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成都經開區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追憶歷史 展望未來

為全方位展示新中國成立以來龍泉驛的發展歷程

見證哥與區檔案館聯手

穿越70年塵封的記憶

共同追尋那些發生在每一年裡的重大歷史事件

在追憶中凝聚前行的力量

今天 見證哥將給大家帶來第十期

(1999~2003)

2000年,成都經開區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1999年·

成都—龍泉驛10萬噸

供水工程投入使用

2000年,成都經開區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十萬噸供水工程麻石橋加壓車間

飲水不足是制約區境發展的重要瓶頸,上世紀60年代飲用水源只有井水、堰塘水、河水,曾出現無線電四廠先搬遷到柏合,後因自來水供應不足又遷走的歷史事件。境內水資源有限,寶獅口水庫(區自來水一廠日經過不斷技改,最大可達供水一萬噸的水源)最大庫容不足300萬立方米,而且每年12月至次年4月水位下降,水質變差。過境的東風渠水量較大,但每年冬季有停水40余天的歲修期。

2000年,成都經開區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加壓站車間

為此,成都市1993年12月批准龍泉驛10萬噸供水工程,水源來自成都市西面的自來水六廠。建設期間又在東風渠麻石橋新建區自來水二廠,日供水2萬噸,並於1995年11月峻工,此工程存在歲修期斷水的問題,龍泉城區和經開區企業冬季用水仍然緊張。該廠的另外一個重要功能是區境用水的加壓和調劑中心。

1999年2月,10萬噸輸配水管道工程全線鋪通,一次性試壓成功,竣工驗收合格,11月8日正式投入使用。10萬噸供水,一年就是近4000萬立方米,形象比喻,相當於綿延12公里長的中型水庫龍泉湖的庫容。從此,區境所有企業和鄉鎮有了可靠的飲用水源保障,並逐步完善加壓站和水管網建設。經開區已入駐及想進駐的企業也都不必為水源擔心了,大發展的瓶頸終於被打開。

2000年,成都經開區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2000年·

成都經開區升格為

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1999年9月,中共十五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國家要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在此背景下,於成都市龍泉驛工業區基礎上建立的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又在2000年2月13日被國務院正式批准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2000年,成都經開區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國家級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授牌儀式大會會場

國務院辦公廳批覆的主要內容有: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成都市東郊龍泉驛區,南起東路,北至北泉路,東至龍環路,西至東風路, 規劃範圍總用地九點九四平方公里。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要堅持以工業項目為主、吸引外資為主、出口為主和致力於發展高新技術的方針,積極改善投資環境,逐步完善綜合服務功能。

2000年,成都經開區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2000年初期的成都經濟開發區入口處

當年地方發展還很依賴國家政策,能升格為國家級,就意味著可以得到很多配套的優惠政策和資金支持,國家、省,市的許多項目會優先考慮佈局進來。區裡也順勢響亮提出要建“成都的浦東”,這對其產生的影響極為深遠,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硬環境條件極大改善, 對外吸引力進步增強。二是招大引強實現突破,發展後勁進一步增強。三是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成效明顯,規模效益進一步擴大。四是創新運行機制,投資軟環境進一步優化。這為後來的大發展奠定了政策上的堅實基礎。

2000年,成都經開區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2001年·

中國.成都國際桃花節暨

國際客家學研討會隆重舉行

2000年,成都經開區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2001年桃花節升級為成都國際桃花節

四川擁有二百五十萬客家人,分佈在四十多個縣市,居於廣東、福建、江西、廣西之後列全國第五位。成都“東山客家”是全省客家人最集中的區域,早在20世紀40年代已具國際知名度被學界定義為彌足珍貴的“客家方言島”。“東山客家”共有四十萬以上的客家人,其中龍泉驛區約佔二十萬。經過學者的認真普查和省政府的反覆論證,決定選擇古街風貌保存完整的洛帶作為打造中國西部客家文化品牌的載體。

2000年,成都經開區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2000年,成都經開區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2000年桃花節主要景點桃花溝

