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知事
我覺得“川軍”是特指民國時期以四川為根據的軍閥武裝的別稱,和四川籍軍人不是一回事。不應該把四川籍軍人等同於川軍將領。
比如說劉伯承元帥、陳毅元帥以及那些在國民黨中央軍系統內任職的四川籍軍人如廖新楠、尹可寬、範伯超等也都不能算作是“川軍”將領。
而近代以來“川軍”部隊一直未能擺脫曾國藩時代開始“兵隨將有”的團練武裝思想,“川軍”部隊被視作軍官們的私人財產,依靠師生、同學、親戚的聯繫為紐帶,只唯上,不唯實。父死子繼,兄終弟及。
比如整個抗戰時期以及後來國內戰爭時期軍功最卓著的第20軍,其實就是楊森的“楊家軍”,從抗日戰爭爆發到最後起義,20軍三任軍長分別是楊森、楊森侄子楊漢域、楊森另一個侄子楊幹才。
在這種環境下“川軍”軍官的人脈關係比軍事才幹更為重要,因此,“川軍”這個國民黨武裝派系裡還真的很難說誰的指揮才能更高。
這裡我要說一下現在互聯網上對抗戰時期“川軍”殉國將領多有溢美之詞,我覺得其實這沒必要。這裡我主要說兩個典型。
第一就是在滕縣殉國的王銘章將軍,王將軍壯烈殉國是事實,但是川軍122師在滕縣的表現以及王將軍指揮實在有太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根據山東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纂的《悲壯之役——記1938年滕縣抗日保衛戰》裡收錄了李宗仁和何應欽的相關回憶,參戰部隊上報的戰鬥詳報,參戰人員的回憶,電文檔案,以及當時社會各界的相關報道。
這張122師死傷表製作於1938年5月,此時距離藤縣保衛戰已經過去兩個月,從這張表格上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截止1938年5月,122師陣亡軍官人數為6人。
從臺兒莊戰役後122師代師長王志遠的報告看,滕縣戰役122師參戰官兵3714人,戰死111人,負傷166人,失蹤476人,其中軍官陣亡6人。
第二是抗戰後期殉國的38集團軍李家鈺將軍,李將軍是抗戰中殉國將領中軍銜最高將領之一,因此對他的溢美之詞非常多,但事實上李將軍在抗戰期間許多行為並不符合他抗日名將的身份。
比如《安徽史學》2007年第6期名為《抗戰時期國民黨軍隊的走私活動》論文裡就披露李將軍在抗戰中許多違法行為,而且其史料來源非常硬核。(《國防最高委員套呈卅八集團軍總司令李家鈺走私販毒等事宜》(1941年8月),二檔館館藏)
事實上整個抗戰期間“川軍”系統裡表現最好的是我之前所說的楊森、楊漢域所指揮的第20軍。
淞滬會戰結束後,國民黨將參戰100多個師進行評比,20軍133師排名第11。整個淞滬抗戰期間,第20軍陣亡3706人,傷7049,失蹤241人,損失大部分兵力。20軍撤出陣地後全軍只能縮編為一個戰鬥團。
1938年武漢會戰爆發,第20軍赴赴武寧參戰,在25天的戰鬥中20軍133師始終堅守陣地,破壞了日軍從鄂南包圍武漢的計劃。此戰另一個重大意義時這是“川軍”各部參加抗戰以來第一次完成堅守任務。
在第三次長沙會戰中,第20軍在影珠山戰鬥中成功全殲日本集成大隊,擊斃日軍大隊長山崎茂,不但是第三次長沙會戰中唯一全殲日軍加強大隊(加強營)的軍隊,也是抗戰中“川軍”各部裡第一次成建制全殲日軍大隊。
1945年大反攻期間,第20軍又接連收復桂林、靈川、興安和全州。
因為第20軍戰功卓著,20軍也成了抗戰勝利後極少數獲得美式裝備補充的雜牌軍隊。
從這個角度講,“川軍”系統裡抗戰期間表現最好的三名將軍分別應該是楊森、楊漢域、楊幹才。
