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战争之前,萨达姆认为伊拉克军队能打败美军以及多国部队吗?为什么要打这一仗呢?

信念与奇迹


在海湾战争之前,萨达姆确实非常狂妄。

因为从国外购买了不少先进武器,他一度产生了伊拉克是中东第一强国的错觉,觉得自己的伊拉克就算在国际间也能排到顶尖水平。

在这种对自己力量过分高估的情况下,他在1980年打响了对伊朗的战争,想通过击败占领伊朗为伊拉克打通出海口并且为自己加冕中东霸主的头衔。


但是在他进攻了伊朗之后,他发现自己太高估了自己,他不仅没能打败伊朗,反而被伊朗拉着掉入了一个战争泥潭,直到八年后才脱离了出来。

不过这次战争的实力并没有打击到萨达姆的自信心,没过两年时间,他就把侵略目标换为了科威特,出兵占领了实力远不如伊朗强大的科威特。

在萨达姆占领科威特的时候,美国等跟科威特有利益关系的西方国家严厉谴责了萨达姆,让他赶紧把军队撤出科威特、不要挑战他们的忍耐底线。

面对着美国的要求,萨达姆当时毫不在意,仍旧派驻军队占领着科威特。

萨达姆的真实想法

很多人说萨达姆当时之所以这么轻松,是因为他觉得自己能打败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军队。

实际上这种说法我觉得并不太严谨。

当时萨达姆虽然确实非常狂妄,但还不至于狂妄到那种地步上,他还是非常清楚自己和苏联、美国等超级强国差距的。

他当时没有撤兵,其实是他觉得美国不至于因为这件事情对自己爆发战争,就算美国对他出兵他认为自己也能支撑下来,就算支撑不下来,还有苏联在后面支撑着他呢。


不过这一次,他不仅高估了自己,还非常低估了美国的实力,在美国数次要求没有结果之后,美国直接联合其他西方国家对他展开了海湾战争。

在这一场战争中,萨达姆的军队就如同被一泡尿冲洒的蚂蚁一般没有任何抵抗力,一个月的时间就被彻底的击败。

在意识到自己和美国的实力差距以及看到苏联袖手旁观的态度后,萨达姆也只能无奈接受现实、把军队撤回了伊拉克。


这次战争的失败对伊拉克影响非常大,导致伊拉克陷入了10多年的经济制裁中,瞬间从富裕跌为贫穷。

萨达姆的侥幸

而在十多年后,美国再度和伊拉克爆发了一场战争。

在这一场战争之前,萨达姆虽然已经明确感受到过美国的强大实力,但这时候他仍然心存着一定侥幸。

觉得美国在六、七十年代和越南的战争中都拿不下实力明显不如伊拉克的越南,如果打到伊拉克境内,就算自己打不过他,自己也肯定能跟当年的越南一样坚持很长一段时间,直至把美国拖得疲惫不堪、最终在其国内民众们的反对下撤兵。

但是现实再度让他失望了,在这一场战争爆发后,他才真真正正认识到了伊拉克和美国的差距,在美国的强大攻击下,他还没来得及坚持多久,他的经营多年的辉煌王朝就彻底灰飞烟灭。


孤客生


萨达姆不是认为自己能打赢战争,而是觉得自己对美国有利用价值,美国应该不会打自己。当时的伊拉克跟美国是盟友关系,科威特也是美国盟友,对于美国来说不过是自家的狗咬自家的狗而已。但是萨达姆估计错了形式,科威特是小哈巴狗,美国人的宠物。伊拉克是美国的雪橇犬,美国人的工具。这雪橇犬咬了哈巴狗,美国人就纠结了一帮狐朋狗友围炉架火炖狗肉吃。

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萨达姆本来是美国扶持的。1979年,伊朗爆发了革命,革命党推翻了亲美国的伊朗国王,并成立了反美政府。当时的美国为了打击伊朗革命派就近扶持了萨达姆并帮助他上位,萨达姆上位后便发动了两伊战争,所以不要奇怪萨达姆为啥会有大量美制武器,甚至连指挥系统都是美国提供的,因为美国就是幕后操控者。

