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中小學教師晉升高級職稱的難題?

梁大悅1


這些諸多的嘗試,應該是破解之道!

公辦中小學教師職評所帶來的難題確實讓人頭疼。工作了一輩子退休了還是初級職稱;沒有論文獲獎證明等等那些硬件別想晉升高級教師的事;年輕教師工作量不低而工資報酬卻很低;評上高級教師的不上班而工資最高……

如何破解這些難題呢?下面的一些做法或許真的給我們提供了參考意見。

  1. 某個地方讓所有的教師只要夠格晉級,全部都讓晉,無論是中級職稱還是高級職稱,條件達標了,直接參與職評。不過,他們把專業技術職務(職稱)與工資不掛鉤,而是工資與崗位掛鉤。只有晉了崗位,才有工資,才能漲工資。
  2. 中部某些省規定,一直在鄉村工作30的教師可直接評聘高一級職稱。只要聘上,有崗有工資,前提是不能離開農村學校。這種辦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職評上的壓力。
  3. 某省規定,鄉村教師30教齡,離退休不足5年的,直接認定為高一級職稱,有崗有工資,離開無效。這樣也可以解決一部分老教師做夢都想晉高級職稱的願望。
  4. 還有某地規定,教齡滿15年可不受崗位比例限制,直評中級職稱;滿20年,可直評副高級職稱;滿30年可直評高級教師。這不也是在緩解職評的難題嗎?
  5. 增加教齡津貼,降低職稱對績效工資的影響。應該說這也是釋放職評帶來的困惑。
從這些舉措來看,正在試圖破解評聘高級教師的難題,緩解職評帶來的壓力和影響。種種跡象可能正在表明,職稱的影響正在或許已經降低。

中小學教育者


自從八六年開始教師職稱評審以來,開頭幾年還算風平浪靜。從一九九二年以來,競爭愈演烈,條條框框也越來越多。學歷,教齡,榮譽證書,任教年級,學年教師評定等等,光是這些硬件就使一般教望而生畏。

我所在的鄉鎮在一O年前有兩所中學,十所小學,每年能獲市級優秀教育工作者的最多一個名額,獲區級獎的頂多不過兩三名,這些名額多半被教育組領導和校長獲得,其餘的人不可能得到。

從九二年到二0O0年十年間,我們鄉一共搞了五次教師職稱評審,每年最多爭取一箇中高。但這幾個名額都被教育組和中學領導獲得,因為他們硬指標的分數比別人高。至於小學教師,本根就不夠資格參加中高評審。因為他們大多數是中專,就是少數大專生,沒教中學,不能參評。

對於高級職稱的評審,我提幾條不成熟的建議。

一降低硬件指標,使一般教師有資格參加評審。

二,縮小高職和中職的經濟差別。高級職稱比下一級職稱要高700一一丨0OO元,這也是教師竟爭高級職稱原因。

三,儘量照顧中小學教獅,名額向中小學教師傾斜,提高中小學教師的積極性。


程世儒


也許是高層不想要教師吃大鍋飯吧!以職稱把教師分成三六九等,會上課的給多點錢,不會上課的給少點,不服你就來評呀!以後大家就奔著錢拼了命的評職稱,本事不行就走關係。最後,評上高職稱了不上課,不評職稱的還是上課,課上多了有一點水平,甚至超過高職稱的教師,於是不服氣:你的技術比我差,憑什麼拿的工資比我高。教師職稱,初心不錯,主要是越走越偏了方向。


撒鷹


如何破解中小學教師晉升高級職稱的難題?筆者就此談談自己的看法。

應該說,國家實施教師職稱制度的意義是重大的,設計是科學的。然而由於一些學校在執行過程中出了偏差,導致老師對高級職稱評審怨言頗多,呼聲高漲。

比如2016年職稱評審制度改革後,雖然淡化了論文條件,可是卻突出了業績條件。怎樣證明你的業績呢?就是看你獲獎的級別、獲獎的次數,考核的優秀次數。學校初步評審也是按業績條件把符合條件的老師積分排名。