蘭臺
才給五個名額嗎?四川近代史上的名將可遠遠不止五個,而且個個都稱得上文武全才,軍政皆通,為中國之今日成就,作出卓越貢獻!用排名來比較他們的貢獻是對他們不尊重的。只能細述他們的功績之一二,以示敬仰和緬懷。
朱德總司令,紅軍之父!新中國軍隊的締造者,毛澤東終身最親密的戰友和夥伴。朱毛自井崗山會師合作,經短暫磨合,即成終身摯友,並長時期地位相當。中央紅軍被稱為“朱毛”紅軍,至解放時會議掛像,都是朱毛並列。在重多關鍵時刻,朱老總都是毛主席的堅定支持者。毛主席多次表達過朱毛不分家。朱老總在軍隊中威望是極高的,可以說是軍隊中的“神”和“靈魂”。作為副帥的彭德懷,後起之秀林彪等,都對朱老總無比尊重,就不用說其它人了。這絕不是有些人理解的,朱老總很少具體指揮戰役而低估朱老總的能力和威信,嚴格說從紅軍時期至解放軍,軍隊只有一個“帥”,那就是朱總司令。國共雙方都認定的。
劉伯承,川中名將,解放軍“戰神”!紅軍時期就是紅軍總參謀長,抗日時期率129師堅守在太行山上,打出無數精典戰例。解放戰爭,不惜重大損失,堅決執行中央命令,千里躍進大別山,打響戰略反攻第一役,淮海戰場與華野配合天衣無縫,打贏逐鹿中原的大決戰,再揮師大西南。解放後在南京辦軍校,為解放軍正規化培養大量高級將領。
鄧小平,與劉伯承搭檔,從太行山上直致全國解放,劉鄧大軍之名威震華夏。淮海戰役任總前委書記,授銜時有授元帥之資格。十年動亂結束後,帶領全黨全國人民搞改革開放,才有民族的偉大復興!
陳毅,井崗山會師後,一度擔任紅四軍前委書記,是井崗山初期三巨頭之一,堅持多年江南遊擊戰爭,抗戰時期為組建和重建新四軍做出卓越貢獻。慧眼識才,發現和推薦粟裕,為不常有之“伯樂”,並全力支持和樹立粟裕權威,心胸豁達,性格開朗,文思敏捷。解放後接手大上海,並很快讓上海真正掌握在新政府手中。
聶榮臻,黃埔軍校時即為教員,紅軍時期與林彪共掌紅一軍團,一路血戰為長征中的開路先鋒。抗日戰爭時期在敵後創建出最佳根據地。解放戰爭在大量部隊和幹部抽調東北的情況下,僅兩個兵團牽制住傅作義集團五十多萬兵力,並取得石家莊、新保安等重大戰役勝利,聯合林彪、羅榮桓指揮平津戰役。解放後領導兩彈一星的研製,真正讓國家成為大國的重要領導者。
四川歷來出英傑,遠遠不止五個!特別是抗戰時期,劉湘、楊森、鄧錫侯等川軍將士,義無反顧投入到保家衛國的戰爭中,王銘章、李家鈺、饒國華等無數將士犧牲,體現出“川人從未負國”之精神!壯哉,川人!壯哉,川軍!
淨月暖陽
1、熊克武:孫中山的人,廣州黃花崗起義倖存者,川軍之首。為什麼?因為劉伯承、賀龍、周西成都是他的手下。戰績:二次革命、護國戰爭、護法、靖國之役、靖川、逐劉存厚、討賊之役;打過溥儀、打過袁世凱、打過劉湘、打過劉存厚、打過楊森、打過唐繼堯…這還不算,他打過自己人!厲害吧!是四川遊戲規則的制定人!
2、劉湘:四川軍閥的最後勝利者。北洋軍閥系統餘流,最後投降南方常凱申!組織帶隊出川抗日,大老。自持有17鎮新軍家底,打過所有人(連紅軍都敢打,敗多)!
3、楊森:春熙路步行街的創始人。在統一之戰中差點統一四川,個性強。第一個參加北伐,朱德總司令給他當過政委。厲害吧!更厲害的是老蔣讓他抓吳佩孚,他說不;老蔣讓他抓朱德,他也說不;後來朱德讓他抓蔣介石,他還是說不!抗日戰爭不用說了;至於個人生活,娶了多少個媳婦地球人都知道了,這裡也不說啦!由於不講江湖道義,四川人都恨他,反正只有西安楊森沒有四川楊森!
4、劉文輝:多寶道人,四川主席、西康王。最後的勝利者!參加瞭解放軍,因為他弟弟有個萬惡的收租院被清理,在周總理的關懷下活到了1976年。1932年差點點打敗劉湘!