不过呢,8年的两伊战争直接打穷了伊拉克,这时候萨达姆大呼上当了,他觉得两伊战争伊拉克吃亏了,想要美国补偿自己,补偿的东西就是讨要科威特,美国不答应,伊拉克就强着来。结果伊拉克想错了,美国对萨达姆不感兴趣,他只是对他屁股下的黑金感兴趣,这是美国发动海湾战争的源动力。


优己


我是老威,我来回答。

海湾战争之前,老萨认为自己能和美军打成平手,至少能守住科威特,给美军造成大量伤亡,最后希望能如朝鲜和越南战争一样,把美国拖入伤亡的泥潭,最后在国内舆论压力下撤军,从而实现自己占领科威特的既成事实。

海湾战争爆发原因,老萨没钱了

老萨是在1979年上台成为伊拉克的领导人的,他刚上台的时候,由于伊拉克石油资源丰富,当时的伊拉克人均收入达到了5500美元,属于发达国家行列。

可老萨是个有野心的人,他一心要实现阿拉伯复兴的梦想。

有野心有时候是好事,但关键在于他所在国家的实力、自身的能力以及客观条件,如果这些都不允许的话,很多时候还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当国家领导人更好,至少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作为穆斯林逊尼派的国家领导人,他上任不久就对穆斯林什叶派的伊朗发动了战争,史称“两伊战争”,持续了8年,最后打成了然并卵,伤亡了40多万人,结果是开始是怎样,结局也是怎样,双方谁都没赢。

8年的战争直接把老萨打穷了,穷的连内裤都要当掉了。

战前,伊拉克有37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战后还欠了700亿美元。

因为钱,老萨急了,他找了其他阿拉伯兄弟国家,希望大家能够慷慨解囊,可大家基本都不鸟老萨。老萨找了科威特,认为是伊拉克出兵打伊朗才保证了他们的安全,所以科威特应该表示一下,科威特没有表示。

所以,老萨就出兵占领了科威特,毕竟打了多年的战争,战前伊拉克军队是24万人,战后到了120万人,打了8年,很多兵都从新兵打成了老兵,打起仗来自然是得心应手。

占领了科威特,老萨的经济问题就可以解决了,然而,一波未平又起一波,占领科威特是能解决经济问题,但也带来了战争问题。

老萨的自信

毕竟,海湾战争是第一场现代化战争,在海湾战争之前没有过隐形轰炸机、精确制导、电子信息战这些概念,这些战术第一次应用还是在海湾战争的时候。

在哪之前,美帝在世界上接连遇挫。朝鲜战场上没打赢,后来在越南战场上打了好几年,伤亡了十多万人,最后还是撤出了越南。

而老萨当时的军力比起越南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120万经过了战火洗礼的军队,有4280辆坦克,2800门火炮,装甲运输车2800辆,其中大量的苏制T72坦克,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坦克。另共有飞机1300余架,其中作战飞机700余架,能遂行防空任务的为365架,包括米格19/歼6飞机30架,米格21/歼7飞机170架,米格25飞机25架,米格29飞机40架,幻影Fl飞机100架。

有了这些,老萨的计划就是守住科威特,美军一开始会发动空袭,掌握制空权,这点伊拉克军队没法和美国抗衡。但是美军突入科威特后,会和他在科威特部署的地面部队打起巷战,他想把美军地面部队拖入巷战,然后美军伤亡就会直线上升,最后美国伤亡大了,自然就不会再和伊拉克打了。

老萨对此自信满满。当然,为了防守住本土,他把最精锐的共和国卫队布置在了伊拉克和科威特的边境地区,并没有直接压在最前线,也是想如果战局出现了紧张的情况,就派出这支生力军前去支援。

战前,老萨自称为“战争之母”,他坚信伊拉克军队能在科威特挡住美军。

战争进程

战争开始后,老萨傻眼了,如果他知道战争是这样打的,那打死他也不会发动这场战争了。

美国改变了以往的战术打发,不再是二战时期的主流战术:先空袭,然后出动坦克部队发动钳形攻势,包围敌军都进行地面进攻。

而是先出动了隐形轰炸机炸掉了伊拉克所有的雷达设施,伊拉克军队瞬间变成了瞎子。然后出动空军对伊拉克的军事设施实施精确打击。也就是说,伊拉克军队不管在哪,美国人的导弹都能精准命中目标。

