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中不是主角卻有奇遇的人有誰?

有個地方叫作遙遠


不同於古龍小說中沒有過去的人物設定,包括主角在內的人物,在小說出場就有既定的武功,金庸武俠中,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都喜歡對他們的過去、武功的由來,作出一番交代和探究。但是一個人的武功,一般的習武並非一朝一日就能有所成就的,為了故事情節的需要,許多年紀尚輕的角色也須配與一身高強的武功,這就讓金庸武俠裡出現了一個特點,那就是“無奇遇不金庸”,特別是男主,都有奇遇助他快速成才。本文不講主角,羽菱君選擇了金庸武俠裡幾位有名的配角,也來看看他們各自的武學奇遇記,看看奇遇本身所攜帶的福禍與作用。



蕭遠山

三十年前的雁門關外一戰,蕭遠山獨力對陣中原武林的二十一名好手,直接擊殺了其中的十七人,嚇昏了一人,拍飛了一人,點中穴道後放過了最後的兩人,展現出了他超級恐怖的戰鬥力。按照後來智光和尚對蕭峰所言,當年蕭遠山的武功,在大遼是第一高手,在中原武林也難有幾個人能是他的對手,足見他的武功之高。

當年蕭遠山的年紀才三十歲左右,兒子蕭峰才滿週歲,但卻已經是遼國屬珊軍的總教頭,契丹的第一高手。能夠如此年輕便能達到人生的巔峰,蕭遠山得益於他有一位漢人的師傅,曾經傳授了他一身絕學。蕭遠山的這位來自南朝的師傅究竟是誰,小說中並無交代,歷來讀者們也是就這個話題議論紛紛,但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少年時的蕭遠山能夠遇到他,是機緣巧合之下的一段奇遇。這位師傅對蕭遠山考察一番,覺得他是可塑之才,才會傳他武功,並要他立下重誓,用不能與漢人為敵,更不能殺害漢人,期望他能為宋遼交好出力。也是這樣,後來的蕭遠山才會致力於宋遼交好,不斷向蕭太后進言休兵之福。


不過蕭遠山的武功,可以說是引起他後來人生悲劇的一大因素。假若蕭遠山沒有學得一身高強的武功,他或許只能在遼國充當一名普通的士兵,遠不能成為屬珊軍的總教頭,不是太后的親兵,即便他有心致力於宋遼交好,他也沒機會向太后進言陳述休兵的好處,這樣一來他便不會成為遼國政壇主戰派發動南侵的一大阻礙,更不會成為慕容博的眼中釘。少年的武學奇遇,對蕭遠山來說,是福禍相倚,禍大於福。

遊坦之

這位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雖出生在武學世家,卻沒學到家傳武功的一招半式,本來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但一朝家中變故,即刻流浪江湖,人見人欺,心中卻藏著一個大夢想,那就是殺掉喬峰,為父報仇。只是在遇到阿紫之後,為情所困的他又把報仇的想法給拋到了九霄雲外,但願能夠在阿紫心中留下一個美好印象,死都不足惜,還言何報仇。不過老天爺偏偏眷顧了他一回,給了他一個千年難逢的奇遇,本能讓他對未來的人生重新抉擇,他卻還是走偏了。

遊坦之的奇遇,全然不弱於金庸書中的任何主角,他的機緣絕對是不能被後世所複製的。“千年冰蠶”本來就是世上稀有的物種,隱藏在《易筋經》中的《神足經》,存放在少林數百年,也沒被人發現過。吸入冰蠶寒毒本可致命,但無意中練了《神足經》的功法,卻將吸入體內的寒毒培育成天下一等一的內功。要知道遊坦之吸入寒毒之時,倘若他是練了《神足經》的全部功法,他就只能將寒毒排出體內,增強功力而已,莫名其妙只練了其中一路法門,卻是隻進不出,演變成最後的絕世神功。遊坦之偏偏就有機緣,將兩大奇遇匯聚在了一起,收穫了一項空前絕後的內功成就。


但是輕易得來的神功,遊坦之並不珍惜,記載隱藏神功法門的秘笈,也被他全部撕毀,正邪相輔的神功也被小人誤導用上了邪道。他還是那個為情所誤的無知少年,最終就完全葬送了他的一生,辜負了上天對他的一次眷顧,天賜的奇遇,在他的身上是體現不了一點的價值。金老或許就是借遊坦之在講述一個道理,不珍惜不善用,任給你天大的本領,也是無用之功。

裘千仞

裘千仞能夠成為後來江南第一大幫鐵掌幫的幫主,也是來自於他少年時期的一段奇遇。他的人生軌跡,跟當年的喬峰有點相似,喬峰是少年時遇到丐幫幫主汪劍通,然後拜他為師,得他培養,繼任了幫主,裘千仞也是少年是遇到了鐵掌幫幫主上官劍南,然後被他收為弟子,得之培養,繼任了幫主。但不同於喬峰的奇遇是別人安排的,裘千仞的奇遇卻是自己創造的機緣。

原本只是農家子弟的裘千仞,在十三歲那年無意之間救了鐵掌幫幫主上官劍南的性命,上官劍南感恩圖報,傷愈之後把裘千仞帶回了鐵掌幫,收為入室弟子,然後將自己的一身絕學傾囊相授。裘千仞天賦過人,練功勤奮,短短十年間便有青出於藍之勢,二十五歲就接任了鐵掌幫的幫主一位。之後他一人挑戰衡山派,創下了一雙鐵掌殲衡山的戰績,致使衡山一派一蹶不振,更是繼承了他師傅“鐵掌水上漂”的名頭,重振了鐵掌幫的聲威。