5、鄧錫侯:水晶猴子🐒,四面玲瓏,是四川的閻錫山。他的手下有遂寧王李家鈺、合川王陳書農、南充王羅澤州、隴南王鄧國璋,掌握造幣廠!
其他還有:劉成勳、田頌堯、賴心輝、呂超、何光烈、劉存厚、王瓚緒、藍文彬、謝德堪、黃隱、郭汝棟、吳行光、陳國棟、周剛道、劉斌、張衝、石青陽、顏德基、陳洪範等等,要麼就別人手下、要麼就是曇花一現!
蔡大哥111
自古四川名將輩出,無川不成軍。古代名將有:甘寧、王平、馬忠、黃權、張嶷、嚴顏……。近代有朱德、劉湘、楊森、劉伯承、鄧錫侯、陳毅、玉銘章、聶榮臻、饒國華、羅瑞卿……。看四川名將,當數一代武聖朱德總司令。朱德偉大而光榮的一生,是近代中國革命見證者、參與者、指揮者和主要領導者。他出生於清光緒年間(一八八六年),見證了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的悲慘歷史(一九00年)。見證了腐朽的清王朝的滅亡,參與了推翻袁世凱復闢帝制的義舉。指揮了向反動當局打響第一槍的,南昌起義(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南昌起義失敗,朱德高舉起義軍大旗,為革命保留了革命火種。朱德領導了湘南起義(一九二七年年底),帶領湘南起義部隊近萬名官兵會師井岡山。和毛澤東一道,締造了共產黨領導的第一支革命武裝工農紅軍。朱毛共同開創了中華蘇維也革命根據地,締造了蘇維也工農政府。毛澤東任蘇維也政府主席、紅軍總政委。朱德任中革軍委主席、紅軍總司令。在朱毛領導下,粉碎了蔣介石對蘇區四次圍剿。遵義會議,朱德力挺毛澤東重新回到黨和紅軍的領導核心。張國燾分裂黨中央,另立中央。朱德大義凜然堅決反對,迫使張國燾放棄偽中央。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黨。帶領紅軍北上,三軍勝利會師於陝北。毛澤東稱讚:肚量大如海,意志堅如鋼。抗日戰爭暴發,朱德親率八路軍挺進太行山。親自設計指揮了平型關戰役,夜襲陽明堡,百團大戰……戰役。為減輕人的的負擔,朱德提倡開發南泥灣。延安黨政軍民齊動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延安各屆隆重舉行,朱德總司令六十大壽慶祝活動。毛澤東提詞:人民的光榮!劉少奇提詞:朱總司令萬歲!周恩來祝酒詞:您是中國革命的旗幟,您是中國革命的見證者、參與者、偉大的領導者!延安人民送匾:人民的大救星!西北坡見證了,波瀾壯闊的解放戰爭三大戰役的勝利。在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共同指揮下。中國人民解放軍經過三年奮戰,終於戰勝了國民黨的蔣家王朝。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和他們的親密戰友們,走上了天安門城樓。共同檢閱了他們親手締造的人民軍隊,見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中華民族得到了重生,雪洗了中華民族的百年恥辱。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十華誕之際,讓我們共同懷念為了中華民族獨立解放而英雄獻身的革命先烈們!讓我們共同懷念偉大的領袖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周恩來總理及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們!