所以在前期的空袭之后,伊拉克军队基本已经丧失了战斗力。等到地面战争开始的时候,伊拉克军队已经无力抵抗,一触即溃,纷纷败逃。

老萨期盼的巷战、激烈的地面战斗始终没有发生,只有伊拉克军队伤亡的直线上升,而美军的战机就跟上下班一样,要打哪里就打哪里。

美军很快就攻占了科威特,从科威特出逃的伊拉克军队和去科威特淘金的伊拉克人拥挤在了80号公路上,遭到了美军空军的无情打击,一路上到处都是尸体残骸的惨状。

老萨最后不得已出动了王牌部队,共和国卫队,但也无力回天,基本和美国为首的联军打了没几下就被打残了。

所有的牌都打完了,老萨还是无能为力,不得不坐下来谈判,宣布无条件撤出科威特,海湾战争结束。

所以,综合以上来说,老萨发动海湾战争,一是因为他在两伊战争中打穷了,没钱了,要占领科威特解决经济问题;二是他的战术观念还停留在二战时期,还停留在美国的朝鲜和越战时期,认定会和美军发生激烈的地面冲突,制造美军的大量伤亡,把战争拖入消耗战,从而使美国国内舆论发生变化,最终如朝鲜和越南战争一样,最终美军撤出战争。但实际情况和他预计的完全不同,战术发生了新的变化,一种他从未接触过的变化;三是他对自己的军队还是非常有信心的,毕竟打了8年,也锻炼出了队伍,装备也非常地好。


老威观史


以下都是真正的原版伊军档案,你会发现伊拉克军事情报总局对多国部队作战计划的预判基本都是胡乱猜测的,,老萨基本处于被蒙状态

伊军在1990年11月研判的多国部队部署及战斗序列状况。

2月15日的伊军部队部署态势报告。可以看到美七军和美十八军的标注位置还在1月17日之前的状态上。

事实上美七军和美十八军都己进至左勾拳位置

伊军绘制的海夫吉战斗决心草图

伊拉克方面绘制的共和国卫队在保卫南伊拉克期间的防御作战

萨达姆亲笔签发的命令

根据美军缴获的伊拉克军队的战后经验教训检讨上说

政治训练较差,部队有畏惧和思想混乱现象;缺乏关于敌方的情报;无法提供足够的后勤补给;司令部吹嘘部队武器先进,和现实不符,反而引起士兵疑虑;多国部队空袭飞机的架次多于伊军预料;伊关键目标被命中率:57%;伊拉克的防空系统遭受严重损失;撤出科威特缺乏良好撤退计划,对涉及部队的具体位置也没有良好掌握;各级管理软弱;指挥层对敌方武器的了解完全不基于现实。士兵临阵不是逃跑就是投降,

萨达姆防御计划中主要寄希望于防御工事,伊军花很大力气去修筑所谓的萨达姆防线”。萨达姆认为,仅靠3道防线、机械化部队和共和国卫队,就可以拖住多因部队,达到持久战目的。这样的军队和战略及战术,装备了外星科技一样打不过,


我微头条上有大把原版美国机密文件复印件,不少关于伊拉克的,包括萨达姆被捕后在2004年2月7日第一次接受审讯的纪录,关注后就能看见


万乘之尊


老布什打海湾战争的时候,我还小。等到小布什打伊拉克战争的时候,已经参加工作了。就在美军正式开打的当天,我恰巧跟一个说不得身份的人聊天,我就问他:咋没看直播呢?老美能不能打赢。他说不用看,老美打谁都赢。

这是共识。包括最开始,在海湾侵略科威特的萨达姆。

萨达姆还没疯狂到认为他的部队能打败50万美军、60万联军的程度。

萨达姆自己也清楚,跟美军打,他是必输的。但他算了另外一笔账,而就是这笔账,他算错了:他以为他的军队能给美军造成重大的伤亡,譬如打死1万人,负伤5万人。

而且不独萨达姆,估计当时全世界的军事专家,也都是这么算的。大家都以为美军会付出惨重的代价赢得胜利。

结果,大家全错了。别人算错了好办,大不了到现在还被人偶尔调侃一下。但萨达姆算错就麻烦了,把命都丢了。

伊拉克军队能给美军造成重大伤亡,即便是打不过。

这是萨达姆所有军事行动基础。他的判断来自于美国在越南的战争。美军遭到重大伤亡,然后国内反战情绪高涨,士兵厌战,最后政府无奈退出战争。他以为历史会在伊拉克重演。

萨达姆以为美国人的账也是这么算的,打仗会死很多人,于是美国政府压根就不敢管,不敢出兵。结果美国直接出兵了,而且美国全国上下齐心,老百姓上街游行,支持政府打仗。第一步,算错了。

