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傑明巴頓奇事》:在逆流的時間長河裡探索時間與生命的價值

“如果我們能夠出生的時候80歲,逐漸接近18歲,人生一定更美好。----馬克·吐溫”


前言:《本傑明·巴頓奇事》這部電影是一部充滿童話色彩卻又富有現實指導意義的經典之作。導演大衛·芬奇巧妙地以本傑明和黛西的愛情作為主線,他逆生長她正生長,一次次地相逢錯過,譜寫出他們註定不一樣的愛情。同時,又以本傑明倒寫人生的奇妙境遇作為輔線,用緩慢移動的長慢鏡頭,意味深長的電影對白慢慢地走進你我心裡。一部159分鐘的電影,有些慵懶有些冗長,但大衛·芬奇卻用本傑明的一次逆行人生將生命中如此紛繁複雜的情感交錯、生命真諦、時間客觀展現得一絲不掛、一覽無餘。

我們總是渴望時光倒流、重返年少,總是想象著那樣的歲月必然美妙。可是,如果真的是時間逆流呢,如果不僅僅是倒流到某一時間某一階段,而是一生都在倒寫逆行呢?這樣的方式我們還會喜歡嗎?而《本傑明·巴頓奇事》就是這樣題材的一部電影,它讓我們在本傑明一生逆流而行的時間長河中,用不一樣的視角去感知時間的客觀、生命的可貴和人生真正的價值。

今天,我們就來解析一下為何一個返老還童、平淡無奇的傳統素材卻可以讓這部影片獲得3項奧斯卡大獎和10項提名,我會從電影的故事內容、敘事手法兩大方面分析這部電影的魅力與價值。同時,在文章第三部分我也會闡述自己通過本片引發的我對時間和生命價值的幾點思考。

《本傑明巴頓奇事》:在逆流的時間長河裡探索時間與生命的價值

01、從故事內容角度分析:他因太醜被親生父親視為“怪物”拋棄,卻被她視為上帝的孩子親如母子,被養老院的老人視如家人

正值二戰剛剛結束,滿街的歡呼雀躍,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此時本傑明的母親因他難產而死。他的樣貌真的奇醜無比,完全不是一個嬰兒:白內障的眼睛、褶皺的皮膚、微弱的心跳,這些讓他的親生父親覺得這就是一個怪物,於是父親的第一反應是將他拋棄,他把襁褓中的本傑明送給了本傑明母親的妹妹奎尼。

“哦,你醜的就像只舊罐子,但你仍是上帝的孩子”

善良的奎尼知道似怪物般的本傑明,沒有人會去收留,於是她選擇了將他留在養老院,在那個夜晚,本傑明正式有了他的大家庭,一間溫暖的養老院(奎尼經營的一間養老院)。

影片用異常安靜的畫面刻畫著養老院裡的日常瑣事,他們緊緊抱團相互取暖,他們記得每個人的生日併為之慶祝,他們熟悉彼此的愛好並小心呵護,在這裡不是親人似家人,無數相處的細節刻畫讓我們內心充滿愛和感動。

電影中多次出現奎尼幫“年邁”的本傑明洗澡的畫面,就如對待自己孩子般溫柔,虔誠和有愛。這種母愛的光輝就在這一幀幀靜止的畫面裡散發出來,深深打動著屏幕前的你我。

你會覺得,原來世間還有如此純粹的親情,不是母子卻超越母子,不是親人卻視如家人,絢爛無比!

其實這有些諷刺,因太醜而被親生父親丟棄,卻被毫無血緣關係的奎尼視若珍寶,小心呵護。有時人性的善真的與膚色無關、與血緣無關,它僅僅只與人有關。像奎尼這般毫無血緣卻願傾盡所有的無私付出更是值得歌頌與讚美。

這就是本傑明·巴頓奇異故事內容本身溫情魅力的體現。

《本傑明巴頓奇事》:在逆流的時間長河裡探索時間與生命的價值

02、從敘事手法角度分析:他與她在人生時間長河裡的一反一正、時光交錯,在相仿的年齡終於陷入熱戀,正反的交疊註定了這段愛情的刻骨銘心和彌足珍貴

第一次遇見,他對她一見傾心。那年黛西7歲,本傑明似70歲;那年他滿臉皺紋,她天真爛漫。黛西說“你跟我見過的所有的人都不一樣。”他則委屈地回答“我其實並不像我表面一樣老。”很奇特的邂逅,又或許是電影渲染的效果,那年他愛她,她好像也愛他,似命中註定。

第二次遇見,他成為了船員,她成為了耀眼的舞者。他約她吃飯聊天,她為他跳舞甚至大膽地約他更深一步,但本傑明選擇了拒絕。那年他65歲,黛西26歲,他對著她離去的背影說“因為你的年輕只有一次,所以今晚不行。”

拒絕是因為不愛嗎?並不是!我們可以強烈地感受到正是因為太愛,本傑明才選擇了拒絕。因為他想把最好的自己展現給最愛的她,他認為這個階段的她太美太年輕,而自己的身體於她而言是蒼老的,他不想給她帶來糟糕的體驗,這種愛是一種尊重、用心、超乎肉體地深沉之愛而非膚淺的魚歡之愛。

