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重要崗位向全國英才伸出橄欖枝,山東廣發“求賢令”

10月24日,來自燈塔·煙臺智慧黨建的信息,煙臺市決定面向全國選調選聘一批高素質專業化人才。其中,市管企業領導人員3名,市屬事業單位領導人員2名,市園區領導人員5名,市聘任制公務員3名,鄉鎮街道黨政班子成員25名。選聘範圍涵蓋了全國黨政機關、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大型知名企業和專業機構。

向全國英才伸出橄欖枝、公開選聘重要崗位,煙臺此舉是山東人才選拔機制改革創新、廣發“求賢令”的一個縮影。

拿出重要岗位向全国英才伸出橄榄枝,山东广发“求贤令”

人才是第一資源。早在2017年5月,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到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調研工作時,就強調了創新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機制的重要性。劉家義指出,要創新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機制,紮實做好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為我省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提供人才支撐。要強化人才跟蹤服務,創新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機制,確保人才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

近年來,山東發出了一系列“以才攬才”“引智返鄉”的“求賢令”,創新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湧現出一大批“出彩型”“老黃牛型”的優秀幹部,為山東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

既重視使用本土幹部,又堅持“眼睛向外”選人。濟南市積極建好事業單位人才“蓄水池”,面向“985”“211”重點高校引進了519名高素質人才,前不久更是一次選拔3名博士市管幹部,暢通了黨政幹部隊伍“源頭活水”。隨即,濟南啟動了“新時代年輕幹部選拔培養工程”,採取公開遴選方式,面向全省選拔360名優秀年輕幹部。下一步,濟南市將繼續嚴把政治標準,堅持精準科學,不斷提高選人用人質量水平,進一步為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人才是城市最大的動能,是城市發展最深厚的底蘊,全社會要從心底裡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愛惜人才,全力優化人才創新創業環境,助力人才成長、成才、成功。”今年4月3日,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在青島高級專家協會第三屆會員大會上如是說。

當前,青島市正加快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為廣納天下英才、打造一支市場化法治化專業化開放型的高素質幹部隊伍,青島運用平臺思維和生態思維,打造人才創新創業生態聯盟,公開面向全國選聘高層次人才,並向海外人才伸出橄欖枝,其“線下服務”+“線上服務”雙輪驅動模式成為全國首創

拿出重要岗位向全国英才伸出橄榄枝,山东广发“求贤令”

海納百川,打破條框。近年來,全國各地的“搶人大戰”愈發激烈,目前山東人才流動狀況究竟如何?10月24日,根據齊魯人才網整理的三季度山東省市場化人才流動數據顯示(見上圖),當前省內90.18%的人才選擇在省內流動,流向省外人群佔9.82%;環比2019年二季度,山東省人才留存情況出現上升,選擇省內流動的人才較上一季度上升了6.78個百分點,較一季度上升了21.48個百分點。綜合來看,今年前三季度山東省人才留存佔比正在逐步提升,並在第三季度達到新高,這表明,當前省內人才流失狀況正在逐步緩解

人才是一個使用、培養提高、輸出的循環過程,在招才引智的同時,山東也積極配合做好乾部交流工作。據報道,近期中組部新選派一批幹部到海南掛職,其中山東干部到任4人。幹部交流也為促進各地幹部人才隊伍建設、激發幹部人才活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發揮出雙向動力。

這就是山東的人才觀。當“人才是第一資源”“抓人才就是抓發展”等理念成為全社會共識,山東在優化幹部隊伍結構、創新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機制等方面已然走在了全國前列。這些是山東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的實際行動,是鼓勵幹部群眾在新崗位施展才華的新動力。山東的人才觀,胸懷廣、格局大;幹部“嫁”山東,出得了彩,立得了功。

(大眾日報記者 李偉 王佳聲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