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觉得国债的利息这么高又发的多,银行会不会涨利息?

理财迦


路人蚁:财下心头,却上 眉头,与你一起侃财经

1 我觉得不会,因为银行的三大揽储利器,定期存款,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基本全面覆盖了大众群体的存款需求层次。你资金少,可以选择定期存款,本金保障,还能随时周转,中途退出按照当日结算利息。本金保障。如果你资金稍微多些,比如5-10万,想要安全的理财,本金保障,结构性存款可以满足你,分为固定收益,利率挂钩,汇率挂钩三种选择,在本金保障的基础上增加收益可能性,然后是高门槛的大额存单20万起步,也是银行筛选优质用户的利器,可以实现融资周周转,是你在银行的一个信用凭证。

2国债在以前理财产品稀缺的事情,却是是香饽饽,但是随着这些年各银行理财产品开发,大家的选择多了,那么对国债的偏好就降低了,以前的长辈都是排队抢购的模式,因为稀缺,而且国家信用背书,安全可靠。而且门槛低,千元就可以配置。现在呢国债主要是作为机构或者个人资产配置里面的底层保本资产的配置,因为长期债券是有避险功能的,可以对冲风险,也是投资组合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国债现在的购买也方便了,可以网上,不要排队。看个人投资偏好去选择。5年期国债的利率也在4%以上。跟银行存款理财利息差不多。但是期限上灵活性差一点。

综上:理财产品多样化的时代,国债不稀缺了,银行产品多样化也没必要特意提高利息揽储。除了一些地方银行揽储需求,才会给出5%以上的存款理财产品。


路人蚁


2019年3月之前,国债确实非常难买,只有3-11月的10-19号可以购买,每次10号早上一开售,国有银行就能很快售罄。所以每到国债发售的日子,银行还没开始营业,门口就排了很长的队伍,大多是老人。


不过自2019年4月以来,国债全月都发行,实行“随到随买”,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去疯抢了,那些经常排队购买国债的老年人要高兴坏了。


在目前利率背景下,国债的利率确实挺高的,3年期利率4%、5年期利率4.27%,门槛才100元,而且还能靠档计息。


相对来说,定期存款利率简直一点优势都没有,大部分银行的3年期和5年期存款利率都在3.5%以内,如果提前支取的话,提前支取的部分还要按照活期利率计息。虽然大额存单可以靠档计息,3年期和5年期利率也可以达到4%以上,但是大额存单的门槛太高了,最低20万元起购,有些国有银行还设置了门槛更高的大额存单,30万元、50万元、80万元、100万元起购。


国债门槛低、利率高、流动性高、安全性高,对老年人及保守人群来说,吸引力确实非常大。


不过国债也有劣势,那就是期限太长了,只有3年期和5年期。但是很多人存不了那么久,尤其是年轻人,消费支出比较多,大多倾向于购买活期或1年期以内的定期产品,3年、5年对于他们来说时间太长了。


比如对于我来说,即使国债利率能达到5%、6%,我也不会去买的,孩子上学、老人治病、房贷、车贷等方面的支出都比较大,手上需要有很多的流动资金和应急资金。


与之相比,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相对于国债的优势在于,有多种期限可选,定期存款从3个月到5年共有6种期限,大额存单从1个月到5年共有9种期限,储户的选择空间比较大,如果存不了3年那么久,也可以存1-2年。


自2018年初以来,定期存款利率就一直在小幅上涨,2019年3月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继续走高,但我认为接下来存款利率不会有太大上升空间,贷款利率已经开始下降,全国房贷利率连续四个月走低,银行息差在收窄,如果银行再上调存款利率,利润就会进一步被压缩。


对于储户来说,该买国债、定期存款还是大额存单?如果你对流动性要求比较高,钱比较少,那么选择国债;如果你钱比较多,可以选择大额存单;如果你钱比较少,又不想存太久,那就只能存普通的定期存款了。


小斯笔记


今年4月,国债发行采取“随到随买”试点,3年期利率4%,5年期利率4.27%,而且按年付息,从安全性、收益性方面看还是比较有投资价值的。

和传统银行存款相比,银行3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只有2.75%,5年期未公布,国债显然更有优势,会不会倒逼银行提高利率呢?



