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狀元相當於現在什麼學歷?

漠苦祥


首先咱們先了解一下古代科舉制度,在隋朝隋文帝開皇七年之前,古代選拔官吏是察舉制和徵辟制。

所謂的察舉制是由公卿大臣或者州郡長官特別推薦。徵辟制是指——皇帝徵聘知名人士出任官職,這叫“徵”(徵);地方官員選拔的人才這叫“闢”。

換言之,科舉制度是隋文帝楊堅開創的一種選拔人才的制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開科取士,為國求賢。”(也有人認為科舉制度始於唐朝)



“科舉制度”有一個逐步完善發展的過程,唐宋為初期發展,到明朝達到了鼎盛完善期。

咱們以明朝科舉制度來看一下考中狀元有多難?

首先學子要想通過科舉為官必須經過三關考試——鄉試、會試、殿試。

鄉試是由地方舉辦的一種考試,凡是學子都可以參加,每三年舉辦一次。由於是地方舉辦,又稱之“鄉闈”,由於是在秋季八月舉辦,故又稱“秋闈”。換言之,“鄉試、鄉闈、秋闈”都是說的最基礎的考試。

通過鄉試考試過關的儒生叫做舉人,俗稱孝廉,比如曹操20歲舉孝廉,劉伯溫17歲時考中的舉人,23歲中的進士。鄉試的第一名稱解元,唐伯虎當初鄉試考了第一,所以又稱他為唐解元。



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全國舉人都去京師參加考試。又稱禮闈。比如清朝的“公車上書”,說的就是舉人在北京參加考試後,直接給皇帝上書“變法圖強”的事。

會試一般在鄉試的第二年舉辦。因為在這一年的春二月舉行,故此也稱春闈。舉人考中的稱為貢士,簡稱“貢”。考中第一名的稱為“會元”。

殿試在會試後舉行,參考者都是貢生,時間大約在三月份。值得一提的是,參加殿試沒有落榜這一說,據說有一年有個貢生落榜了,這個貢生一生氣投奔了敵國,貢生都是學子中的佼佼者,從那以後,皇帝規定殿試沒有落榜之說。

殿試更像排排隊、分果果的意思,大家都有份,都有官作,只不過有多有少,有大有小罷了。



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錄取分為三甲:

一甲三名,第1名稱為“狀元”,第2名成為“榜眼”,第3名稱為“探花”。殿試以後,狀元授翰林院修撰(相當於皇帝的秘書或者智囊團)比如唐朝的郭子儀、王維,明朝的楊慎、清朝的譚嗣同、傅善祥、洪鈞……

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比如李鴻章、秦檜、秦熺、秦壎

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

一、二、三甲統稱為進士。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到考中狀元相當不容易。古代的狀元也稱為“天子門生”。



放到現在來看,古代的狀元就是各個地區考試總分第一的考生,比如文科狀元,理科狀元等……

狀元對應現代的學歷應該是大學本科(博士一級的)。(秀才相當於小學畢業,舉人是高中畢業,貢生中專畢業,狀元就是大學畢業。)


秉燭讀春秋


中國古代(清朝及之前),考上狀元,是非常困難的,程度不壓於獲得博士後稱謂。

我們來看看:

古代科學考試分為六等,分別為: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

第一,凡是讀書的人,自動被人稱為童生,童生就相當於現在的幼兒園和小學前半段。

第二,縣試、府試、院試三級差別不大,每三年舉行一次,考試成績合格者,就是秀才了。

到這一階段,就可以當開私塾,教書育人了。

這個相當於全市中考。

第三,鄉試,每三年舉辦一次,連考三天。考中者,就是舉人了。考中舉人,就能夠當官作老爺了。不過都是縣長以下(不含縣長)的職位。

這個相當於現在的高考。

第四,會試。全國性的考試,每三年舉辦一次。考中者,就是貢士了。貢士就了不得了,起碼一放官,就是副縣長、縣長級別。

這個相當於現在的大學畢業考。

第五,殿試。會試考中者,一月後可參加殿試。考中者,統稱進士。但前三名是狀元、榜眼、探花。

武考,也大同小異,只是稱謂不同。

進士就不得了了,以後幾乎個個是朝廷重臣。

這個相當於研究生畢業考試了。前三名者,那自然是博士後了。

古代說,寒窗十年苦讀,一朝考中,說的是中舉人。那就得十年,看看後邊,還得六年,才有機會中狀元,十六年,那得多幸運。因此,最終中進士的,五六十歲的人,幾乎佔一半。

所以,古時候的科舉,比現在考試,艱難太多了。


董江波


溥儀在退位之後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在上戶口時他只填了初中,但他的這個初中和咱們現在的初中概念可大不一樣,畢竟人家受的是皇家八股文的教育,放到現在大概就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本科生吧。溥儀不用像部分平民百姓一樣整日以考取功名為目標實屬難得,既然一個初中秀才的含金量都如此之高,那狀元的含金量,著實會更高。

科舉分為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到了明清時期各項體系都很成熟了。童試即童生試對應到現在就是九年義務教育,你要想往上爬,無論年齡多大,都得先參加童試,所以有時間我們看到一群孩子在陪一個老大爺一起考試也能理解其中的緣由了。那麼接受完九年義務教育,再想上高中可就不是學區房的問題了,你得參加中考,按成績上學校,所以考上重點高中,你算當上了秀才。

秀才參加省級考試也就是鄉試通過的便是舉人,想當年范進就是如此,鄉試考中的舉人就有就機會當縣令、縣丞等小官了,想想還有點小激動呢。接著舉人參加全國考試,通過之後就是進士(老范進又中了),放在現代,這就是大學生的水平了。

進士考試的殿試第一名,才可以稱為狀元,二三名就是榜眼和探花了。狀元並不能與學歷來淪為一談,狀元更多意義代表著考試成績,畢竟僅此一人億分之一的概率。你說他是碩士學歷也可以,說博士或者是博士後也沒問題。


邏輯文史游


狀元,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求取功名的終極目標,正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中狀元者,又稱“大魁天下”,是科名中的最高榮譽,那麼古代的狀元相當於現在什麼學歷呢?


要想高中狀元,難度係數絲毫不亞於“過五關斬六將”,全國無數的讀書人,要經過童試、府試,會試最後到殿試,多達十幾二十萬的讀書人在爭搶這份榮耀,其過程之激烈可想而知,有些人,從青春少年一直考成白髮老翁。狀元之路漫漫長,猶如蜀道之難。



“狀元”這個稱謂,一直到明清時期才確定下來,在這之前狀元也叫“狀頭”,居首者因曰狀頭,也叫狀元。經過了鄉試,省試的層層選拔,最後成功突圍進京參加殿試的這些人已是鳳毛麟角,可謂是讀書人中的佼佼者。殿試,是由皇帝親自出題,大臣監考,決出殿試前三名,分別為“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成為狀元,就等於拿到了功名利祿的入場券,從此以後魚躍龍門,光宗耀祖,所謂“學而優則仕”,古代大部分的讀書人,其實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求取功名,登堂入室成為高人一等的官宦人家。


要想進擊狀元之路,其過程既漫長又艱辛。需要先經過童試(縣級)、府試(州級)、院試(省級),在院試脫穎而出者,才有資格進京趕考,然後再經過一輪殘酷的會試,勝出者才能參加最為重要的殿試。



鄉試每三年舉辦一次,因其常在秋天考試,故又稱為“秋闈科考”,大體上相當於我們今天各省的自主高考。考上了,就叫舉人,就有資格參加會試,會試考試合格者,就叫做貢士或貢生,貢士的人數有著嚴格的控制,名額少到一屆只有300名左右,“僧多粥少”,可想而知競爭有多激烈。貢士雖然不如進士,但實際上已經獲得了進士的功名,只是這個功名,他們還需要參加殿試這一場終極考試來獲得。



