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还田,害处究竟有多大?

新大风歌


由于近两年对于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大,一些专家说焚烧农作物秸秆的确对于大气污染有非常严重的危险。其实这只是一方面的问题,也可以说是小题大做的事,舍本逐末的做法。在过去农民种植的农作物秸秆都是用作烧火做饭取暖的燃料,也没对大气造成多大的污染,相反过去的天是非常蓝的,水是非常清的,可以说绿水青山就是过去大自然的美好象征,而且动物和人类相处得非常的和谐,结果现在雾霾现象非常严重,到处是乌烟瘴气,污水横流,而且还出现了好多动物的消失或者是绝迹。



因为现在人们的生活逐渐的变好了,农作物秸秆也不再作为人们做饭取暖的主要原料了,现在人们生活富裕了,一般以煤气天然气、煤炭、电作为的新的能源。农作物秸秆有时被农民进行了焚烧,主要是放在田里直接焚烧,这种现象的确造成了暂时性的大气污染,而且还隐藏着火灾的危险。每年都因为焚烧农作物秸秆造成了火灾的现象,毕竟农民对于火灾认识程度不够,总以为燃烧一点农作物秸秆不会引起多么大的火灾,可天天的每年都在发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于是专家就开始建议农民秸秆还田,用秸秆还田技术来增加土地的肥力,更能够节省一些化肥,理论上是非常行得通的,但实际对于农民操作起来是非常难的。而且近些年因为秸秆还田技术造成了更多的植物病虫害的发生。秸秆还田究竟有哪些害处呢?



其实这些年来秸秆还田技术的确造成了土地出现了其他的状况,而且病虫害在不断的增加。一是秸秆还田能够使得原有的农作物病虫害在不断的加重,毕竟接着上面的病菌病毒以及虫卵在还田以后依旧会存在土地里,增加了病虫害的严重性。二是秸秆还田增加了农民的大量开支,毕竟秸秆还田必须深耕粉碎到地下才能够保障借债还钱起到营养土地的作用,但这极大的增加了农民的经济开支。三是农作物秸秆还田如果不是太好的话,有可能造成种植农作物会出现缺种断垄的现象。四是对于一些杂草抗药性比较强,第二年杂草继续丛生。五是秸秆还田会造成土壤的透气性效果非常好,遇到干旱的情况下不抗旱,当然在雨水比较多的时候又不抗涝,造成了农作物减产加重。



总之,根据近几年秸秆还田技术造成的农作物减产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农民开始拒绝使用秸秆还田技术,毕竟秸秆还田技术的确会使得病虫害的严重程度不断的爆发。有些专家说秸秆还田还没有做到位,其实秸秆还田也是有好处的,能够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强土壤的肥力,节省化肥使用量,但必须使得土地进行深耕处理,至少需要在30公分以下才能够保障秸秆还田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对于一些病虫害依旧是不能够防范得了的。大家对于秸秆还田技术是否认可?敬请留言交流。


三农一姐


玉米秸秆还田,害处究竟有多大?


玉米每到收获后,种植户感到非常困难。过去都是一把火焚烧了事,现在为了大气环保,早已禁止禁烧了,提倡玉米秸秆还田。玉米秸秆还田,是件好事,但往往在实际操作中总是出现和存在或这或那的问题,影响下茬作物的种植,其直接结果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降低作物产量。秸秆还田确实在具体的实际操作时非常难于把握好,总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下面就来归纳总结一下,玉米秸秆还田,给农民带来那些弊端和害处。

第一,玉米秸秆还田,造成冬小麦发芽率十分过低。玉米秸秆还田时,一般是机械化给玉米秸秆轧碎后,深耕翻地。机耕时,粉碎的玉米秸秆与土壤粘连性差,犂铧划过翻动土层时,很难使所有秸秆埋入犂沟,造成埋在表层3~8㎝深,或直接使秸秆浮在表层。这样将地翻耕整平后,玉米秸秆会在土壤里长时间腐烂发酵,释放大量的生物热,小麦种子播种在厚实的玉米碎屑上面,不能吸收充足的土壤水分,不能发芽或非常难发芽,就算发芽的小麦种子,在后来玉米秸秆发酵腐烂过程中,释放的生物热时,会因生物热过高,烧死小麦幼苗。另外,小麦底肥在施洒时,由于玉米秸秆的存在,非常不均匀,小麦发芽后,迟迟得不到肥料营养而出现麦苗瘦弱,影响生长和分蘖,而肥料集中的地方,会出现小麦幼苗生长过旺,使小麦幼苗生长不均匀。