揚州那些事
所謂川軍,其實是一個特定的歷史名詞,指的是從清末到新中國成立之前這段時間裡的四川軍隊,這是一支半獨立的軍隊。川軍的前身是清末時期清政府在四川編練的新軍,辛亥革命後,各地紛紛通電宣佈獨立,四川也不例外,四川軍閥由此產生。民國時期,全國各地都陷入了大大小小的軍閥混戰之中,但是四川的軍閥混戰尤為嚴重,據統計,從辛亥革命發生(1911)到二劉之戰結束(1933)這22年間,四川軍閥之間爆發的大大小小戰爭共約470次,其中規模較大的戰爭就達到29次,幾乎每年都有大規模的混戰發生,其戰爭之頻繁,在全國也可謂是獨此一家。
雖然川軍軍閥混戰打得歡,但是抗日大外戰卻毫不含糊。抗日戰爭期間,一共有350萬川軍出川抗戰,佔全國兵源四分之一,傷亡64萬,佔全國抗戰傷亡總數的五分之一。抗戰八年間,川軍的足跡踏遍了全國,幾乎參加了所以的大型戰役。在民族大義的感召下,很多昔日的川軍軍閥,都義無反顧的加入戰場,同日軍做殊死搏殺,保家衛國,下面介紹川軍中幾個著名的抗日將領。
一 劉湘
"四川為國家後防要地,今後長期抗戰,四川即應負長期支撐之巨責。四川竭力抗戰,所有人力、物力,無一不可貢獻國家、、、中華民族為鞏固自己之生存,對日本之侵略暴行,不能不積極抵抗!凡我國人,必須歷盡艱辛,從屍山血海中以求得最後之勝利!四川為國人期望之復興民族根據地與戰時後防重地,山川之險要,人口之眾多,物產之豐富,四川7000萬人民所應負擔之責任,較其他各省尤為重大!”“抗戰到底,始終不渝,即敵軍一日不退中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劉湘是近代四川的一代梟雄,由於他作戰勇猛,所以在四川軍閥中號稱“巴壁虎”,又叫“劉莽子”。他的政治才能和軍事才能都極為老辣。二劉(劉湘、劉文輝)之戰後,劉湘成為四川省主席,名副其實的“四川王”。
(劉湘)
抗戰全面爆發後,國民政府命令川軍各部組成第二路預備軍,以劉湘為總司令,出川抗戰。當時劉湘正身患重病,很多人都建議劉湘不必隨軍出征,坐鎮四川就行了。但是劉湘執意要抱病出徵,率首批10萬川軍出川抗戰,說要和日軍血戰,來贖回川軍20餘年來“打內戰”的罪過。
但是,蔣介石則想的是利用川軍抗戰,來肢解川軍,實現對四川的控制。國民政府先是委任劉湘為第七戰區長官,督師抗戰,但是卻將川軍的兩個集團軍分別劃入了閻錫山的第二戰區和程潛的第一戰區,等劉湘到達南京接受任職時,他手下的川軍早已經沒了,而他的第七戰區防區也不知道在哪裡,他本人也處於軍統特務的監視之中。不久,劉湘病發,吐血而亡。劉湘一死,川軍群龍無首,再也沒有誰能為川軍說得上話,川軍就像是一群沒了爹媽的孤兒,被各個戰區當皮球一樣踢來踢去,受盡白眼。
川軍由於沒有物資給養,只能靠哄搶,砸軍械庫,甚至騷擾百姓自己解決。許多戰區長官都向蔣介石告狀,蔣介石也有意藉此機會裁撤川軍,幸好李宗仁求情,暫緩撤併川軍編制,將川軍收留在自己的第五戰區,並補給物資,川軍這才保存下來。
二楊森
"我們過去打內戰,對不起國家民族,是極其恥辱的。今天的抗日戰爭是保土衛國,流血犧牲,這是我們軍人應盡的天職,我們川軍決不能辜負父老鄉親的期望,要灑盡熱血,為國爭光。"楊森也是四川實力派軍閥,和水晶猴子鄧錫侯、巴壁虎劉湘、多寶道人劉文輝,王靈官王陵基並稱川軍五行。楊森的第20軍,是第一支出川抗戰的川軍,淞滬會戰時,第20軍的二十六師,是打的最好的五個師之一,全師4000多人,到撤離戰場時,是剩下600人,傷亡率高達85%。長沙會戰時,第20軍是骨幹兵團,曾在第三次長沙會戰珠影山戰鬥中全殲日軍第九混成旅加藤大隊,可謂戰功卓著。
(楊森)
三李家鈺
"男兒仗劍出四川,不滅倭寇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間到處是青山。"李家鈺綽號李矮子,是四川軍閥派系中軍官系的首領,抗戰爆發後,率兩個師出川,後被授予第47軍軍長,長期在晉東南作戰。
1938年春,李家鈺部編入"第二戰區東路軍",這是國共雙方共組的一支軍隊,總指揮朱德、副總指揮彭德懷。在統一指揮下,李家鈺率部在東陽關、長治一帶同裝備精良的日軍入侵部隊下原熊彌的108師團104旅團一萬多人展開激戰。長治保衛戰中,李家鈺軍104師312旅624團據城死守兩晝夜,在日軍飛機、大炮輪番轟擊下,北門陷落,官兵奮勇對敵展開肉搏巷戰,斃傷敵寇一千餘人。
