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死后给建文帝留一张底牌(耿炳文),可防朱棣造反,建文帝为何没用好?

韩贞禹


朱元璋安定天下后,开始屠杀功臣,在战场上立下功劳的李善长、朱亮祖、蓝玉等等一些武将,全部死于朱元璋之手。所有武将几乎都被朱元璋处死,但朱元璋始终不动一人,那就是耿炳文。耿炳文是朱元璋时期,最擅长防守的武将,朱元璋有意将他留下辅佐朱允炆,为的就是以防发生叛乱。朱棣造反时,耿炳文明明还活着,对于这位极其善于防守的武将,朱允炆却为何用不好,还把皇位弄丢了?其实原因在于,朱允炆根本没给耿炳文时间发挥。

朱棣控制北平城后,开始向南京进攻,打败宋忠。朱棣打败宋忠的消息传到朝廷后,朱允炆命令朱元璋时期遗留下来的武将耿炳文带领30万兵马前去攻打朱棣。到达战场的耿炳文,摆出三角形阵容,一方有难,另一方支援,可终究敌不过整天跟蒙古骑兵打仗的朱棣。朱棣用迅雷不及耳的速度直接整垮了耿炳文的三角形阵容,耿炳文大败。之后的真定城之战耿炳文又一次大败。经历两次败仗的耿炳文退缩回真定城内,开始发挥出他守城的特长。

朱棣连续三天不断地攻城,但真定城固若金汤,始终攻不下。再这样下去,朱棣的造反大军就得土崩瓦解,朱棣整日茶饭不思,唉声叹气,连黑衣宰相姚广孝都束手无策。如果任由局势这样恶化下去的话,朱棣就得完蛋了。然而耿炳文连续打两次战败的消息传到朝廷后,朝廷炸开了部,大臣们议论纷纷。黄子澄建议,将耿炳文给换下来,主帅位置由李景隆担任,建文帝同意了这个建议。让李景隆带上50万兵马前往真定城,将耿炳文换下。然后李景隆开始发挥出他军事白痴的天赋,导致50万主力军全军覆灭。

建文帝认人不精,听信黄子澄的胡言乱语,根本不给耿炳文机会发挥自己的特长,直接派李景隆替代耿炳文,导致主力军50万全军覆灭,无力在对抗朱棣。





永乐解史


朱棣与朱允炆的这场战争是朱家内部的矛盾,不能说朱元璋留下耿炳文就是为建文帝留下的一张底牌,因为当时耿炳文已经65岁高龄了,是否能镇得住正值旺年的朱棣还得另说。

但是纵观朱元璋后期,大明朝有本事的文臣武将也被消灭的差不多了,耿炳文的存在的确令人臆想,很多人就认为他是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一张底牌。

我们应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思考明朝时代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情况。单从军事角度而言,到了大明朝,有两点因素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一是军事间谍在战争中的应用。在元末农民起义战争中,军事间谍的应用其实已经达到十分娴熟的地步,无论是陈友谅还是张士诚方国珍等,在军事间谍的使用上都十分纯熟,这使得元末的战争更加趋于复杂化。如果一个军事首领缺乏对这种复杂战争形势的把控和决断,就有可能在战争中失败。陈友谅曾拥有60万大军,为什么在鄱阳湖一战中不敌不足40万的朱元璋呢?一方面来自于与战略失误,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军事间谍的作用。

二是大规模集团式作战。明朝的战争大多是大规模集团式的作战方式,动辄就是几十万的军队出入。这样大规模的集团式作战,就必须有强有力的团队配合意识,强有力的统帅队伍,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以及强有力的协调机制,否则难以形成高效的作战“驱动”。不可否认耿炳文是一位老成谋国的守将,但是相比较徐达、汤和等公爵一类的将领,耿炳文是侯,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从政治上来说,朱允炆是朱元璋亲点的继承人,理应为大明王朝的正统。然这只是其表,一些儒家的士大夫们也许是这么认为,但是更多的人也许并不这么认为,因为这是朱家内部的问题,为什么要为皇室的斗争埋单呢?所以,这场战争从政治上来讲,双方似乎都有理,一个是靖难清君侧,另一个是维护正统,但是本质上确是争夺皇位的斗争,故而其实双方在政治上都不具备绝对优势。