殿試的考試地點在京城皇宮的太和殿,也叫御前考試,考場戒備森嚴,一般很難作弊,監考的都是三品以上大員。經過前幾輪殘酷的淘汰考試,能夠躋身最高殿堂參加考試的學子們,只需在殿試正常發揮,一般都能獲得進士功名。當然了,大家最想獲得的,自然就是狀元這一最高榮譽。殿試也是要排坐次的,第一名就是“狀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為“探花”,總稱“鼎甲”。取得進士資格後,大部分的進士都可以由吏部安排做官,算是正式准入了官場。

古代的狀元還分文狀元、武狀元。文狀元用的是腦,武狀元則是腦手並用。經過上文陳述,我們知道了古代科舉考試的流程,其競爭是非常激烈的,但是,採用八股文的科舉考試畢竟和我們現在的應試教育是有巨大區別的,二者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可比性的。




如果非要與之對應,或許狀元和過去我們的全國高考“狀元”相類似。但是以狀元飽讀詩書,實際水平應該類同於我們今天的博士,榜眼類同於我們今天的碩士,探花類似於我們今天的學士。


大國布衣


“狀元”一詞不僅在古代科舉制度中出現,在當今社會中也有狀元,但是呢,此狀元非彼狀元,古代的狀元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呢?

我們先來聊聊咱當今的狀元,現代我們多將高考第一名稱為“狀元”,一般是什麼省狀元、文科狀元、理科狀元。我們當下的高考制度與古代的科舉制度有著很大的區別,高考是針對全國的學生沒錯,但是各個省份又根據情況而各有不同,所以當今是沒有全國狀元的。而“狀元”在古代科舉考試中就相當於是獲得了全國第一的成績,可以直接入朝當官,從此改變個人命運,走上人生巔峰。

古時候的狀元分為文狀元和武狀元,今天我們就專來掰扯掰扯這文狀元。全國的書生都以考取文狀元作為人生的終極目標,寒窗苦讀十餘載就為了能夠改變個人命運,達到光宗耀祖的家族目的。這一點呢與現代高考也是有相似之處的,現代高考也是改變命運的方式,而且也因以分數為考核標準和異常嚴格的考察被稱為是最公平的考試。


仔細來分析古人的科舉之路,也跟我們現在的升學制度有些相似之處,只是相對科舉要困難的多。

古代最低級別的考試是“童試”,也就是取得生源的入學考試,如果通過了這個考試進去府學或縣學的,則稱為進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秀才。而秀才呢就相當於我們如今通過了小學考試和升初中的考試,成為一名中學生了。

不滿足於做秀才的人,會再往上考,參加省級的考試,如果通過了省級考試那就成為高中生了,在那個時候稱作舉人。在古代,成為“高中生”了是可以在朝中謀得一官半職當個小官的。很多人一般到了舉人的位置就停滯不前了,滿足於做一個小官,但總有人胸懷大志,想要到達頂峰,這頂峰呢就是所謂的狀元。

要想成為狀元,就要參加更高一級的考試,如同我們現在的高考,考過之後就相當於考上了“大學”,接著參加殿試,殿試是皇帝出面命題的,只要在所有參加殿試的人中獲得第一名,就中了狀元。所以古代的狀元那也是百裡挑一,中了狀元也就完成了學業,成為了國之棟樑。狀元也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獲得了研究生學歷一樣。

但按照嚴格定義上來說,古代的科舉制度是為選拔官員而服務的,也就類似於當今的公務員考試,所以說狀元它並不只是一個學歷,只不過考察內容是以書本知識為主而已。所以從另一方面也可以勉強說,狀元郎就相當於參加全國公務員考試並且總成績為第一名的學霸。


小姐姐講史


說過很多遍很多遍,科舉考試不是學歷考試,而是選拔官員的考試,相當於如今的公務員考試,因此狀元不是學歷,進士不是學歷。如果硬要比較的話,狀元相當於全國總成績第一的博士生參加全國公務員考試,總成績又是第一名。

古代考上狀元有多難?我們以科舉制度最盛行最頂峰的清代為例說明。


清朝科舉制度規定,必經各級學校,方可參加科舉,不接受在家自學者報名參考。按照正常進度,一個人從下立志考狀元,到真正考中,需要經過以下幾個環節:

1,童生階段

清朝兒童接觸啟蒙教育,要從7、8歲開始,除富人或官員可聘請家庭教師外,一般百姓只能把孩子送到私塾讀書。私塾雖為私人、地方宗族舉辦,卻屬公共教育機構,面向社會招生,一般由落第秀才或老童生擔任教師。學生從私塾畢業,才獲取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稱童生。

這個階段沒有名額限制,所以沒有競爭,難度最小。

2,秀才(生員)階段——童生試

私塾畢業的童生,想更進一步,需要參加府學、州學、縣學等官辦學校的入學考試,考試合格方可進入官學讀書,稱生員(亦稱庠生、茂才),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秀才。

這個階段是科舉考試的第一個階段,開始有了功名的說法。一個童生考中秀才,就算有了功名,雖然不能做官,但可免除勞役,升堂時不必挨板子。

清代的生員(秀才)想要入官學學習,需要經過考試,而且是本縣的縣試、本府的府試和學政的院試這三級考試,錄取人數還有定額,每三年錄取兩次,因此競爭比較激烈。

如果考試不合格或技不如人,就進不了官學,當不了秀才,只能繼續當童生,所以考了幾年、十幾年乃至幾十年都考不上秀才的“老童生”不乏其人,甚至還有七八十歲的老童生。

3,舉人階段——鄉試

取得秀才資格後,經過三年學習和歲考、科考兩級考試,合格後可參加鄉試,考取舉人。

清代鄉試三年一考,多在秋後組織,因此稱秋試、秋闈,第一名稱“解元”。

鄉試由各省組織實施,本省秀才參加,每個省都有名額限制,名額主要依據經濟發達程度、人口多寡確定,每年人數不盡一致,比如乾隆在位期間的某一年,全國共取舉人1200餘名。

通過鄉試者即為舉人,舉人是永久功名,可不限時間、不限次數地參加禮部組織的會試,考取進士,如果一直考不中,還可通過參加吏部“揀選”或“大挑”做官,但由於層次不高,做官也只能做低級官員,而且基本上很難升遷。

考取舉人的難度比靠秀才更大,很多人在這一關被無情淘汰,《范進中舉》中范進之所以在考中舉人後陷入癲狂,一是因為屢試不第終於考中,二是因為考中舉人後取得了做官資格。

4,進士階段——會試、複試、殿試

考中舉人後,即取得參加會試的資格。

會試三年一考,由禮部組織,故稱禮闈,又因在春天組織,故而稱春試、春闈。

會試在京師進行,全國範圍內的舉子彙集京師,統一參加考試,各路高手同臺競技,名額十分有限,每次在100~300名不等,平均在200多名,因此競爭極其激烈。

通過者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貢士還要繼續參加考試,先是禮部組織的複試,通過複試者被分為一二三等,列入此三等者方可參加殿試。

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通過者均可稱進士,又根據成績由高到低分為三甲:

一甲3名,第1名稱狀元,第2名稱榜眼,第3名稱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

所以說,我們常用“名列三甲”來稱呼“前三名”是不準確的。

進士及第可以直接做官,狀元一般授翰林院修撰(從六品),榜眼、探花一般授翰林院編修(正七品),其他授翰林院檢討等級別更低的京官或外官。

基於上述資料,我們可以算一筆時間賬。

一個人從8歲入私塾,一年都不耽誤,到考中狀元,需要多長時間?至少要十幾年。

歷史上那些年輕的天才狀元,大多數都在20來歲,跟如今大學本科畢業差不多。所以古人說“十年寒窗”,一點都不誇張,讀十年書就考中狀元的,絕對是天才中的天才。至於那些“連中三元”者,即鄉試解元、會試會元、殿試狀元,幾千年來不超過20個人。