第二,玉米秸秆还田,给许多害虫和病菌提供寄主。玉米秸秆还田后,正是秋冬之交,气温逐渐下降,害虫就会寻找伏蛰的地方越冬,就会钻进玉米秸秆之中躲藏。玉米秸秆在还田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开始发酵腐烂后,待生物热释放一定程度时,有害病菌就会寄生在腐烂的玉米秸秆上越过寒冷的冬天。这些寄生在玉米秸秆上的害虫和病菌,在越过寒冷的冬天后,就会在春暖花开的适宜时期,出蛰生长发育,危害小麦和其它的农作物,造成虫害和病害。



第三,玉米秸秆还田,土壤过于疏松造成小麦倒伏。玉米秸秆在土壤里经过几个月的腐烂发酵,使土壤十分收疏松。当小麦在春天返青后,开始拔节孕穗抽穗,在绵绵春雨中,由于土壤含腐殖质量过于丰富,结构十分疏松,小麦植株生长得越来越高,上部重量增大,根部不扎实,得难直立,在微风吹过,就会发生大面积的倒伏。小麦倒伏后,严重地影响小麦扬花授粉,造成生长发育出现障碍,影响小麦植株正常的生长发育,使小麦籽粒饱满程度非常差,影响小麦的品质和产量。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旭日东升付先


玉米秸秆还田,害处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提得总觉得哪里不大对劲,国家一直提倡秸秆还田,并列举了种种好处,咱讨论秸秆还田害处有多大,是不是有点不协调的味道。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出现,往往有利弊两个方面的问题,即事物都具两面性,从大局方面考虑,利大于弊,应该就为好。



为什么要提倡秸秆还田,它实际和其它政策措施都是互相联系的,国家从环保出发,如禁烧秸秆、禁止家畜散养、禁止农村土灶烧柴做饭、禁止农村烧煤取暖等等,秸秆还田就是杜绝焚烧、治理污染的一个原因。


秸秆还田除焚烧污染空气,还有一定的利处和优点,据估算,以亩产550公斤玉米计算,秸秆还田,相当还N于田4.5公斤,p2O52.1公斤、K2O6.7公斤,折尿素、二胺、氯化钾分别为14.1公斤、5.3公斤和20.5公斤,折款约100元,与秸秆还田作业成本相比,划算。再有秸秆还田的优点是,培费地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通透性、适耕性、降低容重、减少板结、提高有益生物活性、氮磷钾等养分有效性和团粒结构)。通过种植实践,相比前几年都把秸秆拉出来,地里柴草镂净,施用同样量的肥料,产量对比,现在秸秆还田亩产都比原来的亩产高。


秸秆还田的害处和弊端是,由于秸秆还田土壤中掺入大量的秸秆柴草(这主要是粉碎质量差),致使小麦种子接触于柴草上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农民必然要加大播种量来弥补,浪费了种子,又给保全苗增加了障碍;秸秆还田还需花费每亩几十元的费用,而且粉碎的质量,多数达不到细碎的要求,致使地虚、浇灌费水;秸秆还田,会把秸秆上存有的病菌、虫卵及越冬害虫埋入地里越冬,给来年的庄稼带来危害,增加防治工本投入等。

个人认为,无论秸秆还田的害处多大,总之,利大于弊。省了割、刨玉米秸秆和往地外运出的麻烦,秸秆沤烂成腐殖质对土壤是有好处的,这几年都没有农家肥使用了,可能当季沤烂不透,但隔一季它总能利用上。虽然说,粉碎秸秆花费了钱,但是,最终亩产量能提高,就应该是利大于弊吧!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秸秆进行科学合理还田不仅能够改善土壤肥力,而且还能减少钾肥用量,提高作为产量。只有不合理,不科学的进行秸秆还田时,才比较容易对后茬作物造成为害影响。像玉米秸秆如果不能进行科学合理还田,通常会造成如下不良为害。

