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巖正式拜郭德綱為師,你怎麼看?

用戶7014061022


背靠大樹好乘涼

周培巖是一個優秀的相聲演員,有著自己獨特表演風格與藝術形式。

在參加《相聲有新人》時,他慢吞吞的講話方式,不緊不慢的說著單口相聲。一個個包袱響了又響,並且還讓人聽完一遍想再聽一遍。不像有些相聲,熱熱鬧鬧的鬨堂大笑後,觀眾不會想著再去看第二遍熱鬧。這種獨特的表演形式,也被觀眾們成為“佛系相聲”。

雖然最後他止步八強,但是在《相聲有新人》的舞臺上也算是無冕之王,收穫頗豐。

德雲社如今在相聲屆算是一枝獨秀,如日中天。佔據了很重要的位置。

現在想進入德雲社當一名演員,那也必須經過很長時間的考察。

想要抱上郭德綱的大腿,那就更加不容易了。

周培巖能通過郭德綱的考察,順利拜其為師,與他自身的功底,悟性是分不開的。

背靠大樹好乘涼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吧!

在上了德雲社這條大船,攀上郭德綱這樣的名師,相信以後的演員道理會越走越順的。

為什麼拜在評書門下

細心的網友發現,周培巖專門說明是擺在郭德綱評書名下。為什麼不是相聲門下呢?

這個與周培巖相聲師承有關。

周培巖師承河北相聲名家張洪順先生門下。張洪順或許有的朋友不太瞭解,但是他的師傅那是大名鼎鼎的侯耀華先生!而侯耀華先生是郭德綱老師洪耀文的親弟弟!

拜在郭德綱評書門下,應該算是“曲線救國”?


娛樂圈er扒姨太


周培巖是我的老鄉,河北人,當時看相聲有新人的時候就對他印象深刻,包袱一個接一個,一字一句,穩得一匹,我本人很吃他的那一套包袱,記得看的時候笑到停不下來。

我覺得周培巖作為一個單口相聲演員,能力不缺,功底深厚,拜了郭德綱為師,藉助郭老師的名氣,外加郭老師的培養,周培巖未來的發展道路只會越來越好,我也希望他多出包袱,做個相聲界的扛把子。

最後附上開心到飛起的兩張照片。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鑫二的流浪日記


看了兩天的相聲有江湖的新聞了,只有這個才讓我緩了一口氣,我實在不願意相信這個世界的人心險惡。去年的相聲有新人的節目裡,老郭的態度已經很明確了,就是想讓相聲好,不遺餘力的提攜新人,幫助相聲同仁。有點良心的相聲人都不應該通過這個節目來詆譭他。剛看到相聲有江湖的新聞時,真是難過了很久。但是這些人紛紛站出來說出事實的時候。我相信這些人是被矇蔽的。我舉一個例子,香港有部電影叫公主復仇記,演員都是通過很短的時間拍出了一部電影,期間的每個演員都不知道真正的劇情是什麼樣的,只是聽從導演的安排去拍攝,最後所有人都是通過看完整版的劇情才知道自己拍了什麼。這個電影應該也是一樣的,現在這些人能站出來說明情況,而且老郭並沒有在意,已經說明情況了。最後也祝福周培巖,希望他能在老郭門下學到真本事。


李小滿76906384


實際上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最近兩年郭德綱人才觀的一次大轉變,從自己培養的模式,開始把目光瞄準了社會上已經有了一定實力和影響力的演員身上,這也是德雲社對人才的渴求實在是太大了的一種表現。

德雲社的學員班怎麼招收學員?郭德綱非常喜歡一張白紙一樣的學員,張鶴倫參加德雲社學員班面試的時候,以為他們喜歡演員們多才多藝,於是謊報自己會二人轉,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張鶴倫被刷了下來。

在很多年後的一次節目中,郭德綱調侃道因為張鶴倫多說了這麼一句話,這句話讓他多掃了一年的地。可見在以前的時候,德雲社的演員走的是自己培養的模式,這和趙本山的本山傳媒走的截然不同,趙本山的徒弟一定是有一定名氣,到本山傳媒就能登臺表演,演員們提供才藝,趙本山提供平臺。

不過從最近兩年郭德綱的表現來看,他也開始走趙本山的這個模式,對於一些有一定才華的演員開始伸出來橄欖枝,這是從單純的方面來分析。不過周培巖拜師引起巨大的風波是因為他是侯耀華的徒孫,而且侯耀華一怒之下把周培巖和他師傅逐出師門,這就有點意思了。

這也說明了周培巖拜師肯定是沒有徵得侯耀華的同意,而且侯耀華和郭德綱之間的矛盾盡人皆知,周培巖的這個舉動在侯耀華看來是典型的不給面子,沒有考慮到侯耀華的顏面問題。

實際上在《相聲有新人》節目中,周培巖的表演有板有眼,穩重紮實,郭德綱頓起惜才愛才之情,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評書門拜師郭德綱之後,郭德綱肯定會給他安排一些演出,這對德雲社和周培巖來講都是雙贏的事情,問題是這對侯耀華沒有任何的好吃,所以才引發了一系列的風波。

