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谁称得上是第一猛将呢?

说书将军


这一票,我投给皮定均将军。

中原突围,解放战争的启点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调集了20多个师,包围和蚕食中原解放区,企图消灭中原军区共产党的数万部队,打通国民党军向华东、华北和东北进军的通道。

经中央批准,在李先念等中原局领导和策划下,1946年6月29日,我军主力向西,冲破国民党重兵封锁的平汉线,胜利实行战略转移,史称“中原突围”。

以中原突围为起点,解放战争全面爆发。

皮旅:打不死、走不死、拖不死、锁不死

一纵队第一旅,受命迷惑敌人,掩护主力突围。纵观当时的时局,为了主力部队的安全,第一旅必然成为诱饵。

到现在都可以想象,那是怎样一幅羊入狼群的场景,恐怕从中央到中原局,包括李先念等领导同志,都已经了做好了弃车保帅的思想准备。

皮定钧率部向东转移,迷惑、牵制国民党军对主力部队的追击。

六月二十四日,一纵队第一旅接受任务后,皮定均旅长立即布置一、二两团向东、东南、东北方向移动,摆出与敌决战姿态,吸引敌人的兵力。

二十六日,敌军向我猛烈进攻,一旅在西余集、泼阪河、自雀园等地顽强阻击。激战十小时后,留少数部队坚持前沿阵地,大部分转移至白雀园以南集结。

二十八日,第一旅插到敌人背后,摆出向南突围态势,然后突然向东进到小界岭以东,顺利通过国民党经营半年之久的潢川、麻城公路封锁线。

国民党急令进攻我主力的七十二军调头东来,衔尾追击,将四十八军布防于岳西、舒城、潜山,并从阜阳、安庆抽调两个师,到商城、金寨一线堵击,形成一个口袋形,妄图将一旅歼灭在大别山东麓。

一旅不顾艰险,不怕疲劳,英勇机智地与前堵后追之敌周旋。

七月一日,一旅攻占豫鄂皖三省的交通咽喉松子关。

七月十日,进抵霍山大化坪,激战后抢夺了陡峭险峻的青风岭。

之后到达磨子潭,又击退四十八军一个团,强渡澳河天险,跳出了合围圈。

七月十三日,一旅分三路纵队前进。

七月十五日,一旅攻占六安至合肥公路线上的官亭镇,进抵离淮南路不远的吴山庙,得到淮南地下党的援助。

七月十八日,一旅安全通过定远地区,到达国民党重兵据守的最后一道封锁线--津浦铁路附近的池河镇。

七月十九日,一旅击溃从明光、管店、滁县出动的五路敌军,杀开一条血路,全旅五千人由石门山胜利越过津浦路,在盱眙西面三界东北与赶来迎接的淮南大队会师。

至此,一旅历时二十四天,行程两千里,大小战斗数十次,胜利进入苏皖解放区。

最终,这个诱饵,不但没有被群狼撕裂,孤军作战的第一旅,在足智多谋的皮定均指挥下,抢关夺隘,穿插于敌军重兵集团之间,经20余天连续奋战,打不死、走不死、拖不死、锁不死的第一旅,冲破10倍于己的敌军的堵截、封锁,胜利抵达苏皖解放区。


这张图叫作第一旅突围线路,这个说法在战略上没错,在战术上绝对不正确。这本来是一条赴死之路,硬生生被皮定均打成了胜利的道路,想起来,实在是惊心动魄。

《亮剑》开篇,李云龙的正面突围,就有一点点皮旅的味道,但是李云龙是主动正面突围,而皮旅完全是被动接受任务,真的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图中那一根孤独、坚定、强壮、飘逸的东向红线,就是了不起的第一旅,了不起的皮定均。

从此,这支部队被称为"皮旅",成为名震华夏的英雄部队。

皮有功,少晋中

解放后,1955年,我军对将领授衔。

以皮定均的地位及资历,本应授予少将军衔。但是毛泽东主席专门指示,这就是著名的“皮有功,少晋中”,至今传为美谈。

林总彭总都为帅,粟裕基本上也相当于元帅。

在解放军中,能征惯战的将领无数,但是皮定均这股胆气与智慧,生生把鱼饵变成了猛虎者,史上实在并不多见。


关注行学组,给你不一样的观点。


行学组


第一猛将当属彭德怀将军。


彭德怀将军是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在朱德之后,排名第二位,他戎马一生,为中华民族独立做出所巨大贡献。

今天我们来回忆下彭德怀亲自指挥的朝鲜战争。

1950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1周年纪念,在西北主持工作的彭德怀并没有意识到,他会和千里之外的朝鲜战争有交集。

