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链断裂,涉案金额上千万元,90后、00后这个爱好,惊动了央行

反传销网10月23日发布:“靠炒鞋实现财务自由”、“这一届95后月入百万”……

最近几个月,随着限量款球鞋在二手市场上越“炒”越热,“炒鞋”的投机现象终于引来了央行的关注。(您身边的防传管家:添加【反传联盟】微信公众号fcx114-com)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近日下发了以《警惕“炒鞋”热潮防范金融风险》为主题的一份金融简报。简报中明确提出,目前国内球鞋转卖出现“炒鞋热”,“炒鞋”平台实为击鼓传花式资本游戏,提醒各机构高度关注,采取有效措施其实防范此类风险。


资金链断裂,涉案金额上千万元,90后、00后这个爱好,惊动了央行


而此前,由于炒鞋圈暴富故事频出,“炒房不如炒股,炒股不如炒鞋”的说法一度流传甚广,炒鞋成为投机客包围的热潮。球鞋交易平台“毒”更是估值10亿美金,成为又一独角兽。


但正如各位所知,钱,真的不是那么好赚的。近期就有个97年的、做炒鞋生意小伙子,因资金链断裂被债主举报,他亏空的实际金额在一千万左右。


“炒鞋”平台

实为击鼓传花式资本游戏


一双限量款潮鞋,变成了很多年轻人的梦。


于是,投机者也来了。近期,“炒鞋”热潮兴起了。“4天暴涨9倍”、“单只球鞋卖出数十万天价”、“25岁小伙子炒鞋月赚100万”等故事流出。不光如此,连球鞋交易所、K线图都出来了:


资金链断裂,涉案金额上千万元,90后、00后这个爱好,惊动了央行


“潮鞋”变“炒鞋”,不少年轻人迷茫了。


那么,球鞋交易的本质是什么??


近日,央行定调了:“炒鞋”平台实为击鼓传花式资本游戏。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下发了以《警惕“炒鞋”热潮防范金融风险》为主题的一份金融简报,其中明确提出,国内球鞋转卖出现“炒鞋热”,“炒鞋”平台实为击鼓传花式资本游戏,提醒各机构高度关注,采取有效措施其实防范此类风险。(您身边的防传管家:添加【反传联盟】微信公众号fcx114-com)


炒鞋”背后可能存在的非法集资


央行上海分行在金融简报中提到,目前国内已有10余个“炒鞋”平台,毒、Nice、斗牛、当课(get)、YOHO!有货、识货、切克、Drop store、95分球鞋、盯潮等,呈现出参与者数量多、交易量大、价格波动剧烈等特征。上述金融简报提示,“炒鞋”行业背后可能存在的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金融诈骗、非法传销等涉众型经济金融违法问题值得警惕。

央行上海分行在金融简报中提到,“炒鞋”交易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是“炒鞋”交易呈现证券化趋势,日交易量巨大;

二是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为炒鞋平台提供分期付款等加杠杆服务,杠杆资金入场助长了金融风险;

三是操作黑箱化,平台一旦“跑路”,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该金融简报进行了风险提示,要求各义务机构提高对“炒鞋”对关注和研究,加强对相关反洗钱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人质对照上述业务风险,即使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对“炒鞋”背后潜在的金融风险做到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防止“炒鞋”乱象事态蔓延,防范群体性金融事件,引导理性消费和投资,发现相关情况及时上报。

同时,该简报还称,各义务机构要加强对涉及“炒鞋”平台的资金交易监测,强化对“炒鞋”平台风险特征的识别,发现或有合理理由怀疑平台参与洗钱等犯罪活动的,应及时提交可疑交易报告。


资金链断裂

90后的鞋商因炒鞋欠下千万


值得注意的是,在简报发出前几天,10月14日,一个名为“CookieTalks”的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篇名为《Cookie:您好,但是对不起》的文章,配了一条五分多钟的视频。


据成都商报相关新闻报道,视频当事人是成都球鞋圈绰号“刘饼干”的97年的小伙子,是个鞋商。今年7月,因炒鞋生意资金链断裂被债主举报,该案涉案金额达上千万元。

资金链断裂,涉案金额上千万元,90后、00后这个爱好,惊动了央行

这条视频发出后第二天就达到十万+阅读。


“刘饼干”表示,亏的钱一方面用于赔偿。“刘饼干”称,因今年很多球鞋价格疯涨,导致其供应链断裂,为维护其知名度和虚荣心,“刘饼干”通过高价购买球鞋并以市场价赔付的方式给买家,中间产生了差价。

