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大量进口猪肉缓解国内市场需求?

用户2573799374201


随着国内疾病的发生,生猪存栏量的下降,国内生猪供应渐趋紧张,导致现在的猪肉价格上涨到最近6年以来的最高价,各地猪肉价格纷纷突破20元,好点猪肉甚至达到了30元一斤。猪肉供应这么紧张,价格这么高,为何不进口猪肉缓解国内市场需求呢?



首先我国现在一直在努力提高进口猪肉量,这一点从几次农业农村部领导的讲话中就可以明显感觉到,专家指出解决我国下半年的肉制品供应难题,进口肉是一个重要的方向,而且有关部门也在积极联系进口肉,最近半年此前一些未合作的国家在猪肉贸易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


虽然各部门一直在努力,但是进口肉的数量并不高,主要是因为国际上可供出口的猪肉量有限,就拿2018年数据来讲,我国的猪肉消费总量为5600万吨,国际上可供出口的猪肉总量为500万吨,而我国进口总量为180万吨。以目前的生猪下降数量来看,各地生猪存栏量下降幅度可能达到50%左右,也就是猪肉缺口达到了2000万吨,即使把国际上可供出口的猪肉完全进口回来也难以满足国内的猪肉需求。

如何弥补国内猪肉缺口?

1、鼓励养鸡、养牛羊

我国消费的肉类主要是家禽产品、猪肉、牛羊肉组成,在生猪供应不足的时候可以使用其它肉制品替代,高端消费可以转向牛羊肉,低端消费可以转向家禽产品。

2、自给自足,鼓励养猪户复养

靠进口总是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根本上解决国内猪肉供应紧张难题,就需要通过补贴促进养猪户复养,增加生猪存栏量和出栏量满足需求。生猪供需平衡后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也就稳定了下来。

3、研发疫苗,解决养猪难题

生猪出栏量下降,存栏量恢复缓慢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非洲猪瘟疾病的存在,导致生猪养殖风险增大,养殖户复养积极性差,但若是非洲猪瘟疫苗研发成功,以现在的养猪利润,养殖户复养积极性恢复后生猪存栏将会很快恢复,生猪供应不足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果然悠


目前我国的猪肉价格非常的高,尤其是进入8月份以来,猪肉价格出现了暴涨的行情,全国的猪肉平均价格已经上涨到了历史的最高记录。农村现在八九十岁的老人都说,没有听过猪肉价格像今年这么高的,而且高出了人们的想象。现在全国的猪肉的主流价格为18~20元每斤的行情,对于南方的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区的猪肉价格高达25~30元每斤的行情。甚至像广东、广西地区一些地方的猪肉价格,已经达到了35年每斤,有的地方的猪肉价格突破了40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猪肉的需求量督促了现在的猪肉价格上涨如此之快?



我国是猪肉的消费大国,每年的猪肉消费量达到了5400万吨到5600万吨之间,这个消费量占到了全世界猪肉消费需求的60%以上,也就是说,我国13.7亿人口的猪肉消费大市场,对于肉类产品总和的75%都是消费猪肉,可见我国对于猪肉消费的喜爱程度。可以说我国的现在人们的消费理念当中,或者是普通的生活当中是离不开猪肉的。毕竟有一句俗语“猪粮安天下”说的就是生猪的生产和粮食的生产是同等重要的,甚至生猪的安全生产比粮食的生产还要重要,因为生猪的营养价值比粮食的营养价值又高,能够足够的补充人体的能量需求。



目前我国因为非洲猪瘟病毒造成了我国生猪养殖存栏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亿多头猪,也就是说生猪存栏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2.2%,造成了我国今年的猪肉缺工总量高达1400万吨以上,这么一个庞大的数据,不得不是我国的猪肉价格大幅度的上涨。也就是现在市场上猪肉已经供不应求了,而且猪肉价格每天都在刷新着最高记录。



