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決策的第一步:替資產估值

不管投資房產,還是股票、基金等,大家在投資之前都會想一個問題:到底值不值得投資,投資以後收益可能有多少? 其實在你想這個問題的時候,有些人可能比較困惑,因為他自己也不知道,因此人云亦云導致糊里糊塗的買入,糊里糊塗的賺錢或者虧錢。而你看到有些人決策則比較明智,大多數決策都帶來了很好的收益,因此身價逐漸上漲。為什麼差別這麼大呢,核心的關鍵就在於你是否會對所投資的資產進行合理的估值。

比如10年前,有些人會說房價還會漲,有些人認為房地產有大量泡沫,不值得投資,這其實就是對未來房地產價值的估值看法不一樣。看法不一樣,導致的結果差異也是巨大的,前者現在不少實現了財富自由,後者可能還在辛苦的工作。

十多年以前,被稱為“中國巴菲特“的段永平將自己幾乎全部的資金以0.8美元的價格買入大量的網易股票。下面是其具體案例:

2000年6月29日,網易成功登陸納斯達克。網易甫一上市就遭遇互聯網泡沫破滅,納斯達克指數從最高點5048點一路下跌至最低的1114點,跌幅達到78%,網易也難以倖免。

同時,當年第二季度網易被查出涉嫌會計造假,過半收入不翼而飛。雪上加霜,網易股價下跌至0.64美元,市值不足200萬美金,9月4日納斯達克宣佈暫停網易股票交易,行業專家當時分析稱:“被暫停交易只是開始,後面會有更多的醜聞。”


投資決策的第一步:替資產估值



▲當年的納斯達克指數走勢,紅圈對應的時刻為網易上市。

年僅30歲的丁磊,當時最大的願望是賣掉網易,但他想賣也賣不掉,只能死馬當活馬醫。

2002年年初,網易正準備推出網絡遊戲《大話西遊2》,營銷是其短板,丁磊只好去請教他的師兄、已經成功打造小霸王和步步高品牌的段永平。他告訴段永平網易正準備全力做網絡遊戲,段永平當即判斷那是一個好生意。

同時,段發現網易估值十分划算:擁有6000萬美元現金、負債僅1400萬美元,但市值只有2000萬美元,而且當時網易為中國移動與中國聯通提供的短信以及其他增值服務業務正在迅猛發展。

於是,段永平決定大筆投資網易。2002年4月,段永平夫婦在公開市場花200萬美元買入了152萬股網易股票,佔網易總股本5.05%。果然,網易依靠網遊起死回生,股價漲到了70美元。兩年時間,段永平實現了近100倍的回報,書寫了“段菲特”神話。

段永平事後總結自己的投資經營,就是一句話,“要投資價格低於價值的資產”,這句話同樣是巴菲特的座右銘。

好的金融投資決策,就是要學會替資產估值,找到“價格低於價值”或者未來會不斷增值的資產。

那麼,如何有效估算投資的價值呢,這就是難點,也是要重點攻克的問題。

投資決策的第一步:替資產估值


兩種估值方法:絕對估值法和相對估值法

1. 相對估值方法

相對估值包括PE、PB、PEG、EV/EBITDA等估值法。通常的做法是對比,一個是和該公司歷史數據進行對比,二是和國內同行業企業的數據進行對比,確定它的位置,三是和國際上的(特別是香港和美國)同行業重點企業數據進行對比。

1、市盈率PE(股價/每股收益):PE是簡潔有效的估值方法,其核心在於e 的確定。PE=p/e,即價格與每股收益的比值。從直觀上看,如果公司未來若干年每股收益為恆定值,那麼PE值代表了公司保持恆定盈利水平的存在年限。這有點像實業投資中回收期的概念,只是忽略了資金的時間價值。而實際上保持恆定的e幾乎是不可能的,e的變動往往取決於宏觀經濟和企業的生存週期所決定的波動週期。所以在運用PE值的時候,e的確定顯得尤為重要,由此也衍生出具有不同含義的PE 值。E有兩個方面,一個是歷史的e,另一個是預測的e。對於歷史的e來說,可以用不同e的時點值,可以用移動平均值,也可以用動態年度值,這取決於想要表達的內容。對於預測的e來說,預測的準確性尤為重要,在實際市場中,e的變動趨勢對股票投資往往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2、市淨率PB(股價/每股淨資)和淨資產收益率ROE:PB &ROE適合於週期的極值判斷。對於股票投資來說,準確預測e是非常重要的,e的變動趨勢往往決定了股價是上行還是下行。但股價上升或下降到多少是合理的呢? PB&ROE 可以給出一個判斷極值的方法。比如,對於一個有良好歷史ROE的公司,在業務前景尚可的情況下,PB值低於1就有可能是被低估的。如果公司的盈利前景較穩定,沒有表現出明顯的增長性特徵,公司的PB值顯著高於行業(公司歷史)的最高PB值,股價觸頂的可能性就比較大。這裡提到的週期有三個概念:市場的波動週期、股價的變動週期和週期性行業的變動週期。這裡的PB值也包括三種:整個市場的總體PB 值水平、單一股票的PB值水平和週期性行業的PB值變動。當然,PB值有效應用的前提是合理評估資產價值。

