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了星宿海丁春秋,星宿海人就沒法繼續生活,沒法繼續活下去了

沒了星宿海丁春秋,星宿海人就沒法繼續生活,沒法繼續活下去了

我在前一篇文章中曾經討論過,在天龍八部所描繪的星宿海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土霸王丁春秋有了一個自己的獨立王國。在這個王國裡,丁春秋是人們唯一信奉的主義,或者說,信奉丁春秋是人們唯一要做的無比重要的事情。

於是,

幾十年以來,在星宿海這個地方,沒有人比丁春秋更牛。

而幾十年過去,其他地域能牛過丁春秋的人也基本上從未曾來過星宿海這種地方。或許這樣的牛人大概率並不存在,至少星宿海的人從未見到。

假如日子繼續,假如丁春秋不走出星宿海持續續呆在星宿海,或者別的什麼更牛逼的人也一如既往不闖入星宿海,估計星宿海的日子會一切照舊。而一天天過去,信奉丁春秋會越來越成星宿海人民根深蒂固的,天經地義的事情。

假如日子再長久一點,很可能最後,會有越來越多的弟子和民眾爭先恐後,手捧鮮花和妙手丹青,會極力追隨和追捧丁春秋,我們充分相信,在他還活著的時候很快就會被捧成星宿海神壇上的一尊最耀眼的大神。

自古忠言逆耳利於行,但是一旦有條件,一些人天生就是噁心討厭忠言,就是喜歡聽耳順的話語。

丁春秋就是如此,什麼忠言逆耳全拋腦後,聽旁人的諂諛之言,才是他最大的嗜好。別人越說得肉麻,他反而越聽越開心。

天龍八部記載:

如此這般給一群弟子捧了數十年,早已以假亂真,老大本人更是深信群弟子的歌功頌德句句是真。倘若哪一個沒將他吹捧得足尺加三,他便覺得這個弟子不夠忠心。眾弟子……無不竭力以赴,大張旗鼓的大拍大捧,均知倘若歌頌稍有不足,失了師父歡心事小,時時刻刻便有性命之憂。……行之日久,習慣成自然,諂諛之辭順口而出,誰也不以為恥了。

千萬不要小看這種諂諛,

在原書中,即使心地單純的虛竹,僅僅是聽了星宿派門人對自己的一小會兒吹捧就立刻不自禁地有些飄飄然起來。倘若沒有監督,還任其發展,大概第二個丁春秋不久就會出現。

當然一般而言,領導或許都是有套路保護的。

比如曹操剛剛下令,大小將校,凡過麥田,但有踐踏者,並皆斬首。孰料自己所乘之馬隨後受驚竄入麥中,踐壞了一大塊麥田。曹丞相踐麥後,沉吟良久,稱本當斬首號令,今割發以代。一句割發方見曹瞞套路深。

其實同一時代,還有另一個牛人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因為不聽先主勸誡,重用馬謖,結果失去了街亭。退兵後,他揮淚斬馬謖,然後自行貶降為右將軍,但行丞相事,照舊總督軍馬。一句照舊,這難道不是深深的套路軌跡嗎。就像亮劍中李雲龍降為營長,但是獨立團全團重要的人沒有誰傻乎乎真的就認為他只是營長了。他自己面對趙剛政委兼代團長也說:“我給你敬個禮,你真以為你誰啊。軍事上的事,全團聽我的。”至於古代皇帝層出不窮的罪己詔,就更是有意思了。

看見沒,到了領導這,很多是套路,規則是要分開區別對待的。

尤其當領導的,自古以來的都是玩套路的高手啊。風風雨雨,他們早已經呵呵一笑,心知肚明規則都是針對別人的,怎麼可能反用於自身呢?