也许这样的生猪价格好多人建议我国大量进口外国的猪肉,就能够解决我国国内的猪肉供不应求的玩游戏能够缓解我国猪肉价格上涨如此之快的现象和市场行情。从世界猪肉的交易量方面来看,目前全世界的猪肉交易总额在800万吨到850万吨之间,这是各国进出口猪肉的总量。就目前我国1400万吨的缺口量,即便是把所世界上所有的猪肉进口到我国,也只能够缓解我国猪肉行情的一段时间,而且外国人也要吃猪肉,不可能全部进口到我国的。我国每年的猪肉增长量在120万吨左右,2016年由于猪价大幅度的上涨,造成了猪肉价格大幅度的上涨,使得当年的猪肉进口量高达166.9万吨,还没有达到170万吨。今年预计猪肉的计划进口量只有170万吨左右。



总之,单独依靠进口外国的猪肉来解决国内的猪肉的需求量,缓解猪肉价格上涨的行情的可能性不会太大。只有靠我国的生猪养殖户来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靠广大的农民散养户来解决我国的猪肉价格上涨如此之快等问题,因为我国的生猪养殖模式的主力军就是农民。所以对于一些专家建议取消农民散养户养猪的这种措施是得不偿失的,而且也造成了目前猪肉价格上涨,生猪存栏量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靠外国大量进口猪肉来缓我国的猪肉消费需求这种可能性不会太大,只有靠我国广大的农民去养猪来扩大养殖规模,进而才能够缓解我国的生猪价格行情,以及缓解消费者对猪肉的消费紧缺的现象。


宗元三农堂


国内猪价贵了,很多人或许会萌生这样的想法?

多从国外进口些猪肉,是不是猪价就会下降了,这个问题说起来简单,但是落实起来却不是一件容易事情。


中国对进口猪肉的检验检疫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世界范围内只有21个国家的猪肉能够销往到中国,我国进口外来猪肉的比重并不大,中国人消费的猪肉总量里,外来进口猪肉还不到以往我国生猪国内总产值的3%。

只是今年由于非洲猪瘟疫情的发生,我国生猪产能出现了严重的下滑,我国今年的猪肉进口量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或许已经突破了历史最高值。

中国是世界上生猪养殖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即便是增加外来猪肉的进口量,那么对我国的生猪消费需求的影响也是有限的,对猪价的持续上涨以现有的进口量来说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


最重要的是目前世界各地很多国家几乎都有非洲猪瘟疫情的发生,为了疾病的防控,今年在进口肉的检疫上会更加严格。

非洲猪瘟给我国的养殖业带来了重创,我国生猪的产能目前已经达到了十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仅仅通过大量进口外来猪肉来满足国内生猪市场的需求也是不现实的。


猪病课堂


为什么不大量进口猪肉缓解国内市场需求?

全国各地近8月以来的猪价想必大家都知道,原本8~9元一斤的猪肉,现在却买到了二十几元一斤,如果按照现在情况下去的话,猪肉可以跟野猪肉相比了,这也让国内大部分消费者抱怨到猪肉快要吃不起了,导致猪肉上涨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国内的猪生猪存栏量极其的减少,尤其是在广东、广西、福建、浙江等猪肉高销售地区,那么出现了如此紧缺的情况为什么还不进口猪肉来缓解国内的紧缺市场呢?

根据报告显示国内一直都有进口猪肉,这个进口猪肉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不是你想进就进,而是要签订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合同后才能算是完成了下单流程,这个流程也不是今天下单明天发货,它却是要提前半年或者一年下单,因为大家都需要有准备的工作,才能更有效的完成订单,所以这个时候就算最快的速度下单也要年底才能把猪肉送到国内市场。

自从受非洲猪瘟的影响到现在为止国内的生猪数量减少,因为生猪的数量上需求量又大,这也就导致了猪肉的价格会以疯狂式的上涨,其实国内一直在不断的加大猪肉的进口,根据有关报告显示就上半年的猪肉进口量已经打了80万吨以上,同比增长了26.88%,随着国内猪价的连续上涨,上个月就跟多个国家签署了猪肉订单合同,按照这种情况来看今年猪肉的进口量也会有一个突破性的记录。



我想进口猪肉也不是一个常年之际,应该考虑的还是国内老百姓们早日复养,首先解决了百姓们的生计问题,又能解决国内猪肉紧缺的问题,我国是一个猪肉消费大国,也是一个猪肉生产大国,所以早日研发出对非洲猪瘟有效的药物与疫苗,比解决进口猪肉更有权威,保持着合理的进口猪肉就行了。


以上的观点来自鲜果农阿军,而且最近更多猪价,先点击上方红色加号,如果对本问题有其他不同的看法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鲜果农阿军


