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九月霜降無霜打,十月霜降霜打霜,今年冬天天氣怎樣?

農村俗語:九月霜降無霜打,十月霜降霜打霜,今冬天氣怎樣?

時間最無情,轉眼間又是一年霜降。秋天又將過去,古人說“秋收冬藏”,不知各位這一年的秋天收穫如何呢?隨著霜降節氣過後,將會迎來一場漫長的降溫旅程,萬物蕭瑟。

儘管現在農村地區大部分實現了機械化,一些特殊的農作物還會採取大棚種植,將天氣的影響降到了最低,但是天氣卻仍然是個不可忽略的問題,因此古人傳下來的這些俗語就派上了用場,比如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句俗語,“九月霜降無霜打,十月霜降霜打霜”。

俗語說:九月霜降無霜打,十月霜降霜打霜,今年冬天天氣怎樣?

依照屬於表面意思來說,若是在九月開始霜降的話,那麼霜降之後的天氣就不會變得很寒冷。因為此時霜降有些為時過早,多是因為一些冷空氣導致的短期霜降現象。早上起來可能會覺得外面晾曬的衣物潮溼了些許,但在植物的莖葉上卻難以呈現完整的白霜,在這之後隨著溫度回升,霜的現象也會隨之消失一段時間。

而若十月霜降的話,此時深秋已到末尾,作為收官的節氣為接下來的天氣越來越寒冷敲開了大門。

俗語說:九月霜降無霜打,十月霜降霜打霜,今年冬天天氣怎樣?

舉一個明顯的例子,今天是陰曆九月二十六,然而恰逢霜降節氣,儘管第二天確實出現了霜降的現象,但天氣並沒有因此而愈發寒冷,相反這幾天還有大幅度的溫度回升,有些人把厚重的秋服脫掉穿上了夏天的便裝。

當然這不是長久之計,很快西伯利亞寒流將會帶來冷空氣,在此影響之下,我國多個地區的降溫便會愈發明顯,簡單來說,就是冬天要來了。

眾所周知,秋天的氣候特點是乾燥,而且氣溫也會逐漸轉冷,尤其是在霜降之後,晝夜溫差會變得更大,早晚天氣很涼,因此各位需要注意早晚多加件衣服,中午又有著秋老虎的說法,會比較熱。在霜降之後,植物會漸漸枯死,大地一片蕭瑟。

俗語說:九月霜降無霜打,十月霜降霜打霜,今年冬天天氣怎樣?

其實以科學的角度來說,露結為霜的說法並不準確。露所凝結成的凍露其實是堅硬的小冰珠。要形成霜,首先地面溫度得降到零度以下,同時貼近地面的空氣中的水汽含量要達到一定程度。一般來說,霜降節氣都會在10月23日前後,此時間段別看咱們南方地區還挺暖和,此刻的東北地區北部,內蒙古東部和西北地區已經大部分處在了零攝氏度以下,有在哈爾濱上學的小夥伴可能馬上就要迎來寒假了。

咱們都知道農村的俗語大部分都是為農業生產而準備的而霜降時節,北方大部分地區基本上都處在了秋收尾聲。即便是最耐寒的蔥,在這個節氣之後也不會再生長了,也因此北方地區也流傳著這麼一句老話“霜降不起蔥,越長越要空”

俗語說:九月霜降無霜打,十月霜降霜打霜,今年冬天天氣怎樣?

而在南方卻是秋收的大忙時節,一般來說三季雜交稻和晚稻還在收割,早茬油菜等也處在收穫的關頭。收穫完之後大部分我國大部分地區也算是整齊劃一地進入了乾季,這個時間各個林業部門就要就會多多宣傳防火工作了。

當然這類節氣俗語也要因地而異,我國南北方差異明顯。現在很多人一直嚷嚷全球變暖,可能處在南方的我們並不能感同身受,唯一比較讓人刻骨銘心的事16年的夏季,那一年夏天的溫度突破了往年的上限,就連很少破35度的江南地區都高達40攝氏度以上,而且一連就是一兩個星期的高溫,不可否認這和全球變暖脫不開關係。好在這幾年經過國家政府的干涉治理,很多地區都恢復了生態,季節性越發明顯。

俗語說:九月霜降無霜打,十月霜降霜打霜,今年冬天天氣怎樣?

最後,俗語介紹到這裡就結束了,霜降之後大部分地區都將迎來降溫,大家千萬別不把早晚寒冷當回事,這個季節最不缺的就是感冒群體,前段時間引發的季節性流感也是一度引起熱議,如此從俗語看來,似乎這一年的冬天不會很冷,對此您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