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哪位将军的能力被高估了,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不才讲史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

南朝陈庆之仅靠一战就赢得“白袍战神”的千古美名。全因这一战太过惊艳,宛若流星般在历史上留下惊鸿一瞥。


这惊鸿一战发生在公元528年。在此之前,陈庆之原本是南朝梁武帝萧衍的侍从,直到这一年,萧衍拜陈庆之为武威将军,开始领兵。其时,北魏内乱,魏北海王元颢降梁,陈庆之奉命护送元颢北还。陈庆之领兵一路北上,先破拥兵七万的魏将丘大千,又大败元晖业两万大军,接着连克荥阳、虎牢二城,长驱直入,势如破竹。连克北魏三十二城,历四十七战,所向披靡。最终护送元颢直抵洛阳。不过不久后北魏重兵回援,元颢军大败,陈庆之军也随之大败,最后陈庆之仅剩单人匹马逃回南朝。


这一战固然惊艳,不过实在是被高估了。

首先,当时的北魏正值内乱,先是外部柔然势力作乱,接着又爆发“六镇起义”,北魏内部胡太后把持朝政,权臣尔朱荣趁势而起,诛杀胡太后和北魏宗室大臣。这样的动乱环境,给陈庆之趁乱突进创造了条件。

其次,陈庆之北伐,并没有与尔朱荣、高欢、宇文泰、贺拔兄弟等北朝名将交手。陈庆之的北伐,并没有从战略上通盘考虑,更像是一次孤军深入的投机行为,其后果是由于贸然深入,缺乏后援,最终导致失败,只剩下一人一马逃回南梁,也导致了南梁整个北伐计划的失败。此外其战绩也有不少水分,《南史》和《梁史》虽然位列二十四史,但是出了名的浮夸,喜欢吹牛放卫星。


其实,如果陈庆之死在北伐之战中,或许会留下更加传奇的故事,可以想见后人会无数次的感叹陈庆之不死会如何云云,但是他活着回去了,他的余生,再也没有出彩的战例。


史海拾遗


张灵甫在孟良崮被击毙。

1947年5月16日,经过三天的激战,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被击毙,国军伤亡3.2万余人,整编第74师长基本上是全军覆灭。据说震怒的蒋介石当众就要汤恩伯下跪,还挥起手杖要打他,王耀武在接到张灵甫的诀别电话时就流泪了,可是又不能飞过去救人。造成这样的后果是什么?一方面是华东野战军的英勇善战,另一方面我认为是张灵甫的能力被高估了。

74军是国军的五大主力之一。

国军有五大主力军,分别是:国民革命军新编新一军、新六军、第五军、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第18军,其中的第74军号称是打出来的。74军于1937年9月1日在淞沪战场由第51师、第57师和第58师组建,历任军长是俞济时、王耀武、施中诚、张灵甫、邱维达,这些人都很厉害。74军号称是抗日铁军,参加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等战役,基本上重大战役都少不了这支军队,也取得了战功,所以才有74军是打出来的说法。

张灵甫任整编74师师长。

1946年4月,张灵甫任第74军中将军长兼首都警备司令,1946年5月,张灵甫任整编第74师中将师长,虽然是整编了,但是规模其实还是没有怎么变,武器还更精良了,战斗力还更强大了,不过都还是被张灵甫带到全军覆没的结局。为何当初要选张灵甫做领导了?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王耀武信任他,想选一个自己人吧,他的举荐是张灵甫最后能胜任的最关键因素。

张灵甫的能力被高估。

张灵甫和日军打过很多次硬仗、恶仗和胜仗,还多次负伤,打到腿都残疾了,这点功劳还是要认可的,但是我还是认为他是一个被高估的将军。国军的五大之一整编74师是葬送在张灵甫的手上的,他性格孤傲,当他带着人马孤军冒进的时候,全师覆灭的结局就是注定的了。


湘西小木鱼


最近正在热播的《特赦1959》里,黄维作为国军高级将领中的另类,戏份很重,成为正直的顽固派的代表,和几个特务组成的反动派以及王耀武、杜聿明、宋希濂为代表的改造积极分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就军事指挥水平而言,黄维的水平其实是被大大的高估了,远不如剧中对改造比较积极的王耀武、宋希濂、杜聿明这些人,和廖耀湘实际上在伯仲之间,大兵团指挥能力并不强,让他代领一个军还可以,但是让他率领一个大兵团,独当方面,这就超出了他的实际能力,最后败军杀将,自己也成了战俘。