看起來,星宿最高領導丁春秋已經星運亨通,一切也將風平浪靜。

本來,在星宿海的時候,丁春秋他想怎麼走就怎麼走,無論橫著走豎著走,都由著他。也可以想見,無論下到星宿海哪個旮旯角落裡,總有一幫好事者無微不至,想的細心周到,再加上一大幫人悉心指導,大家爭先恐後做好各項工作,最少也會提前幾天清場,到了當天大家還會非常低調地站立兩旁,任由前邊武士開道,兩旁高手護衛,後邊大小弟子敲鑼打鼓,吹吹打打,好不熱鬧,讓丁領導要多拉風就有多拉風。

可惜。

當丁春秋的最大癖好,便是聽旁人的諂諛之言之後,天不遂人願,問題終於還是來了。

終於,星宿海三大法寶之一的神木王鼎,竟然因一時疏忽被人偷走了。

星宿海的安保沒有做到與時俱進,這樣的事情竟然沒有及時上升為星宿海核心機密,沒有引起全面高度重視,實在是很多人失責。

當然必須更正一點,並不是丁春秋犯錯了,而是他的屬下豬一樣的犯錯了。

再說了,星宿海最高領導的事情,早就應該事無鉅細一視同仁高度重視。尤其是神木王鼎安保這樣的事情,其實早就應該上升到整個星宿海核心機密的安保層級。畢竟,星宿海最高領導身邊無小事,事事都需要千萬小心謹慎。尤其神木王鼎這些東西事關整個星宿海海計民生,稍有不慎就將掀起陣陣血雨腥風,是千萬疏忽不得的。

必須以最高的安保規格對待三大法寶,就像對待星宿海最高領導。

大家早就應該知道,

對於三大法寶,

不僅護守守備需要加倍小心,必須使其固如金湯,更應一天二十四小時全天候的監控,完善完備以形成天羅地網。

需要佈置明暗多道防線,並責由若干人相互牽制,層層監視守護……

沒了星宿海丁春秋,星宿海人就沒法繼續生活,沒法繼續活下去了

窟窿一下捅大了。

這件事情直接導致了丁春秋率領眾弟子進入中原。

當然,

眾人一進入中原,這件事情的意義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之外,所引發的影響對於星宿海也是空前絕後的。

首先是立刻引起了一系列連鎖反應。脫離了星宿海,大家第一次看到了原來在星宿海之外還有那麼廣袤的地方存在。以前認為星宿海就是整個世界。現在出來了,只要認真一對比,再稍微客觀一點,就會發現星宿海原來竟是這麼狹窄貧瘠甚至落後的地方。

其次,中原高手如雲,大家眼界大開。越發認識到原來星宿海真的只不過是滄海一粟,星宿海的人眾也只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比如星宿海神一樣存在的丁春秋的功夫,到了中原,侷限性立顯,竟然幾番束手無策,瀕臨生死。原來星宿海竟然這麼不堪一擊。

再次,看到了在星宿海習以為常的習俗習慣規則之外,原來還存在有那麼多不同的習俗習慣規則。而且星宿海幫眾習以為常的習俗,竟然是大家眼中的另類,直接成為了大家打擊取笑的對象。大家豁然省悟,原來星宿海業已形成的一切,竟是這麼與世界格格不入,醜陋不堪。

最嚴重的後果之一,星宿海人也許誰也沒有敢料到,

星宿海這一尊神聖不可侵犯,早已經習以為常的看起來恆星般光耀永恆的大神,一來到中原,竟然不僅不堪一擊,反而是被人這麼咔嚓一聲就軟了下去,直接就繳械投降了。

要是擱在以前,要是在星宿海,大家一定會驚愕不已,繼而驚恐不已。畢竟丁春秋就是星宿海的天,丁春秋就是星宿海的地,沒有了天和地,這日子還怎麼過?

大家肯定傷心痛絕。如喪考妣般,甚至更痛。

畢竟看起來,沒了星宿海神一樣存在的丁春秋,星宿海一幫人眾就沒法繼續生活,沒法繼續活下去了。

然而星宿海最恐怖的事實,

是丁春秋剛剛倒地被擒,甚至人還沒死,也還沒舉手投降,手下人就一鬨而散,轉而投奔虛竹去了。

而丁春秋,

首先,因為叛門弒師,其實早已經不容於師門。師父無崖子,大師兄蘇星河無一不是想殺他清理門戶。

其次,他孤家寡人一個,也沒有任何交心朋友。

再次,手下弟子無數,卻也無一對他真有情義,一旦他陷入敗境,幾乎是立刻隨風轉舵,很大部分甚至馬上成為他的對立面。

當然細思最恐怖的,

我認為應是

幾十年間,丁春秋竟然飄飄然的極是陶醉。

沒了星宿海丁春秋,星宿海人就沒法繼續生活,沒法繼續活下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