1,土壤悬空,造成后茬播种质量降低,影响生长发芽出苗。比如玉米秸秆还田时粉碎不充分,秸秆长度较长时,通常不仅会不利于秸秆腐烂还田,而且还多会造成土壤悬空不实,造成播种较深,不利于发芽出苗,而且保水保温性能差,苗弱,抗旱抗寒抗逆性差,容易造成干旱死苗或越冬期冻死等,严重影响产量。

2,容易引起苗黄死苗,长势较差。玉米秸秆还田量过大,或秸秆田间分布不匀,土壤翻埋较浅,或没有多增加氮肥时,通常会因为秸秆腐烂时与作物挣肥等,不仅影响作物发育生长,而且还会造成营养不良发黄,甚至根系不能有效下扎而发生死苗等,一般会长势较差,不利于安全越冬高产。

3,会导致田间病虫害加重发生。像玉米纹枯病,赤霉病,玉米螟等病虫害都是在玉米秸秆残体上越冬,如果秸秆还田时裸露土表,或没有充分粉碎深埋,田间害虫及菌源量增加,明年种植玉米时就容易加重田间病虫为害影响,进而增加防治成本,或为害加重而减产。

4。引起田间杂草抗性增加,次生杂草加重为害。玉米秸秆还田不当,不仅会加重病虫为害影响,而且还容易造成次生杂草不断在田间开花结子,进而使杂草种子增多,并上升为优势杂草,而喷药没有打死的杂草,其抗药性也会增强,随开花结子,以后防治效果也会越来越差,不仅会造成生产成本增加,而且还容易造成减产。

总之,玉米秸秆科学合理还田通常是利大于弊,但若是不能科学合理进行还田,则会明显造成许多不良为害影响,尤其以苗黄死苗,及其田间病虫草发生为害加重等,容易造成生产成本增加,种植效益降低。


农业植保管理技术110


华哥老家的玉米收获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玉米收获之后,玉米秸秆怎么处理是一个问题。在田里直接焚烧现在不利于环境保护的要求,一部分种植面积比较小的农户直接拉回家堆放,留作烧柴火锅用,因为量少,采取还田方式就不划算,一部分种植面积比较大的农户则采用秸秆还田的方式进行处理。

秸秆还田是目前倡导的一种秸秆处理方式,秸秆还田除了可以保护环境之外,还可以增加土壤中的养分和微生物数量,正确的秸秆还田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如果还田方式处理不当,可能造成一些弊端:

一是下季作物生长时,病虫害加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增加投资的成本。其实我们在收获玉米时,时常用肉眼就能看到玉米秸秆上寄生了很多小虫,玉米秸秆上携带了大量的病菌还虫卵,秸秆还田之后,为病菌和虫卵的繁殖提供了有利场所。

二是土壤疏松,土壤空隙较大,种子发育缺少有利条件。秸秆还田之后,如果还田量较大、秸秆没有粉碎彻底,秸秆和土壤混杂在一起,容易增加土壤的缝隙,这样一来,不管是小麦还是玉米在播种是,种子和土壤之间的距离较大,种植发育后,容易造成植株根系不牢、长势较差,后期倒伏严重等现象。

三是幼苗缺少氮元素,生长期出现苗黄、苗弱现象。秸秆还田之后,秸秆在田里分解过程中,需要氮元素全程参与,这样就造成秸秆和幼苗争抢氮元素的现象,幼苗生长所需的氮元素被秸秆“霸占”,养分补给不足,幼苗生长出现苗弱、苗黄现象在所难免,严重的甚至出现幼苗死亡的现象。

针对玉米秸秆还田操作不当容易出现的一些弊端,有以下几点意见供参考:

一是把握秸秆还田量。秸秆还田时不能将所有秸秆都还在一块田里,建议每块田秸秆量在400公斤左右,秸秆还田量大容易形成负担,各种弊端不好把控,秸秆还田量太小无形之中增加了还田成本。

二是把握秸秆粉碎程度。土壤出现的“跑风”现象,主要是由于秸秆粉碎不彻底,秸秆无法有效分解。建议在粉碎秸秆时尽量选择粉碎性好的机械,比如揉搓式还田机械,长度一般在控制在6公分以下。

