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变脸,三只松鼠耗尽电商红利之后,还能走多远?

出品:中访网零度调研

研究员:朱婷婷

10月14日晚,三只松鼠发布业绩预告称,预计2019第三季净利润比同期下降58.5%-48.73%:对于刚上市不久的三只松鼠而言,警报已经拉响了!

自从8月29日晚间发布半年报后,三只松鼠股价便一路上涨,截至9月19日三只松鼠14个交易日涨幅56.31%,并在9月19日收获涨停,屡创新高。

业绩变脸,三只松鼠耗尽电商红利之后,还能走多远?

上图来源: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 2019 年半年度报告

不过在连续上涨之后,9月20日三只松鼠开盘冲高后便迅速下跌,期间创出78.24元的新高,但收盘股价跌停,收报68.43元,全天成交11.23亿元,这也是三只松鼠上市以来第一个跌停。

业绩变脸,三只松鼠耗尽电商红利之后,还能走多远?

2019年7月12日,三只松鼠正式登陆A股市场,发行价14.68元,按照14.68元发行价计算,在三只松鼠确定发行上市之初,章燎源身家已超25亿元。上市之后,三只松鼠先是录得11个涨停,章燎源也成为新晋的安徽首富。

之后三只松鼠股价经历短暂震荡便重拾升势,特别是在半年报发布之后,伴随着股价的走高,章燎源身家也水涨船高。以9月20日收盘价68.43元计算,三只松鼠相较于14.68元的发行价涨366%。

据企查查资料显示,三只松鼠,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安徽芜湖。法人代表章燎源,注册资本36000万元,最大股东章燎源个人持股39.97%。

那么,三只松鼠这家企业“卖的是什么?”,又是“怎么卖的?,我们通过下面这张表格去了解一下。

业绩变脸,三只松鼠耗尽电商红利之后,还能走多远?

此外,根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数据,中国休闲食品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3625亿元增长至2017年484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6%,2019年年产值将达2万亿元。

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2018年全年中国休闲食品市场规模超5000亿元,到2019年市场规模有望达5439亿元。

业绩变脸,三只松鼠耗尽电商红利之后,还能走多远?

上市后连收11个涨停的三只松鼠可谓无限风光,但来也快去也快,一度冲上54.85元的三只松鼠在开班后犹如洪水漫灌一般下泄,今时今日,股价勉强站在了40元的山腰上,距离仅仅几日前的高点就折价了1/5。

我们都知道三只松鼠的“代工模式”,这样的模式下,研发费用的比例降低几乎是必然。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三只松鼠的推广费和平台服务费等销售费用确是居高不下。甚至畸形增长下倒逼了公司去牺牲自己的利润去做“市场”。

业绩变脸,三只松鼠耗尽电商红利之后,还能走多远?

上图来源: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 2019 年半年度报告

2014年,三只松鼠毛利率仅有24.15%。虽然近几年毛利率有所增加,但十分有限。2019年上半年,三只松鼠毛利率依然仅有29.09%。

业绩变脸,三只松鼠耗尽电商红利之后,还能走多远?

2018年,三只松鼠平均每次消费金额为127元,人均消费金额仅127.69元,较低的客单价说明大家也不是囤货消费。这意味着三只松鼠需要不断的广告投入去引流。

业绩变脸,三只松鼠耗尽电商红利之后,还能走多远?

正因此,三只松鼠近年来一直在增加推广费用。2017年上半年,三只松鼠推广费用率为1.59%,运输费用率为5.43%,平台服务费用率为2.5%;2019年上半年,三只松鼠推广费用率为1.95%,运输费率为7.29%,平台服务费率为3.95%,均大幅增长。

业绩变脸,三只松鼠耗尽电商红利之后,还能走多远?

对应的,销售费用率也是一路增长。2017年—2019年上半年,销售费用率分别为17.11%、19.48%、20.53%。

令人揪心的是,在电商流量红利逝去之际,即便加大推广,三只松鼠的线上收入增速依然放缓。2017年,三只松鼠线上收入增速为23.94%;2018年,这一数字为17.94%。

与线上相比,线下收入增速更快。2018年三只松鼠线下收入7.51亿元,同比增长2倍,但线下业务收入占比仅10.51%,带来的利润微乎其微。

5月16日晚,证监会公布第十八届发审委2019年第40次会议审核结果公告,三只松鼠IPO申请获得通过。

业绩变脸,三只松鼠耗尽电商红利之后,还能走多远?

据三只松鼠招股说明书,报告期内,该公司不断通过自营APP、团购、线下体验店等方式拓展多元化的销售渠道,但销售收入仍主要通过天猫商城、京东等第三方平台实现。其中,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三只松鼠通过天猫商城实现的销售收入分别占到营业收入的78.55%、75.72%、63.69%及55.22%,具有较高的集中度。

尽管三只松鼠IPO申请已获通过,但有一个问题依然不容忽视,那就是食品安全问题。

据了解,三只松鼠在IPO期间,曾多次被曝出产品存在食品安全问题,还曾一度陷入轰动一时的“霉菌门”。2017年8月1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3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其中就包括三只松鼠的开心果,而不合格的原因则为霉菌超标1.8倍。

业绩变脸,三只松鼠耗尽电商红利之后,还能走多远?

据《经济观察报》此前报道,三只松鼠原供应商之一的杭州临安杭派食品有限公司曾因查不到生产许可证等问题,于2016年9月被消费者告上了法庭,并败诉赔偿消费者。

三只松鼠招股说明书显示,杭派公司曾是三只松鼠2014年的第一大供应商、2015年的第三大供应商,三只松鼠在2014年和2015年对其采购金额分别达11091.6万元和8381.56万元。

中访网了解到,不仅是三只松鼠,目前市场上多数坚果品牌均比较依赖轻资产的代工模式。在业内人士看来,该模式下企业虽能取得快速发展,但却很难确保产品质量。

说得直白一点,刚出来的三只松鼠更像是“销售商”而不是“生产经销商”,这也导致了其在产品定价方面没有过多的议价权,后期消费者对其高价的诟病也正缘由于此。以至于三只松鼠接下来的脑洞,基本都是围绕着如何让“消费者肯掏这个钱,还要觉得值”而展开。

上市之路一波三折,加上总是会出现的“价格虚高、坏籽多、质量下降得厉害”等等的评论字眼,这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从电商起家、发展到数十亿销售额却被诟病“几乎不生产零食的零食商”的三只松鼠,在耗尽电商红利,以及品牌IP进入疲软期之后,关注点是不是该回到根本的产品,价格与服务之上?

不然即使快速从0到1,从创业到上市,也可能增收不增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