从经济上来说,朱允炆确实占有比较大的优势,他是举全国之力对抗一隅,而朱棣只是藩王,在经济上远不如朱允炆。但是朱允炆在经济上的优势却被军事上严重的劣势所冲减。

从军事上来说,朱棣长期镇守北方,跟随徐达这样的将帅征战学习,自身的军事素质十分过硬。而且,朱棣十分重视军事间谍的运用,朱允炆身边的大小太监几乎为朱棣所用。而朱允炆呢,重用几个儒家士大夫为最高决策人,他们不懂军事,外行领导内行,齐泰黄子橙方孝孺在军事上一窍不通,却还要指挥决策,最终做出很多错误判断,在关键的时刻,明知道耿炳文是守成之将,却偏要换一个夸夸其谈的纨绔子弟李景隆。殊不知李景隆摇摆不定,心无所系,最后打开南京城门的就是他。在大规模作战部队运行的情况下,以文制武,这就无法形成强有力的统帅队伍,无法形成强有力的组织协调机制,无法形成强有力的配合作战意识。故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从总体而言,朱棣与朱允炆之内战,最终的决定性因素还在于军事。虽朱允炆数量比朱棣多,但是质量严重不行,尤其是军事统帅的力量存在天壤之别,这就注定了朱棣最终会成功夺取朱允炆的江山。这与耿炳文的使用有一定的关系,但是绝不是关键性因素。


青灯问史


我们看下耿炳文这个人,就能明白题目所问。耿炳文,明朝开国大功臣,长兴侯!朱元璋后来不久,开始了对当时有众多功劳的大臣痛下杀手,没过多久文臣武将几乎被朱元璋给杀光了,但有一个人却活了下来,那就是耿炳文。朱元璋这位“老板”之所以留下了耿炳文,那是在他层层筛选、深思熟虑后,选择了耿炳文。


图片耿炳文画像

一方面,这和耿炳文的性格分不开。他不但能力强,重要的是他不抢功、不邀赏,这和史上很多狂妄自大的武将形成明显对比。有很多将领,出言不逊、和朝中其他大臣处处作对、甚至敢违背皇帝旨意。而他谦虚谨慎、为人低调。朱元璋认为他没有反叛之心。

再说,耿炳文的作战能力。朱元璋是非常清楚这一点的,耿炳文擅长的是守,而非攻!这在当年和张士诚持续十年的对峙战中有明显的体现。朱元璋杀掉那些他自认为攻击力强的武将,消除身边的威胁,以防止反叛的出现。再加当时明朝边疆相对稳定,这时候朱元璋要的是没有攻击性的、不易反叛的、能守城的将领,要的是能保护子孙的皇位、能保护大明的人。而耿炳文,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鉴于以上分析,至少能看出建文帝没有用好耿炳文这张底牌的原因之一,那就是当时和朱棣的造反斗争中,双方作战能力和策略有明显的对比。朱棣作为燕王,长年北守征战,军事攻击能力奇强,而耿炳文擅长的是守,论攻,不及朱棣!何况当时耿炳文已六十五岁,在这种反差下,自然打不出好的效果!

第二,那就是建文帝的原因,很多记载中均显示:建文帝温文尔雅,从另外一层意思理解,他没有朱元璋或叔叔们的那种自信和坚强。他遵循仁政,他当时激进的削藩之策也是因为黄子澄和齐泰等人的错误进谏。耿炳文和朱棣反叛的战斗中,建文帝讲:近尔将士与燕王对垒,无使负杀叔父之名。这句话表面看没什么,实际上是致命的。这直接导致耿炳文无法真正的进入到与朱棣的对峙中。建文帝的优柔寡断,直接导致了他的失败。削藩之举,他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敏感性,注定了要和叔父们的关系破裂。这就充分证明了他政治经验的不足。


结语:朱棣反叛战中,双方具体的军事细节和策略不需要描述。朱棣的英勇善战、耿炳文的擅守不能攻、建文帝的仁治思想是题中没用好耿炳文这张底牌的直接原因。其次是当时朝中已无能与朱棣正面抗衡的人选。