黄维兵团原本隶属于华中战区,在白崇禧的指挥下作战,主要作战地境是在河南境内。这个兵团下属的第十军、十四军和十八军,都是陈诚土木系的骨干部队,尤其是十八军,更是陈诚起家的老部队,所以一直都受到关照。在抗战结束后,国军接受了大量的美军在二战期间存放在亚洲的武器装备,当时白崇禧任国防部长,没有实权,陈诚担任参谋总长,有权分配武器装备,所以十八军在国军各个部队中,都是优先装备美式武器装备的,十八军受到的照顾尤其多,从而使十八军成为国军在中原战场的几个主力部队之一。

黄维早在1944年就因为和上司闹矛盾,被调离了前线,到后方担任军校校长以及联勤总部副总司令等职务,一直到1948年组建十二兵团时,以十八军、十四军和第十军为基础,黄维才被临时调赴前线,担任兵团司令官。这些部队在解放战争中基本上是由胡琏率领作战,无论是对华东野战军,还是对中原野战军,战绩都可以说是不错的。除了当时这些部队装备优良之外,胡琏在战场上的灵敏和反应迅速,也是重要原因。但在组建兵团的时候,本应该由胡琏出任兵团司令官,白崇禧却因为胡琏桀骜不驯,难以指挥,坚决反对。最后折中下来,才由陈诚系的另一骨干黄维出任兵团司令官。

也就是说,黄维出任兵团司令官,其实是国军内部派系斗争的结果,主要是靠资历和派系平衡上位的,并不完全是因为他具备大兵团指挥能力。如果纯粹从军事角度考虑,那么当时胡琏肯定是最适合担任兵团司令官的,无论是对当时十二兵团的熟悉程度,还是对解放军大兵团作战特点的了解来说,黄维都远不如胡琏。只是因为胡琏和白崇禧有矛盾,导致白崇禧坚决反对胡琏出任兵团司令官,才把这个机会给了黄维。白崇禧本来也反对黄维出任,只是在陈诚和何应钦的坚持之下,才让他上位了。

这和孙元良的情况差不多,孙元良在抗战后期也是被调离了前线,在后方担任有职无权的闲差。在国军将原本在郑州担任绥靖公署主任的孙震调离的时候,孙震为了保住自己麾下的两个川军部队的军,才推荐孙元良出任兵团司令官。而孙元良因为有黄埔军校出身的背景,又是孙震的侄儿,所以才能被各方面所接受,出任了这个职务。但孙元良所率领的这个兵团,仍然是川军四十一军和四十七军两个军,并没有配属其他部队。这和黄维兵团的情况不一样,黄维兵团除了土木系的三个军之外,还配属了吴绍周的八十五军,是四个军的大兵团,而孙元良兵团只是两个军的小兵团。

黄维兵团从十月份接到国防部发来的命令,开始在驻马店和周口一带集结,之后从这里出发,离开华中战场,增援徐州,目的是参加国防部拟定的徐蚌会战。孙元良兵团在撤离郑州之前,白崇禧和华东战场都拉拢过,孙元良意识到华东战场即将进行国共双方的战略大决战,很想逃避,所以她本人倾向于去华中战场,这样便于他在战局不利的时候退入四川,但国防部的一纸命令,硬是将他从华中拉倒了华东战场。这就是说,国军统帅部这时候也是在尽力集中兵力,要在淮海之间与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以保守江南半壁江山。

黄维兵团从原驻地出发的时候,选择的路线本身也很糟糕,是国防部规定的路线,而这个路线上沿途要经过一系列大小河流,包括浍河、淝河、颍河等,黄维兵团本身的重武器装备又比较多,在这种河网纵横交错的地带要行军,还要防备解放军沿途的阻击,这显然是比较困难的,也很不利。黄维兵团在进入这个河网地带之后,每次渡河都会遇到解放军的阻击,有时候是被半渡而击,所以进展比较缓慢,他还没有赶到徐州战场,黄百韬兵团就已经被华东野战军歼灭得快要差不多了。

