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中的“高探馬”動作的實戰目的是什麼?為啥叫“高探馬”?

指縫裡的痛


太極拳中高探馬動作的實戰目的是什麼?問什麼叫高探馬?就這個問題因我學的是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對這個問題的解釋和研究理論來源自陳式太極拳十八代名家洪均生先生,洪均生先生跟隨陳式太極拳十七代“太極一人”陳發科先生學拳一十五年。祖籍河南禹縣,對於河南方言都較為熟悉,結合自己學拳、教拳實踐經驗,結合前輩太極拳家著作對陳式太極拳的理論與技擊、以及太極拳的名稱、動作做了進一步理論豐富,著有《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其中對於高探馬動作的實戰用法、名稱由來介紹如下:高探馬式名是象形類的,它的動作,好似探扶馬背,一手引韁,一手扶韁之狀。作用:高探馬先左轉棚,左右開合練襠功。 右發勁如拗攔肘,左肘背折引化精。

洪均生先生在其著作中講到:陳式太極拳的運動形式和配合變化是比較複雜的。要學對,就要朝夕跟隨老師,認真聽他講解,將他的示範動作詳細地記到腦子裡,再時時刻刻加以糾正,否則在短期內是絕對學不正確的。所以陳式太極拳十六代陳鑫先生說:“三年一小成”。我則認為初學的三年之中,是邊鍛鍊邊糾正的階段,若能糾正的大體不差,也可算小成了,但此時只是小學畢業的水平。勢接近正確後,再堅持鍛鍊兩年,自然越學越熟,眼、身、步、手的配合,處處合乎規矩了,這會又是一個層次。陳發科老師曾說:“這套拳沒有一個動作是空的,都是有用的。”陳師所講的“有用”,是指陳式太極拳法的應用,它離不開十三式的原則。為了弄明白每個式子中每個動作屬於十三式裡八種手法的哪一種,就得由老師通過實驗逐一講解,也就是武術中常說的:“拆著”和“喂著”。由此才能漸漸體會到其中的奧妙,然後再逐式加細,方能有所收穫。






愛太極愛旅遊


高探馬,在古代拳師為了讓徒弟更好的理解對拳中技擊動作的形象表述,意思是意,身形、勁必有向上的要求。具體用法不是死的,要一式變用,就太極拳來說,高探馬在各流派也有不同的用法,以向上為主是共性的要求!


楊培方1


怎麼沒有一個練太極的出來說,練太極的能不能折解套路動作?只是耍耍套路,不會實戰。你們練太極的講不來,我可以告訴你們,高探馬就是一類似坐在馬背上手提馬韁繩的動作,別做夢了,實戰不騎馬拎韁任你支使。


用戶6173735279937


傳統太極拳中探馬動作是一個非常形象的動作,探馬就是騎馬時雙手扶馬鞍一腳認䮴上馬的動作。高探馬體現了太極拳腿八法的纏法,中探馬體現了腿八法的劈法,低探馬體現了腿八法的掛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