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左旗毕克齐镇

土左旗毕克齐镇

土左旗毕克齐镇

毕克齐镇为土默特左旗辖镇。“毕克齐”系蒙古语译音,意为“先生、文书”。1954年建毕克齐镇,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镇。位于旗境中部,距旗府14公里。面积56平方公里,人口2.6万。呼(和浩特)包(头)公路、京包(头)铁路横贯全境。辖大旗、鸟儿素、碾道、五道街、二道街、马王庙、庆春元、百庙、董家营、和顺店、一间房、北店、大古城、小古城、水磨、南园子、北园子、脑包、杨家堡、银匠房、流水、解放、曲房、腊铺、崞县、官保26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以农为主,主产小麦、谷子、高粱、玉米等,经济作物有大葱、大蒜、长山药、烟叶等。毕克齐乡镇企业发展较快,年产值超亿元。是一个约有400年历史的古老集镇。

1基础设施

毕克齐镇总体来说,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风险能力没有较大改观。

毕克齐镇共打各类机电井46眼,建成了脑包底盘山引水工程和南窑子节水工程,新增灌溉面积860亩,毕克齐镇保灌面积达到1400亩,新建三护工程20多处,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科技力量的投入,初步完成了井尔沟1500亩绿色有机食品种植基地的认证工作。在畜牧业建设方面,通过不断优化畜群畜种结构,转变养殖方式,大力发展舍饲养殖,现在大青山乡共建成标准化棚圈360处,同时建成上南滩、乌兰不浪、坝顶三个奶牛养殖小区。

在旅游设施建设方面,重点围绕发展哈达门高原牧场旅游区,以五道沟为中心开发农家乐民俗旅游,已累计投资30多万元,完成了道路、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家院落整治及设备的配置。利用毕克齐镇抗日根据地被确定为全国106个红色旅游示范区的契机,积极发展红色旅游,现已完成工业园区到井尔沟公路的立项审批和前期的招商规划工作。

乡村道路建设,毕克齐镇近几年累计修整乡村路约200公里。毕克齐镇辖9个行政村,68个自然村,各自然村全部通电,马王庙村开通有线电话。

2交通状况

毕克齐镇交通较便利,呼—武公路(104省道)由南向北纵贯全境,入境约19公里。毕克齐镇位于榆中县来紫堡乡方家泉村,东靠方家泉,西邻城关区阳儿沟,南靠312国道,北至小青山,规划削山造地2431亩,符合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建设规模面积需求,既能满足当前建设用地,也为长远发展预留部分土地。第二,交通比较便利。大青山地块离城区最近,距东岗大坡不足3公里,南接312国道。

3气候情况

毕克齐镇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无霜期118—128天,年平均气温3.3℃,1月最冷,平均气温—14.4℃,年极端最高气温32.1℃,年极端最低气温—32.6℃,境内空气较为湿润,历年相对湿度在50—57%之间。春季,气温升高,土壤解冻,青草露头,播种开始;夏季来临,雨季开始,气温高,多雷雨、山洪、冰雹;秋季开始,牧草变黄,“三秋大忙”,天气渐凉;冬季约在(11—翌年2月),冬季开始,土壤冻结,树叶完全脱落。

4机构改革

毕克齐镇机构改革后,下属三个办公室、两站、一所,具体是:

党政综合办:职能是,负责转达、处理县委、人大、政府及各部门来文来电,承办乡党委、人大、政府、纪检、群团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等的文件草拟收发以及进行会议召集、协调联络、检查督促、来信来访、社会治安、后勤服务、基层党组织管理日常事务。

经济发展办:职能是,贯彻执行财政、财务管理方针、政策,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组织协调县税务、财政等部门完成财政税收任务和财务收支工作,负责国有资产管理、驻乡工商企业协调管理、扶持和引导涉农中介组织的发展,监督检查行政村财务执行情况与农民负担等工作。

社会事务办:职能是,负责处理土地、教育、文化、卫生、扶贫、民政、人口和计划生育等方面工作。

农牧林水科技综合服务站:职能是,负责农、牧、林、水、业工作,完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科技、市场信息及农、林、牧、水、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指导抵御自然灾害和防控畜牲疫病;为本乡农业产业化发展服务。

文化、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站:职能是,负责本乡文化、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技服务工作,进行文化、卫生宣传和技术服务,为农村妇女提供生育保健服务。

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所:职能是,负责处理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方面的工作

5特色资源

长山药

长山药以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而著称。长山药,又叫薯蓣、怀山药,系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在《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等历代药典中皆被视为健身、扶脾、养胃的上等滋补佳品,可起到人参所起不到的疗效。长山药性温不火,营养丰富,青年、老年、妇女、儿童、婴儿均能食用。据化验,长山药中富含蛋白、淀粉、还含有钙、镁、锌、铁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长山药既是药典佳品,又是纯天然、无公害、高营养的绿色食品。被誉为“中国小人参”。

长山药为本镇特产之一,历史悠久,质地优良,以条长、茎粗、皮薄、质细著称而远近闻名。民国初年,产量已超十三万斤。当时主要是销往各地加工入中药,一部分供当地缺奶婴儿、体弱老人经食用补体。远销南洋群岛、日本、美国旧金山等地。过去一直出口是冻条,后来改为晒条,延长了储存时间,又提高了产品质量,受到客商的普遍欢迎。

长山药,既是一味健身、扶脾、养胃的滋补品,又是待宾客筵席上的名贵食品。《神农本草经》载:“薯蓣味甘,性温。主养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可起到人参所发挥不到的疗效。人参由于食后燥热,不宜青年人服用,但长山药性温不火,营养丰富,不论老年、青年、还是妇女、儿童、婴儿均可服用。岳村曾有一个面黄肌瘦的儿童,在百医无效之际,开始服用长工山东省药细粉,每天清早煮汤一碗,一个月服用了二十多斤,使这一孩子渐渐体胖红润起来。一位来自香港的客商说,他们结长山药的吃不法有两种:一是在水中煮三天三夜,然后醮白糖或蜂蜜而食。一是在水中煮三天后,再以白糖或蜜蒸馏食之。在国外称长山药为“中国人参”。长山药在筵席上又是待客的名贵食品,经厨师加工后的拔丝山药、蜜饯山药,可谓为独具一格和佳肴。

喇嘛洞召

土左旗毕克齐镇

喇嘛洞召,汉名"广化寺"。位于土默特左旗毕克齐镇北8公里处。

喇嘛洞召由银洞、佛爷府、经堂等组成。银洞两侧的悬崖峭壁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岩刻造像。岩刻采用了深浅不同的浮雕技法,线条粗犷有力,形象生动古朴,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喇嘛洞召三面环山,寺前山泉淙淙潺潺,逶迤蛇行;寺后白云缭绕,祥光笼照;两旁苍松翠柏,怪石嶙峋;加上山风习习,野香缕缕,更显得佛地生辉,犹如仙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