基於上述資料,我們再算一筆人數賬。

一個人從8歲入私塾,到考中狀元,需要淘汰多少人?從舉人考狀元至少要勝過1200多人,而這些被勝過的1200多人,每個人都是淘汰了數千人的,狀元難度可想而知。

抓住每三年一次才有的考秀才、考舉人、考進士的機會,至少經過十幾年寒窗苦讀,淘汰全國無數精英人物,才能成為全國唯一的狀元,這種難度跟如今各種“高考狀元”“中考狀元”相比,完全是天壤之別,不具備任何可比性。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古代科舉考試,狀元就相當於是獲得了全國第一的成績,直接可以入朝當官,從此改變命運。現代我們會把高考第一名叫做狀元,但古代的狀元肯定不只是大學學歷,如果做一個對比的話狀元相當於現代的什麼學歷呢?在古代,全國書生都會以考取狀元為目標,寒窗苦讀就為了能夠光宗耀祖,實現人生的逆襲之路。高考也是多出家庭改變命運的方式,而且也被稱為是最公平的方式,因為只看你的分數,不會管其他方面。只是古人的選擇除了讀書還有很多,而現代似乎是把讀書當做唯一出路,不管你以後做什麼都需要先把書讀好。從這點來看古代行行能夠出狀元,現代的狀元只有一行了。

唐高宗李治發明了科舉制度,唐宋元明清也一直有延續這個制度。一般來說科舉是三年舉辦一次,不像我們高考年年都有,而且是全國統一卷。考生的題目以文科為主,基本上都是看寫作水平,當然從難度上來說,比我們寫作文要難上太多了。其實只有通過殿試取得第一成績的才能被稱為狀元,殿試是科舉考試最高一段,由皇帝親自選定。所以這個含金量才是最高的,不過後來有些朝代進行了改進,不一定是由皇帝親自選了。

其實古代考試也分很多級別,有童子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很顯然殿試不等於高考,而是高於高考。應該是能達到博士生或者超越博士的水平,畢竟是從全國最有文采的人裡選出部分參加殿試,還由皇帝親自選拔。這種級別和分量的考試,也只有在古代才能實現了,這都不是什麼名牌大學能夠比擬的。當然現代規則同古代不一樣,我們最好的學生也都是在大學裡,但規格和影響力不同。

每位狀元基本上都會被天下人所熟知,而且直接從六品管開始做起,晉升的渠道和工作內容也都和其他官員不同。這也是跟現代最大的不同,可能現代的博士生沒幾個是為了當官才去讀博士,首先理想上的選擇就不同。但古人也沒其他的選擇,社會風氣就是這樣,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權利在他們心中才是最值得嚮往的東西。狀元都是一群有真才實學的人,他們也能幫助一個國家更進一步。要是遇到人才,也是當朝皇帝的幸事,起碼能多一股新鮮的血液,喚起朝中的活力。

其實不管在哪個朝代,都是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努力,爭取把握住每個能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科舉和高考雖然已經大不相同,但其中的意義還是一樣的,不管做什麼都需要通過學習來進步和提升自己。






V587累


武狀元一般都授6品蘭翎侍衛前鋒校、護軍校、驍騎校之類的官職級別不高也就相當於現在的營長或副團吧。

宋以前並沒有“武狀元”之設,武科舉出名的有唐代的郭子儀(唐玄宗開元初年武舉異等),但是考中之後也只是得以起家為軍官,先是補左衛長史,後來逐步升遷為邊防軍將領。宋代考中武舉的按照考試成績,優等的直接送樞密院試用為低級武官;其餘的按成績進入武學上舍、或外舍學習。武學講授“諸家兵法”以及“歷代用兵成敗、前世忠義之節”,學制3年。畢業考試及格後授予初級武官官職。 南宋明確武科狀元之稱,狀元願意從軍,授予正將之職,第二、三名副將,第四、五名準備將。 但是在當時重文抑武的風氣下,很多人只是為謀一當官出身而已,考取後不願從軍,即使是武狀元,也並不一定擔任軍職,比如1235年武狀元朱熠,起家是“閣門舍人,差知沅州”,擔任了地方行政官,後來以擔任監察御史敢於彈劾權臣而聞名。