總之,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周培巖有才,郭德綱惜才,僅此而已。

(德雲江湖,相聲愛好者社群)


相聲江湖


前些日子只是知道他打算加入德雲社,沒想到郭老師還打算收了他了,可喜可賀。

行業拜師都有規矩,叫做徒訪師三年,師訪徒三年,想要拜個師相互之間得考察前前後後得六年。這當然只是理論上的說法,周培巖這個還考察了半年,張攀劉銓淼不是《相聲有新人》節目還沒播完就拜了麼!

周培巖這個孩子也算是很不錯的了,通過相聲有新人節目混了個“佛系單口”的江湖稱號,之後可以說是水漲船高,演出也有了,出場費也高了,但是周培巖沒有拋棄老東家,還在原來單位給領導賣命。

大概郭德綱也是看中這孩子實誠了,等了這半年可能就是等周培巖跟老東家好聚好散呢。

關於最近放出來的那個網絡大電影的事情就不說了,那種電影根本就不配在網絡上搞這麼大熱度。

希望周培巖加入德雲社之後跟著老郭好好學本事,好好演出,再搞個搭檔認真說相聲吧。


閒白社


周培巖拜郭德綱為師,除了郭德綱的自帶流量,之所以會引起網友那麼大的關注,與電影《相聲有江湖》有著莫大的關係。

大家一定不會對“博士相聲夫婦”陌生,這個自稱可以將相聲公式化、笑果可以預期的組合,去年在《相聲有新人》節目中,與老郭互懟的場景,不少網友應該還記憶猶新。特別是被淘汰後對老郭來一句“走著瞧”,可謂是觸犯了眾怒。

在《江湖有相聲》這部影射郭德綱的電影中,李宏燁就是主演之一。曾培巖在其中也有客串,並且說了郭德綱在《相聲有新人》中懟李宏燁夫婦的一句經典臺詞:“你現在走也來得及呀”。

從《江湖有相聲》的主演陣容來看,不管是主演還是客串,幾乎都是在《相聲有新人》節目中淘汰的選手。這不免讓人猜測,這部電影是不是那些淘汰的相聲演員,在表達曾經的遺憾或是自己的意見呢?

但很快,《相聲有新人》主演人員紛紛向網友說明參演此片的來龍去脈,站隊郭德綱 。特別是主演辛傑,長篇大論解釋,稱自己不知道博士夫婦客串的戲居然那麼多,並且他們拍戲的時候,自己並在不場。最後她鄭重聲明稱“與博士夫婦沒有任何關係,而且對郭德綱先生無比尊重”。

接著,衡小珍也發聲明,稱自己的每一句臺詞、動作、表情等,沒有一點是貶低、諷刺郭德綱。和主演辛傑一樣,他也不知博士夫婦有參演。

在影片中飾演單口相聲演員的周培巖,也迅速轉發了衡小珍的這個聲明,並稱自己也遇到了同樣的事情。

從演員的先後聲明後不難看出,《相聲有江湖》在劇情臺詞等方面應該引起了爭議,而劇組並沒有將劇情細節和演員交待清楚,甚至有的演員連劇本都沒看到,這才導致了今天這個局面。

4月23日,郭德綱將周培巖收為徒弟,算是為這場鬧劇劃上了一個句號。

按理,周培巖在考察期,應該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可還是發生了這種對郭德綱影響不好的事情。但老郭大人有大量,還是不計前嫌的收了周培巖這名徒弟,這是老郭的大氣。但卻讓鋼絲們暗捏一把汗,擔心會不會是第二個曹雲金。


八卦氣象臺


通過《相聲有新人》郭德綱收穫了兩位帶藝徒弟張番和劉銓淼——相聲門,而評書門也吸納了“佛系單口相聲”藝人周培巖。只是,這兩天因為一部“神劇”《相聲有江湖》鬧得沸沸揚揚,周培巖也置身其中,不知道是否影響到郭德綱的收徒情緒。

周培巖拜師學評書,更多是一種象徵意義,主要還是向郭德綱學習相聲、以及找棵大樹好乘涼。以周培巖的性格、語速去講評書,觀眾估計會被急死,而慢條斯理的單口相聲更具特色、別具一格——這點在《相聲有新人》中已得到充分展現。

另外,周培巖也只能在評書門拜郭德綱為師,因為他已有相聲師父——張洪順。張洪順何許人?現任河北曲協副主席、石家莊“洪順曲藝社”社長,受“少馬爺”馬志明啟蒙相聲,後來拜侯耀華為師。