一天中午,北京突然派人找到彭德怀,说毛主席邀请他参加一个会议。

彭德怀将军没有耽误,马上让参谋收拾行李赶往北京。

到了北京以后,彭德怀才知道毛主席叫他来,是为了朝鲜半岛局势。

当时有有两种意见,一种是静观其变,一种是出兵支援。


两种意见相持不下,所以毛主席想听听彭德怀的看法。

彭德怀考虑再三后,向毛主席表达了出兵的看法,他说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最多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

毛主席听到他这个观点后,心里有了合适的人选,当即表示让彭老总挂帅出征。

10月中旬,彭德怀和先头部队共10余万人,越过鸭绿江往朝鲜方向进军。

进入朝鲜半岛,彭德怀将军才感到局势比想象中还要复杂。

当时朝鲜人民军接连败退,金日成身边只有3个师的兵力。


彭德怀将军来到朝鲜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了解美军的情况,接着打了三次战役,让麦克阿瑟吃了一个大亏。

第一次战役消灭了南韩第三师,第六师共1.5万人,打垮了美军的王牌骑兵师。

第二次战役主要歼灭的是南朝鲜的近两个师,特别是第二师基本上失掉了战斗力,美7师也受到了重大打击,土耳其旅消灭了一半,其他的24师等也受了很多损失。

第三次战役直接打到了北纬37度线,汉城已经在志愿军的射程范围内。

直到这三次战役打完,不可一世的麦克阿瑟才知道对方的指挥官是谁,想来也是非常滑稽的事情。

后来麦克阿瑟被调回美国,从此一蹶不振。


后来的朝鲜战争,打得异常艰苦,美军虽然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但他们先进的武器装备,现代化的作战体系,让志愿军吃了不少苦头。

可是,彭德怀将军带领中国志愿军,用了三年时间,把美军赶到了38线以南,这在百年来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胜利。

要知道,美军刚刚经历二战的洗礼,拥有陆海空近1000万武装力量,而且装备先进的空军和海军,想要战胜他们的难度可想而知。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字,朝鲜战争正式结束。

彭德怀将军率领中国志愿军陆续回国,他的英勇正好印证“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句话。


—End—



文史频道


第一猛将当属韩先楚上将。


1955年授衔时,根据每个人的资历和战功来评定军衔,韩先楚就被评为了中将,当毛主席得知后专门作出指示,让韩先楚晋升为上将,可见韩先楚在毛主席心里的地位如何,而大家对于韩先楚晋升为上将也都很信服。


韩先楚,1913年出生于中国有名的将军县湖北黄安,1932年成为红军战士后,先后经历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从一名普通战士一步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战将,可谓身经百战、战功赫赫。


而韩先楚的“成名之战”则是在参军后不久发生的。刚刚入伍的韩先楚分配到了红25军的交通队,专门负责为前线部队运送给养。在一次转移中,在大部队最后面的交通队被十几名地方民团尾随着,交通队大部分战士都没有枪,也没有战斗经验,底气不足,而对方至少有十几杆枪。距离越来越近,韩先楚急中生智,让他们听他的部署。把交通队队员分为了三部分,假装埋伏起来。然后韩先楚大声叫:冲啊,抓活的。突然这一声叫,使得身后的民团愣住了,看到有很多人冲过来,手里还拿的枪(其实是扁担),立马慌了。毕竟民团战斗力很差,为了保命,全部都举手投降了。


而韩先楚带领交通队用扁担俘虏敌军的事迹很快传开了,25军军长吴焕先当即决定:调这个年轻人到红七十五师二二五团二营五连当排长。从此也开始了韩先楚的“打怪晋级之路”。


国军整编第25师,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全副美式武器,战斗力极强。这支部队在东北大地上作为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急先锋,和东北民主联军爆发过多次战斗。尽管韩先楚指挥的4纵武器装备落后,但还是被韩先楚抓住机会,在老爷岭历时三天三夜全歼了这支顽敌,俘虏25师师长以下5000余人,开创了在东北战场上一次作战歼敌一个整师的先例。


辽沈战役胜利后,韩先楚率军入关一路南下,从东北打到了海南岛。由于之前金门战役的失利,使得解放海南岛的战役一推再推。而韩先楚根据自己的判断,认为以木帆船为主渡海作战完全没问题。尽管众人还在犹豫,可是在韩先楚的再三坚持下,才使全军下定决心渡海作战,我国第二大岛海南岛也在韩先楚的指挥下,历时三天,在1950年4月宣告解放,避免了海南岛成为台湾第二的命运。


朝鲜战争爆发后,韩先楚又踏上了异国的征途。他率领的38军,因表现突出,作战勇猛,打得美军闻风丧胆,而被人们称之为“万岁军”,可是由于韩先楚多年戎马生涯留下的旧患,使得韩先楚不得不提前回国养病,含恨离开了朝鲜。其实韩先楚最大的心愿还是解放台湾,可是在韩司令临终前也没有看到那一天。不过作为后辈的我们,是幸运的,因为台湾解放的那一天不远了。



历史局中人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德怀元帅无愧第一猛将!

