產業空心化的陷阱。

正認為產業空心化有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美國呈現了產業空心化,但還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美國的工業體系。其製造業仍保有比較雄厚的工業基礎,美國在科學技術和某些工業領域仍然居領先地位。應該說美國從奧巴馬政府末期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否則不至於選了特朗普這位商人總統上臺。自特朗普上臺以來,採取了一系列鼓勵美國外流企業迴流政策,收效甚微。如果美國政府不從根本上解決企業成本問題。可不要忘了美國和英國都是資本主義經濟體制——資本永遠都是流入低成本以求利益最大化。美國還能強大嗎?美國還能強大多久?讓我們等待時間的宣判吧!


5665002040206


產業轉移是經濟發展內在規律的體現,無法違背,

製造業與服務業不同,服務業生產和消費是同時產生的,比如理髮店的理髮服務與地域密切相關,而製造業則與地域關係不大,只要交通發達,生產方和消費方哪怕隔著太平洋也沒關係,

這樣,製造業的可移動性就客觀上讓製造業不安分,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隨時尋找價值窪地,當一個國家經濟不斷髮展,土地和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製造業就會尋找土地和勞動力更便宜的地方,因此也造就了製造業不斷遷移,

如果違背這個規律,硬要留住製造業,那麼就會讓本國製造業失去競爭力,讓其他國家搶去市場,所以二戰後,發生了幾次產業轉移,從美國轉移到日德,從日本轉移到四小龍,從四小龍轉移到中國大陸,現在是越南印度接納產業轉移,比如中國現在有許多製造業往外轉移,如果中國不讓這些企業轉移,那麼越南印度的市場就會被日本,四小龍,歐美企業佔據,

雖然美國的產業轉移讓美國發生產業空心化,許多藍領工人失業,但是美國資本因為產業轉移,降低成本,可以賺取更多的利潤,

產業轉移本身並不可怕,關鍵是要做好產業升級,掌握更多的核心技術,比如美國掌握許多高科技和高端產業,把中低端產業轉移國外,但是美國經濟照樣充滿活力,經濟增長強勁,


萬事皆空70


在自由發展的情況之下,經濟規律是很難得以扭轉的,英國產業空心化是前車之鑑,美國並不想要一頭掉進去。但是很多時候美國更注重市場的自身調節,所以很多時候製造也開始出現空心化傾向,美國並沒有動用國家力量,而是選擇順其自然,並且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包括金融科技等等領域,這些行業所掙的錢和利潤遠比製造也要高。在美國當初那個追求經濟發展和總量的年代,沒有人會認識到這一問題,究竟會有多嚴重。產業空心化實際上也就是製造業離開了某一個國家和地區,從而造成一系列的社會問題,當然製造業對於每一個國家都很重要。擁它國家在突發一些問題時就有了自我調節的底氣和能力。



否則一旦受到經濟週期的影響,國家很難再短時間內恢復。當年產業空心化並不一定意味著這個國家會走入危機之中,只是在貿易方面逆差會逐步擴大。這也是為何一旦經濟週期走入低谷以後西方發達國家經常以貿易保護主義和貿易戰作為解脫危機的主要原因。那麼為什麼他們明知道製造也很重要,但是製造業得流失依然情況沒有得到逆轉呢?首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經常忽略的製造業所提供的收入和利潤屬實有限。在國民生活條件和生活水平上漲之時,製造業的利潤自然就會被攤薄。必然造成製造業的流失,因為用工成本過高,如果想要一直留住製造業的話,必然要限制民眾工資以及社會福利待遇。但是這在民主國家是不被民眾所接受的,誰都想過更好的日子,拿更高的工資。



而社會福利待遇在民眾的推動下逐步提高以後製造業就變得更難生存,所以製造業的公司往往會將工廠遷往勞動力更低的國家,這就是產業轉移和製造業的轉移。而發達國家往往會尋求那些可以動用經濟和金融槓桿的領域行業包括高科技產業來保證自身利潤以及產業鏈的端位置進而保證社會福利正常運轉。其實每一個國家的製造業都是差不多的,並沒有一個國家的製造業真的能比另一個國家的製造業多優秀。當然,這是在同等競爭的前提下。歐洲其實也有一些國家比如說德國本身的製造也到現在也得以留在國內,並沒有發生大規模的產業轉移原因,並不在於德國不適用於這一經濟規律,而是德國的製造業附加值很高。



這導致製造業可以在民眾生活水平上漲以後仍能保證自己正常的利潤來源,而且國家對此也非常重視。同時民主國家最大的社會組織工會也會在國內推進社會一系列的變革。而每一次工人運動受損害最大的就是製造業的工廠,無論是工人罷工,還是被迫進行工資增長,利潤較低的製造業,自然無法遭受這種社會衝擊。而且包括工人學生在內的很多人,都會去往利潤更高的行業比如說互聯網和金融。所以民主國家的製造業一般是很難留住的,除非國家上層達成共識,對製造業進行相應的政策傾斜,並且認真並且切實的處理好社會矛盾,尤其是勞工問題。



同時人的天性也是如此,正如剛才所說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去製造業,而是去房地產金融互聯網等領域,這是人之常情,但是為一個國家的發展而言,這是極其不利的。這個道理誰都懂,但是涉及到個人的月工資和福利待遇之時,沒有人會在可能掙更多錢的情況下,依然選擇低利潤的製造業。當然,人口問題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人口老齡化在某些時候也使製造業難以持續發展或者引進國外勞工或者直接將工廠開到發展中國家,甚至進行機械代工。但是很多時候社會問題都無法真正解決。製造業對於一個國家而言,誰都知道他是最重要的?但是一旦涉及到個人利益的問題時,能夠選擇更賺錢行業的人,誰會又會去選擇利潤率低的製造業?當然這種人會有?!但是不會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