1939年,李家鈺升任第三十六集團軍司令。1944年,在豫桂湘戰役中,國軍大敗,處於豫西的部隊全線轉移。由於李家鈺的36集團軍是雜牌軍,奉命留下來做掩護。
司令部直屬隊轉移到河南陝縣秦家坡時,不幸與日軍穿插分隊遭遇,總司令李家鈺當場中彈身亡,成為抗戰中殉國的川軍最高級別將領。國民政府追贈為陸軍上將,舉行國葬。
指的一提的是,李家鈺是少數同共產黨軍隊相處很好的國軍將領,多次配合八路軍及游擊隊作戰,194春,八路軍朱德總司令由武鄉赴洛陽開會,途徑李家鈺駐地,李家鈺派一個連前往迎接並設宴款待,第二天又增派一個加強連護送朱德過日軍封鎖線。
(李家鈺)
四 王銘章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內戰從此結束,今後全民全軍精誠團結,槍口一致對外,洗雪國恥,此誠國家民族之幸……此間正按中央整軍方案,進行部隊編練,以期達到枕戈待戰,朝令夕發共赴國難。"同大多數四川軍閥一樣,在抗戰之前,王銘章捲入軍閥內鬥之中,還參加了對紅軍的“圍剿”。盧溝橋事變後,川軍將領紛紛請纓抗戰,1937年9月中旬,王銘章在德陽駐地慷慨誓師,表示要用熱血報國的具體行動,來贖回他二十年來參與內戰的罪過,隨後率部奔赴抗日前線。
臺兒莊戰役時,王銘章所部奉命防守藤縣,不料日軍萬餘人避開正面陣地,直接攻擊藤縣縣城,而縣城守軍只有不到三千人,真正有戰鬥力的也只有二千人作用。敵強我弱,面對氣勢洶洶的敵人,王銘章決定誓死堅守藤縣。在巷戰中,王銘章親臨城中心十字街口指揮作戰,不幸身中數彈,當場犧牲。 王銘章犧牲後,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將軍高度評價說:“若無滕縣之苦守,焉有臺兒莊大捷?臺兒莊之戰果,實滕縣先烈所造成也!”
(王銘章)
五 饒國華
“此次奉命出川抗戰,誓竭股肽之力,繼之以堅貞,用盡軍人天職。……決心率所部效命疆場,不驅逐倭寇,誓不還鄉。”1937年9月,饒國華率部步行2000裡,於11月到達前線戰場。此時,淞滬會戰已經結束,上海、蘇州相繼失守,日軍兵鋒直指南京,饒國華部奉命駐守廣德。日軍出動飛機狂轟濫炸,將宣城至廣德的鐵路幹線炸燬,補給中斷,饒所部被日軍三面包圍。而上峰不僅不給他增援,還命令他反擊收復失地,此時饒國華手中只有一個營的士兵,被日軍包圍於十字鋪據點,如果撤退,就會被上峰安上一個不聽指揮,臨陣脫逃的罪名。面對日軍的勸降,他寧死不屈,舉槍自殺。
(饒國華)
一卷青史
川軍名將輩出,排名沒有標準。藉此機會介紹三位抗戰中的川軍名將。
在抗日戰爭中,川軍將領出川抗戰,與日寇殊死搏鬥,血戰到底,用鮮血和生命捍衛了國家和民族的尊嚴,譜寫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
饒國華,1894年12月7日生,四川省資陽縣東鄉(今雁江區寶臺鎮)張家壩人,川軍第145師師長。在安徽省廣德縣抗擊日寇十八集團軍牛島師團的戰鬥中,彈盡糧絕,因屬下臨陣脫逃而丟失陣地,陷入日軍包同上之中,他怒吼到:“小日本,當年威廉二世強盛一時,不免敗亡,今日你雖猖獗,終有破滅的一天。”1937年12月1日凌晨2時許,他自殺身己,實踐了他“以保衛國土為己任”的誓言。新中國成立後,省人民政府決定追認饒國華為革命烈士。
王銘章,1893年生,四川省新都泰興場人,陸軍第41軍122師師長。以其稟性正直、驍勇善戰而享譽軍旅。 1938年在臺兒莊會戰中,他率部保衛滕縣(今山東滕州),面對數倍於我的日寇,面對二十餘架日本戰機的狂轟濫炸,他誓與日寇血戰到底,沒有後退一步,戰鬥中不幸身中數彈,當場犧牲。壯烈殉國。國民政府追贈其為陸軍上將。蔣介石親筆題詞“死重泰山”。