明朝武科起先沒有殿試,因此沒有武狀元之稱,不過有很多名人出身武舉比如戚繼光、俞大猷甚至還有吳三桂。 到崇禎朝設立狀元名稱,授予副總兵職位。一般都是外放。 清初明確,一甲進士或授副將、參將、遊擊、都司,二、三甲進士授守備、署守備。以後武狀元授一等侍衛,榜眼、探花授二等侍衛,二、三甲進士授三等及藍翎侍衛,獲得這些官銜後,再到兵部選實職官。不過就清朝制度而言,規定武科舉出身的軍官只是“雜途”出身,升遷不如“正途”行伍出身的軍官順利。


館長先生


說起狀元,我們首先要說狀元這個身份怎嗎來的,科舉制徹底完善是處在明清時期,在這兩個封建王朝,想要考取狀元需要經過鄉試,會試,殿試,

鄉試: 考生所在地的直隸布政使舉行會考,獲得第一名者被稱為秀才.

會試:鄉試通過者可以參加,前往考生直隸省去參加考試,獲得首名者被稱為舉人.

殿試:會試前幾名參加殿試,由皇帝親自出題,獲得殿試第一名賜予進士及第和狀元身份.

大家看著在這個流程是不是有些熟悉,那時的科舉就相當於現在的中考,高考,研究生/博士生考試:

以此類推:

童試 和現在的小學生初中的考試一樣,

鄉試 和中考一樣

會試和高考一樣

殿試和考研/考博士一樣.

綜上分析,古時的狀元就相當於現在的研究生/博士生,但是在考試形式上有所差異,殿試是皇帝出題,第一人被稱為狀元;考研出題方式是很多老師一起出題,類似,一群專業人士出題。在名譽方面也有區別,狀元在當時可以有高貴的身份和特權,現在的研究生考出來,只是做為優質學歷和找工作時的敲門磚.


幽默歷史小王子課堂


狀元並不能與學歷來淪為一談,狀元更多意義代表著考試成績,而中狀元者也不代表學業就此終結,還有諸如翰林院大學士等具備“學術研究”性質的官職,與“學歷”有些相通的地方。而在科舉考試中以名次列第一者為“元”,鄉試第一稱解元,會試第一稱會元,殿試第一稱狀元,三次考試皆為第一叫連中三元。



狀元的階梯

“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蘇洵

古代讀書人並不是誰都有參加鄉試資格的,在參加科舉考試前還要經過兩次考試才行,代表著受過初級和中級教育,與現在的九年義務教育有著相似的地方。讀書人在經過私塾或者地方官辦書院學習後,要參加人生中第一次晉級考試,即童試。這種考試就是獲取進入地方官辦大書院繼續學習的資格,也是為了獲取日後參加更高級別考試的資格,就好比如今的學生需要從小學開始就建立學籍檔案。通過童試後的讀書人被稱為童生或儒童。



通過童試之後,儒生基本上就會進入地方的大書院繼續深造,為人生中第二次重要的考試做準備,這裡的第二場考試就是為了獲取參加科舉考試資格的院試,也叫做府試,院試就只有獲取儒生資格的人才能參與,而通過院試的儒生又有了另外一個稱呼,即“秀才”,也叫“生員”,相當於如今考上了高中。但不同的是“秀才”已經算是功名在身了,也已經進入士大夫階層,享受免除差徭,見知縣不跪、不輕易用刑的特權,也算是國家為了保護這些人才儲備,“秀才”中成績最好的“廩生”還按月發給糧食補貼。



“秀才”可以趕巧在當年就參與鄉試,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等個幾年。鄉試一般三年舉辦一次,相當於現在的高考,在科考的第一次考試鄉試中,如果通過便成為了“舉人”,也就是意味著被薦舉之人。鄉試裡邊的第一名為解元,第二名亞元,三、四、五名為經魁,第六名為亞魁。


中舉之後,便可以參加會試,也就是相當於如今的省考,這裡就不單單的是學歷了,而是要進入更高仕途的考試,通過會試後便成為貢士,是進貢給天子的“士子”,貢生第一名則是會元。貢士的名額很少,一般一年年只有300名左右,這就是全國最出類拔萃的300多人,並且算是已經獲得了進士的功名,但是,他們還要參加殿試才能夠最後得到這個功名。