行走者believe


古代皇位的传递中,大都是“父死子继”或是“兄终弟及”。但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却让孙子接了班。自然是有人不服气,那就是朱元璋四儿子燕王朱棣。为防止朱棣造反,朱元璋特意留下一员大将耿炳文,那为什么最后朱允炆没有用好呢?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刚刚从陕西考察回来的朱标因风寒病逝,年仅36岁。 明朝的继承制度延续了历朝历代的“嫡长子继承制”,朱标既是嫡出又是长子,更是早就在朱元璋称吴王时就被立为了世子。所以大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从吴王成为皇帝、朱标从世子成为皇太子,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朱标为人宽厚,每当弟弟们犯了错,他这个当大哥的也总要维护他们。正因如此,朱标在诸位兄弟们之间威望极高,他若登基无人不服。 但朱标英年早逝之后,一切都发生了巨变,围绕储位和皇位的争夺,也愈演愈烈。老大朱标病故,老二秦王、老三晋王也先后亡故,这样四子,也就是燕王朱棣,顺理成章得成了诸王之首。而本身朱棣有很强的军事能力,朱元璋对这个儿子也很是满意。本打算立他为皇太子,不料朝中大臣们坚决反对,最后册立了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是朱标的次子,但因为朱标长子夭折,所以他就成了朱元璋的皇长孙。在朱元璋看来,即便是朱标能当上皇帝,最后也是要交给朱允炆的。所以朱元璋感觉这个决定也可以,于是同意让孙子接班。




朱允炆的性格跟他的父亲一样,相当地和蔼。史载

“惠帝天资仁厚。践阼之初,亲贤好学,召用方孝孺等。典章制度,锐意复古。尝因病晏朝,尹昌隆进谏,即深自引咎,宣其疏于中外。”

朱棣作为长辈,且立下了赫赫战功,他自然是不甘心。所以朱元璋一死,他便立马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以诛杀“奸贼”齐泰、黄子澄为由,起兵“讨贼”,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能力越大的人往往野心也就越大,对于朱棣的心思,朱元璋是知道的。



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一个是儿子一个是孙子,谁输了朱元璋都不会开心。所以朱元璋早早地就给朱允炆留下了一员猛将,本意是想让他震慑朱棣,让他趁早放弃造反的念头。此人名叫耿炳文,其父耿君用是朱元璋的同乡伙伴,也是他的元老重臣。耿君用立下过赫赫战功,在与张士诚交战时不幸牺牲,于是朱元璋便让耿炳文接了父亲的班。虎父无犬子,耿君用能打,耿炳文比他更能打。 耿炳文曾以8000人击败张士诚的10万人,坚守重镇长兴十余年。这也是为什么大明开国之后,朱元璋要封耿炳文为长兴侯并世代沿袭。天下初定之后,耿炳文也先后随徐达、傅友德等名将南征北战,他对大明朝的贡献不可谓不大。在朱元璋的几次大清洗之中,耿炳文被留了下来,成为少数活下来的开国功臣。他能够活下来,自然是肩负着朱元璋的重托——震慑朱棣。



朱允炆也知道爷爷的良苦用心,所以朱棣一起兵,他就派出了耿炳文。此时的耿炳文已经是65岁的老将,朱棣则正是雄姿英发的年纪,在长期与蒙古人的作战之中,朱棣的军事能力也不输耿炳文。开战之后,耿炳文因为轻敌大意而输了一场。但他清楚朱棣不敢打持久战,他便坚守不出,准备打消耗战。果不其然,仅仅过了三天,朱棣见占不到便宜便乖乖退军了。

正面刚不赢,朱棣开始对乳臭未干的朱允炆下手,他到处散布耿炳文战败的消息。耿炳文的确没占到便宜,但也不至于像朱棣口中那般不堪,很明显这是一个离间计。但朱允炆偏偏就信了,他觉得耿炳文既然打不赢那就别打了,他改派名将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担任主帅。听到这个消息,朱棣喜出望外,有这个草包在对面,自己已经稳赢了一半。 果然如朱棣所预测的,李景隆虽然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却屡战屡败,最后甚至还给朱棣开了城门。朱允炆的失败的确和自己的优柔寡断有直接关系,但“猪队友”李景隆却给他造成了更大的损失,以至于最后落得个满盘皆输的下场。朱棣登基之后,随便找了个借口把李景隆和耿炳文给杀了,开始享受胜利者的喜悦。