而且,黄维兵团增援徐州不成,又逐步掉进了中原野战军的包围圈。实际上,当时中原野战军全军的兵力也就十二三万人,和黄维兵团兵力相当,但中原野战军因为挺进中原之后迭经苦战,一直在和华中地区的国军兜圈子,所以重武器基本上都被扔掉了,非常缺乏重武器。黄维兵团不仅兵力和包围他的中原野战军部队差不多,而且武器装备又有优势,但他却不但没有突破中原野战军的阻击,进入徐州战场,反而逐步被包围了,这不能不说是黄维本身的指挥存在问题,他的重武器火力优势完全没有发挥出来,坦克和装甲车等装备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在胡琏指挥的时候,胡琏兵团虽然是小兵团,兵力远不如黄维当司令官之后雄厚,但胡琏的指挥向来以反应灵敏和迅速著称,可以想象,如果当时率领这个兵团增援徐州的不是黄维,而是胡琏,以中原野战军当时的部队和装备,要想把兵力相当的这个兵团牵制在中原战场,就已经很费力气了,更不要说能够完成包围了。即便是能够包围,以胡琏指挥的灵活机动,也是很有可能冲破中野的包围圈的,毕竟中野当时的情况用刘帅自己的话说,就是“瘦狗拉硬屎”。而在战前制订淮海战役计划的时候,无论粟裕还是中央,实际上都没有敢把黄维兵团纳入歼灭对象,对中原野战军也没有这样的希望,最多不过是希望中原野战军能够牵制住他,不让其靠近徐州战场,影响华东野战军在徐州地区对华东战场的国军的围歼。

在《特赦1959》中,黄维曾经振振有词的对功德林管理人员说,虽然我们打了败仗,但这并不能证明我们这些人是蠢才,言下之意是非常不服气的。但就黄维在淮海战役期间的指挥来说,他还真就是个蠢才,如果不是他,恐怕十二兵团也不会在淮海战役的时候就这样轻而易举的报销。他这种自负和不服气,其实就和他后来长期研究永动机一样,都是自作聪明,实际上是自己的无知和无能。


萧武


1947年孟良崮战役后,承担责任的最高军职者其实是陈诚,这位坐镇徐州指挥的“参谋总长”因为鲁南会战的大败遭到各派系攻诘,尤其是何应钦团伙的火力最为猛烈。陈诚气不过,主动申请去东北挽回颜面,而新任“参谋总长”却使战局更加糟糕,因为他有个绰号叫“顾百顺”。



国军的“参谋总长”一职设置的非常不伦不类,因为它没有参谋总部这个作战指挥机构,作战幕僚单位仍然是“国防部作战厅”。抗日战争胜利后,常凯申为了平衡与桂系的关系,将“国防部长”职务给了白崇禧,但是又对这个非嫡系不放心,于是几乎是给第一亲信陈诚量身打造了“参谋总长”的职称。

根据当时的军制规定,参谋总长直接对常凯申负责,而并非是“国防部长”的下级,掌握军队的编制调动、作战指挥、辎重补给等所有重大事项,国防部长等于被架空了,比如1946年的“整编会议”就是陈诚主持的。陈诚就任“东北行辕主任”后又兼了一段时间,到1948年夏天,两个重要军职同时易人,何应钦接国防部长、顾祝同接参谋总长。



顾祝同之前的职务是“陆军总司令”,先后在郑州和徐州开设指挥所,直接指导作战,“徐州绥署主任”薛岳因大败被撤职后,顾祝同曾经一度指挥苏鲁战事,粟裕将军的评价一针见血:薛岳还算是个干才,而顾祝同就是个庸才。

事实如此,顾祝同在民国军界能够成为“不倒翁”,凭借的并非军事能力,而是对常凯申的忠诚与服从,甚至达到了百依百顺的地步,由此得名“顾百顺”。抗战八年,他在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的任上,对日作战没打过一次漂亮的战役,反倒是秉性常凯申的意旨,进攻新四军很是积极。



1948年夏季这个时间点很要命,正是“三大战役”即将打响的前期,而顾祝同在此时被任命为参谋总长,等于间接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进程,加速了国军总崩溃的速度,因为常凯申完全高估了顾祝同的能力,把他提拔到一个既不胜任又非常重要的位置,对战争的胜负影响甚大。