問題是有人為了評職稱而搞課題,為了評職稱而發表論文(說句實話,有多少人是自己寫論文憑質量自然發表的呢),為了評職稱而花心思獲取獎勵和年終考核優秀。

加之多年來高級職稱晉升僧多粥少,埋頭於教育教學的廣大一線老師們自然怨言不少,呼聲高漲。

筆者以為,想要破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借鑑醫護人員職稱晉升辦法。目前醫護人員高級職稱晉升的辦法不是評審,而是考試,且沒有指標限制。考試合格的晉升高級職稱,有多少晉升多少。這個辦法比評審的辦法要公平公正一些。

二、適當降低高級職稱工資和中級職稱工資的差距。當前二者月收入相差一千元左右,這是一些人拼命評審晉升高級職稱的主要目的。

三、改革教師高級職稱制度,使其更加人性化。比如今年河南省的評審變化可謂誠意滿滿,最大的亮點就是提高職評比例,政策上大力向農村教師傾斜,降低職評標準,其中正高職稱上浮30%,其中還規定:晉級高級職稱的教師教齡滿30年(男),女滿25年;晉級中級職稱的教師教齡滿25年(男),女滿20年;這些教師可以不受職稱結構比例限制,還有兩個很有力度的措施:一是“大齡教師直接晉級制度”:年齡滿55歲,男女教師教齡滿30年者,無業績(證書)也可直接晉級,不用評委會評審。二是專家評議環節不人為設置淘汰率、不限制通過率,只要符合評價標準要求的人員全部予以通過。

這樣的改革,對普通教師來說,無疑是一個極富誠意的大禮包。


三尺講臺一路行吟


怎麼破解?實際完全取決於上層,一個老師,想進職稱,唯有向目標邁進。

輕教學,重證書,唯有如此,才有希望。

第一:課題。

不管你願不願意,課題作為評職稱的硬件,是一定要有的。

你不會,那怕找人代寫,也一定要有。寫好了,還要想辦法找人送上去,不然也得不了獎。

第二:優質課。

不管你善不善於表演,那怕你年過半百,也要努力爭取。普通話要好,形象要好,課件製作水平要高,要有新意。以上只要努力做到,只要有資格參賽,至少三等獎。

第三:榮譽證書。

那怕你成績不好,教學水平也不太高,也不要灰心,只要領導願意給你,總能找到你身上的閃光點的。

領導不給,自己爭取,小地方,2000元要個證書還是很有可能的。和領導搞好關係,以後你評職稱會更方便。

這三樣缺一不可,只要你都有了,你離職稱就只有一步之遙了。只要有指標,你就有希望。

別看這幾樣,小地方的老師,再努力估計也弄不來。

職稱最大最大的弊端一個是指標,另一個就是條件。指標太少,條件太高。

如果指標放開,條件不降,對很多老師來講也沒任何希望。

如果條件降低,沒有指標,同樣也沒任何意義。

但這兩樣要想改變,普通老師是沒有決策權的,決策權在上層。

如果學校每個老師把精力都放在職稱上,是一件極其可怕的事。不再靜心教學,更別說備課批改作業了。老師之間勾心鬥角、互相提防,學校還是學校嗎?

儘快改革吧,不能取消,就放開指標,降低評審條件,讓每個普通老師看到希望,是我們對他們最基本的尊重。

大家說呢?


人生如夢LLH


要破解中小學教師晉升高級職稱的難題,就要熟悉評高級職稱所需要的條件。目前高級職稱指標為學校教師總人數的20%左右,高中部可以佔到30%,而小學部高級職稱指標相對較少,在10%到20%之間,針對某些學校而言,高級職稱指標的確太少,有的學校兩年才有一個高級指標,這個難題需要教育主管部門擴大高級職稱指標名額。但老師在評高級職稱的過程中需要提前準備以下材料。

