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以来 红河片区加快改革创新

10月24日出版的《云南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发题为《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以来——红河片区加快改革创新》的文章,聚焦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自今年8月30日挂牌以来,坚持高标准谋划、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各项改革任务,向着引领沿边开放发展的自贸试验区大步迈进。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以来 红河片区加快改革创新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以来 红河片区加快改革创新


先行先试、大胆创新,自8月30日挂牌成立以来,地处河口瑶族自治县的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坚持高标准谋划、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各项改革任务,向着引领沿边开放发展的自贸试验区大步迈进。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以来 红河片区加快改革创新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以来 红河片区加快改革创新


河口口岸联检中心入境大厅的自助查验通道前,“刷卡”“刷脸”“刷指纹”同时进行,不到7秒,越南边民阮文利便完成通关。另一边,四川游客袁旭龙在河口国际旅行社门店报名参加越南沙巴游,两小时后就拿到了出入境部门发放的旅游通行证。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以来 红河片区加快改革创新


随着红河片区建设加速,作为我国面向东南亚开放的主要门户和黄金通道的河口口岸,将迎来更多人员、货物、资金、信息的聚集。通关便利是实现要素高效流动聚集的重要保障。站在车水马龙的南溪河公路大桥上,河口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边检处干部路建光介绍,河口口岸持续推进智慧边检建设,推行出入境旅客、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通关自助化服务,实现“秒速”通关,满足自贸试验区“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需求。

目前,河口口岸是全省在用自助通道数量最多、使用率最高的陆地边境口岸,预计今年出入境流量将突破600万人次。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以来 红河片区加快改革创新


“越南的水果上午采摘,下午就可在国内上架。”在河口北山国际货场,从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进出的货车络绎不绝,河口海关监管一科副科长金佳鑫介绍,根据云南与越南农产品贸易特点以及季节、气候、环境等因素,河口海关多措并举加快通关速度。对越南新鲜果蔬、鲜活水产品采取“预约报检、随报随检、随检随放”的通关放行模式;建立口岸快检实验室,实现“即到、即检、即放”“绿色通道”开通4个月来,农副产品进出口呈快速增长态势。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以来 红河片区加快改革创新


如何实现审批手续简化、办事高效化、投资环境优化?红河片区的答案是:以自贸试验区建设倒逼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

在红河片区综合服务中心,云南金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建荣根据指示牌引导,很快在大厅内找到了水电气视网一窗办理服务区及人才和社保服务区,分别办理了网络接入和员工社保参保业务。“跑一个地方就能办多件事,便利实实在在。”他赞叹道。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以来 红河片区加快改革创新


“中心按照‘一门审批、一窗办理、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改革设置了9个服务区,目前可办理约700个事项,网上办理率达80%,已累计办理各类事项约8万件。”引导员吴蓉蓉介绍。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以来 红河片区加快改革创新


出台《企业开办全流程半日办结实施方案》,将注册登记、发票申领、公章刻制、银行开户、社保登记等业务整合到“企业设立一窗办理”窗口;出台《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全面落实“会议协调、并联审批、互不前置、负面清单管理”审批模式;出台《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实施方案》,集成不动产登记中心、住房城乡建设局、税务局等部门业务;出台《水电气视网一窗办理实施方案》,办理水电气视网接入不再需要跑5家单位……

一项项措施落地带来的是一组让人惊叹的数据: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以来 红河片区加快改革创新


“红河片区提供的优惠政策和优良服务,坚定了我们投资的信心。”红河雅顺科技有限公司厂长余锡坤说,借助自贸试验区的东风,他们将把销售网络延伸至东南亚国家。

在改革创新滋润下,新业态加快发展、新平台正在形成。“下一步,红河片区将按照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重点抓好商事制度改革、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更好地服务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和‘一带一路’建设。”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副州长罗荣旭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