《本傑明巴頓奇事》:在逆流的時間長河裡探索時間與生命的價值

“相向而行時,相會就只有一瞬間”

終於再一次相遇,他們時光交疊,年齡相近,那年本傑明49歲黛西43歲,早已相愛的他們一發不可收拾。黛西說“我想你留下來陪我睡覺。“他說“必須的“。那一刻,他們不再掩飾自己的內心,他們如膠似漆,坐船旅行;他們結婚生子,互相依靠;如果是童話,似乎這個時候導演就該以從此幸福快樂的生活在一起而謝幕了。但大衛芬奇並沒有,他選擇了遵循時間的無情,他讓本傑明知道時間會讓黛西慢慢老去而自己將成為一名毫無自我照顧能力的嬰兒,於是本傑明選擇了拋下妻女,去印度獨自生活。

拋妻棄女是狠心、無情、自私嗎?並不是,是因為他太愛這個家。他不忍自己無法陪她終老他不忍今後的歲月年邁的黛西需要照顧成為嬰兒的自己;他不忍女兒以後長大面對這樣的父親;所以縱有萬般不捨,但終究是因太愛抵過了不捨,他選擇了離開,獨自生活。

本傑明此時的離開其實也寓意著在時間的長河裡無論是順流而下還是逆流而行,我們都無力改變。執子之手,不能與子偕老,這是本傑明逆流而行的無奈人生。正是這無力改變的悲情才讓我們對他們的愛情無法忘懷,刻骨銘心。

這種時光交錯、順敘倒敘的敘事角度所呈現出來的美好愛情也是本片的魅力所在。

《本傑明巴頓奇事》:在逆流的時間長河裡探索時間與生命的價值

03、淺談《本傑明·巴頓奇事》這個奇異故事,帶給我的關於對時間、生命的幾點思考

① 無法改變的時間,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唯一的存在,它讓生命擁有獨特的魅力,我們應該去紀念和釋然。

時間作為一種載體,它具有不可逆和單向性的屬性。即使本片中,本傑明可以從一開始的老人變得越來越年輕甚至變為嬰兒,但他也無力去改變時間的這兩種屬性。所以他同樣需要去承受自己所愛之人的離去、道別,無論初生還是垂死,我們都無力改變時間。

正因為時間特性,使得我們的每一分每一秒都獨一無二且彌足珍貴,時間的長河匯成了我們的生命,讓我們的生命擁有獨特的魅力。既然無法倒流,無力改變,那就選擇用釋然接納的態度去擁抱生命吧,不追過往不悔曾經,努力地讓自己的生命與眾不同。

② 向死而生的宿命,更加凸顯出活著本就是種價值的存在和活出精彩的可貴。

關於生命該怎樣度過,過程我們預知,但關於生命最終走向何方,我們卻清清楚楚。向死而生的宿命,註定了我們想要不一樣的人生。

本傑明用他一生的感悟給他的女兒寫了如下對白:“我希望你能活出最精彩的自己,我希望你能見識到令人驚奇的事物,我希望你能體驗未曾體驗過的情感,我希望你能遇見一些想法不同的人,我希望你為自己的人生感到驕傲,如果你發現你自己還沒有做到,我希望你有勇氣

他想告訴女兒,去體驗各種不一樣的生活,去感受不一樣的情感,去實現自己內心的真正地渴望,因為他知道關於終點我們無力改變,所以請一定要讓過程精彩,這也是所認為的關於生命價值最好的展現方式。

《本傑明巴頓奇事》:在逆流的時間長河裡探索時間與生命的價值

③ 唯愛永存的理論,告訴我們應學會愛自己和愛他人,因為這會讓生命顯得無比溫暖和耀眼。

如果一段旅程,沒有情感貫穿,那必是毫無生機和無聊至極的。本傑明的父親從一開始的拋棄到年邁時主動尋找本傑明的行為,正是對親情的渴望和追尋,因為沒有情感的人生是蒼白的,是暗淡無光的。

人類的天性是群居,在我們漫長的一生中都在渴望愛情、親情、友情,大多數人都會害怕孤獨。所以努力去學習如何愛自己和愛他人是一節必修課,無論是家人還是陌生人,它需要我們懂得感恩、善良,需要我們擁有愛人的能力。因為愛,會使我們的人生變得異常光輝美好。

其實,無論怎樣的人生,活著本就是一種幸運與價值的存在。每個人會有不同的道路,而這條路只有自己可以走完,有人將此搞得一團亂麻,有人卻耀眼絢爛,這並沒有什麼規矩可言,只是自己選擇了以怎樣的方式度過一生。

結語:

這是一部帶有淡淡哀傷、值得細細品味的大師之作。不管是溫情的故事內容,還是時間交錯的敘事手法,都帶給我們不一樣的觀影體驗與思考,這也正是這部影片的魅力所在。如果在某個午後你嘗試沉浸其中,你會發現打動你的不僅僅是刻骨銘心的愛情,更多的是本片關於時間、生命和現實的探討,希望你也可以有自己的不同感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