萨达姆的算盘是美国政府怕死人,不敢管,这是最理想状态。但等到美国真出兵了,那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了。真打起来,死的人多,美国半路退出,这个可能就比较低了。不过这时候,萨达姆还是有一些底气的,毕竟手里有120万的大军。也是两伊战争8年战火中锤炼出来的部队。装备也还可以,1991年伊拉克军队的装备最起码不比咱们差(除了核武器)。所以萨达姆想消灭1万美军的小目标,看着还比较现实。

但等到一动手,才发现错大了。

你根本就看不见敌人。两支军队有了代差,仗根本就没法打。伊军是菜,美军是厨师。把你摆在案板上,想在切割就咋切割,想咋烹制就咋烹制。伊军连美军的面都看不见,然后就是天天的挨炸,天上不知道啥时候就掉下来炸弹、导弹。

美军根本就没给他还手,造成伤亡的机会。

最终,美军只阵亡了100多人,这里面友军的误伤还占了很大比例。然后美军自己还很不满意:俺追求零伤亡。

当年几乎所有人都在幸灾乐祸的等着看美军死伤惨重的景象,结果都是大跌眼镜。之后就是后背冒冷汗:万幸,老萨当了这小白鼠。

其实到现在我还记得当年在黑白电视前看海湾战争的情景。巴格达上空跟烟花似的,密密麻麻的炮弹、导弹往天上射,那是相当壮观。把我们也激动够呛,都烦美国嘛,还为伊拉克喝彩呢:这,有两下子,挺厉害。等美国宣布地面进攻的时候,我们都十分期待,美国人要倒霉了。结果没两天,伊拉克宣布停火了。搞的大家一头雾水。过了好几年才知道,伊拉克放的烟花还真就是烟花,根本就打不到人。

锐度何老师


其实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是美国人精心给老萨挖了一个坑。

都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海湾地区风水好,藏龙卧虎之地,一下子出来两个王者,都雄心勃勃想称霸中东,做着大阿拉伯国或者大伊斯兰国的帝王梦。其中伊朗领袖霍梅尼直接跟美国翻脸,成了反美先锋。

美国人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正在此时,两伊战争打响了,两个中东狂人开始掐架。


美国人喜出望外,赶紧向萨达姆抛出了橄榄枝。美国人的表态对萨达姆来说是雪中送炭,萨达姆自然是双手欢迎,于是萨达姆成了美国人的炮灰,成了消耗伊朗的战争工具。就这样美国人出枪,伊拉克出人,一个想称霸中东,一个想借刀杀人,两国各怀鬼胎,各打算盘。

萨达姆知道美国人不是什么善茬,但为了干掉伊朗,也乐得利用美国人的武器。伊朗是个纸老虎,用不了多久就把它摆平,等收拾了伊朗,伊拉克翅膀长硬了还怕什么美国、俄国?

不曾想伊朗这个萨达姆眼里的纸老虎,不过是外表,纸糊的老虎却是锰钢铸造的,外面的一层纸倒是一打就烂,里面的锰钢打不烂、锤不破,还把胳膊弄的生疼,还脱臼了。


两伊战争打了八年不分胜负,萨达姆坚持不住向霍梅尼建议停战,霍梅尼也是在硬着头皮打,早就撑不下去了,也就顺坡下驴答应停战。

霍梅尼虽然打了八年伤了元气,但伊朗人对宗教很虔诚,战争也让老百姓更加崇拜霍梅尼,把他当神去敬仰。霍梅尼的领袖地位更巩固,统治更牢靠,算是坏事变成了好事,

回头再看伊拉克,钱也花光了,坛坛罐罐全打烂了,还欠下一屁股债,战争不但让伊拉克无数个家庭支离破碎,还让伊拉克人觉得战争让祖国蒙羞,他们开始怀疑,原来他们心中神一样的萨达姆是不是个冒牌的领袖,他还能不能胜任总统这个职务。