建文帝朱允炆优柔寡断、听信别人的谣言,把打仗当做儿戏,导致没有用好耿炳文这一猛将,最后导致朱棣造反成功。


凯哥谈史


耿炳文,明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爵封长兴侯。他和明初的很多勋臣一样,也属于“淮西集团”,而且跟明太祖朱元璋是同乡。但是,与朱元璋的许多“淮西老班底”不同,耿炳文并不是朱元璋起兵初期的“老人”,而是在其父亲耿君用阵亡后“接班”的。因此,他的资历比起明王朝其他一些开国元勋显然要浅得多。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他更像是朱元璋的“子侄辈”而不是“老兄弟”!



明太祖朱元璋为何要留下耿炳文

按理说,耿炳文资历较浅、军功也不是最卓著的,可为什么朱元璋晚年大肆屠戮开国功臣时独独留下了他呢?很显然,资历浅、军功并不靠前这两点劣势恰恰成了耿炳文的优势!因为资历浅、军功也并不靠前,耿炳文没有“嚣张”的资本。加之性格比较内敛,在明王朝一众嚣张跋扈的“淮西悍将”之中,耿炳文显得尤其低调!而这,正对朱元璋的胃口。



朱元璋晚年为何大肆屠戮开国功臣?原因很简单,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精心培养的接班人——懿文太子朱标英年早逝。在一系列纠结之后,朱元璋最终选择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作为新的接班人。彼时的朱允炆身无寸功,而且非常年轻,朱元璋担心将来朱允炆镇不住那些嚣张跋扈的“淮西悍将”,这才动了杀机、为孙子提前除害!很显然,人畜无害的耿炳文并不属于朱元璋担心的那一类人。



除此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耿炳文和懿文太子朱标是亲家,他的儿子耿璿娶了朱标的大女儿江都公主(永乐后降为郡主)。换言之,耿炳文的儿子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姐夫!有了这层姻亲关系,耿氏家族等于是被牢牢绑在了嫡长房的战车之上。正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有保住嫡长房朱标一脉的皇位,耿氏家族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因此,耿炳文必须为朱允炆站台、看场子,他为的不仅是明王朝,更是自己和自己身后的耿氏家族。这一点朱元璋心知肚明,自然不会为难耿炳文。



而且,耿炳文这个人一直以防守著称,和近代的傅宜生将军倒是有几分相似。在明王朝对北元的大规模作战结束之后,进攻型的将领显然已经失去了用武之地,明王朝更需要的恰恰是像耿炳文一样擅长防守的将领,守住国门、守住京师才是第一要务,这或许也是朱元璋留下耿炳文的原因之一吧。



建文帝朱允炆为何没有用好耿炳文

在明成祖朱棣发起“靖难之役”之初,耿炳文当仁不让,成为了建文帝朱允炆迎击四叔的不二人选,被朱允炆封为了大将军,统兵抗击燕军。正如前面所说,耿炳文这个人的优势是防守,进攻并不是他的强项。面对来势汹汹的燕军,耿炳文显然在进攻方面并不十分顺利,渐渐与燕军形成了胶着、对耗之势。



如果按照这个思路走下去,燕军以一隅之地与中央政府拼消耗,结局几乎是必然的,他们根本耗不起!可年轻气盛的朱允炆太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了,眼看着耿炳文进攻不力与燕军陷入胶着状态,他等不及了!于是,在周围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撺掇之下,朱允炆最终用自己表大爷岐阳武靖王李文忠的儿子曹国公李景隆换下了耿炳文。



个人认为,朱允炆急于求成是一个原因,或许这其中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朱允炆并不信任耿炳文。耿炳文的儿子虽然是朱允炆的姐夫,但江都公主与朱允炆并非一母同胞。而且,耿炳文与江都公主之间又隔了一层,他对自己究竟能有多少忠心,朱允炆根本拿不准。尤其是耿炳文在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居然和燕军陷入了胶着、对耗,这就让朱允炆不得不起疑心了,耿炳文到底想干什么?骑墙观望、待价而沽?亦或是另有图谋?显然,无论哪种情况都不是朱允炆愿意看到的……这恐怕才是朱允炆换下耿炳文的主要原因。