历史上猛将如云,古代冷兵器时代,武力值超群的项羽、吕布、关羽、岳飞……个个有万夫不当之勇;近现代史是热兵器争锋的时代,猛将不仅要敢于冲锋陷阵,更要不畏艰险,指挥若定,面对强敌,敢于亮剑,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这一点上,彭德怀元帅当之无愧。

1,大革命失败后,革命陷入低潮,面对白色恐怖,彭德怀元帅敢于亮剑,与滕代远、黄公略等一起领导平江起义,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开辟湘鄂赣边革命根据地。

2,反围剿时期,彭德怀屡次面对数倍于自己的强敌,打出一场场以少胜多的胜仗,对共产国际代表李德的错误指挥,毫不盲从,他坚持真理,公开批评。

3,长征期间,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穷追不舍,彭德怀亲自指挥红军,一仗击溃敌军骑兵,彻底斩断追在后面的尾巴,毛主席听闻捷报,写诗称赞“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彭大将军之名,震惊全国。

4,抗战期间,面对强大的日本侵略者,彭德怀毫不畏惧,他不仅参与指挥平型关大捷,取得敌后战场对日军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更在后期组织实施并亲临前线指挥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有力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

5,解放战争时期,彭德怀任西北野战兵团(西北野战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兼政委,指挥人民解放军保卫延安和党中央安全。面对武器精良、气焰嚣张、兵力充足的国民党精锐部队对西北的重点进攻,彭德怀采取“蘑菇战术”,指挥取得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三战三捷,歼灭了敌人大量有生力量,打的有“天子第一门生”的胡宗南溃不成军。

6,抗美援朝时期,面对不可一世的美国为首的“十六国联军”,彭德怀元帅毅然亮剑,敢于担当重任,亲自担任抗美援朝司令,指挥人民志愿军靠着“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拥有飞机大炮坦克的美国人,狠狠打了美国侵略者一个耳光,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在双方签订停战协定时,彭德怀元帅骄傲他说:“帝国主义在东方海岸线架起几门大炮就可以征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这是何等的勇猛刚烈!

彭德怀元帅一生坚持真理,敢说真话,哪怕牺牲一切也要捍卫真理,这才是真正为民请命的猛将,“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彭德怀元帅万古长青!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彭德怀。

彭德怀戎马一生,作战勇猛,以敢闯敢打著称,被毛泽东称为“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彭德怀不是那种温文儒雅的儒将,他是敢在绝境中杀出一条血路的猛将。不管是土地革命战争,还是抗日战争,亦或者解放战争,还是抗美援朝,彭德怀都发挥了自己猛将本色,特别是在抗美援朝战争时,彭德怀诠释了什么叫猛将。

在毛泽东做出抗美援朝的决定后,彭德怀率领志愿军奔赴抗美援朝前线。面对武器装备远远强于我军的敌人,面对二战名将麦克阿瑟这样的对手,彭德怀没有丝毫畏惧,依然牢牢把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地区。

彭德以志愿军最高指挥官的身份,在异国他乡多次和美国人浴血奋战,击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国人,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无愧于猛将之名。


袁卫宇


历史上猛将奇多,白起,项羽,吕布,典卫许诸,张飞,李存孝,薛万彻,蓝玉,石达开,抗日名将王耀武,孙立人,张灵甫,余诚万,方先觉,胡链,薛岳将军,共产党的彭德怀元帅,韩先楚上将,邓华上将,梁兴初中将,王近山中将,许世友上将。





94310417小云


个人看点是项羽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霸王”一词的唯一主人。

项羽一生共完成了三次百人斩,最后一次还是中国史上唯一的一次步站百人斩。

放眼中国历史,轮武勇谁能跟项羽争第一?后世无数的猛将也是以项羽为标准而评定的。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念塑


中国的优秀将领真的是有太多了,相信在不同人的眼中,他们所认为的第一猛将也是不一样的。我想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历史上所有能被称为第一猛将的人,必须符合一个特点,那就是为人民而战。

