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成都经开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追忆历史 展望未来

为全方位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龙泉驿的发展历程

见证哥与区档案馆联手

穿越70年尘封的记忆

共同追寻那些发生在每一年里的重大历史事件

在追忆中凝聚前行的力量

今天 见证哥将给大家带来第十期

(1999~2003)

2000年,成都经开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9年·

成都—龙泉驿10万吨

供水工程投入使用

2000年,成都经开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十万吨供水工程麻石桥加压车间

饮水不足是制约区境发展的重要瓶颈,上世纪60年代饮用水源只有井水、堰塘水、河水,曾出现无线电四厂先搬迁到柏合,后因自来水供应不足又迁走的历史事件。境内水资源有限,宝狮口水库(区自来水一厂日经过不断技改,最大可达供水一万吨的水源)最大库容不足300万立方米,而且每年12月至次年4月水位下降,水质变差。过境的东风渠水量较大,但每年冬季有停水40余天的岁修期。

2000年,成都经开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加压站车间

为此,成都市1993年12月批准龙泉驿10万吨供水工程,水源来自成都市西面的自来水六厂。建设期间又在东风渠麻石桥新建区自来水二厂,日供水2万吨,并于1995年11月峻工,此工程存在岁修期断水的问题,龙泉城区和经开区企业冬季用水仍然紧张。该厂的另外一个重要功能是区境用水的加压和调剂中心。

1999年2月,10万吨输配水管道工程全线铺通,一次性试压成功,竣工验收合格,11月8日正式投入使用。10万吨供水,一年就是近4000万立方米,形象比喻,相当于绵延12公里长的中型水库龙泉湖的库容。从此,区境所有企业和乡镇有了可靠的饮用水源保障,并逐步完善加压站和水管网建设。经开区已入驻及想进驻的企业也都不必为水源担心了,大发展的瓶颈终于被打开。

2000年,成都经开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0年·

成都经开区升格为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9年9月,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此背景下,于成都市龙泉驿工业区基础上建立的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又在2000年2月13日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0年,成都经开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授牌仪式大会会场

国务院办公厅批复的主要内容有: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成都市东郊龙泉驿区,南起东路,北至北泉路,东至龙环路,西至东风路, 规划范围总用地九点九四平方公里。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坚持以工业项目为主、吸引外资为主、出口为主和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的方针,积极改善投资环境,逐步完善综合服务功能。

2000年,成都经开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0年初期的成都经济开发区入口处

当年地方发展还很依赖国家政策,能升格为国家级,就意味着可以得到很多配套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国家、省,市的许多项目会优先考虑布局进来。区里也顺势响亮提出要建“成都的浦东”,这对其产生的影响极为深远,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硬环境条件极大改善, 对外吸引力进步增强。二是招大引强实现突破,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三是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成效明显,规模效益进一步扩大。四是创新运行机制,投资软环境进一步优化。这为后来的大发展奠定了政策上的坚实基础。

2000年,成都经开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1年·

中国.成都国际桃花节暨

国际客家学研讨会隆重举行

2000年,成都经开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1年桃花节升级为成都国际桃花节

四川拥有二百五十万客家人,分布在四十多个县市,居于广东、福建、江西、广西之后列全国第五位。成都“东山客家”是全省客家人最集中的区域,早在20世纪40年代已具国际知名度被学界定义为弥足珍贵的“客家方言岛”。“东山客家”共有四十万以上的客家人,其中龙泉驿区约占二十万。经过学者的认真普查和省政府的反复论证,决定选择古街风貌保存完整的洛带作为打造中国西部客家文化品牌的载体。

2000年,成都经开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0年,成都经开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0年桃花节主要景点桃花沟

2001年3月18日,由成都市政府、四川省侨办、四川省社科院等共同主办的“中国·成都国际桃花节暨国际客家学研讨会”在龙泉驿区同安镇隆重举行。其依托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开展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与对外经贸科技项目合作洽谈,很好地实现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当来自世界各地的一百八十多位客家学者、 专家在洛带古镇参观时,无不为当地的活态化客家遗存所惊叹和感动,洛带自此登上世界的舞台,龙泉驿区由此成为“中国内陆知名客乡”。

2000年,成都经开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首届客家水龙节

2000年,成都经开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2年·

省政府批准洛带会馆群为省级文保单位

2002年,洛带镇被评为四川省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同年12月31日,四川省政府批准洛带镇江西会馆、广东会馆、湖北会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 年5月升格为国家级)。

2000年,成都经开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江西会馆

会馆作为各省同乡聚会之所,还具有祭祀、娱乐等功能,是巴蜀移民社会最具代表性的物化载体,是明清时期“湖广填四川”、交通贸易往来以及城镇向工商业职能转变的见证。

2000年,成都经开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会馆之乡洛带古镇

2000年,成都经开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广东会馆

洛带会馆之内供奉着有各籍移民所信奉的神祗。其中,广东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十年(1746年),系广东籍客家人捐资兴建,供奉佛教禅宗的创始者六祖慧能,因主道场名为南华寺的缘故,广东会馆又称“南华宫”湖广会馆为湖南、湖北籍移民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捐资兴建,供奉治水的大禹,又称“禹王宫”。江西会馆由江西籍客家人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 年)捐资兴建,供奉赣南乡贤神衹“许真君”,因其道观被赐名万寿宫,江西会馆也称“万寿宫”。川北会馆原位于成都市卧龙桥街,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清同治年间,2000年5月,迁建至龙泉驿区洛带镇,工程占地五亩。作为洛带“四大会馆”之一的川北会馆,着重反映了川北移民在成都遗留的历史文化。会馆在民居群中显得非常壮丽,加上文风浓郁的公园,这是洛带古镇有别于其他古镇的精神特质。

2000年,成都经开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3年·

一汽落户经开区

2003年,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迎来重大转折,一汽轿 车基地签约落户并随即开工建设,其配套企业也随之入驻。加上正在建设的四川汽车工业集团、成都正田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等。龙泉驿区朝着成为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的方向迈步。

2000年,成都经开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一汽总装车间

随着一汽及其配套企业的建设,区里汽车产业链中的模具产业首先迎来一个大发展时期。作为“现代工业之母”的模具,机械工业的百分之七十五粗加工工业产品零件;百分之五十的精加工产品成型都需要它。一汽、二汽、重庆长安、长安福特、四川丰田等国内大型汽车制造厂是全区模具的主要配套厂家,其配套车型有“爱丽舍”、“毕加索” 、“赛纳” 、“标致206”、“标致 307”、“嘉年华” 轿车及“长安之星”、“长安CM8”微车、“柯斯达” 旅行车、“霸道” 越野车等众多市场前景广阔的汽车品牌,产品品种有汽车保险杠系列、车门护板/立柱系列、车轮装饰罩系列、车载空调/暖风机系列、挡泥板系列、防擦条系列、格栅系列、豪华车门扶手系列、杂物盒/袋系列、多色多物料注塑系列产品等近五百种。

2000年,成都经开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一汽物流基地

实践证明,一汽入驻经开区是个双赢的选择。-汽率先利用了经开区的产业优势,拓展和稳固了在西部的市场地位:经开区凭借汽找到了 主导产业定位,在招商引资和产业布局上向汽车产业倾斜,迅速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并产生I业的聚集效应,逐渐形成完整的汽车产业链。

转自:见证龙泉驿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