而且洪順曲藝社大門正上方的牌匾“洪順曲藝社”,以及兩邊那幅對聯“民族藝術之窗、大眾文化樂園”,正是出自曲協主席姜昆之手。

周培巖就是“洪順曲藝社”的相聲演員,輩分上是侯耀華的徒孫,如今又師從郭德綱學評書,這就給侯耀華和郭德綱之間這層耐人尋味的關係平添一絲“雜味”了。

兩年前,王彤——馮鞏相聲徒弟、侯耀華義子——也拜郭德綱為評書門徒弟,而另外一邊是侯耀華收郭德綱棄徒何雲偉為徒弟,似乎是在“遙相呼應”。這次周培巖拜師之事,不知道侯耀華會祭出什麼“回應”。這就是相聲江湖,錯綜複雜。

在周培巖的“亮相拜師”微博評論區裡,郭德綱留言了:“努力”,周培巖則回覆說:“師父,我一定努力。”此外,許多去年一起參加《相聲又新人》的相聲演員也紛紛給周培巖留下了祝福詞。

在洪順曲藝社,按照排名周培巖不算是主要演員,即使在當地名氣也應該不大。通過《相聲有新人》亮相後,其鮮明的舞臺風格被許多觀眾所記住,又有郭德綱的讚譽之詞,人氣大增。

這次拜師之後,距離夢想應該是越來越近了,好好搞藝術、給觀眾奉獻更多可樂作品,別出什麼么蛾子。


岑詮


周培巖確實很有天賦。有的人是先天天賦 ,有的是後天努力的。有的是炒出來的,有的是熬出來的。有的是帶出來的。舉4個例子,先天就是曹雲金那種 (這裡別罵,他確實有天賦 被郭德綱看上的接班人 不簡單,不過他在郭德綱最失意落魄的背叛了郭德綱)。後天就是張鶴倫那種。炒出來的是張雲雷那種(這裡別噴,你仔細回憶 他的作品)。熬出來就是姜昆那種了 (郭德綱也說過 你把其他人都熬死了 你就是老藝術家。)。帶出來的就是岳雲鵬那種了,(郭德綱在最落魄最缺人的時候 帶出來大器晚成的岳雲鵬。這裡雖說岳雲鵬也是後天努力 但是他是純帶出來的,如果沒有郭德綱 他不會有大器晚成的機會。他與張鶴倫不一樣 張鶴倫是在德雲社穩定後才努力成才的)。以上全是例子 沒太多意義,燒餅 盧新 高曉攀啥的 都是天賦人才 但不提了。只拿德雲社裡的個別人舉例子了。

這裡回正題 周培巖是很有天賦的那種,我對周培巖的瞭解 只是相聲有新人的舞臺幾段,但他很好 節奏 本子 內容 都很好,而且是單口 對口郭德綱。

愛才而已。



ig沒有蛀牙


我個人認為,這未必是好事,不值得慶賀,他不可能學得郭德綱一分本事,也沒人能代替得了老郭。郭德綱的相聲已然深入人心,基本上把目前中國最受歡迎相聲形式和內容定型了,他不是大師卻勝似大師,相信以後除了郭於基本沒有可超越他倆的形式,相聲本身就是平民化的藝術性聊天方式,郭德綱的相聲完全體現了平民的生活,且他又秉承了傳統相聲。無論哪個方面,今後不會再有讓絕大多數人喜聞樂見的相聲。就如單田芳,劉蘭芳等,評書就聽他們的。人創作了藝術,併發揚光大,所以某些人就代表了一種藝術,代表一種文化形式,他們一旦不在,這門藝術也無從談起,因為文化不是簡單的說話,要掌握得內容太多,他們的後輩都沒有經歷本該的歷煉,指望他們繼承這些大師們的成就是不可能的,我只能慶幸有生之年能夠接觸到他們真實的表演,我的後人就沒這麼幸運了,很悲哀,眼看著傳統文化慢慢湮沒在這些所謂的高科技時代潮流中,再過百年想欣賞一下中國藝術,還得看這些個藝術家 ,只不過那都是他們的影像罷了。所以我認為這不過是炒作自己,沒什麼意義。


金風未動


周培巖拜師郭德綱老師這事,我是這麼認為:一.對周培巖而言

1.首先祝賀周培巖成為郭老師的徒弟

2.這是周培巖藝術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有名師指點,未來的藝術道路肯定更順利

3.雖然拜在名家郭老師門下,也不是一勞永逸,都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還得周自己繼續努力,多向師傅學習

二.對郭德剛而言

1.祝賀郭老師喜收愛徒

2.郭老師一向愛才,周培巖說單口相聲還是比較有功力的,在《相聲有新人》節目上表現就很好

3.德雲社目前說單口的比較少,收了周培巖,對德雲社來說也是補充單口人才的不足

4.郭老師也是喜歡單口,這門藝術以後也可能傳給周,畢竟說單口人才很缺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