狀元的誕生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到了這裡就會出現一個我們常見的詞“進京趕考”,也就是參加皇帝親自舉辦的殿試,這就相當於國考中報考央部級單位,但還要高出太多規格,都是朝廷重臣甚至是皇帝親自閱卷。殿試成績一般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分別為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一名叫傳臚;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名也叫傳臚;中此三甲的貢生通稱為進士。在進士評選出來後,會用黃紙書寫下來,稱作黃甲,也叫金榜,因此中進士也被稱為是“金榜題名”。這些取得進士功名的人,朝廷會直接授官,但要根據職官的空缺情況來定,所以,有些進士一生都沒做官的現象也是存在的。


進士科考試在不同朝代均有變化差異,但大致主要有三場。以唐製為例,第一場是貼經,內容大致就是諸子百家經典中詞句的填空題,這種填空直到今天的高考都還保留著形式;第二場是詩賦,是由考生自己作詩、賦各一首,相當於如今的作文題,這也是展現考生文采的重要環節,有些喜歡詩賦的皇帝會因為考生的文采調整最後考試的排名,如唐開元二年的李昂,就是以詩賦爭得了狀元;第三場是試策,以時務為題,考察考生治國之才,這種考試也是相當重要,特別在於明君聖主面前,能夠陳明時弊,提出對策的考生最受青睞。


這三場考試在唐朝時都是一場定去留,實行淘汰制度,有一場考砸了,就排除在狀元之外,而堅持到最後一場的基本上都能中甲。到宋仁宗時期,殿試則以策、賦、貼經、墨義這四場並試的方式進行,待四場考試的總成績下來後才定下最終排名,顯得更為公平。而在殿試中,皇帝會設置專門的“讀卷大臣”來排出前十名,皇帝再由這前十名中親點出“第一甲第一名”,也就產生出了狀元,這裡王公貴族和朝廷重臣的子弟的優勢就不言而喻了。

狀元的名分

現今根據史料可查證的狀元共有599人,其中唐代141人,五代十國16人,兩宋118人,遼代54人,金代31人,元代32人,明代89人,清代114人,張獻忠大西國1人,太平天國3人。在歷朝歷代的發展中,經歷了千年之久才記錄下了五百多人狀元及第,所以說能考上狀元是相當了不起的,在民間還將狀元比作“文曲星”下凡,科舉也成為寒門子弟進入仕途的最佳途徑。



古代狀元起初代表著學識和能力,也是朝廷選賢任能的途徑,能考取狀元基本上也就會在仕途上大展宏圖,如唐代的狀元中有5位官至宰相、8位官至尚書。而清代,狀元中官至一品尚書的有20多人,左宗棠曾經因科舉未中還被李鴻章等人拿作排擠他的說辭。明朝的官員階層裡,還會以進士考取的年份來劃分檔次和輩分,可以說是相當看中科考出身的。

歷史上有有諸多有名的狀元,比如文天祥、譚翤同等,但也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大文豪難中狀元,唐宋兩代共產生了265名狀元中,雖有王維、賀知章這樣的大文人中第,但冠名唐宋八大家的李白、杜甫等文豪無一人中狀元,還有諸如明朝的唐伯虎等,成為歷史上獨特又奇怪的現象。這也說明了狀元的意義更傾向於政治人才的選拔,除非在皇帝喜歡文學的時代,否則文人掛冠就顯得難度很大。

綜上所述,狀元並非是學歷的象徵,當然在大多數情況下,狀元飽讀詩書,通曉古今,是知識淵博的代表,但更多的意義在於朝廷的政治官員的選拔,而非學術人才的選拔。而在歷史上也不乏一些草包狀元,特別是“八股取士”的階段,形成了“狀元不如進士,進士不如落第舉子”的尷尬局面,而又因為皇帝根據喜好欽點狀元,也包含太多主觀因素在裡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