萨达姆对此也心知肚明,暗暗叫苦不迭。怎么收拾这个烂摊子呢?萨达姆发愁了。

正在此时,科威特那边来人了。科威特是来催债的。原来两伊战争不但让萨达姆花光了国库里的钱,还债台高筑。其中向科威特就借款140多亿美元,

萨达姆正走投无路,见科威特来要债,灵机一动、计上心头。萨达姆听伟人说过,战争是转移国内矛盾的最好办法,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我何不再来一次战争呢?不仅可以转移国内不满,还能赖掉这笔钱,同时还可以拥有科威特的大油田,一箭三雕。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天助我老萨。

可是萨达姆知道科威特沙特跟美国人关系很好,我出兵科威特美国人要是插手咋办?于是萨达姆就给美国驻伊拉克大使打电话,叙述了伊拉克和科威特的争端,看一下美国人什么反应。

美国大使的回答很含糊,大概是,你们阿拉伯人都是自家兄弟,那是你们的家事,你们自己解决,美国基本会保持中立。


萨达姆听了美国大使的话高兴得就要跳起来,他立即拍板吞并科威特,

1990年8月2日半夜时分,伊拉克20万大军杀气腾腾入侵科威特。

科威特跟伊朗比是个十足的软柿子,人口三百多万,当时科威特军队连警察算在内还不到一万人,装甲部队就一个营,也没有什么重武器,战斗力几乎是零。因此伊拉克军队威风凛凛开进科威特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抵抗,只响起几声零星的枪声,只用了几个小时,科威特就“解放”了。萨达姆随即宣布科威特是自己的第19个省,是伊拉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二天中午,以为自己成功吞并科威特的萨达姆就跟自己的军中大将聚餐庆祝,开怀畅饮。

可是萨达姆高兴得太早了,当天下午在美国的要求下,联合国安理会召开会议全票通过了决议谴责伊拉克,要求萨达姆立刻无条件撤军。接着联合国安理会又陆续通过了10几个决议,向萨达姆下了最后通牒,要萨达姆在1991年1月15日之前撤出在科威特伊拉克军队。


开始萨达姆觉得美国人是玩玩样子,可没想到美国人动真格的了,不仅带头促成了要伊拉克撤军的决议,而且在8月3号就跟苏联发表了联合声明表态要伊拉克撤军,4号就决定派兵海湾。美国人的举动把萨达姆整懵圈了。

其实美国人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萨达姆中东称霸和霍梅尼输出伊斯兰革命一样威胁美国的霸主地位,都是迫在眉睫的威胁。

两伊战争把伊朗整的没有了脾气,伊拉克快趴下了。但是伊拉克是产油国,很快就会恢复元气,一旦那样,萨达姆还会搞事。

一句话,美国需要萨达姆作死,美国好打垮它,削弱他。所以美国在放了一个烟雾弹,给萨达姆下套,谁知道贪得无厌的老萨果然中计。

联合国授权多国部队使用武力,美国启动了沙漠盾牌行动计划。多国部队人数将近70万人;坦克3700辆,;装甲车5600辆;作战飞机1740架,其中就有美国的王牌轰炸机B-52.全都是尖端武器40架;战舰247艘,航空母舰9艘。


如果把双方的交战比作一场足球赛,那就是菲戈、C罗、梅西、卡卡、里贝里、杰拉德、帕托、罗比尼奥、帕托、阿圭罗、卡西利亚斯组成的全明星豪华阵容跟我们的国足过招,没悬念。

傻子也知道伊拉克打不过多国部队,萨达姆不是傻子,知道这样是死路一条。但撤军好办,如何面对伊拉克人民,如何维护自己在军中的威望。

萨达姆后悔死了,他知道这仗没法打,但自己没有台阶下。

萨达姆知道如果自己认怂撤军,自己在国内的统治地位难保,如果不撤军,大不了死几十万人,那不算什么,因为伊拉克妇女还会生。

而且苏联人给萨达姆带过话,说美国人只把伊拉克军队赶出去,不会打进伊拉克,更不会推翻萨达姆。因此,萨达姆明知道打不过多国部队,经过反复权衡,两害相权取其轻,还是选择了硬抗 。