一、論文和課題研究。

論文和課題研究是高級職稱評審過程中的一個硬指標,需要提前準備。很多老師都發表過論文,但進行課題研究的很少,主要因為課題研究的時間長,很多老師不知道如何進行課題研究。課題研究分為普教課題和校本課題,相比之下,校本科題更簡單,也更容易結題和獲獎,而普教課題研究的週期長,正常情況下要2到3年才能結題。課題研究過程為選題、立項、開題、研究過程、階段性研究成果、成果報告、結題和評獎,老師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才能順利結題。


二、優秀證明。

評高級職稱的一個條件就是需要老師有任現職以來至少一個優秀證明,至少是區級以上的優秀證明。很多學校的評優是公開透明的,按照老師的德、能、勤、績等方面進行民主推薦,但也有少數學校的評優是掌握在校長手中的,與校長走得近的人容易被評為優秀教師,平時也很少公開過,這是一種很不正常的現象。

三、公開課證明。

老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也上過很多公開課,但評高級職稱所需要的公開課證明是指在區(縣)級以上獲得二等獎以上的公開課證明,這就需要老師多參加競教活動。現在的微格課也能認定為公開課,但同樣要在區(縣)級以上獲得二等獎以上的證明材料。

四、普通話等級證明。

如果普通話水平不達標,同樣不能評為高級職稱。在我們的地區,從2020年起,小學和初中語文老師,普通話水平等級要達到二級甲等,否則不予申報高級職稱。

五、近五年年度考核綜合評分要名列前茅。

年度考核綜合評分是反映近幾年來的工作成績,在其他條件都滿足的情況下,學校會根據近五年年度考核綜合評分由高到低依次確定申報高級職稱人員。如果年度考核分較低,要評高級職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結語:

職稱不但與工資掛鉤,而且還是老師身份和地位的象徵,積極準備相關材料是破解評高級職稱的有效方式。


Lance課堂


————如何破解中小學教師晉升高‘級教師職稱的難題。原創

——中學和小學雖然不能同日而語,但是,在職稱評定這一塊,可以互相借鑑。

——目前,對於取消教師職稱評定這一塊呼聲較高。但是,根據當前的教育形勢來看,一時兩時還不可能。因為它是教育形勢的需要,是激勵教師努力工作的興奮劑。使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有看頭,有盼頭、有奔頭。只要在職稱評定時儘量做到公平,公正、公開、科學、透明,即使有時候,教師有不滿意的情緒,也不會造成怨恨或者憤恨,大不了是婉惜和遺憾。誰叫你軟件硬件靠不過人?十個指頭有長短,山中樹木有高低。一碗水只要能做到基本端平就可以了。現在就小學高級教師職稱評定這一塊提出如下建議:



——硬件準備:文憑,教齡,級別,檔次。

——軟件準備:教學成果,教學方面的業務資料,獲獎證書,教育教學方面的對外展示評價。硬件是進入高級圈內的基礎。軟件是高級職稱與工資掛鉤的比較基礎。進入高級圈內,只能拿高級的級別工資,必須靠軟件去爭取檔次工資。

——以入職的文憑定級別。假定本科或大專定一級,(大專以下文憑几乎沒有了。)使用一級工資。五到七年自然晉級到高級,高級教師職稱是滿足使用的,只要你達到五到七年,就可以進入高級教師的圈內。使用高級教師的級別工資。這期間工資是每年一微調,三年一普調。


——六,七十年代的工資表

——愛恨交加的工資條

——進入高級教師圈內,只能使用級別工資,要靠自己憑軟件資料去競爭檔次工資,因為國家每年給的檔次工資的人數是有限的,有時候,一個鄉鎮十來個人去競爭那兩三個指標。這時候的硬件是大家都是一個圈內的人,這要靠軟件,軟件也是硬靠硬的。人為的冤案主管領導也不好作弊。只是有時候要向快要退休的老教師,有特殊貢獻的教師傾斜。老教師在臨近退休的前兩年取消晉高資格。原因是軟硬件你靠不過中青年教師。即使給你評上了,你退休了。不能增加工資了——浪費指標。

——下面簡述一下檔次與檔次工資。

——舉例說,一級或高級的教齡,1到5年為一檔,5到10年為二檔……依次類推。每個檔次的工資數就出來了。就現實來看,同是中級職稱,小學高級教師五檔比四檔多百十塊錢💰。四檔比三檔多五、六十塊錢💰。應該是檔次越高工資懸殊越大,不然沒有競爭力。檔次的梯進式,我在這裡是舉例。這兩個方法在套改年代使用的,大同小異。

——這是本人的拙見,聊以自慰,懇請同仁志士潤澤完善,提前謝過!