在进入下半年以来,由于猪源的缺少,猪肉价格也跟着高涨了起来。而今天的猪肉市场上,猪肉的价格也是高的离谱。而猪蹄的价格也近20元了,比如其它的猪腰肉价格在18元一斤,排骨的价格更高在32元一斤,瘦肉的价格也是在21元左右。

这样的猪肉价格,让很多消费者看的多,而真正购买却很少,而在猪肉摊前,一大妈却一直摇头,并表示吃不起。这样的猪肉高价,为什么不大量进口猪肉来缓解国内的市场需求呢?李子来分析一下:

其实现在猪肉进口一直是在进行中的,只不过如此的国内猪肉和进口猪肉之间的差距,让很多消费者察觉不到罢了。我们一块看一下农业农村发布的进口猪肉数据:在上半年的猪肉进口是81.9万吨,增长26.4%。而猪杂碎进口55.0万吨,也增4.0%。

由于国内的猪肉产量减少,单单在上半年进口猪肉就增长了很多。但是具体来看,上半年这进口的猪肉数量,和国内的猪肉需求相比只是占了很少的比例。而我国每年的猪肉消费量是多少呢?

由于今年的消费量正在进行中,我们先按照去年的的猪肉需求来算,去年的猪肉产量是5600万吨左右,但是今年的猪肉缺口却是很大的,按照现在的生猪存栏量下降30%来说,今年的猪肉缺口接近1000万吨。因此来说,上半年的猪肉进口量,猪肉加上猪杂碎共计130万吨。和这1000万吨的猪肉缺口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那么为什么不大量进口猪肉来填补这些国内的猪肉缺口呢?李子认为:

第一,国外也有非洲猪瘟疫情,因此可选择的进口国家的比例很少。

根据一些媒体报道,今年全世界都有疫情发生,比如越南,俄罗斯,老挝,保加利亚等国家都发生了非洲猪瘟疫情。在疫情的影响下,这些国家都是在加紧的对疫情的控制之中,因此就无暇出口猪肉,或者进口猪肉了。

还有是,国外的有些国家因猪肉里面含有“瘦肉精”,因此我国就禁止了从该国家进口猪肉,还有贸易摩擦等等原因,这对进口猪肉的数量也是比较少的缘故。

第二,我国是猪肉消费大国,猪肉需求量占全球的六成左右,因此除我国外,没有那个国家能够填补,我国的肉类缺口。

就在最近时期,阿根廷的猪肉也打开了我国的猪肉市场,但是来说,阿根廷的猪肉产量也是很少的,是不能满足我国的肉类需要的。对于今年的猪肉的需求,因此只能够自己扩栏养殖,来恢复生猪产能了。

综上所述:

由于非洲猪瘟的影响,我国现在的生猪存栏量是大幅下降的,因此猪肉处于高价阶段。但是来看,在国内的大市场环境下,现在进口的猪肉是不能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的。再加上一些国家因为发生疫情,还有“瘦肉精”事件,贸易等原因,而导致可供进口的猪肉数量减少。虽然近期内,对阿根廷等国家扩大了进口猪肉的量,但是来说,因为进口和需求的的比例差距很多,在短期内是无法缓解国内市场的需求的。


李子说农


我国的猪肉价格由于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出现了大幅上涨,目前有部分地区的猪肉价格已经上涨到了每斤30元,达到了历史高位。这对国内的猪肉消费造成了严重影响,可为什么不从国外进口猪肉以缓解猪肉价格的上涨呢?我以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国家对国内养猪业的保护,农业历来是所有经济贸易中受到保护的产业,每个国家为了保护自己的农业,都用尽了世贸协定中的各种合法手段,黄箱政策、绿色壁垒等,我国政府也不例外。美国猪肉由于采用最先进的机械化养殖技术,加之他们的饲料便宜,价格特别低廉,据说运到北京后其价格也只有7.9元/斤,如果大量进口,肯定对我国的养猪业造成很大的冲击。

二是我国已经在大量的进口猪肉。农业农村部领导的讲话、农业政策专家就在不同的场合指出,解决我国下半年的肉制品供应,进口肉是一个重要的方向,计划今年进口肉419万吨。近期巴西等国的猪肉进口已经达成协议,猪肉贸易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但是国际上喜欢吃猪肉的国家并不多,只有我国有猪肉偏好,国际上可供出口的猪肉总量为500万吨,就算全部进口,也是杯水车薪,无济无事。因为我国的猪肉消费是5500万吨。

