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利好的汽車下鄉政策,也挑戰不了農村三輪車霸主地位

相關資料顯示,2008年,中國的城鎮化率為45.68%,意味著當時至少有一半的中國人口都在農村。到了2017年,中國的城鎮化率水平已經達到58.5%,而且每年仍然保持1%左右的速度增長,意味著更多的人正從農村繼續遷往城市。十年時間,13個百分點的提升,以中國人口總量中位數(過去十年為基準)13億計算,意味著過去十年1.69億左右的人口從農村轉移出來成為城市居民,外出務工人數增加,消費需求正不斷外移。

再利好的汽車下鄉政策,也挑戰不了農村三輪車霸主地位

我們常說農民越來越富有、購買力不斷增加,但也只是相對過去而言,與城鎮居民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過去十年,中國農村居民可支配人均收入從5153元增長至14617元,增幅不小,卻也只佔到城鎮居民收入的37.1%。

10年前,我國汽車市場就有過一次“汽車下鄉”,推出一項總額高達50億元的惠農政策:購買1.3升及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車,以及將三輪汽車或低速貨車報廢換購輕型載貨車的,給予一次性財政補貼。這便是中國汽車行業發展史上第一次“汽車下鄉”。並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彼時的“汽車下鄉”政策不僅讓中國車市、乃至中國經濟在美國金融風暴引發的全球危機中表現堅挺,更是令中國首度超越美國一躍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

再利好的汽車下鄉政策,也挑戰不了農村三輪車霸主地位

近些年來,我國狂補鄉村交通短板,鄉村公路的大面積建設,對刺激鄉村汽車銷量上升意義重大,在“鄉村振興計劃指導下,近些年來,我國狂補鄉村交通短板,鄉村公路的大面積建設,對刺激鄉村汽車銷量上升意義重大。

推出“汽車下鄉”政策都是為了盤活市場,但時過境遷,放眼今日的中國汽車市場,無論是新車銷量、市場保有量還是農村市場發展狀況,與十年前相比都不可同日而語。雖然面臨種種不利條件,但利好因素同樣眾多。在一二線城市汽車保有量日漸飽和的當下,鄉村市場已經成為下一個亟待開發的雖目前國家尚沒有具體的補貼政策出臺,但旗幟已經舉起,各企業積極行動起來,用實際行動表示支持。

再利好的汽車下鄉政策,也挑戰不了農村三輪車霸主地位

從國家統計局調查的全國農村百戶家庭19.3輛汽車的保有水平來看,縣鄉村市場潛力巨大,並非消費者不想購車,而是在前期,一些消費者購車的錢用來買房,隨著國家刺激汽車縣鄉市場的發展,未來中小城市車市會逐漸恢復。

農村的千人汽車擁有量較低,具有較大的消費潛力,鄉下是一片藍海。但基礎設施將越來越明顯地成為絆腳石。雖然實現了“村村通”公路,但數量和質量承載不起越來越多的汽車,加油站、維修站、停車場甚至交警等配套嚴重不足。春節期間的“村堵”,讓人們感嘆農村缺的不是車,而是停車場和交警。另外,汽車不僅有購車成本,更有源源不斷的使用成本。油價、稅費、保險、保養和維修等等費用,都是影響汽車能否順利下鄉和多大規模的下鄉。對於很多農民兄弟而言,不是買不起,而是用不起、修不起。隨著“限行”城市的增多,老鄉們還擔心車子下鄉了、今後還能開進城嗎。

再利好的汽車下鄉政策,也挑戰不了農村三輪車霸主地位

農用三輪車,一直是農村的主流交通工具。農村居民和城市居民是天壤之別的的兩個集體。農人學歷比較低,年齡段在40-60歲之間的人考取機動車駕照是不太現實的問題。三輪車作為走親訪友、接送孩子、逛街買菜,能夠承包短途的所有需求。由於價格較低、實用性強,深受大家喜愛,在農村,許多家庭以他們為代步工具,還能夠作為幹活的農具,深受人們喜愛。

再利好的汽車下鄉政策,也挑戰不了農村三輪車霸主地位

以前無論是自行車還是兩輪電動車夏天風吹日曬、冬天寒風刺骨更是寸步難行,現在的家用三輪車駕駛室一般都有東西遮擋,有的甚至加裝了風扇、倒車影像,可謂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對於農人朋友來說,三輪車憑藉其價格優勢和便利性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以超強的適應性和便利性頻繁絡繹於我國的大街小巷,靈敏的行駛在田間地頭,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效果,甚至被作為出嫁的陪嫁品!

再利好的汽車下鄉政策,也挑戰不了農村三輪車霸主地位

用電比用汽油便宜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識,尤其農忙時如果用燃油三輪車的話至少要燒幾百塊錢的油錢,相對來說三輪電動車的消耗成本要小很多。老農說雖然農村的生活比以前好很多了,不過農民愛節約是一個傳統,對於農用工具也是如此能省就省。

再利好的汽車下鄉政策,也挑戰不了農村三輪車霸主地位

三輪電動車的駕駛感受相信駕駛過的人都清楚,其輕巧靈活的駕駛感受一直深得農村老百姓喜愛。如今的電動三輪車動力也足夠的強,農忙時下地拉玉米、大豆並不吃力,主要一點是速度不快,燃油車速度比較快年紀大的人的確比較難掌控。

再利好的汽車下鄉政策,也挑戰不了農村三輪車霸主地位

但是隨著電動三輪車的增加也引起了一些爭議。比如有些人駕駛三輪電動車上路時不遵守交通規則,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因為沒有車牌電動三輪車駕駛者在出現事故時因害怕而選擇逃逸,這給事故處理造成了一定困難。

再利好的汽車下鄉政策,也挑戰不了農村三輪車霸主地位

無論是農村主流用的電動三輪車,還是汽車下鄉的政策指引,核心本質還是擴大內需、改善農民生活、促進農村消費升級的重要一步,也是國家針對疲軟的汽車市場所打出的一劑“強心針”。 鄉下沒有救市主,鄉下不是接盤俠。要讓下鄉之路更順暢,需要在城市與農村、當前與長遠,生產、生活與生態等各種複雜關係中尋找平衡點、劃出同心圓、求出公約數。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