提高負債比率可以擴大公司創造利潤的資源的規模,擴大負債有提高ROE的效果。所以在運用PB&ROE 估值的時候需考慮償債風險。

3、PEG估值法是一代宗師彼得·林奇最愛用的一種估值方法。非常簡單實用!方法如下:

個股動態市盈率除以稅後利潤增長率小於0.8的將具有一定的投資價值。但是這種方法對週期性行業參考意義不大。所以大家要注意行業選擇使用!

通過研究可以發現,商品價格週期性變動的行業,其盈利對商品價格的變動最為敏感。所以,商品價格上升時是確定的投資時機。預期商品價格下降時則是賣出時機。在週期的高點和低點的時候,可以用其他方法來判斷是否高估或者低估。比如,用PB(ROE)等方法判斷是否被低估。對於資源類公司,在週期底部的時候可以用單位股票資源價值作為投資的底限。在週期的上升或者下降的階段,主要參考資源價格的變動趨勢。

建立在準確盈利預測基礎上的PE值是一種簡潔有效的估值方法。估值方法之間存在相互聯繫,盈利預測是一切的基礎,但還不夠,需要綜合使用幾種估值方法來降低風險。研究報告基地,最全面的上市公司研究報告。

投資決策的第一步:替資產估值


2.絕對估值方法

絕對估值的方法:一是現金流貼現定價模型;二是B-S期權定價模型(主要應用於期權定價、權證定價等)。

現金流貼現定價模型目前使用最多的是DDM和DCF,股利折現模型(DDM)和自由現金流折現模型採用了收入的資本化定價方法,通過預測公司未來的股利或者未來的自由現金流,然後將其折現得到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而DCF估值模型中,最廣泛應用的就是FCFE股權自由現金流模型。

DDM是將公司未來發放的全部股利折現為現值來衡量當前股票價格貴賤的估值模型。其公式為:股票價值=每股股利÷(折現率-股利增長率)。在實際使用中,由於中國上市公司分紅的“覺悟”不高,因此對公司未來發放股利的預測難度很大;另外是對公式中的折現率的選擇也較難確定,且這些變量的任何微小變動都會導致最後得數的大幅波動。不過,對於那些股利發放政策穩定的收益型行業公司或防守型行業公司,DDM可以成為主要的估值標準。

自由現金流是指公司稅後經營現金流扣除當年追加的投資金額後所剩餘的資金。公式為:經營性現金流-所得稅-資本開支-現金股利。如果一家公司自由現金流長期充沛,說明公司有足夠的可以支配的財務資源,可以用於擴大再生產,或者以現金股利方式回報股東,所以專業投資者非常看重這一指標。

DCF是一套很嚴謹的估值方法,是一種絕對定價方法,想得出準確的DCF值,需要對公司未來發展情況有清晰的瞭解。得出DCF 值的過程就是判斷公司未來發展的過程。所以DCF 估值的過程也很重要。就準確判斷企業的未來發展來說,判斷成熟穩定的公司相對容易一些,處於擴張期的企業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較大,準確判斷較為困難。再加上DCF 值本身對參數的變動很敏感,使DCF 值的可變性很大。但在得出DCF 值的過程中,會反映研究員對企業未來發展的判斷,並在此基礎上假設。有了DCF 的估值過程和結果,以後如果假設有變動,即可通過修改參數得到新的估值。

與相對估值法相比,絕對估值法的優點在於能夠較為精確地揭示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但是如何正確地選擇參數則比較困難。未來股利、現金流的預測偏差、貼現率的選擇偏差,都有可能影響到估值的精確性。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