三是太多猪肉消费太多对我国的国民健康并不有利。猪肉富含脂肪,胆固醇含量在所有肉品中是最高的,因此上我国的肥胖症、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在国际上的占比数也是最高的,现在猪肉大幅上涨,为我国畜牧业转型提供了机遇,也为我国居民改善膳食结构提供了可能,当然这个过程是长期的,是需要几代人来完成的。

现在国家的主要的措施就是恢复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具体做法就是不断的出台各种优惠政策,鼓励生猪养殖。比如说自然资源部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发文,严查不符合规定的限养土政策,取消养殖业15亩地的红线,发改委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发文对养殖场进行财政支持,最高可奖励500万元。这些政策的实施,必将会提高生猪的存栏和能繁母猪的增加,估计在不久的将来,生猪生产就会恢复,猪肉价格就会回落。

其次是搞好生物安全防护,尽快研发非洲猪瘟疫苗,解决养猪户的后顾之忧。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已经下发了文件,对养殖场如何防制非洲猪瘟有了具体的操作规程,哈兽研也透露非洲猪瘟减毒疫苗已经报送农业农村部,估计很快就能投放市场。所以制约生猪生产的疫病风险已经降到了最低,不会对生猪饲养造成严重威胁。

三是我国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也在加速进行。我国消费的肉类除猪肉外,禽类和牛羊肉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农业部曾经公布,我国的禽类年出栏120亿只,随着产能的扩大,牛羊肉的消费也在增加,未来的肉品消费将会由牛羊肉和家禽代替。

我是寂寞的青韵,这是我的一点看法,希望能和你交流,看完后别忘了点个赞哦!





寂寞的青韵


近期国内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想必大家都能感受到了。原来只有8-9元/斤的猪肉价格,现在已经卖到了20元,这让人感叹猪肉价格都快吃不起了。根据资料显示,当前猪肉价格上涨主要是生猪产能减产所致,特别是广东、广西等地目前生猪已经比较紧缺。那么既然国内生猪已经供不应求了,为啥不大量进口猪肉来缓解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呢?

对此,专家解释称,由于上半的猪瘟疫情造成的生猪缺口已经超出预期,短期内进口猪肉也不可能立马到港,再加上各国猪肉养殖数量基本是稳定的,不可能一下子提供大量猪肉来填补中国猪肉市场的空缺。另外猪价适当的上涨也有利于国内生猪产能的恢复,不能说猪价一涨就要大量进口猪肉,对国内猪价进行打压。去年猪价走低,很多养猪户出现亏损,这个时候也需要赚取一些利润来发展生产。

实际上,我国的猪肉主要是靠国内猪肉来供应市场,2018年中国全年产了5415万吨猪肉,出口了119.3万吨,进口了4.2万吨,净猪肉进口量高达115.1万吨。而今年由于非洲猪瘟疫情,使国内中小养殖户减少生猪存栏数,导致了我国将再增加进猪肉的比重,将达到200万吨。现在问题是,面对国内猪肉价格上涨,为啥不大量进口猪肉来弥补缺口,以稳定物价呢?

首先,即使进口大量猪肉也是需要时间的。进口猪肉并不是想进口多少就能进口多少的。猪肉进口要提前谈判签订合同,下了订单之后,等对方的生猪屠宰分割检验合格后这样才能进入中国,这是有一套流程的。也就是说,当前市场上的进口猪肉,至少要是半年前或者大半年前下的猪肉订单。

考虑到近期猪肉价格大涨,中国已在7月份与阿根廷签署了输华猪肉合同,但最快也要年底才能到达我国。所以,不是中国不想进口猪肉,平抑物价,而是远水不解近渴。再说如果中国向国际市场大量进口猪肉,国际上猪肉价格也会水涨船高。如此一来,进口的猪肉价格也不比国内便宜多少,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再者,上半年国内生猪损失太大,国际市场生产猪肉的能力有限,一时也难以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本次非洲猪瘟的发生,导致了南方地区的生猪损失太多,很多地区生猪损失高达80%,这就出现了一个情况,就算中国到国际市场上大量购买猪肉,国际市场短期内生产猪肉能力也有限,即使大量进口,也无法填补中国在这个市场上的空缺。