也是有为人民谋取利益,给人们带来光明和平的人,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第一猛将。

说到这样的人,就不得不说中国历史上的粟裕将军。

我们都知道粟裕将军一生,所进行的战争,全部都是为了人民的解放而战,他是真真正正的为贫苦人民,为天下百姓而战的。

在说粟裕打了哪些胜仗,战胜了哪些敌人之前,我们先说说粟裕打仗的特点。

不得不佩服粟裕是个全能型的将军,无论是战略上,还是战术上。他都有着十分强大的洞悉与掌控力。

还有无论是大规模作战、还有游击战、伏击战、运动战......,粟裕都能掌控到恰到好处。

也许,这和粟裕的成长经历有关。他是众多开国高级将领中,为数不多的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一名将军的人。

正是因为他的这种经历,给了他丰富的作战经验,也正是因为如此,才造就了战场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粟裕将军的。

关于粟裕将军,他的敌人在和他作战的时候,对他肯定是最为头疼的。

因为粟裕打仗,十分的灵活,没有章法可寻,他会根据不同的地形,不同的敌人,不同的实力,选出不同的应对方案。

有的时候,粟裕会集中主要兵力,各个击破敌军。

有的时候,采用四面八方合围的方式,歼灭敌人。

有的时候,会先打敌人的精锐部队,有的时候会打弱小部队.......。

正是因为粟裕作战的灵活性,让敌人根本就找不到如何应对粟裕的作战方法。我们都知道粟裕在华东战场上小试牛刀,就取得了七战七捷的大胜。

本来蒋介石还想用半月大时间,打败粟裕带领的华东野战军呢。

但是,这一交手,蒋介石才意识到,自己手下的那些将领和粟裕比起来,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

华东战场上七次大规模的战役,粟裕全部以胜利告终,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粟裕打的蒋介石真的是丢尽了脸面呀,这个仇蒋介石肯定是报的。

他派出了自己最为精锐的七十四师,并委派心腹将领张灵甫作为七十四师的师长,开始向粟裕带领的华野军进攻了。

目空一切的张灵甫,把粟裕看的太简单了。

他以为自己仗着先进的武器,强大的活力,在加上自己拥有庞大的盟军,打败粟裕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所以,张灵甫开始孤军深入,到了孟良崮想把粟裕的华野军吸引到孟良崮,然后和其它国民党军队,一起把粟裕的华野军围而歼之在孟良崮。

可是,事实上粟裕带着华野军到了孟良崮仅用了四天的时间,就把张灵甫和他的七十四师全部歼灭了。

粟裕和他带领的华野军,全身而退之后,也没有见到张灵甫的盟军的到来。也许,这就是粟裕将军的出其不意吧。

还有,被蒋介石视为封疆大吏的王耀武、杜聿明等人,最后也都是败在了粟裕的手下,成了粟裕的俘虏。

淮海战役的胜利,粟裕的华野军,是立下了赫赫战功的。黄百韬兵团,是被粟裕歼灭的,杜聿明集团,是被粟裕打垮的。

所以,战功赫赫的粟裕绝对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猛将。


不才讲史


说到敢打,能打的猛将,我认为还属《亮剑》李云龙的主要原型,人称“王疯子”的王近山将军。


王近山,湖北红安人,1930年15岁参加革命,从普通战士一步步升到红军师长,早在1930年,他就在一次战斗中抱着国民党兵滚下悬崖,结果脑袋砸破了个洞,大难不死,从此人送外号“王疯子”。

1934年,他在徐向前元帅麾下参加著名的反六路围攻战役,每一战都冲锋在前,两次负重伤,在反攻阶段带红四军28团硬生生吃掉了以善战著称的川军一个旅。最后反六路围攻取得大胜,八万红军歼灭了八万川军,打得四川王刘湘溃不成军。

1936年11月,在陈赓指挥和友军配合下,王近山狮子大开口,把胡宗南骨干队伍第78师几乎一口吞下,打得号称文武双全的第78师师长丁德隆羞愧难当,一度不再问兵,钻研《易经》去了。


1937年,抗战爆发,他在担任386旅772团副团长期间,在刘伯承元帅,陈赓大将指挥下,参与了神头岭伏击战,两次设伏七亘村,响堂铺伏击战,前后毙伤鬼子数千人,让日寇又恨又怕,甚至打出了“专打386旅”的标语。

1943年10月24日,王近山率领一个团在韩略村设伏,一次消灭了以服部直臣少将为首的日寇“战地参观团”,打死一百多个鬼子中高级军官,使日寇如丧肝胆,边区人民无不拍手称快。