首先,是顾祝同对常凯申的盲从,使参谋总长成为了“传声筒”和“传令兵”,完全没有自己的军事见解。陈诚虽然战术能力拙劣,但战略眼光还是有的,另外陈诚是敢于坚持自己意见的,或多或少可以修正一下常凯申的瞎指挥。然而顾祝同的性格使然,让参谋总长一职形同虚设,失去了专业作用。



其次是顾祝同的一团和气,被称为“军中圣人”,与上级下级方方面面关系都很融洽,其实也就意味着他毫无楞角和指挥风格,并不适合于杀伐决断的军中要职。三大战役期间,顾祝同一会飞沈阳一会飞徐州,到哪里都是一片“总长”叫的欢,却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无非是代替常凯申督战或者转达命令,当高级将领们对参谋总长缺乏“敬畏之心”的时候,指挥系统必然也是失败的。

最后是顾祝同与何应钦的特殊关系,他不仅是常凯申的嫡系“八大金刚”之一,同时还是何应钦的“四小金刚”之一,与刘峙并称何的“哼哈二将”,因此,在陈诚被挤出陆军中央之后,顾祝同某种程度上也配合何应钦对“土木系”进行了清算,在军队人事任免上亦毫无主见,比如第12兵团司令的人选,他也不支持胡琏出任。



国军高级将领在1948年以后纷纷指出,常凯申“心智已乱不再适合指挥作战”,然而这个著名的微操大师根本不会放弃军权,而顾祝同的任职更加配合了这种瞎指挥。尽管常凯申比较满意他的绝对服从,然而对国军的战略局势和战争后果而言,却是十足的灾难。

杜聿明一度怀疑作战厅长的身份,淮海战役期间要求屏蔽徐州方向上的军事机密,而第一个站出来打包票的就是顾祝同,并且信任依旧。如此的粗枝大叶和用人不察,正是顾祝同能力的真实体现。一个经常瞎指挥和越级指挥的统帅,一个能力不足毫无主见的参谋总长,在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期间,国军的惨败顺理成章。


度度狼gg


美国“陆军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吧!

麦克阿瑟在朝鲜战场上,其实是被国军给“坑了”。

抗战时,国军战斗力弱,那是出了名的。由于蒋委员长搞排除异己的内斗,各路军阀在抗战时畏首畏尾,勾心斗角。所以,才会有40万日军横扫130多万国军的豫湘桂战役。而此战之时,日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就这样,国军还是惨败。

国军被日军横扫,日军被美军横扫。那么,在日本当太上皇的麦克阿瑟,当然有信心让参加朝鲜战争的联合国士兵“圣诞节之前回家”。甚至,当时的美国人都觉得中国不敢出战。麦克阿瑟叼着烟斗喝着咖啡,就能饮马鸭绿江了。

(他来了,他来了,他趟着水来了!)

麦帅也是可以,仁川登陆打的“可圈可点”:75000名联合国军痛击朝鲜6500名守军。之后,麦帅依靠装备和人数优势,碾压朝鲜军队,一直打到鸭绿江。

1950年9月15日,到10月24日,联合国只用了四十多天,就打到了鸭绿江。麦帅的神威,到此终止。因为,志愿军过江了。等到麦帅快被彭德怀赶下海时,麦帅还不从自身找问题,还想让杜鲁门扩大投入,甚至,不惜动用原子弹。

麦帅肯定很郁闷,国军战斗力这么弱,为何志愿军却这么牛?!!

杜鲁门不傻,赶紧让麦帅下台,换李奇微。

李奇微明显比麦帅有本事,上来就发现志愿军后勤补给不足的问题。志愿军当时由于后勤跟不上,每次进攻最多只能持续7天,就要停下来等寄样。李奇微发现这个规律以后,就利用志愿军“七天攻势”规律,跟志愿军拼消耗。当志愿军进攻时,他就利用美军火力兵力优势打防御战。等7天之后,趁着志愿军断了补给,对我志愿军发动猛烈进攻。就这样,志愿军被迫退到了“三八线”!