最后,现在猪瘟还没有完全解决,相关部门也不能随随便便找进口猪肉,要严格把好猪肉的质量还有安全关,如果中国随便大量进口猪肉,很可能会导致第2次猪瘟的爆发,到时候真的一点点猪肉都吃不了。此外,上半年非洲猪瘟让国内中小养猪户损失惨重,现在国内养猪户在增加存栏猪数量,恢复生产过程中,国家也不想打击养猪农户的积极性。半年后国内生猪就可以供应市场,弥补缺口。

面对国内猪肉价格的飞速上涨,很多人提出是否可以通过进口大量猪肉来平抑猪肉价格。但是猪肉进口合同的订立是要走一套程序的,即使现在订了合同,也要半年后才能拿到猪肉,远不不解近渴。同时,这次非洲猪瘟让国内很多地区损失了80%,就算靠进口猪肉也填不了这样大的缺口。更何况非洲猪瘟疫情还没有完全平息,如果大量进口把关不严,猪瘟还可能重新爆发,这样反而适得其反。


不执著财经


其实我国一直在加大进口猪肉的量

先看下2018年关于国产猪肉与进口猪肉的消费比较,2018年全年产了5415万吨猪肉,出口了119.3万吨、进口了4.2万吨,净猪肉进口量高达115.1万吨。也就是说,我国猪肉市场主要是靠国内的猪肉来供应市场。

加大了进口猪肉的比重

但今天由于非洲猪瘟的原因,我国也加大了进口猪肉的比重。比如去年我国与阿根廷签定协议,预计从阿根廷进口470万吨猪肉,今年将从阿根廷进口超过1.8万吨猪肉。并且也有相关专家预测,今天我国将再将增加进口猪肉比重,将达到200万吨。

进口需要时间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国际之间的进口大家在国内见到那种小生意,更不是一两天可以搞得定的。一般情况下,相关部门都要都要经过考察、论证并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确定是否从某个国家进口与否,这个过程还是比较长的。所以,今年估计靠进口猪肉来缓解国内市场的需求希望不大。


农村王小霞


目前巴西进口到中国的大豆、猪肉价格都在上涨,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还是需要进口才行,只是不能大量的进口了,毕竟进口的成本增加,而如今的猪肉价格提升,和进口成本提升也有一定的关系。从这就可以看出农副产品进口的弊端了,随时都会被卡住脖子。

在去年我国的猪肉进口量为130万吨,今年预计的进口量在200万吨,正因为进口量的加大,导致了那些原产国将价格提升。所以说并不是国家不大量进口猪肉,实在是有些国家不厚道,目前的大豆猪肉等进口食材都涨价了。



而去年的猪肉消费量为5600多万吨,而在4月份时专家就判断我国2019年的猪肉缺口在900多万吨,这样就意味着就算进口了200万吨猪肉,再算上我国的100万吨冷冻肉,还是有600多万的缺口,因此才导致猪价的上涨。

而随着5、6月份非瘟疫情的爆发,国内的生猪和母猪存栏量再次下降,在7月份的数据来看,生猪量、母猪量都同比下降了31%以上。这就意味着今年的猪肉缺口高达1400万吨,而全球一年的猪肉交易量也才不过800多万吨,就算是全部进口也不能弥补我国的猪肉缺口问题。



更何况今年全球都缺少猪肉,越南等国都爆发了非瘟,他们国家也会需要大量的进口猪肉才行。 我国能够进口200万吨就已经不容易了。想要大量的进口自然是非常难的,要知道我国的生猪产量可是占据全球的50%以上。因此目前国家会大量的进口鸡腿、牛奶、鸡肉、鸭肉等食品,以此缓解国内的猪肉缺口压力。