小约翰


1990年海湾危机成为了当时世界的新闻热点,从一开始的海湾沙漠盾牌行动,到后来的沙漠风暴行动,再到最后的沙漠军刀,都成了每晚的新闻热点。



美国如此大规模的海外出兵,还是越战之后第一次,虽说在上年出兵巴拿马擒获诺列加,但就那点兵马就跟演习似的,跟所谓的战争边也不占!

几十万多国大军云集海湾,与拥有上百万军队的伊拉克对峙在一起,美伊双方都互不让步、大战一触即发。

为了预防大规模的战争发生,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派出特使不断斡旋于美伊双方之间、中国外长钱其琛也尽最大努力劝说双方罢兵。



美国虽然大规模出兵海湾,但仍留有巨大的回旋余地,开出的条件是:伊拉克必须无条件的在1月17日之前撤出科威特。

但傲慢的萨达姆拒绝撤军,在电视画面上萨达姆当着各国特使的面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他不怕和美国打仗!

其实和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开战,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一点萨达姆心里是清楚的。

撤出科威特虽然失面子,难道一个国家乃至个人的命运能比面子更重要,萨达姆其实是有底气的。

他的底气大概来自于这么几点:第一当时的苏联还没有解体,虽说经济崩溃、但庞大的战争机器还在。

在冷战期间,但凡是跟美国关系恶劣的,都能基本得到来自苏联的支持和帮助,而凡是跟苏联关系较差的,一般都与美国的关系不错。

如果当时苏联出面罩着伊拉克,萨达姆即便是战败可保无虞。

第二点两伊战争刚刚结束两年,伊拉克不管怎样还算是一支久经沙场之师,而且熟悉沙漠地带的作战。

第三点是当时的伊拉克装备精良,有苏联的米格23和米格29以及法国的幻影战斗机数百架,坦克有5500多辆,有先进的T72第三代主战坦克,另外还有大炮数千门。

这等先进的装备都超过了同时期我军的武器装备,似米格29和幻影战机以及T72型坦克,我国都尚且没有装备。

第四点是萨达姆过多的考虑了越南战争的因素,以越南那么土气落后的武器装备都尚且令美国无法战胜,更何况伊拉克的武器装备要高过越南几个层次。

纸面上的东西彻底让萨达姆产生了误判,当时为了鼓舞士气,双方都在不遗余力的展示自己先进的武器系统。

美国方面展示了自己的F117隐形战机和集束炸弹,而伊拉克则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巴比伦大炮。

当时的美军曾放言说:伊拉克用的是六十年代的技术,而美国用的是八十年代的技术。

当时的全世界人民还不知道什么是高科技战争,不知道什么是信息化战争、还不知道导弹武器软件的厉害。


所能看到的都是飞机、坦克和大炮的钢铁与钢铁的碰撞,对于即将发生的战争,人们的判断都是一场恶战。

第一是一场越南战争式的战斗,美国必败。

第二是美国并不那么容易击败伊拉克。

第三伊拉克有丰富的沙漠作战经验,而美军从未在沙漠地区作过战打过仗。

第四是战争将是旷日持久的,美伊双方都损失惨重,美国至少为此付出超过越南战争的人员伤亡。

美国在战斗打响之前,虽说对未来战争的前景也比较乐观,但他自己也估计会造成不小的人员伤亡。

但战争自1月17日打响,到2月28日仅仅打了41天就结束了。

海湾战争让全世界认识到了什么是高科技战争,也让萨达姆自此之后长了记性,那就是和美国人开仗不是闹着玩的。


东方评史


那时,还没有手机和互联网,海湾战争打响的时候,国内许多民众特别是军事爱好者如同本文推送者,就每晚等着坐看央视的新闻联播,感觉最过瘾的就是看所谓的“爱国者大战飞毛腿”。