答案是否定的,银行不会因为国债收益率高就提高存款利率,原因有以下几点:

  • 1、国债收益率确定的基础是现行存款利率。也就是说,国债之所以设定这么高的利率,是基于现行银行存款利率,利率决定国债收益,而不是相反。

  • 2、发行国债银行同样受益。国债是通过银行发行的,银行可以获得相关的发行费用,对银行来说,属于不同的产品模式,卖国债银行也一样赚钱,而且越多越好。
  • 3、国债对银行存款分流非常有限。国债发行规模有限,因为国债的投资目标性非常明确,不会大量融资,资金分流非常有限。
  • 4、基本不影响银行中长期存款。国债属于中长期投资,银行3-5年期普通存款业务量很少,大额存单3-5年期收益率和国债不相上下,可以形成有效竞争,因此国债对银行存款冲击很小。
共享互联网金融红利,欢迎关注互金直通车!

互金直通车


有人觉得国债的利息这么高又发的多,银行会不会涨利息?

感谢邀请。国债一般分为3年期和5年期两种,今年发行的3年期国债利率为4%、5年期国债利率为4.27%,只能说还行,虽然肯定比银行定期存款利率高,但高的程度有限。

如上图所示,这是国有银行定期存款利率表以及各类银行存款利率均值表。大家可以看到,国有银行3年定期存款利率最高的是邮储银行,为3.84%;国有银行5年定期存款利率最高的是建设银行,为3.75%。同时,各类银行存款利率均值当中3年期最高的是大型商业银行,为3.68%;5年期最高的是城商行,为3.63%。

当然,若客户存款金额较多(等于或者大于20万元)的话,还可以在商业银行购买大额存单。目前城商行发行的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最高可达4.2625%,比3年期国债更高!

除了传统型商业银行以外,民营银行发行的定期存款利率也很高。如上图所示,目前亿联银行发行的亿联智存(利添利京东专享团购款),期限为5年,利率最高可达5.88%;亿联银行发行的亿联智存(利添利A款),期限同样为5年,利率最高可达5.68%,也是相当高的;其他的还有客商银行的客商存5.35%,蓝海银行为5.3%,华瑞银行为4.95%……

综上所述,国债的安全性和定期存款一样高,都不会出现本金和利息受到损失的情况,同时利率也非常不错,是性价比极高的理财方式,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种类多,也有利率更高的存在!


奇葩财经说


国债的利息高而且发的多,银行会不会涨利息?这个问题问的挺好的,但是目前来说国债规模有限,即使是持续发行之下,基本上也不会对银行存款利息产生大的影响。现在来说大型国有银行的利息是基本没有上涨,但是个别中小银行的利息是有所上涨的。

国债利率及发行规模

四月份,发行的储蓄式国债3年期利率是4%,5年期国债利率是4.27%。四月份国债发行采取了随到随买的国债发行试点,这也极大的满足了普通投资者购买国债的需求。

此前3月10日发行的第一期和第二期国债最大发行总额300亿元,其中,第一期期限为3年,最大发行额180亿元,票面年利率4%;第二期期限为5年,最大发行额120亿元,票面年利率4.27%。

从3月份国债发行情况来看,基本上是秒购一空的。因此,可能四月份国债比3月份国债的发行总额也会相差不大。

我国住户银行存款余额规模

根据央行发布的数据来看,在2018年底,我国住户的存款余额约为72.44万亿元,按照全国14亿人计算,平均每人存款余额为5.174万元。根据最近几年我国的存款数据来看,2016年我国存款余额为60.65万亿元,2017年为65.2万亿元,到了2018年增长到了72.44万亿元。

从国债发行规模来看,每个月只有300亿元,这样的300亿元,只相当于目前存款余额的0.04%。即使全年储蓄式国债达到了4000亿元的规模,也只是相当于目前存款余额的0.55%,因此,从规模上来讲,目前高利息国债对于银行存款的利息来说影响是非常小的。

综上所述,从目前国债发行规模来看,虽然利息高一点,但是发行规模远远小于银行存款余额。因此,国债发行对于银行存款利息来说影响应该是非常小的,可能对一些中小型银行有一定影响。


睿思天下


大家觉得今年储蓄国债收益率很高吗?反正我并没有感觉到,就拿4月全月发行的储蓄国债来看,三年期票面年利率4%,五年期票面年利率4.27%,显然与银行大额存单利率相比之下,并不占明显优势。


从当前农商行发行的20万元起存的个人大额存单利率来说,三年期利率为4.2625%,相当于基准利率上浮55%,超过同期国债收益率。另外,部分城商行或者信用社等的定期存款同期利率甚至超过5%以上。

如果再来看一看民营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那就远远高于国债收益率,比如说,蓝海银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5.3%、亿联银行同期存款利率5.45%。还有民营银行发行的智能存款产品利率,普遍性高出4%以上,最高可以达到到期复合利率6%以上。