惠农圈


“国内资源不够,指望进口来凑”,这是很多专家提倡的观点,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近些年每年都进口不少玉米、大豆、猪肉等,比如国内消费的大豆90%以上都得靠进口解决。猪肉作为老百姓日常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肉类,我国养猪的规模也居世界首位,但一直以来都有猪肉进口,2016年猪肉进口量为162.02万吨,进口金额为210.52亿元;2017年猪肉进口量为121.68万吨,进口金额为150.64亿元;2018年猪肉进口量为119.28万吨,进口金额为136.12亿元;2019年1-6月,猪肉累计进口量为81.87万吨,进口金额为104亿元,其中仅6月份的进口量为16.05万吨,同比增长62.8%。从近几年的情况看,2016年的进口量较为明显,达到了历史峰值,2017年、2018年基本上保持120万吨的进口量,2019年国内生猪价格持续上涨,为什么不大量进口猪肉来缓解国内市场需求?微尘微视界对此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低价冻猪肉进口对国内市场形成一定的冲击,今年进口量有望创下历史新高

我国对于猪肉的消费需求是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的,庞大的消费市场必然会引起国际市场的注意,特别是今年国内生猪价格、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生猪均价突破12元/斤,大部分地区猪肉价格突破20元/斤,给进口猪肉创造了有利条件。2019年6月份进口的猪肉,平均价格为7.37元/斤,可想而知进口猪肉的利润有多少,意味着只要能进口,就有着不错的收益,实际上不仅仅猪肉有较大的进口量,牛羊肉和肉杂碎也进口量不小,在国外很多地方是不吃肉杂碎的,会把它专门出口到我国,所以肉杂碎的进口量一直以来明显高于猪肉进口量,仅2019年1-6月份,肉杂碎的进口量为273.66万吨,进口金额为528.36亿元。从目前的情况看,2019年的猪肉进口量大概率超过2016年,创下历史新高。

二、短期扩大猪肉进口量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国内缺猪现象,但不可对此形成依赖

关于进口猪肉,个人认为是把双刃剑,国内猪源供应紧缺,短时间内扩大猪肉进口,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国内市场缺口,有利于猪肉价格保持相对平稳,但不可对此形成依赖,一旦指望着进口猪肉来供应国内市场,那么很有可能步入大豆的后尘。要知道曾经我国是大豆出口国,每年有不少大豆出口到国外,由于种种原因,从出口大国变成了进口大国,有着庞大的消费市场,却没有大豆的定价权,这种前车之鉴,也是猪肉市场需要铭记的。



三、缺猪又缺肉只是短期的行为,后期猪源供应量将趋于平稳

当前生猪价格、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多地已经创下历史新高,能有这样的结果,主要是因为非洲猪瘟,使得多地生猪存栏量持续下降,2019年生猪存栏量、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下降幅度已经创下了历史新纪录,7月份的降幅更是超过30%,把一些养猪大省变成了缺猪的省份,比如广西、江西、湖南等地。当然出现这样的变化也是短期行为,随着各地稳定生猪生产措施的推进,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会有所提高,只要补栏量上来了,后期猪源供应量会得到保障,猪肉价格也会回落至正常水平。

四、“猪粮安天下”不能仅停留在口号上,更应当想办法提高国产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猪肉和粮食看起来很普通很常见,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它们,也正是因为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更显得其重要性,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人口基数大,需要有充足的猪肉和粮食,然而现实情况是,当前正面临着进口猪肉和粮食的冲击。由于国外很多地方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大,机械化、规模化程度高,种植成本、养殖成本相对较低,在价格上有很大的优势,比如进口猪肉,完税后的价格不到8元/斤,与国内的猪肉价格相比明显偏低。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在扩大,如何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也是迫在眉睫,就拿养猪行业来说,依然处于初级阶段,规模化水平偏低,行业标准化也没有形成,产业布局也有待调整,非洲猪瘟只是去产能的催化剂之一,如果不能提高行业抗风险能力,后期依然会有其他事项来干扰市场。



总之,在国内生猪价格一路高歌猛进的情况下,内外价格差更加明显,这也会吸引商人扩大猪肉进口量,毕竟贸易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不过由于国内非洲猪瘟还未完全根除,部分地区依然处于高发的状态,猪肉及其制品又可能潜伏着非洲猪瘟病毒,所以在考虑进口时必须严格控制质量,同时还得加大对走私猪肉的打击力度。想要提升国内猪源供应量,在特殊时期,就得加大对国内养殖户的扶持力度,提高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不可只顾进口而忽视养殖户的感受。

以上为微尘微视界对为什么不大量进口猪肉来缓解国内市场需求问题的理解。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多多指导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