同样一副牌,李奇微打的就比麦帅强!回头再看彭老总,那就是封神的人物了!如果志愿军有联合国军那样的武器补给,早把联合国军赶下海了。说白了,美军将领就喜欢依靠装备优势,无脑碾压!真要是让他们到中国战场上,带领国军打日本人,他们败得更惨!对了,抗战和解放战争时,蒋介石的部队也有美国人当顾问。不过,还是一直溃败。

十年后,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说:

“中国军队从士兵到将军都是最优秀的,我要告诫世界军队,不要与中国军队在地面上交手。这要成为军事家的一条禁忌,谁打中国,进得去出不来!”


所以,把三方将领能力做个对比:志愿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国军>美军。

主意:此处“国军”仅指国民党方将领,我知道抗战时八路军和新四军也是国军序列。

有些起义的国民党部队,到解放军以后,本来很弱的部队,马上就成了王牌。例如:解放军五十军,原来是国军60军。这支部队在起义前,因为军纪不好且战绩较差,被人们戏称为”熊军”、人称“六十熊”!可是,抗美援朝时,表现英勇,首先攻入汉城。

毛主席在接见50军军长曾泽生时,还夸奖他说:"你们打得不错啊!"

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当然是民族英雄张学良了。

同忠贞不二冯玉祥一样,张学良在民国历史上的地位很重要。

然而,冯玉祥毕竟是一个战将,也是一个还算不错的政治家。

打个比方,冯玉祥自称是基督教徒,目的是争取西方世界的支持。

然而,他的心腹认为,冯玉祥并不是基督徒,也不相信基督教的教义。

除了公开场合的一些政治表演以外,冯玉祥私下对基督教毫无兴趣。

然而,此举毕竟给冯玉祥带来了很好的政治名声,算是很高超的政治手段。

可惜,张作霖一辈子牛逼,死前做错了一件大事,就是高估了儿子的能力。

其实,从郭松龄的反叛就可以看出,张学良不但不擅长认人,而且还是个无法有效统帅部下的领袖。

郭松龄作为张学良的铁杆心腹,叛变之前当然不会没有迹象。然而,张学良却视而不见,就像没看到一样。

这不是倾心于人,主要还是缺乏军政能力。

事实上,张学良上台以后,基本没有做过正确的决定。

首先是莫名其妙去打苏联,发动中东铁路事变。

苏联就算当时不是很强,也比东北军强大十倍。张学良上台未稳,就去打强敌,实属头脑有病,想立威风想疯了。

其次,中原大战期间,擅自将一半主力开入管内摘桃子。结果关外东北军兵力空虚,被日军趁机攻击,张学良的老巢都丢了。

还有,九一八事变期间,张学良放弃所有抵抗,擅自撤退。

在锦州期间,南京国民政府再三命令他就地抵抗,张学良置之不理。

想要保存实力,有很多种方法,从没见过有人这么保存的。

这不但让自己丢了地盘,还让成为舆论的众矢之的,政治上形同自爆。

从此以后,张学良背负如此骂名,想要东山再起难度极大。



另外,都到了什么时候,张学良还在热河会战、长城抗战中试图保存实力,导致全国舆论抨击。最终热河省被日寇占领,随后河北省的东北军也站不住脚。

由此,20万东北军连立锥之地都没有,被迫去陕西同杨虎城抢地盘了。



总之,张作霖留给儿子全国第一的地盘,全国装备最好的军队,还不到10年就被败家光了。


萨沙


历史上能力被高估的将军数不胜数。这些人往往都被赋予重任,最后却是一地鸡毛。

古代比较著名的例子如纸上谈兵的赵括,身负重任,但是长平之战后使得曾经能与秦国一较短长的赵国彻底沦为二流;比如熟读兵书的马谡,辜负了诸葛亮对他的信任,丢失街亭,使得诸葛亮最接近成功的第一次北伐失败。

在近代,国共双方被高估了能力的当属蒋介石和李德莫属。



在中国工农红军的历史上,李德是一位不可忽略的名字。他原名奥托.布劳恩(1900--1974),出生于德国慕尼黑。他本来是一名特工,1932年春在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后不久,被共产国际派往上海向苏联著名特工左尓格小组送经费,完成任务后留在了上海共产国际远东局,由于共产国际驻华军事兼中共中央军事总顾问曼弗雷德.施特恩未能到达上海,布劳恩作为在伏龙芝毕业的军事学员从来到上海后就开始给中共中央一些军事上的判断和建议。