爱国者,是当时美军部署在沙特境内的MIM-104防空导弹PAC-2型;飞毛腿,是伊拉克军队装备的苏制单级液体燃料火箭推进的地对地战术导弹。

PAC-2型导弹在空中拦截来袭伊拉克发射的飞毛腿导弹,爆炸时的画面非常震撼人心,不知道是爱国者导弹成就了飞毛腿导弹,还是飞毛腿导弹成就了爱国者导弹,或者两者相互成就了对方,反正海湾战争时,本文推送者就对“爱国者大战飞毛腿”记忆深刻,别的似乎都模糊了,毕竟年代久远了。

债务问题、石油问题和领土纠纷问题等,萨达姆军事入侵科威特,绝对是招臭棋,是其战略误判,当初美国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怂恿和支持伊拉克进攻伊朗,导致双方断断续续大战了八年之久。

但打科威体却不一样,如此明目张胆地军事进攻主权国家,即便在全球范围都是极为罕见的,也有悖联合国有关宪章,破坏了战后的国际秩序,是导致联合国授权以美国为首的联军攻打侵占科威特的伊拉克军队的最主要原因。

海湾战争爆发前,萨达姆始终对经历了八年两伊战争的本国军队非常有信心,且伊拉克军队仅用10余个小时就侵占了科威特全境,萨达姆随即宣布把科威特并入伊拉克,成为伊拉克的第19个省。

伊拉克此举,在国际上引发了强烈震动,联合国安理会要求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兵,但萨达姆似乎并不在意,仍旧向沙特边境增兵,大有进攻沙特之态势,损坏了美国在中东的利益。

以美国为首的联军集结完成以后,为预防大规模战争,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派出特使不断斡旋于美伊双方之间,但萨达姆似乎不为所动,最后时刻依然不从科威特撤军,于是,海湾战争爆发了。

当时,萨达姆应该抱有佼幸心理,毕竟手中有百万大军,即便最终打不过以美军为首的联军,但只要杀伤上万以上的联军,就非常有可能让双方坐下来谈判,然后伊拉克可以体面地从科威特撤走军队。

但是,萨达姆显然是失算了,美军打的是高科技空地一体战,海面上战列舰发射了大口径舰炮炮弹,发射战斧巡航导弹,空中F-117、A-10、F-15E、B-52等战斗机、攻击机、轰炸机狂轰滥炸,地面大口径榴弹炮猛轰,武装直升机掩护M-1主战坦克和步兵发起凌厉的攻势。

仅40天的战斗,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伊拉克军队,多国部队方面伤亡4232人,其中美军阵亡148人,战斗受伤458人,非战斗死亡138人,非战斗受伤2978人。

伊拉克军队死亡2万人,被俘将近9万人,损失飞机324架,坦克3847辆,装甲车1450辆,火炮2917门,舰艇143艘,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亿美元,伊拉克最终接受联合国660号决议,并从科威特撤军。


国平军史


很明显萨达姆在最开始的一段时间,肯定是幻想过自己能把美国人干趴下的,即便不能把美国人和多国部队干趴下,至少也能让他们脱层皮,少插手管中东地区的事务,毕竟当年的伊拉克可是号称世界第四军事强国。

萨达姆

海湾战争为何爆发?

提到中东地区,很多人最先想到的肯定是资源,石油,天然气。如果这里有个强大的国家还能确保区域稳定,但是这里不但落后,也没有一个足够强大的国家,这样一来,这个地区蕴含的丰富资源,就不再是自然赐予的宝藏了,而变成了不知何时就会引爆的一个火药桶。

海湾战争的诱因也是因为石油问题,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伊拉克和伊朗爆发了两伊战争,打仗就需要大量的资金,伊拉克在当时有苏联,美国的支持,所以很多中东国家也借钱给伊拉克,伊拉克战前有300多亿美元外汇储备,两伊战争打了八年,伊拉克没打赢也没打输,倒是欠了700多亿美元的债务。

两伊战争

伊拉克欠科威特就欠了140亿美元,伊拉克得还钱了,但伊拉克只有石油能卖钱,所以他就想让石油输出国家组织,减少石油产量,自己好把石油价格提起来,但是他的债主科威特也有石油,产量还很大,伊拉克的石油就卖不到好价钱。科威特和伊拉克不只是债务有纠纷,边境领土上也有纠纷,两国其实都希望借此事彻底解决纠纷。