2001年3月18日,由成都市政府、四川省僑辦、四川省社科院等共同主辦的“中國·成都國際桃花節暨國際客家學研討會”在龍泉驛區同安鎮隆重舉行。其依託豐富的客家文化資源,開展客家文化學術研討與對外經貿科技項目合作洽談,很好地實現了“文化搭臺,經濟唱戲”。

當來自世界各地的一百八十多位客家學者、 專家在洛帶古鎮參觀時,無不為當地的活態化客家遺存所驚歎和感動,洛帶自此登上世界的舞臺,龍泉驛區由此成為“中國內陸知名客鄉”。

2000年,成都經開區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首屆客家水龍節

2000年,成都經開區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2002年·

省政府批准洛帶會館群為省級文保單位

2002年,洛帶鎮被評為四川省十大歷史文化名鎮,同年12月31日,四川省政府批准洛帶鎮江西會館、廣東會館、湖北會館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 年5月升格為國家級)。

2000年,成都經開區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江西會館

會館作為各省同鄉聚會之所,還具有祭祀、娛樂等功能,是巴蜀移民社會最具代表性的物化載體,是明清時期“湖廣填四川”、交通貿易往來以及城鎮向工商業職能轉變的見證。

2000年,成都經開區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會館之鄉洛帶古鎮

2000年,成都經開區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廣東會館

洛帶會館之內供奉著有各籍移民所信奉的神祗。其中,廣東會館始建於清乾隆十年(1746年),系廣東籍客家人捐資興建,供奉佛教禪宗的創始者六祖慧能,因主道場名為南華寺的緣故,廣東會館又稱“南華宮”湖廣會館為湖南、湖北籍移民於清乾隆八年(1743年)捐資興建,供奉治水的大禹,又稱“禹王宮”。江西會館由江西籍客家人於清乾隆十八年(1753 年)捐資興建,供奉贛南鄉賢神衹“許真君”,因其道觀被賜名萬壽宮,江西會館也稱“萬壽宮”。川北會館原位於成都市臥龍橋街,始建年代不詳,重建於清同治年間,2000年5月,遷建至龍泉驛區洛帶鎮,工程佔地五畝。作為洛帶“四大會館”之一的川北會館,著重反映了川北移民在成都遺留的歷史文化。會館在民居群中顯得非常壯麗,加上文風濃郁的公園,這是洛帶古鎮有別於其他古鎮的精神特質。

2000年,成都經開區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2003年·

一汽落戶經開區

2003年,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發展迎來重大轉折,一汽轎 車基地簽約落戶並隨即開工建設,其配套企業也隨之入駐。加上正在建設的四川汽車工業集團、成都正田汽車有限責任公司等。龍泉驛區朝著成為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生產基地的方向邁步。

2000年,成都經開區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一汽總裝車間

隨著一汽及其配套企業的建設,區裡汽車產業鏈中的模具產業首先迎來一個大發展時期。作為“現代工業之母”的模具,機械工業的百分之七十五粗加工工業產品零件;百分之五十的精加工產品成型都需要它。一汽、二汽、重慶長安、長安福特、四川豐田等國內大型汽車製造廠是全區模具的主要配套廠家,其配套車型有“愛麗舍”、“畢加索” 、“賽納” 、“標緻206”、“標緻 307”、“嘉年華” 轎車及“長安之星”、“長安CM8”微車、“柯斯達” 旅行車、“霸道” 越野車等眾多市場前景廣闊的汽車品牌,產品品種有汽車保險槓系列、車門護板/立柱系列、車輪裝飾罩系列、車載空調/暖風機系列、擋泥板系列、防擦條系列、格柵系列、豪華車門扶手系列、雜物盒/袋系列、多色多物料注塑系列產品等近五百種。

2000年,成都經開區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一汽物流基地

實踐證明,一汽入駐經開區是個雙贏的選擇。-汽率先利用了經開區的產業優勢,拓展和穩固了在西部的市場地位:經開區憑藉汽找到了 主導產業定位,在招商引資和產業佈局上向汽車產業傾斜,迅速形成自己的特色產業,併產生I業的聚集效應,逐漸形成完整的汽車產業鏈。

轉自:見證龍泉驛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