顾顺章叛变后,中共中央在上海的活动越来越危险,于是在1932年底,中共中央及博古、洛甫(张闻天)、陈云等开始转移进入中央苏区。

33年9月布劳恩获准以共产国际军事顾问的身份来到红都瑞金,为保密起见改名李德。

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由于不懂军事,把红军的指挥大权交给了李德。他虽然抱有帮助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良好愿望,但是由于他仅仅有过街垒巷战作战经验,仅仅是一名军校毕业生,又不了解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坐在房子里看着地图指挥作战,让红军与兵力十倍于我,空军炮兵等火力大大强于红军的国军进行正面的阵地战。这实际上就跟一次大战时候的正面顶牛一样,是在拼消耗。

结果导致处处防守,处处守不住,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放弃中央苏区开始了长征。



长征开始后,又实行甬道式搬家,坛坛罐罐都不舍得丢弃。一三军团在前,五九军团在左右,中央纵队搬着从苏区带来的沉重的各种东西在中间,八军团在后掩护。结果大大影响了行军速度,让红军的机动力优势无法发挥,导致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的湘江之战时,红军损失惨重,由八万多人锐减到三万人。



湘江之战后,国民党已经判断出红军是要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师,于是用三十万兵力摆下铁桶阵。而李德仍然坚持命令红军往包围圈里钻。在此危急时刻,中央政治局大多数领导终于看清事实,接受了毛泽东的正确建议,转兵贵州,从而避免了红军全军覆没。

遵义会议后,正式结束了博古和李德对红军的军事指挥。

李德刚进入苏区时,李德是被临时中央的一些人寄予厚望,希望用他来取代毛泽东对红军的领导权。但是他的能力实在有限,一通辖指挥,差点就断送了中国革命。

相对应的,国民党方面能力低下又爱瞎指挥的非委员长莫属。



蒋介石的军事指挥能力实在不敢恭维,只要他插手参与指挥,往往都是能把一把好牌打得稀烂。具体例子就不用举了,现在在央视播出的《特赦1959》里面有很多,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蒋指挥的结果就是,一而再再二三大败共军,歼灭共军超一个亿,然后,国军胜利转进到一个小岛上去了。


我淡如菊


我要说历史上最被高估的将军是张灵甫。这位蒋总统眼中的红人,是被高估了的。

被高估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自我高估

张灵甫是个很骄傲的人,身材高大、相貌英俊,而且还是北大历史系的高材生,各方 面都很出色,在人群中往往鹤立鸡群。很容易养成骄傲自大、目中无人的性格。自从 当上整编74师的师长后,更是目中无人,连曾经的老上级李天霞都不放在眼里,更别 说其他的杂牌部队的同仁,自认为老子能当上天下第一战力的整编74师师长是他自己 军事能力高出别人。当时有很多人竞争这个位子,比如李天霞。只是最后王耀武选了 张灵甫接替了自己的位子,而不是张真能服众。 这是典型的不知天高地厚。

委员长高估

一直以来,蒋委员长,一直对这位样貌出众的弟子特别厚爱,只要张立了一点功劳, 就会大肆宣传。这无形中会把张灵甫从将领群众孤立起来,造成心理不平衡。甚至还 帮着吆喝

只要有10个张灵甫和整编74师,就能统一全中国!

典型的捧杀,火上浇油,助长张灵甫的嚣张气焰,直接导致最后竟然不听战区司令长官汤恩伯的命令,汤恩伯去传令,竟然指挥不动整编74师的一个传令兵。

高估导致的后果

  • 最直接的后果,当然是号称天下第一的整编74师,被全歼在了孟良崮上。

  • 而正是整编74师被全歼,直接导致国民党本来很好的形势发生大逆转,由攻转守。

  • 孟良崮战役,是国共两党的天王山之战,如果国民党胜了,则关内形势将完全倒向国民党,没有华东野战军的支撑,东北野战军也将独木难支。

  • 上天终归是向着人民,人民的军队出了一个伟大的将军。


个人认为这只伟大的军队,由张灵甫带领,真是可惜了。


弹史遇见你


国民党“天子门生第一人”胡宗南,是蒋介石最信任的学生,曾经统兵几十万,位高权重,名震一时,也是黄埔学生中的翘楚。但实际上他所做出的贡献有并不很大,特别是在与共产党的后期对决中,一败涂地,蒋介石退走台湾,他“功不可没”。

