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分享」實用的國畫構圖技巧,名家示範,受益匪淺

一.特點

1.國畫不以固定視點、位置寫形,不管畫中有多少形象,只是當作一個有好多肢體的整體來看待。以畫中的形體和整體的置陳,被看作一件事,在佈勢上把握了距離變化和疏密的穿插,便可以不受篇幅大小和縱橫等限制,以此為中心而予以適當的安排。

2.以空白來調合筆墨色彩,亦是國畫構圖的特色。

「推薦分享」實用的國畫構圖技巧,名家示範,受益匪淺


趙少昂 蟲草

二.構圖要點

古人將構圖稱為:“置陣佈勢”。一幅中國畫作品必須有一種氣勢和力量,具有一種生機勃勃的生命力和一往無前勢不可擋的氣勢。運用虛實、抑揚頓挫、曲折往復等方法,以達到“欲左先右”、“欲放先收”、“欲行先蓄”變化,最終完成“蓄勢”。

“起”、“承”、“轉”、“合”是一幅中國畫的幾個關鍵的相關聯的環節。所謂“起”,是主體展開氣勢和方向,“承“是按主勢和起勢,增加變化,充實、豐富層次,因勢利導的運動過程。“轉”是借勢逆轉,以增加變化和趣味,是指打破主勢,增加矛盾改變方向的部分。“合”,是復歸於主勢,總結全局,氣勢的復歸,以達到相接相承、相呼應的統一完善的結局。一幅繪畫中有多個的開合、承接、轉折。

國畫構圖有藏也有露,既不能全藏,也不能全露,這樣才能畫外有畫,不致一覽無餘。然而何者該藏,何者該露,這要看主題內容而後決定。一般說來,主要人物應該露,次要人物應該藏,主要情節應該露,次要情節應該藏。以人物為主的畫面來講,再畫一些環境為陪襯,這叫做補景。多數畫家自己有計劃的勾畫草圖,按順序作畫,先人物,後景物,以佈景烘托人物,如季節、屋宇、陳設、情調都應符合於人物之需要。

1.賓主:有主題和陪襯物,畫面才有主從、重心。主體只有一個,其它的是陪襯的次要的賓體,起著輔助、從屬於主體的作用。主和賓是相互依存、渾然一體的,只有構圖中“賓主分明,畫面才能主體分明,才能不至於“喧賓奪主”。

2.虛實:虛中有實,實中有虛,過實則一目瞭然,過虛則輕飄無依。

3.疏密:疏散聚集,佈置得好,則畫面自有松、緊、聚、散,產生律動感。中國畫有“疏可跑馬,密不通風”的說法,要求有大疏大密的對比關係。這裡包括有疏與密、聚與散、動與靜、明與暗種種對比。要求通過對比產生一種運動感、節奏感和韻律感,在佈局中使畫面更加富有變化。

4.布白:雖不著筆墨,但能讓人的性靈和思維盡情奔馳,而獲得無窮的妙悟,用之不當則缺乏內容,畫面會顯得單薄。中國畫強調運用空白,對空白經營很用心,把它當有畫的部位,同樣費心思去考慮。如畫一條長橋臥波,橋身是黑,水便是白,橋身如何佈置便很重要,講的位置合度,可以感到橋下的流水,引起對水的聯想,類似這種空白,不是可有可無,也不是無話可說了,這是言外之言,物外之趣,意味無窮。

5.款題:國畫的特有格局,若款題好,不但啟人意興,且能增加畫面的美感與深度。

6.均衡:以中心線為準,兩邊的物體形式雖不同,但分量的感覺應相同。

7.簡潔:對事物本質的純化,表現特質即可。

8.對比:兩物相連,強調彼此間的差異,使在互相加強中,各盡其美。

9.和諧:筆墨的使用,虛實的配置,以點、線、墨色、布白來支配整個畫面,使其達到統一和諧的境界。

三、常見構圖

1、“之”字型:花鳥畫常用的一種構圖方式。畫面往往可以用“之”字型的氣脈把各個分散的部份貫穿起來。這樣使構圖既不偏重於一邊,又不會造成兩邊分佈過於呆板對稱,從而既能靈動變化,又能保持均衡統一,這一方式不僅在立軸中常用,就是在橫幅和斗方中也可以運用,也就是說“之”字可橫亦可豎。