李家鈺,1892年4月25日,四川省蒲江縣大興鄉人。抗日戰爭時期,先後出任第四集團軍副總司令、第三十六集團軍總司令等職。僅在長治保衛戰中,李家鈺軍104師312旅624團據城死守兩晝夜,在日軍飛機、大炮輪番轟擊下,北門陷落,官兵奮勇對敵展開肉搏巷戰,斃傷敵寇一千餘人。1944年5月21日,李率集團軍在秦家坡陷入日軍伏擊圈。在敵寇密集火力射擊下,總部官兵200餘人全部殉難,李家鈺中彈因流血過多而犧牲。國民黨政府追贈為二級陸軍上將,准入祀忠烈祠,舉行國葬。
祖國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他們的事蹟與日月同輝,他們的豐功偉績將永載史冊。
zj史海拾貝
1、楊森(1884年2月20日-1977年5月15日),字子惠,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從淞滬會戰開始,無役不從,是三次長沙會戰的骨幹兵團,曾在第三次長沙會戰珠影山戰鬥中全殲日軍第九混成旅加藤大隊。是川軍二十六師,參加淞滬會戰,是戰績最好的五個師之一,全師四千餘官兵,到撤離戰場時僅存六百多人,傷亡85%以上。
2、劉湘(1888-1938)中華民國時期四川軍閥。字甫澄,四川大邑人,一級陸軍上將。蔣介石先將從川北出川的二十二集團軍調往山西,劃入閻錫山二戰區。當由川江出川的二十三集團軍到達漢口時,蔣介石又將其劃歸程潛第一戰區,拱衛南京外圍。等到劉湘到達南京時,他第七戰區防區何在,任務是什麼都還道,手下的川軍就全沒了,劉湘完全失去了對川軍的控制,不久就病死了。
3、鄧錫侯(1889年-1964年),號晉康,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1937年8月,國民政府將出川抗日的四川陸軍十四個師編為第二路預備軍,鄧錫侯任第一縱隊司令(後稱二十二集團軍)。1937年8月,國民政府將出川抗日的四川陸軍十四個師編為第二路預備軍,鄧錫侯任第一縱隊司令(後稱二十二集團軍)。1938年3月,臺兒莊戰役打響,滕縣一役,川軍一二二師師長王銘章,奉命駐防滕縣與日軍展開慘烈血戰。
饒國華:川軍第145師師長。抗戰中在廣德、泗安和敵軍作戰,因屬下臨陣脫逃而丟失陣地,他深感指揮不靈,憤而自殺,陸軍中將追晉二級上將。治軍嚴明,統帥有方,以勇武忠貞、良心血性、明義知恥、遵禮守廉為要目,督訓其師。他與士卒同甘共苦,與將士談家常,進寢室、下廚房、上廁所檢查清潔衛生,關心士兵生活。對財務更是一絲不苟,時常核對帳目,軍費開銷,多半公佈,人才錄用也很民主。饒國華心直口快,性情豪爽,襟懷坦白,辦事公允。他說:“賞賜為著激勵將士,處罰以防將來禍患,賞賜不當就是私情,感情用事就會偏頗;處罰不當就是枉屈,委屈部下就要渙散。”當時蜀中部隊眾多,士兵經常開小差。饒國華的部隊依然按規定放假,假滿歸隊或戰後點名,人數反而增多。王銘章:川軍著名將領、122師師長王銘章奉命駐守滕縣,日軍主力坂垣師團猛攻滕縣不下,以重炮和飛機猛轟,炸燬城牆。王銘章寧死不屈,跳牆殉國。王銘章殉國後,所部官兵抵抗戰至最後一人,城內傷兵不願做俘虜,以手榴彈與衝進來的敵人同歸於盡。滕縣一役,122師5000餘人幾乎全部傷亡,但也斃日軍4000餘人。在滕縣以北的界河、龍山一帶佈防的131師陳離部也傷亡四五千人。川軍的巨大犧牲換得了臺兒莊戰役的勝利,李宗仁在回憶錄中感慨,“如無滕縣之固守,焉有臺兒莊之大捷!川軍以寡敵眾,寫成川軍史上最光輝的一頁!”後被國民政府追贈為陸軍上將,是中國軍方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高級將領之一。範紹增,傻兒師長原型,率八十八軍出川,在江西東鄉一帶同日軍作戰;次年夏,又轉移浙西作戰;冬,調太湖張渚地區擔任防守。日軍第二十二師團長土橋一次指揮敵偽.兩萬多人進犯,在宜昌一帶展開激烈的拉鋸戰。範親臨第一線督戰,終於擊敗日軍。民國30年春節時,老百姓慰問範部。範在張渚各界勞軍會上說:這回打日本人,不是老百姓幫忙,還是打不贏的;二回我們不把仗打好,老百姓要吐我們口水!楊森,20軍,在淞滬抗日前線立下大戰功。10月15日,804團奉命收復失掉的陣地。團長向文彬率部當夜惡戰,奪回了陣地,但全團官兵,營長只剩彭煥文1人,連排長非傷即死,無一倖免,排長剩下4個,士兵只剩120餘人!