胡宗南是浙江人,黄埔一期出身,蒋介石之所以这么重用他,也应该是有“老乡”的成份,他从小就学习很好,是个“学霸”。28岁时与王亚樵、戴笠义结金兰,后来戴笠受到重用,也是通过他引荐给蒋介石的。胡宗南报考黄埔军校时,因身高不足1.6米,险被拒之门外,多亏了贵人廖仲恺特批,得以考入,才有了后来的飞黄腾达。


也许是对手不同,青年时期的胡宗南还是很有作为的,特别是在北伐战争时期表现得很出色,又有为官之道,而得到蒋介石的青睐,有了火箭般的晋升。抗日战争时期,虽然同国民党军队一样败多胜少,但也能挺身而出,全力抗日,不失中国人的气节,被授与“抗战胜利勋章”。

胡宗南在与共产党的相争中,除了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与困境中的红军互有胜负,他曾让红军遭到了很大的损失,但自己也曾险些成了红军的俘虏。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初始阶段胡宗南仗着自己兵强马壮,武器精良,也曾经占领延安空城,这让他有些得意忘形。但噩梦也就从那时候开始了,几十万大军,今天被消灭一个旅,明天被歼灭一个师,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丢盔卸甲,损兵折将,最终被打出了西北地区。大西北丢了,“西北王”自然也当不成了。相比他的主要对手彭德怀的,他明显技不如人。

跑到西南地区以后,面对解放军的大兵压境,还想逃往云南,被蒋介石骂了个狗血喷头,无奈就任西南军政长官,准备抵抗解放军的进攻。但穷途末路的国民党兵败如山,已毫无招架之力,起义的起义,被歼的被歼,做为在大陆坚守到最后的两个国民党高级将领,宋希濂已经被解放军活捉,胡宗南也心如死灰。


已身在台湾的蒋介石并不死心,电告胡宗南准备上山打游击。当所有的国民党高级将领逃的逃,起义的起义,胡宗南如何能自己坚持下去?1950年3月27日,把烂摊子扔给参谋长后,胡宗南乘飞机逃往台湾,随后其残部6万余人在西昌地区被解放军全歼。至此,西南地区国民党近90万人马全军覆没。

胡宗南是黄埔军校学生的杰出代表,他是黄埔学生国民党陆军中的第1个军长,第1个兵团司令,第1个集团军总司令,第1个战区司令长官,“天子第一门生”不是白叫的,但他志大才疏,一败再败,很让“校长”失望。胡宗南在逃离之前,共产党曾派人劝降,胡宗南以“士为知己者死”拒绝,也算忠心不二,对得起蒋介石了。

丢了西北又丢了西南,半壁江山毁于他的手中,胡宗南逃到台湾以后,千夫所指,备受责难,好在有蒋介石袒护没有被追责。在台湾度过了17年风光不再的日子后,66岁突发心脏病,在台北去世。


我是历史的微点,欢迎互相关注,共同学习!


历史微点


张学良的“民族英雄”“千古功臣”最被高估,但他根本谈不上将领,因为抗战前期只知道逃,后来缺席了,不谈也吧!

国军将领中,陈诚最被高估,这个北伐时还是每战必败的团长,很快上位为“小委员长”的人,抗战中除给抗日的“杂牌”穿小鞋、谋吞削外,对日军就是逃而不战。

一、陈诚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手握蒋系二十六万人马,仅其谪系18军就有五万人,一式苏式装备,配有150重炮团。面对八千多鬼子进攻宜昌,竟逃之夭夭,使宜昌成为日军轰炸重庆的唯一的、重要的基地。

二、湘西会战之雪峰山战役,居然令其谪系18军,让开缺口,由日106师团一万一千余人逃循。

三、国共内战,陈诚失东北、败山东,奠定了蒋介石王朝迅速崩溃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