当资金链断裂时,“刘饼干”通过办一些活动包装推广自己,以此吸引更多顾客来得到资金。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最后导致资金彻底断裂。


视频里还提到,为推广包装自己,“刘饼干”曾购买了一只价值不菲的手表,这只表后用典当的方式还债。

那“刘饼干”是否还有钱可还?刘饼干也做了解答。简单来说就是没有。

“刘饼干”称,其父是大学教师,其母是医生,自己不是传说中的富二代。从八月底出看守所后到现在,他身上没有任何资金,但他已从老家山西回到成都,希望找寻机会弥补受害者的损失,同时也想证明自己不是一个骗子,而是一个热爱球鞋的普通人。


央行发函警示金融风险

更疯狂的是,炒鞋圈子里还衍生出了“球鞋交易所”,鞋子可以当做股票来炒、低买高卖,整个交易过程中并不需要现货,转让所有权就可以轻松实现盈利。一名球鞋爱好者介绍称,甚至炒鞋者自己就可以开发APP做一个交易所。“直接做个虚拟盘,一双鞋现货都不需要有,然后自己坐庄,让炒鞋的人在申请实物之前爆仓就行。”

央行16日发布的金融简报提示,“炒鞋”行业背后可能存在的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金融诈骗、非法传销等涉众型经济金融违法问题值得警惕。

简报指出了几点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是“炒鞋”交易呈现证券化趋势,交易量巨大;

其次,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为“炒鞋”平台提供分期付款等加杠杆服务,助长了金融风险;

三是操作黑箱化,平台一旦“跑路”,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针对这些乱象,央行在金融简报中要求各义务机构提高对“炒鞋”对关注和研究,加强对相关反洗钱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真对照上述业务风险,及时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对“炒鞋”背后潜在的金融风险做到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防止“炒鞋”乱象事态蔓延,防范群体性金融事件,引导理性消费和投资,发现相关情况及时上报。

同时,各义务机构要加强对涉及“炒鞋”平台的资金交易监测,强化对“炒鞋”平台风险特征的识别,发现或有合理理由怀疑平台参与洗钱等犯罪活动的,应及时提交可疑交易报告。

炒鞋平台龙头估值10亿美金

王思聪安利、红杉等资本支持


据中国基金报,此次被央行点名的首位,是炒鞋的“龙头”平台:毒App。


据悉,毒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球鞋转卖平台,通过C2B2C的模式,作为中间鉴定方和平台方,将买卖双方精准对接。具体来说,买家拍下球鞋后,卖方需要自己发货到毒,经过鉴定后,再由毒寄送给买家。


据36氪报道,2018年中旬毒每月GMV已经接近2亿元,预计2018年全年可达20亿元,2019年达到60-70亿元。根据易观千帆提供的数据,2019年3月毒的月活超过140万。


毒目前的盈利模式是抽取卖方成交价的7.5%-9.5%作为佣金,以及收取买家的鉴定费(按件计费)。


而今年4月,毒刚刚获得DST的A轮融资,据悉,毒在本轮投后估值已达十亿美元,进入独角兽行列。

资金链断裂,涉案金额上千万元,90后、00后这个爱好,惊动了央行


而在2月,毒刚获得来自高榕资本、红杉资本中国、普思资本的数千万美元融资。去年8月,则首次获得动域资本、虎扑体育的天使轮。


此外,毒App还被王思聪翻了牌子。2018年11月9日,王思聪发布一条抽奖微博,称关注他本人和毒App官微,将从转发中抽取一人赠送旗下电竞战队iG的全体成员战靴。


资金链断裂,涉案金额上千万元,90后、00后这个爱好,惊动了央行


王思聪表示“此APP上买球鞋保真且便宜”。


而基金君从毒APP上看到,Air Jordan 6一款联名鞋刚刚以1399元的价格发售,短短几天时间,目前在平台的售价已经是6509元起, 是发售价格的4倍以上。

资金链断裂,涉案金额上千万元,90后、00后这个爱好,惊动了央行

并且有近万人已经购买:

资金链断裂,涉案金额上千万元,90后、00后这个爱好,惊动了央行


希望上面4、5倍价钱买入球鞋的人,都是纯粹买来穿的人。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