不久之后,萨达姆政府指责科威特在伊拉克境内建设军事基地,还很无耻的让借他钱的阿拉伯国家,免除伊拉克的战争贷款,萨达姆政府开始准备吞占科威特,当然了,在这期间萨达姆通过专权,将自己塑造成了打击以色列,反抗美国的斗士形象

萨达姆宣布入侵科威特

世界第四军事强国被蹂躏的42天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入侵了科威特,同日美国迅速做出了反应,但不是为了帮助科威特,而是为了保护沙特阿拉伯不被伊拉克入侵,因为沙特阿拉伯是美国的重要盟友,也是伊拉克在中东,除了科威特外最大的债主,美国制定了“沙漠盾牌行动”。

同时联合国也通过了授权对伊拉克动武的678号决议,伊拉克如果在1991年1月15日,没有从科威特撤军,将会授权联合国会员国,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执行该决议。1990年8月3日美苏达成共识,要求伊拉克从科威特无条件撤军,之后美军开始陆陆续续往沙特阿拉伯运兵。

转眼间1991年1月15日就到了,显然萨达姆将678号决议当成了一张废纸,因为他很有底气,当时伊拉克有120万正规军,四千多辆坦克,近一千架各类战机,近三千门各式的火炮,还有三千多辆各类装甲车,这个军力甚至比当时的一些老牌强国还强。

1月17日,随着多国部队空袭巴格达,海湾战争正式爆发。这时美国已经调了五十四万部队驻扎到了海湾地区,战争开始后不到一个月,伊拉克在科威特的驻军就被尽数消灭,之后虽然苏联提出过四条和平建议,萨达姆见军队在科威特受挫后,也接受了该建议,但是美国可不想给萨达姆政府活路,并没有停止进攻,在2月24日前,多国部队主要以空袭为主,这已经导致了伊拉克军队损失惨重。

2月24日,多国部队正式发动了地面进攻,100个小时后,萨达姆宣布接受停火,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彻底崩溃,2月28日,海湾战争正式结束,萨达姆所依仗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在以美国为首的现代化多国部队打击下,百万大军溃不成军,海湾战争也彻底的改变了现代战争的作战模式。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


玄坤文史


萨达姆是怎么想的我们已经无法得知了,但是从整件事情来看,萨达姆很有可能认为它是可以打败美军以及多国部队的,但是萨达姆并不是计划用军队彻底消灭多国部队,以这种方式打败多国部队的方式他没想过,它的计划是让多国部队这一仗打不下去了,最后逐步退出战场,不得不承认自己拿到的这些成果。


我们都知道萨达姆一开始是没想到美国会参战的,因为当初萨达姆是美国支持的,萨达姆一直觉得他和美国的关系还可以,就算他入侵科威特美国就算不站在他这边也不会站到他对立面。而且在对科威特开战以前,萨达姆特意召见了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阿普里尔·格拉斯皮,试探美国是怎么看科威特与伊拉克的矛盾的。格拉斯皮的回复是,对阿拉伯国家的内部矛盾我们不予置评。“不予置评”这几个字让萨达姆感觉自己的判断准确。


开战以后萨达姆使用了各种方式,比如集结五十四万大军构筑萨达姆防线,萨达姆觉得自己的军队数量多,而且中东战争和两伊战争历经磨练,而对面的美国人自越南战争以后就没经历过什么大战了。打不过美国人最起码可以拖,因为美国的经济状况也不好,只要把美国拖进无休止的地面战争,这个仗美国就有可能打不下去了。而且萨达姆盯准了以色列,不断地发射飞毛腿导弹,只要以色列被扯进来,阿拉伯国家就会离开美国,到时候美国人就孤立了。但是在美国的极力安抚下,又给以色列部署了爱国者导弹,最终以色列也没有参战。面对数十个国家组成的多国部队,萨达姆终于在一次次失算中失败。

至于为什么会爆发海湾战争原因也是很多,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因为萨达姆疏远了美国,美国摆布不了了,有人说科威特产油量很高,在西方的资产和股份也很多,美国不希望这些都被萨达姆拿走。总之这些说法都有道理,我们也不必把战争的起因归结于某一点,可以说是各方面原因摆在前面,让西方国家感觉不得不动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