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出臺加快農業機械化實施意見

到2020年全省農機總動力達到1530萬千瓦,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2%,小麥、玉米生產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

10月24日,省農業機械發展中心傳來消息,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我省近日印發《關於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從我省實際出發,立足細化和充實國務院《指導意見》,提出了今後一個時期全省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思想、工作目標、重點任務和主要措施。

《實施意見》提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適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以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三大農業省級戰略、有機旱作農業以及滿足廣大農民對機械化生產的需要為目標,以農機農藝融合、機械化信息化融合、農機服務模式與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相適應、機械化生產與農田建設相適應為路徑,以科技創新、機制創新、政策創新為動力,推動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走出一條具有山西特色的農業機械化發展道路,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省農機裝備產業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農機裝備結構和作業條件持續改善,農機社會化服務領域加快拓展,農機使用效率進一步提升。全省農機總動力達到1530萬千瓦,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2%,小麥、玉米生產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設施農業、畜牧養殖和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取得明顯進展。到2025年,全省農機裝備產業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農機裝備基本滿足農業生產需求,農機作業條件明顯改善,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基本建立,農機使用效率明顯提升。全省農機總動力達到1630萬千瓦,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7%,丘陵山區機械化率達到65%以上。設施農業、林果業、畜牧養殖和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率總體達到50%左右。

《實施意見》確定了今後一個時期全省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重點工作任務。一是要加快推動農機裝備產業轉型發展。研發製造適合國情省情、農民需要、先進適用的農業裝備,推進農機裝備創新發展;建立健全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推用深度融合的農機裝備創新體系;優化農機裝備產業結構,逐步構建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加強農機裝備質量可靠性建設。二是要著力推進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聚焦農業生產關鍵環節和機械化薄弱環節,推進“2+7”(小麥、玉米+馬鈴薯、高粱、胡麻、莜麥、穀子、蕎麥和豆類)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圍繞農業結構調整,推進設施農業、畜牧養殖業、林果業、中藥材生產等農業生產全面機械化。三是要大力推廣先進適用農機裝備與機械化技術。加強綠色高效機械裝備和技術示範推廣,精準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和積極推進農機報廢更新補貼工作,推進機械化有機旱作農業並實行作業補貼,推動智慧農機示範應用,推進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加強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四是要提升農機社會化服務水平。創新金融政策,扶持農機服務組織創新發展;實施農機社、場和戶示範培育工程,扶持建設“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促進農機服務提檔升級。五是要加強農業機械化基礎設施建設。開展農田“宜機化”建設推進行動,為丘陵山區發展農機化創造良好條件;支持農機合作社建設場庫棚、維修車間、農產品儲藏、烘乾等設施,建立健全農機維修網絡和信息化服務平臺,改善農機作業配套設施條件。六是要加強農機人才培養。進一步健全新型農業工程人才培養體系,結合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加強農機實用人才隊伍建設。

《實施意見》強調,要建立省級農業機械化發展協調推進機制,統籌協調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發展工作。各地要充分認識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性、緊迫性,將其作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內容,納入本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和議事日程。要結合當地實際,制定務實管用的細化方案,建立協同推進機制,落實部門責任,強化目標考核,形成工作合力。要發揮政府在推進農業機械化中的引導作用,充分尊重農民意願,調動各類市場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要加強典型經驗總結推廣,營造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良好氛圍。(王秀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