对比之下,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国债收益率比起同期部分银行的存款利率,还是低一些。而且国债的投资者大多数为老年人,尤其是在凭证式国债的购买者几乎全部是老年人。


话说回来,选择银行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业务的仍然以中老年人居多。也就是说,客户具有相当的重合。对于银行来说,并没有造成很大的分流,也就不会影响到存款。

事实上,目前对于银行揽储构成挑战的,恰恰是因为第三方金融市场的崛起,新兴的科技金融类企业推出更多收益更高的创新型理财产品,甚至一度收益率超过4%以上的余额宝等互联网宝宝类产品,对于银行存款确实是起到了很大影响。从余额宝规模来看,截止2018年年底,已经超过1.94万亿元,用户数5.78亿。这确实是不容小觑的。

比较有意思的是,今年建设银行的年报发布会上,建设银行CFO说,由于“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拼命让银行的客户不接触银行”,已经对银行的揽储也许构成不小的挑战。


总的来说,国债收益率偏低,而且国债原本就是以低门槛、高性价比成为老年人的靠谱投资产品。并没有影响到银行存款,比起第三方金融的理财产品,才是真正威胁。


东震木


国债的利率相比于银行定期存款,确实是有优势的,3年期的储蓄式国债利率为年化4%,而大型银行的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基本在2.75%,例如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三年期利率都为2.75%,工商银行银发宝利率3.85%。所以从利率看,国债的利率确实相比于大型银行是有优势,银行不担心国债会分流银行的存款吗?答案是否定的,银行不担心国债分离存款,因为储蓄式国债发行的规模实在太少,相比于银行存款的规模可以忽略不计,从储蓄式国债购买难度也可以推测中储蓄式国债发行的规模实在太少。

国债发行规模少,分流银行存款作用太小

2017年居民银行存款为651983.38亿元,2018年居民银行存款为724438.51亿元,2018年全年居民新增存款为72455.13亿元。而储蓄式国债一年发行规模不超过2000亿元,占全年新增存款比例不超过2.76%,对银行存款分流的作用很小,而且银行不止有居民存款,还有企业存款、同业存款等,算上这些存款,储蓄式国债分流的存款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储蓄式国债产品太单一

储蓄式国债只有两种产品,分别是3年期储蓄式国债和5年期储蓄式国债;而银行存款产品种类丰富,有活期存款、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存本取息、定活两便、通知存款、教育储蓄和大额存单;期限有活期、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2年、3年和5年。

银行存款产品丰富度高于储蓄式国债。

如何购买储蓄式国债

储蓄式国债提供两种方式购买(1)可以通过国债承销银行网点线下购买 ,40家储蓄式国债承销团名单如下(2)通过储蓄式国债承销团网银成员银行的网银线上购买,27家储蓄式国债承销团网银成员名单如下。



互金圈


国债利息与银行存款利息差长期存在,银行并不会因此而上涨利息。

目前三年期储蓄式国债收益率为4%,比银行同期存款利率2.75%要高出45.45%。为什么储户们不全部去买国债呢?银行为什么不上调利息吸储,难道不担心分流存款余额吗?

原因有四:

第一,国债虽然收益率比银行基准利率要高,但实际上很多银行存款利率也是进行上浮的,比如以三年期为例,很多银行的存款利率也可以达到3.8%-4%的水平,如果对于资金量较大的,20万元以上可以选择大额存单,三年期利率可以达到4.18%,实际上银行存款利率和国债利率相差并不大。

第二,国债可选择期限较少,国债一般是三年期和五年期,而银行存款则可选择的期限更多,对于很多储户来说,并不能确定自己的资金在多少时间内用不上,如果购买国债会锁定较长的流动性。而银行存款则可以通过将不同期限进行组合的方式来配置,可以让自己的资金更为灵活。

第三,虽然说国债利率比银行存款利率相对要高些,但现在银行为了留住资金,也在开始改变自己,推出了结构性存款和创新型存款,存款周期更为灵活,利率水平也更高。比如有些银行推出的与黄金或者与汇率挂勾的结构性存款,一年期的利率基本上可以达到4%左右,在相同利率的情况下,流动性较国债更有优势。

第四,国债是按期发行,发行的额度是有限的,而中国居民有巨大的存款余额,国债对资金的分流效应较为有限。并且国债每个月指定时段购买,而银行存款则一般什么时候都可以办理。再者,国债一般也是由银行代销,银行销售国债也有收入。