「推薦分享」實用的國畫構圖技巧,名家示範,受益匪淺


孫其峰 《鳴春圖》


「推薦分享」實用的國畫構圖技巧,名家示範,受益匪淺


董壽平 《梅花圖》

2、三線體:就是構圖以主線、輔線、破線三條線作為主要構成的手法。樹幹主幹的走向是構圖的主線,另有襯托的枝幹隨主幹走向輔排,起著陪襯輔助作用,即輔線。然後另出旁枝從主線破出,使構圖多樣變化,這根線就叫破線。主線主導著畫中氣脈走向,而輔線則增加層次,破線用於對主線進行反襯,更加明確畫面的主、次關係。

3、對角位:山水畫中,對角位構成式運用得較多,常見的如實角對實角,空角對空角,造成均衡的錯位。實際上是均衡的一種變化,即打破了平均的呆板處理。把一邊上移,另一邊下沉。

「推薦分享」實用的國畫構圖技巧,名家示範,受益匪淺


吳昌碩 《碩桃圖》

4、三角形:在幾何圖形中,三角形是最穩定的一種圖形,適宜表現靜、穩的感覺。所以一旦畫面所表現的物象的外輪廓呈現三角形時,整個上就會顯得集中、整體、肅穆。

「推薦分享」實用的國畫構圖技巧,名家示範,受益匪淺


朱耷 《菊石圖》


「推薦分享」實用的國畫構圖技巧,名家示範,受益匪淺


鄭板橋 《蘭竹圖》


「推薦分享」實用的國畫構圖技巧,名家示範,受益匪淺


吳鎮 《墨竹圖》

5、矩形:以矩(形長方形、正方形)作為畫面的主要構成形式,有一種大氣是是感覺。

「推薦分享」實用的國畫構圖技巧,名家示範,受益匪淺


潘天壽

潘天壽 《日當午正》

6、幾何型組合:將上述所講及的三角形、方塊再加上圓形、梯形等等。這在表現山水小景或案頭清供之類的靜物組合中常用到。繪畫時對每種物象的外形儘量向某種幾何體圖形歸類,這樣有助於強化構圖的形式美。

「推薦分享」實用的國畫構圖技巧,名家示範,受益匪淺


齊白石 《煮茶圖》


「推薦分享」實用的國畫構圖技巧,名家示範,受益匪淺


漸江 《清山無語》

7、段迭式:即“三迭兩段”。所謂“三迭”,是指“一層地,二層樹、三層山”,所謂“兩段”是指“景在下,山在上,俗以雲在中,分明隔作兩段。”因此,在山水畫中,“三迭兩段”的構圖形式十分之多見。當然“迭”可有三迭,也可以有四迭、五迭。段亦然…。

「推薦分享」實用的國畫構圖技巧,名家示範,受益匪淺


白雪石 《江邊漁家》

8、層迭式:層迭式是以層層堆迭的方式表現畫面的縱深層次,加強空間深度的構圖形式,這在山水畫或表現大場面的人物畫中較為的多見。而一些側重表現體積的時候就可以相應地採用層迭式,這樣有利於表現畫面的縱深,取得立體效果。

「推薦分享」實用的國畫構圖技巧,名家示範,受益匪淺


李可染 《山頂種田》


「推薦分享」實用的國畫構圖技巧,名家示範,受益匪淺


蔡友 《元陽梯田》

9、基本原則:一幅畫主體突出才能主題明確,所以主要的表現對象要在顯要的位置。擺在最正中間或者兩條中線的位置上,都顯得呆板,一般來說,主體擺在九宮格的中間四個交叉點上是最佳的位置。

「推薦分享」實用的國畫構圖技巧,名家示範,受益匪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