李文忠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亲外甥、明王朝的开国元戎、一代名将!朱允炆选择他的儿子恐怕也是因为自己这位表大爷名气实在太大了!可李景隆却不是他爹李文忠,那就是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绣花枕头……朱允炆用他换下耿炳文时,败局其实就已经注定了。这位扛着老爹名将招牌的纨绔子弟刚上战场没多久,就被自己的表叔——明成祖朱棣给收拾得体无完肤、几乎全军覆没!朱允炆看家的老本就这样让李景隆全给葬送了。更让人无语的是,在朱允炆走投无路之时,李景隆居然跟自己另一位表叔谷王朱橞一起打开了金川门、把燕军迎进了南京城!朱允炆就这样让李景隆给卖了,最后在一把大火中结束了建文朝……


农民工老杨歪说历史


大厦将倾,独木难支。耿炳文也算不上是朱元璋留给建文帝的底牌,因为在朱元璋的算计之中,大明江山应该在他的皇孙手上是一派安乐和谐,各位皇叔忠勇护国,哪里用的上异姓武将。而朱元璋事实上也是这么执行的,

洪武末年,诸公、侯且尽,存者惟炳文及武定侯郭英二人;而炳文以元功宿将,为朝廷所倚重。

这说明在洪武末年,耿炳文并不是托孤大臣,只是因为是硕果仅存的元功宿将,才得到了朝廷的倚重。朱元璋并没有额外青睐于他。

朱元璋既然没有这样的设计,建文帝自然也用不好这员大将。需要注意的是,建文帝继位后,当时的耿炳文已经年逾六十。耿炳文的年龄仅比朱元璋小六岁,可以说是建文帝爷爷辈的人物。武将对于年龄和体力都是有要求的,一个已经年逾六旬,体力智力精力都开始退化的老者又怎么能打得过年富力强的燕王?

第二点,就是耿炳文在建文时期虽然披甲上阵,但是国家给予他的后援兵力并不完备。

“建文元年,燕王兵起。帝命炳文为大将军,帅副将军李坚、宁忠北伐,时年六十有五矣。兵号三十万,至者惟十三万。八月次真定,分营滹沱河南北。都督徐凯军河间,潘忠、杨松驻鄚州,先锋九千人驻雄县。值中秋,不设备,为燕王所袭,九千人皆死。忠等来援,过月漾桥,伏发水中。忠、松俱被执,不屈死。鄚州陷。而炳文部将张保者降燕,备告南军虚实。”

在这一场决定国家生死命运的北伐中,竟然只有十三万人到达前线。号称三十万,结果却只有三分之一。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时的燕王与宁王朱权已经合流,燕王原本有精兵十万,宁王有精兵八万,耿炳文面临这样的兵力弱势,压力其实非常巨大。再加上当时的国家中央军缺乏训练。国家内部各路藩王的势力又盘根错节,黄子澄齐泰等人又多加掣肘。所以耿炳文的失败并不是他不善用兵,只是这个建文朝廷本来就被朱元璋设计得离奇古怪,文不成武不就,燕王造反也就可以解释了。


经典守望者


1.首先,从耿炳文和张士诚的长兴之战来看,耿炳文在此坚守大概有十年之久,他以寡敌众,大小十几次战争,战无不胜,使得张士诚的目的不能得逞。由此可见耿炳文实在是守城第一大将,帮助朱元璋拖住张士诚十年之久,让朱有足够力量对方陈友谅,进而取得全国的胜利,可谓功高劳苦。

2.其次,朱元璋晚年,杀了很多擅征伐的大将,唯独留下耿炳文这个善守的开国功臣,也不可谓是巧妙安排,即避免了将军篡权,造反,有给孙子建文帝留下看家的资本。只可惜建文帝却给耿炳文的命令是攻击,而不是守城,擅长守城的耿炳文又怎么是常年厮杀于蒙古骑兵的朱棣对手。另外具可靠史料记载,在耿炳文出征时候,建文帝对耿炳文说:“千万不要让我背上杀叔叔的罪名啊”,如此优柔慈善之人如何能战胜冷酷好战的朱棣呢,所以建文帝注定要失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