因此,储蓄国债虽然利率高于银行存款,但实质上的存款分流有限,银行并不会因此而上调存款利率,银行盈利主要依赖于存款与贷款的息差,利率的调整主要是基于央行基准利率进行浮动,需要综合考虑盈利需求和业务结构因素,而不是单纯的追求存款余额存长。


财经宋建文


4月份,我们国债发行出现了新变化。财政部和央行联合推出储蓄式国债“随到随买”试点,将国债发行期有10天延长到30天。

国债的利率是国家规定好的。三年期储蓄国债(电子式)票面利率为4%,五年期票面利率为4.27%,按年付息,到期还本。

这样的收益率可比银行给出的三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利率3.3~3.6%的定期存款利率要高出不少。而且,银行存款利率是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

根据财政部的网站显示,4月份发布的是2019年第1到第6期的储蓄式国债发售。相应的国债限额并没有明确,按照每期200~300亿元计算,相应的限定额度至少要有1200~1800亿。

其实从1200~1800亿元的限额来讲,根本对几十万亿的银行存款是九牛一毛。2018年12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182.52万亿元。仅凭这一两千亿人民币的存款转移,基本是不能够影响利率的。

银行给出的存款利率,已经算是不错了。银行除了定期存款,还有大额存单产品。对于大额存单来说,可以在基准利率上上浮40~55%。如果利率上浮达到了55%,三年期大额存单相应存款利率能够达到4.2625%,跟5年期国债收益率差不多了。而且大额存单也有定期付息到期还本的模式,国债的优越性就体现不出来了。

其实较为担心的应该是余额宝这样的货币基金。2018年以来,余额宝收益率快速下降有4.2%左右,下降到现在的2.5%到2.8%。可能还有一些人没有反应过来。

如果这笔钱长期不用,可以通过网上银行购买国债。国债的信誉好有保障,而且约定利息就可以执行。国债的申购起点只有100元,远远要比大额存单20万元的起步线要低很多。

所以,通过年轻人逐渐熟悉国债的操作,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购买国债的。


暖心人社



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货币的价格即利率始终受供求关系影响。当一家银行提高利率时,表明市场流动性趋紧,或自身存款竞争力下降。今年以来,确实掀起了一个债券小高潮,继全国六省市放开银行柜台地方债试点后,曾经火得一塌糊涂,而在本月财政部又公布可以每天购买国债,可谓一浪高过一浪。这些现象究竟能否会给银行存款市场带来较大冲击呢?

首先,看看国债吸引力有多大?以收益性比较,2019年公布的储蓄国债中,3年期利率4%,5年期利率4.27%,而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同期3年期大额存单最高已经达到4.18%,超过同期国债收益;其他地方性金融机构利率更高,定期存款3年期超过4%的比比皆是,5年期最高达到5.12%,大额存单3年期利率高达4.2625%;民营银行智能存款吸引力更强,当日系列活期智能存款很多超过4%,定期型5年期5.45%,复合利率高达6%。这些存款类产品中,均为保本保息固定期限,且有存款保险条例保护,流动性和安全几乎与国债没有区别。就算非保本型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也是4.3%。所以,在收益率上,国债对于银行产品并无优势可言。

其次,国债目标客户范围狭窄。众所周知,喜欢国债,爱投资国债的客户主要是中老年客户,尤其是老年朋友,他们知道国债是国家发行的债券,有国家信用保障,安全性高,购买门槛低(100起),兑付方便,支援国家建设热情高。因此,我们常常看到大爷大妈在排队购买,却鲜见年轻朋友的身影。



第三,国债发行总量占存款增量比例很小。据权威人士分析,2019年我国国债总规模将达39481.9亿,但当年到期国债为20281.9亿,所以净发行规模只有约1.92万亿,较2018年增加5300亿。这是什么概念呢?可以与去年我国住户存款比较一下更直观。至2018年底,我国住户存款总规模为72.44万亿,比2017年住户存款增加72400亿,增速达到10.2%。假如今年住户存款维持增速不变,仍然有超过7万亿增量空间,而当年新发行国债净增只有5300亿,占比只有7.3%,可以说只是九牛一毛。因此,以目前存款市场保有量,国债的发行不可能带来多大的冲击。

既然国债的发行不能分流更多的存款市场资金,当然商业银行也不会有针对性地提高利率了。从市场运行总体情况分析,商业银行提高利率的动机和压力,实际上更多来至于央行基准利率指导和同业竞争,尤其是后者,地方性小银行的暗流涌动,民营银行的摇旗呐喊,以及外资银行的蠢蠢欲动和觊觎才是真正的威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