1946年9月,王近山率中原野战军6纵大战定陶,面对国民党嫡系精锐部队整编第3师,王近山向刘邓首长立下军令状:我们6纵坚决打!打得剩下一个旅我当旅长!剩一个团我当团长!剩一个连我当连长!全纵打光,对得起人民,对得起党!最后作为中野主力歼灭了整编第3师17000多人,生俘了国军陆军总司令顾祝同的外甥,整3师师长赵锡田。

解放战争中,王近山先后参与了襄樊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南,从山东打到川藏边界,打遍了半个南中国。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又入朝作战,担任志愿军第3兵团副司令员。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爆发,秦基伟第15军苦战多日,渐渐不支,危急时刻,王近山命令正在换防的李德生第12军两个师四个团投入战斗,由秦基伟统一指挥,再增调一个喀秋莎炮团急驰上甘岭,最终坚守上甘岭43天。这场战役,联合国军投入兵力达6万余人,最终以损失2.5万余人、损失飞机270多架、大口径火炮60余门、坦克14辆的惨败告终。

1978年5月,王近山将军因病逝世,弥留之际,已经意识不清的他问亲人:啊,军号响了,敌人上来了,我们谁去反击?当孩子告诉他:“李德生叔叔带部队上去了”之后,他喃喃自语:哦,李德生去了就好,我可以睡一觉了……

王近山将军一生“亮剑”,破敌无数,他是听着为他吹响的军号声离开人世的,这是对一代虎将最好的告别!


每日一段历史


个人觉得:朱德才是力挽狂澜的关键人物。

南昌起义以后,大军南下去攻打广东省,试图在广东建立根据地,尤其是夺取广州港口。

从港口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就像当年北伐的黄埔军一样。

这样假以时日,不愁建立强大的红军。

但蒋介石不是傻子,立即调动部队围攻。

当然,朱德他们头脑也很清新,8月3日就放弃南昌。国军张发奎随后占领南昌,接着尾随追击。

同时,蒋介石部署部队正面拦截。

当时的部队大部分不是共产党员,同朱德他们并不是一条心。

蒋光鼐、蔡廷锴师在南进广东途中脱离了部队。

长距离南下行军作战,天气炎热,没有正常的后勤,群众不了解,大量士兵逃亡。

沿途作战也是困难重重,伤亡很大。

陈赓任第20军3师6团2营营长,在会昌之战中,被打断了腿,留在长汀福音医院养伤。

部队艰难赶到广东大埔县三河坝,主力南下去攻打潮汕地区。

留下朱德率第25师(以73团为主),加入朱德的教导团及20军新组建的3师约3000多人,坚守三河坝。

结果南下的主力,遭遇了中央军和粤军的夹击,对方兵力是红军数倍。

9月底,红军一度攻占潮汕,但在敌人优势兵力猛攻下打败,几乎全军覆没。领导机关分散突围。后谭平山、周恩来、刘伯承、贺龙、叶挺等主要负责人离队,分别前往香港、上海。董朗、颜昌颐率1300人余部转移至海陆丰地区与彭湃的赤卫队会合,后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

朱德的留守部队,遭到国军钱大钧3个主力师攻击,站不住脚。朱德判断局势不利,果断率2000多部队撤离三河坝,期间遇到南下逃回部队仅有200多人。

当时很多人认为南昌起义已经失败,到处都是敌人,区区2000多人根本无法生存。

他们认为干脆解散部队,去白区从事地下工作,寻机再起义。

然而,朱德坚决反对解散部队。

他认为如果去白区工作,几个警察就可以抓住他们。

相反,当时的中国有枪就是草头王,可以割据一方,成就自己的失业。

于是,朱德带领部队投靠老朋友,滇军将领范石生。

路上部队又逃走很多人,只剩下800人,师以上军事领导干部只剩下朱德,政工干部全走了。团级军事干部只剩下74团参谋长王尔琢,政工干部只剩下73团政治指导员陈毅。

在韶关,朱德的800人在范石生保护下驻扎了3个月,保证了部队的稳定。

1928年1月,朱德北上湖南,发动湘南起义,4月率部上井冈山,在宁冈砻市与毛泽东会师,建立红四军。

这就是中央红军。

大家主力,朱德当时是主力正规军,湘南起义后,工农革命军很快发展到1万余人,其中正规军也有3000人,而且装备很不错,不亚于国军主力部队。

而当时毛泽东在井冈山,主力部队只有800人,双方实力相差很远的。

朱德才是货真价实的红军司令,没有朱德就没有中央红军。

他是真正力挽狂澜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