本來裘千仞完全可成為洪七公一樣的人物,但是他先是自知不敵王重陽,而放棄了參加華山一論,之後為了在二論中奪魁,又行小人之舉暗中傷人,後來更是賣國求榮勾結大金,甘願充當漢奸走狗,一系列的舉措,與上官劍南的大義遺志漸行漸遠,與洪七公萬人敬仰的江湖地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可以說裘千仞也是枉費了他少年時期,創造的那次改變他人生軌跡的奇遇。

丁典

丁典有情俠之稱,本是荊門中一個武林世家的子弟,相當於遊坦之那般的出身,但他的奇遇卻是跟裘千仞那般如出一轍,只是他的這段奇遇,雖給了他一身絕世的武功,卻給他帶來了比蕭遠山還要慘的悲劇。

他一次出遊,偶然救下了被三個徒弟追殺的武林名宿”鐵骨墨萼“梅念笙,梅念笙有感於丁典的恩德,臨死前傳授了他一套內功心訣《神照經》和一個寶藏的秘訣”連城訣“。梅念笙死後,丁典安葬了梅念笙,又為他立了一塊墓碑,殊不知這塊墓碑卻給他引來了終生麻煩。各路武林豪客尋訪而來,要探出梅念笙留下的秘密,丁典雖練得絕世神功,卻又不得不亡命江湖,造成了一生的悲劇。


實際上,後來他之所以不出牢獄,就是因為他知道,自己身處何方都一樣會遭人暗算,在獄中他還能看到愛人為他擺放的那盆鮮花,心中有所寄託。丁典在奇遇中造就了一生的悲劇,又把自己的奇遇給了狄雲,卻讓跟他一樣有悲劇人生的狄雲,重現了人生的希望。可以說他就是《神照經》傳承機緣中的一個過渡者和犧牲者而已,他創造的奇遇不是為了他自己,而是為了搭救後來的狄雲。人有奇遇,焉知是福,丁典用他的遭遇詮釋了這一點。

白自在

在《俠客行》中白自在這個人物,有兩個讓人疑惑的地方。第一個就是他的武功究竟有多高,是不是真的代表武林中第一流高手的水平?第二個就是他的武功那麼好,年紀那麼大,為何在三十年前和十年前,俠客島兩次請人都沒有給他發出銅牌,邀請他去喝臘八粥?

按理來說,白自在至少在十年前賞善罰惡二使請人的第一次,他就有資格被邀請上俠客島的。因為他是雪山派歷代掌門中最年輕的掌門人,三十歲便已接任了此位,算起來他是跟妙諦大師和愚茶道長一個時代成名的高手,畢竟他已經八十歲高齡了。後來在俠客島,我們也能看出他的內功比愚茶道長還要高。不過他的內力有為,卻是來自於他的一段奇遇,早年曾經服食過雪山上異蛇的蛇膽和蛇血,致有內力大增。


很大可能就是白自在的內功是來自於奇遇,而不是自己潛心練出的修為,龍木二島主才沒有請他上島。因為龍木島主請人上島是為了參破古詩圖譜,因而二人當年所請之人的首選,是像妙諦和愚茶那樣武學精博的宗師人物,白自在的內力深厚僅是來自於遊坦之式的奇遇,不代表他的內功修為就高,武學修為也高,在二島主當年看來,白自在還不入流。後來張三李四第一次請人時,也發現他獨步西域,僅是靠他的功力高強之故,到第二次請人時,發現這麼多年他的武學修為,也已有所成就,更何況武林中也再無真正的人才可請了,因此到第三次時他才入選邀請的名單。

當然了這只是羽菱君個人的理解而已。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的就是,白自在自以為是的瘋病,家庭變故只是表面的原因,這三十年來隨著武林中真正的第一流高手,被分兩次請上了俠客島,剩下沒上的他留在武林中,特別是在西域難逢對手,才造成了他錯以為自己真的是天下第一,時常以之自詡。從這點來說,當年的奇遇也是造成他瘋病的原因之一,實非是福。

以上這幾位,是羽菱君所認為的,金庸武俠中奇遇性較強的配角,受限於篇幅,只選入了這幾位人物,對奇遇的福禍略作探討。不過由這以上的幾位,我們卻幾乎可以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那就是配角若有天賜的奇遇,終將都只會演變成禍事。其實想想是必然的,畢竟這些配角獲得高強武功的意義,本就是為了襯托主角的作為,而且又不能搶了主角的光環,也就註定了他們結局的無奈。


羽菱君


《雪山飛狐》裡的閻基,學了兩頁刀譜成功從跌打醫生轉職為山賊

《俠客行》裡的白自在,吃了靈藥內功暴漲,自信心也暴漲...龍島主,木島主,這兩位學了秀才版俠客行之後天下無敵,直到遇到文盲版俠客行...

《連城訣》裡的丁典...這大概是最慘的奇遇

《天龍八部》虛竹算不算主角?如果不算主角那這是個走路都撿錢的奇遇。遊坦之...這位和丁典一樣慘...

《神鵰俠侶》覺遠


楓林泊車


虛竹,林平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