三是补施氮肥。建议在秸秆粉碎后未翻耕前,以每亩碳酸氢铵50公斤或尿素20公斤的量撒在粉碎后的秸秆表面,然后再进行翻耕。

四是翻耕深度要合理。补施氮肥后,要及时进行翻耕,建议深度要达到十厘米以上,并反复耙平。为了促进秸秆分解、肥料融化、土壤沉实,要及时浇水。

总之,秸秆还田需要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如果处理方式使用不当,容易产生危害,如果处理方式正确,那么自然减少了危害程度,有利于庄稼的丰收。


华哥的三农


客观事实的说,过去农民对于玉米小麦秸秆最简单直接的处理方式就是,把能利用的秸秆拉回家以后,当做家禽养殖饲料,或者烧火做饭的原材料来使用,对于那些零碎秸秆的处理就是一把火烧掉,所以过去的时候,久居在农村的人在秋收或者夏收工作结束以后,都回能看到农田里面,火光四起浓烟密布,在不考虑对于环境和人居安全影响的情况下,平心而论,这是最务实和使用的一种处理办法。

秸秆还田是一种大势所趋,毕竟在为了子孙后代的安居乐业,为了整个蓝天白云的梦想,对于农民来说秸秆还田,烧与不烧,都是能接受和同意的,农民的伟大的和朴实之处在于,舍小家为大家,能迁就和接受的从不会姑息和妥协,我和我的农民父老乡亲,你辛苦了。

玉米秸秆还田,害处究竟有多大?

害处之一,玉米秸秆还田过后,大量隐藏的病原菌和有害的微生物,会继续在农田里面生殖繁衍,秸秆还田遗留下的废弃物,给它们提供了充足沿袭的天然屏障,尽管还田之后的秸秆土地,还会经过一次土地深翻,但是这对于生命力强悍的微生物和病原菌来说,只能说是有出现了一个繁衍生息的温床,绝非是灾难。

所以有过多年种植经验的农民,在接受秸秆还田之后,对于次年土地一个最明显的直观感觉变化就是,害虫多了,同样的肥料和管理,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的长势出现了颓废的状态,当然了毫无疑问这都是害虫和病原菌增多的原因,所以种一茬玉米,打上4遍关于害虫的农药成了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了,你每少打一遍就要接受害虫的反噬一次。

害处之二,秸秆还田之后对于小麦的生长管理,和浇水灌溉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首先大量的玉米秸秆挤压在农田里面,在农田灌溉的时候,很容易造成浇水不流通、不彻底、不通顺的情况,水流慢、水积压是很普遍发生的,不管是从浇水时间长度,还是电费消耗量都有了一个明显的增加。

秸秆还田堆积很容易造成,土壤和秸秆接触产生中空,造成小麦播种出现堵塞和浅播种的问题,不管是散碎的秸秆还是成堆的秸秆都是会能造成播种机器堵塞楼门的,所以秸秆还田过后的土地,在经过机器播种之后,会经常出现缺苗和少苗的发生,而补苗不但会造成时间和成本的增多,有会很容易出现大小苗的增多。

因为秸秆还田造成的土地中空,在播种小麦之后,播种过浅,小麦的根系不能完全延伸到地表深处,不能充分完全吸收土壤中的养分供应,所以就会造成小麦出现弱苗、小苗、小麦长势不良,并且非常容易出现小麦倒伏的发生。

至于关于营养提供的情况我们就不说了,毕竟秸秆还田和焚烧秸秆都是能给农作物带来微量元素和肥效供给的,毕竟哪一种更加充分全面,谁也不能一概而论。

谈秸秆还田和焚烧秸秆利弊

从我一个普通农民来说,个人的直接看法就是,焚烧秸秆一把大火过后,不但附着与秸秆上面的害虫会被烧死,而且藏匿在土壤之中的有害病原菌,也会随着火势导致地表面温度增高而死亡,这一点对于病虫害的作用防止毋容置疑,另外来说,焚烧过后的秸秆所产生的草木灰是农作物生长的万金油,它对于改良土壤板结,提高更加全面充分的营养供给,改善农作物的生长质量都有着非常显而易见的作用。

既要金山银山有要碧水蓝天是农村生活环境改变的一个开始和认知,这对于农民城镇化一体建设意义重大,因此禁止焚烧秸秆,秸秆还田是势必都要进行下去的,他关系到我们的以后,造福子孙后代,功在千秋。

我是农村小小李,如果你对我的回答有些许满意,希望你能给我一个点赞关注,你的小手是挥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农村小小李


玉米秸秆还田是弊大于利!

