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中国独角兽爱走群众路线

胡润研究院昨日发布首份《2019胡润全球独角兽榜》(HurunGlobal Unicorn List 2019),入选标准是全球估值10亿美元以上的科技初创企业,上榜企业创办不超过10年,获得过私募投资且未上市。

不出预料,今天入选榜单的各家独角兽公关们就开始忙活着“上头条”,这是一个难得刷存在的机会。

如果把这份独角兽榜单看做近几年中美科技创业的对决,似乎中国完胜美国。

从总分表现来看,截止2019年6月30日,全球有494家独角兽企业。中国超过美国,以206比203领先,中美两国拥有世界八成多独角兽公司。

这个成绩不得不说令小编感到有些意外。中关村居然打败硅谷?确实是。从城市来看,北京是全球独角兽之都,有82家,轻松领先于旧金山的55家。

从其他城市来看,上海47家排名第三,纽约25家排名第四,杭州都以19家进入前五,深圳18家排名第六,南京都以12家排名第七。“前七大城市”中中国占了5席。很自豪有没有?在这里要表扬一下上海,一直被批没有创业文化,谁知悄无声息竟然聚集了如此多独角兽企业。

在从估值来看,全球前三大独角兽来自中国:蚂蚁金服1万亿人民币估值、字节跳动5000亿、滴滴出行3600亿。

原来中国独角兽爱走群众路线

不过,这是否真的意味着中国科技创业傲视群雄?别着急,既然是科技创业,那么我们先来看看科技含量。在中国独角兽企业最多的行业是哪些呢?排在前列的是电子商务、金融科技、媒体和娱乐。分别有33、22和17家。

原来中国独角兽爱走群众路线

说到这里,小编不得不提一下这两天的几则新闻。首先是社交电商淘集集被曝出因欠下高债而惨遭供应商讨伐的消息。到底欠了有多少呢? 据说今年至今,淘集集已经亏损近12亿元,每个月亏两亿。

淘集集的定位是以主攻三、四线城市以及乡镇地区的下沉市场为目标,试图打造比拼多多更“下沉”的社交电商平台。为啥会亏这么多呢?因为淘集集的月活跃用户号称已经有4000万。虽然如果不是这则新闻,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淘集集。不过鉴于“买的越多,补贴越多”的商业模式,亏2个亿也不算事。

小编感叹,投资人估计亏的心都要滴血了吧。以每月两亿的亏损来补贴中国十八线小城镇群众“剁手”,这简直是新时代共产主义精神啊。

这两年以社交电商为卖点的电子商务创业如火如荼,所以这一行业独角兽企业最多并不奇怪。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电子商务究竟有多少科技含金量?就连这一行业的鼻祖——阿里都说自己更多是商业模式创新。这些独角兽的用户有多少是买来的,恐怕只有自己清楚。

那我们再来看看另一大聚集独角兽的行业——金融科技。再来说说昨天爆出来被调查新闻的51信用卡。资料显示,成立于2012年的51信用卡最初不是做P2P业务的。它从信用卡账单管理工具起家,但是发现这领域根本不赚钱,直到2014年接入金融服务,51信用卡才开始真正腾飞。目前,51信用卡主要收入来自信贷撮合及服务费,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互联网金融公司。

2018年51信用卡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上市后首份年报显示,2018年,实现营收28.12亿元,较2017年增长24%;净利润21.69亿元。一年21亿净利润,土豪到连创始人孙海涛都说“利润好到不好意思说”。

如果不是已经上市,51信用卡也会进入今年胡润的独角兽榜单。但是这样的一只“科技”独角兽企业,却在警方通报中显示“委托外包催收公司冒充国家机关,采取恐吓、滋扰等软暴力手段催收债务的行为,涉嫌寻衅滋事等犯罪。”高大上的金融科技瞬间跌落到“黑社会”阶层,尴不尴尬?

另外一家独角兽企业,微众银行 是中国首家民营银行,也是中国第一家互联网银行,由腾讯牵头发起设立,于2014年底正式开业,微众银行成长速度惊人,尤其以在线借贷产品微粒贷闻名于业内。去年年报显示,微众银行发放贷款及垫款1165亿元,不良贷款率仅0.5%;实现营业收入100亿元,净利润24.7亿元。

不得不说,互联网金融真的很赚钱,也难怪大佬们前仆后继的都往里面砸钱。

但是一个对比可能会让人困惑。美国金融科技独角兽企业21家,中国为22家,但是中国金融科技独角兽的总估值为2620亿美元,美国只有710亿美元,至少是美国的4倍。为什么?是中国独角兽企业更有科技含量么?恐怕不是,要知道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几乎都是在照搬美国模式。唯一的解释就是:人口红利。

事实证明,人多不仅好办事,人多还能估值高。如果人不够多怎么办?那就买。

说到这里,再来看一下美国,与中国独角兽企业喜欢走群众路线相比,美国的独角兽企业的科技含金量似乎更多。独角兽最多的行业前三分别为云计算、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

不管是金融科技,还是电子商务,把这些初创企业推上独角兽位置的,还是咱们这泱泱大国的人口。不知道有没有业内人士仔细算一下,如果划分到人头上,究竟是哪个行业的用户最值钱?

从这份榜单中,小编发现的另外一个有意思的事实就是,中国的独角兽越来越多被巨头所垄断。胡润表示:“中国企业在剥离独角兽业务方面无疑是最成功的,全球20家‘分拆出来的’独角兽企业中,有18家是中国企业。例如阿里巴巴,2014年将支付宝拆分独立出来,成立了蚂蚁金服。” 阿里巴巴、中国平安和京东各剥离了3家独角兽,苏宁和网易各2家。

不得不佩服,金融背景起家的平安,也会成为独角兽的孵化器。这也难怪有分析人士称平安已经“封神”。不过,仔细想一下背后的逻辑,无论是一账通,还是陆金所,平安走的路线依然还是群众路线。平安这些年积累的保险用户,足以让任何互联网初创企业望洋兴叹。说到这里,同样积累了海量用户的国寿和百度是不是该反思一下了?

新金融记者:盛长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