隨遇而安222037807


教育領域創作者認證,求優質回答,謝謝

一,可以按工作量發放講課津貼

按工作量發放也不是全無道理!

我們單位就是助教24元,講師36元,副教授48元,教授60元每課時!考核合格就可以按這個標準發放講課津貼,沒什麼不好!老師們都搶著上課!

二,在一定條件下有效果

當然,這是在一定條件下有效果,近些年學校為了排名,鼓勵科研課題,論文和獲獎等產出,並給予重獎。這種情況下,老師們不願意講課了,一個論文獎勵三千元,相當於100節中級職稱教師上課,有多辛苦,老師自己知道!但一個論文可能一個星期就寫出來發表了!一個課題幾萬十幾萬成百上千萬,一個月就完成申報下來,這都得講多少課時?一個獎勵上百萬,更加吸引教師去做,儘管完成也不容易,但願意去嘗試,而不願意講課。

三,中小學教師必須以講課以及培養學生的活動為報酬支付依據

中小學教師教學生知識,培養情感,教書育人,立德樹人,傳遞人類已有知識,傳遞社會文化文明,教課活動,帶領學生實踐活動,都是主業,第一活動,根本任務,除此以外都是副業,必須重視講課數量和質量!必須淡化論文,課題,獎勵,稱號等無用活動和成果!

總之,這樣才能調動積極性,讓教育迴歸本質,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城市教育研究員


整天說高級職稱,真的很無聊。高級職稱名額是根據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總數量來分配的,一般為15%到20%左右,可以說高級職稱名額是稀缺資源,具體情況看各單位情況。擁有高級職稱是金字塔的塔尖部分的人,本來就是少數人才可以達到那個位置。打個比方,就是清華北大這樣的大學只有全國頂尖的學生才可以考上,他們是天之驕子,是小眾。同樣,高級職稱也是一個小眾群體,不是一個大眾的東西,這一點大家要搞明白。不是說你工作了幾十年,勞苦功高,就應該評上高級職稱了,這個想法是錯誤的。高級職稱是對專業技術水平的評價和認可,要求專業上要達到相當的高度,業務能力強,實踐能力強,有處理專業難題的能力,有較強的科研能力,比如主持重大科研項目或者高水平學術論文發表。這些都是高級職稱評比的基本要求。現在網上動不動就說高級職稱,把它當成一個福利,大鍋飯,好像人人都應該擁有高級職稱,評不上就不活了,工作沒有了積極性,還有的說取消評比高級職稱,甚至否定職稱制度,這些想法是不對的。


永遠是多遠wh


如何破解中小學教師晉升高級教師的難題!

說實話,按現行的晉升高級教師的標準或辦法。這個難題無解。

要破解這個難題,必須從根本上改革:

一是職稱與工資的掛鉤太緊密,差距大;二是所給的指標太少;三是職稱評定中的腐敗。

現在的職稱工資分為十三級,意見最大的是一級十檔跳動副高級七檔,工資一次提高800多元。

如果採取公務員的自然晉級的辦法,我想矛盾會有很大的緩解,比如說,三年內,考核合格,由十檔自然過度到九檔,九檔自然過度到八檔,五年內考核合格,且答辯成績及格。晉升為副高級教師。這樣是十一年(如果是有優秀的青年教師,可以按現行的辦法提前晉升副高級)。

同樣的,副高級教師五年考核合格,且完成相應的工作量。自然晉升六檔,六檔在晉升五檔。

這樣自然晉升的辦法。弊端是可能產生慵懶的現象。需制定嚴格的考核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