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劝你别太“善良”

我劝你别太“善良”

我劝你别太“善良”

我劝你别太“善良”

我劝你别太“善良”

我劝你别太“善良”

我劝你别太“善良”

我劝你别太“善良”

我劝你别太“善良”

我劝你别太“善良”

写在后面的话

“善良”。

这种“善良”是打双引号的。

有三种人理解所谓的“善良”是这样的:

第一种人,过分地帮助别人,直到别人非常反感;

第二种人,认为自己不做恶,于是事事讲“原则”讲“规则”,不懂圆通;

第三种人,什么事都要哭一下,对人完全不会有负面情绪。

第一种人和第二种人都是别人痛苦,自己也痛苦,而第三种人是自己痛苦。

这样的“善良”不要也罢。

第一种人不断地帮助别人,并且是主动的、别人没有需要的,那么这种人是为了满足自己存在感而已,并非善良;

第二种人过于讲原则,不懂变通,执着于规则上的东西,漫画中的女性则是如此,她死于执着要照顾老人,这其实不是虚构的漫画,而是真实故事,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故事,有一个女人开货车不小心撞伤一个老人,老人昏迷,而老人的家属跟女人说:只要你付10万元,其它的事你不用管。但是女人真的很善良,觉得老人的儿女都很不孝,是不会花心思去照顾老人的,于是决定自己照顾,然而几个月下来,把自己辛苦几年的货车给卖了,生意也停了,全部的积蓄也搭进去了,只一心执着地照顾老人,然而老人并没有醒来,最后家属把女人告上了法庭……

想照顾老人是没有错的,但或许应该采取别的办法,不然真是白白搭上自己全家的生活可真是不值得的,因为每个人都需要履行自己的责任,家人也是需要你的。若是把自己一家人给搭上,把孩子的未来给搭上,那你是做了好事还是好了坏事呢?

第三种人最惨,什么事都不敢发脾气,不敢有“负面”情绪,默默地忍受,最终的结果自己崩溃。她们以为自己是善良,实则是懦弱。

发善心是需要个人修养的,我们普通人只能做一点点,想学某些大师级人物发善心、发慈悲心,于是却只学到了他的表面,内在实则距离很远,所以别对自己的要求太高,我们能模仿只不过是些许皮毛而已,真正是需要能够圆通一切的内在修养。

我劝你别太“善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