向陽願景
川軍最能打的戰將,個人認為非劉伯承莫屬,在全國進前三也不奇怪。四川人雖然生活在四川盆地,身體個頭都不怎麼大也不夠強壯,但骨子裡的血性也是滿滿的。抗戰時期,川軍在全國各地血撒疆場,一杆“死”字旗蕩氣迴腸,轟轟烈烈……
我覺得大家沒得必要去爭執川軍、湘軍、桂軍哪個省的軍人能打,都是中華好兒男。個人覺得川軍的犧牲精神和戰鬥精神確實很值得謳歌,川軍對日作戰鬥志昂揚,卻很少有俘虜。
四川盆地,被譽為天府之國,物產豐富,自給自足能力很強。可能是由於盛行袍哥文化,四川人在本地軍閥內戰時,不管是軍隊還是社會上混子,一旦打起來都怎麼下狠手,畢竟袍哥是一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是袍哥人家,哪個栽了下個矮樁,贏了見好就收就是,都不願意做絕了。所以內戰打得像小孩子過家家一樣,上面將領如此,下面的兵哥也就稀裡糊塗的裝傻充楞得多。所以,川軍內戰外行確實如此。
但是,鬼子侵略中華,燒光殺光搶光得罪行一下子把川人的血性高漲起來。然後從上到下,愛國激情徹底噴發,三百多萬川軍浩浩蕩蕩,誓死趕走小日本……絕不苟且偏安盆地,外戰還是打得槓槓滴。
特別要提的是,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川人在自己餓起肚子的情況下,全川其中140來個縣都在餓死人的情況下,總共為全國京津滬等地區輸送糧食147億斤,還有豬肉禽蛋之類……
總之,川人的犧牲精神確實難能可貴,壯哉。所以,出個劉伯承這樣的戰將也就不足為奇了。
啄文
中國歷史上說到名將的時候,四川是不得不說的,畢竟川軍是極富盛名的。尤其是在國家處於為難之中的時候,川軍都會踴躍的站出來救國救民於危難之中。所以,說到川軍人民對他們是充滿敬仰之情的。
要說川軍名將當中,誰能排前五。就不得不說新中國的開國元帥,他們分別是朱德、劉伯承、陳毅和聶榮臻。
另外一個就是鄧小平,我們都知道鄧小平是改革家和政治家,但是,同時他也是川軍名將,新中國成立的過程中,他和劉伯承帶領的劉鄧大軍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
可以說只要說到紅軍大家就會想起朱德,想起紅軍之父來。
朱德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時候,正好是在德國,他認識了周恩來,然後經過周恩來的介紹加入到了中國共產黨,開始和周恩,毛澤東等人,一起領導了中國的革命。
大家都知道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義,組織這支起義的領導人,正是周恩來和朱德。也正是南昌起義,打響了黨反對國名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建立了一支屬於為人民而戰的軍隊。
朱德在和周恩來建立了第一支為人民而戰鬥的軍隊之後,朱德緊接著又向南到了井岡山,開始和毛澤東一起帶領紅軍,開啟了一段偉大的歷程。
他們在井岡山開闢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讓中國的革命從井岡山,燃燒到了中國的大江南北........
