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渐浓叶渐红 柏尖山赏叶

位于林州市区南原康镇境内。清咸丰四年(

1854年)《重修柏尖山山寺碑记》曰:“林邑山也,四面皆山,其载名邑志者,如太行山之金灯,黄华、洪谷山指不胜屈,而柏尖山不与焉。柏尖山,太行之山也,在惠厅泉西南,层峦耸萃,上出重霄叠嶂,浮云下压,诸岭四周空阔,峭若呈瓶,遥指数于苍烟白云之外……”历代县志都称柏尖山为林虑山胜景之一。

秋渐浓叶渐红 柏尖山赏叶

山峰峭壁中镶嵌着一座古刹,名曰柏尖山寺。据清嘉庆三年碑文记载,柏尖山三奶奶庙“自包羲氏王天下即建此庙,曰柏山奶奶与泰山二仙奶奶相为姊妹”。包羲即伏羲。《中华全史》记载:“伏羲所都之地曰宛丘,即今河南淮阳县也。”这一庙宇多次修葺,才保存下来,特别是清康熙二十四年(

1684年)重修后,从山跟寺址用青石垒砌一道

100米高的护崖墙壁,砌筑

2.5米宽步云台阶,工程宏伟,扣人心弦。北京大学教授陈传康

1992年在此挥毫题词:“神州初庙,太行奇境。”

秋渐浓叶渐红 柏尖山赏叶

秋渐浓叶渐红 柏尖山赏叶

柏尖山殿阁建筑位置险峻,布局严谨,古朴典雅,金碧辉煌

三仙奶奶殿、玉帝殿、南海观音殿、二仙奶奶殿、十帝

阎君殿、春秋楼、临宫殿等七大殿阁和大、中、下三院屹立山巅;南天门、中天门、朝天门豁达大方;王母祠矗立在柏尖山西侧一主峰上,背临七层岩、八层崭千仞绝壁;南顶祖师庙坐落在柏尖山北侧山峰上,天然生成的龟蛇二将雄踞门前。

秋渐浓叶渐红 柏尖山赏叶

倒挂在崖间峡谷的白皮古柏,叶翠枝茂,风光旖旎,环境优美,特别是秋天来临,红叶片片,果实累累,一派奇景色彩。游人至此,宛如仙境,或题书或赋诗,赞叹不已。

秋渐浓叶渐红 柏尖山赏叶

红叶(变种),灌木,高3-5米。叶倒卵形或卵圆形,长3-8厘米,宽2.5-6厘米,先端圆形或微凹,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全缘,两面或尤其叶背显著被灰色柔毛,侧脉6-11对,先端常叉开;叶柄短。

秋渐浓叶渐红 柏尖山赏叶

秋渐浓叶渐红 柏尖山赏叶

灌木,高3-5米。叶倒卵形或卵圆形,长3-8厘米,宽2.5-6厘米,先端圆形或微凹,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全缘,两面或尤其叶背显著被灰色柔毛,侧脉6-11对,先端常叉开;叶柄短。圆锥花序被柔毛;花杂性,径约3毫米;花梗长7-10毫米,花萼无毛,裂片卵状三角形,长约1.2毫米,宽约0.8毫米;花瓣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2.5毫米,宽约1毫米,无毛;雄蕊5,长约1.5毫米,花药卵形,与花丝等长,花盘5裂,紫褐色;子房近球形,径约0.5毫米,花柱3,分离,不等长,果肾形,长约4.5毫米,宽约2.5毫米,无毛。

秋渐浓叶渐红 柏尖山赏叶

柏尖山地势险要,主峰高于周边群峰。每到金秋时节,柏尖山上总面积10万余亩的黄栌树叶由青变红,呈现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壮观景象。登柏尖山,四季可览群山,深秋可赏红叶,雨中可看云海,雨后可观日出

秋渐浓叶渐红 柏尖山赏叶

河南省旅游协会原副会长尤滋洲在游览后欣然赋诗:“柏尖峰顶庙堂高,远望群山如海涛。殿阁疑在九天上,胜似齐鲁蓬莱岛

秋渐浓叶渐红 柏尖山赏叶

秋渐浓叶渐红 柏尖山赏叶

秋渐浓叶渐红 柏尖山赏叶

秋渐浓叶渐红 柏尖山赏叶

秋渐浓叶渐红 柏尖山赏叶

秋渐浓叶渐红 柏尖山赏叶

秋渐浓叶渐红 柏尖山赏叶

秋渐浓叶渐红 柏尖山赏叶

秋渐浓叶渐红 柏尖山赏叶

秋渐浓叶渐红 柏尖山赏叶

2001年被林州市人民政府、林州市文物管理所命名为林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