他們帶領人民的軍隊,一起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圍剿,一起開展敵後抗日革命根據地,給以日軍以沉重的大家,為中國的抗日戰爭,以及新中國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劉伯承將軍,關於他的事蹟,大家也是早就爛熟於心的。
我們都知道他有軍神的稱號,早年他參加革命的時候,因為子彈打入到了他的眼裡,在德國的醫生,給他取子彈的時候,他竟然沒有用麻藥,而且整個手術,他都是在數著醫生給他割了多少刀?
手術好了之後,他說到總共74刀的時候,德國醫生簡直驚呆了。
德國醫生被劉伯承的勇氣所折服,並稱呼他為“軍神”。
劉伯承更為我們所熟知的是,他和鄧小平一起,在太行山一代打日本鬼子的故事。正是因為他當年指揮打八路軍,在華北平原上,曾三次打的日本兵團換主帥。劉伯承和鄧小平,為中國的抗日戰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千里躍進大別山和他帶領的中原野戰軍解打的淮海戰役,更是深入人心。他們為中國的解放戰爭,立下了赫赫戰功。
聶榮臻元帥和陳毅元帥,也是那個時代戰場上的常勝將軍。
無論是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還是解放戰爭時期,他們的身影永遠都是穿梭在第一戰線,和士兵們同甘苦共患難。
正是因為他們當年的努力,帶領廣大中國人民英勇殺敵,才為我們建立了自由民主的新中國。
他們永遠是中國人民心目中最為偉大的領導人,他們才是最為英勇善戰的。所以,說到川軍排名前五的名將,我就想到了朱德、劉伯承、陳毅、聶榮臻和鄧小平。
不才講史
提到民國曆史就不能不提到川軍,川軍對於民國曆史的發展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在1911年的辛亥革命爆發一直到全國解放,幾乎每一場重大戰役中都可以看到川軍的影子,在此期間也有很多將領表現突出,被記錄在戰爭史冊中,下面就著重介紹一下在近代史中排名前五的川軍名將。
1、 劉存厚
劉存厚是北洋政府時期的陸軍上將,被奉為將軍府崇威將軍。劉存厚曾經中過舉人,也在日本陸軍士軍學校學習過,後來在雲南擔任過講武堂的教官,此後參加過辛亥九重起義,劉存厚後來被認命為川軍參謀長,1912年成為四川陸軍第二師師長,此後參與多次戰爭並獲得戰功,在1924年時被授予陸軍上將銜,1927年任國民革命軍23軍軍長。劉存厚在1933年時因為圍剿紅軍失利而失去了職務,此後劉存厚就一直定居在臺灣,併成為了總統府國策顧問。
2、 尹昌衡
尹昌衡是北洋政府陸軍中將加上將銜,也是將軍府盛威將軍,1902年尹昌衡加入了四川的武備學堂,後來去日本留學,在學成後尹昌衡回國擔任了廣西督練公所編譯科長兼陸軍小學堂教習,1911年被任命為四川軍政府軍政部長,並開始參加辛亥革命,後來川軍發生了兵變,尹昌衡當時奮勇出身平定了這場暴亂,他後來被封為軍政府都督。後來尹昌衡得到袁世凱的重用,但是也被袁世凱撤過職,在袁世凱死後,尹昌衡被黎元洪就從獄中救出,此後不再涉足政壇。
3、 胡景伊
胡景伊是北洋政府陸軍中將加上將銜,將軍府毅威將軍,在1901年時胡景伊去日本留學,回國後擔任四川陸軍武備學堂監學兼教習,1911年胡景伊參加辛亥革命,後來開始追隨袁世凱,在袁世凱遭到各方討伐時胡景伊曾經率軍鎮壓過討伐軍隊,在1914年被授予將軍府成武將軍,後成為毅威將軍,胡景伊在1938年時被認命為第一屆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後成為重慶市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
4、 周駿
周駿是北洋政府陸軍中將加上將銜,將軍府翔威將軍,1902年周駿考入四川武備學堂,畢業後去日本留學,1913年參加過鎮壓二次革命,1923年曾經被認命為四川鹽運使,在39歲時離世。
5、 周道剛
周道剛是北洋政府陸軍中將加上將銜,將軍府保威將軍,周道剛同樣有過日本留學經歷,後參加過多次戰役,並受封上將燈頭銜,1925年周道剛擔任過四川善後會議副主席,截至1945年曾兩次當選民國參政會參政員,1953年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