一到玉米收获季节,秸秆还田和秸秆禁烧就提到了前边了,每年都在宣传禁烧和秸秆还田,但实际中是怎么一回事呢?做为一个在农村生活了六十年的农民,我用我眼看到的来告诉你:



1. 秸秆还田后就要种小麦了,但是,因为粉碎在地里的秸秆碎末被旋耕机旋进土壤里,无形中土壤中就出现了缝隙,小麦播种后因为麦根长在了缝隙处,所以死苗断垄现像十分严重,秸秆还田后的分解分化还需要氮肥来氨化,所以无形中增加了投资。麦种后需要在发芽前浇一水,这一水由于秸秆碎片的支撑,浇水要比往常浇水每亩地多投入大约30元左右,也增加了不必要要的开支,这是弊端之一。


2 秸秆还田的地块,由于玉米秸秆中带有大量的虫卵,这些虫卵会在土中越冬,第二年夏季玉米苗期又来危害玉二小,今年7月份就是例证,玉米田间基本上每个苗上都有一两条虫,多的竞然有5~6条。好端端的玉米苗可在三天之内让虫吃光!这个危害且还有愈来愈烈之势!

3 秸秆还田的好处是地里的有机质有所增加,但也没有那么夸张,土地因长期施用化肥而出现的板结稍有好转,其它好处我再也没有看见。各位还有什么高见,请评论区留言讨论!



三秦庄稼汉


玉米秸秆还田,我们这里实行了好多年了,头一次看到头条有这样的提问,专门来说玉米秸秆还田的害处。


政府从来没有强迫农民玉米秸秆来还田,你可以不用还田,拉回家里做饭烧,如果喂着牛羊还可以做饲料,这不是好事吗?过去农村的玉米秸秆是个宝,家家户户都有性口,尽管砍玉米秸秆是个体力活,也会把玉米秸秆拉回家里,或存放在路边,喂性口吃剩下的秸秆,用来做饭当柴烧。

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村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农村很难看到牲口了,现在农村的孩子有的还没有见到过驴、骡、马、牛,这是真实的情况。用农作物秸秆做饭的只有很少的一些老年人,玉米秸秆也就没有用处了。农民为了种田省事,开始焚烧秸秆,曾几何时浓烟四起,对空气造成污染不算,还耽误过飞机的起飞。


“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焚烧秸秆是政府明令禁止是犯法的行为。国家拿出了大量的资金,对大型农机具进行补贴,加大了推广秸秆还田的力度,农民也认识到了秸秆还田的好处。

说到秸秆还田的好处,我说两点:

一,可以改良土壤。秸秆还田增加了有机质,微生物增加了,使土地不易板结,耐旱保水能力增强。秸秆本身就有养份,这些营养成份会被庄稼吸收,秸秆还田的地块,肯定会比单一上化肥的“卫生田”种的庄稼产量高。


二,可以减少虫害。秸秆还田是把玉米秸秆粉碎后,然后经过深翻或者旋耕才能种地,在粉碎秸秆的过程中,相应的寄存在玉米秸秆上的害虫也会被粉碎掉,如玉米螟幼虫,粘虫等害虫,减少了在秸秆上寄存过冬的虫口量,对来年大有益处。

玉米秸秆还田是受到农民欢迎的。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应该辩证的看问题。说了两点玉米秸秆还田的好处,秸秆还田也有一点不足,如果粉碎的秸秆不够烂,旋耕深度不够深,种植小麦的出苗率会受影响。所以种植冬小麦比较不是秸秆还田的地块要增加一定的播种量。


这就是题主提出的秸秆还田唯一的害处吧?


乡野老农


玉米秸秆还田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这里老百姓在收获玉米以后的首选。但是对于玉米秸秆还田的利与弊我觉得也是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但是对于我们大多数种地的老百姓来说我觉得还是有这这两种看法:

首先玉米秸秆还田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真是代价有点高了。在前几年一亩地秸秆还田的费用在40元左右,既农机手用粉碎机把玉米秸秆粉碎两遍。埋一遍的费用在25元,也就是在没有犁地之前的秸秆还田的费用在65元左右。

但是在2018年的时候玉米秸秆还田的价格涨价了,粉碎一遍要50元,玉米秸秆还田要化费100元钱。真是价格上涨的比较厉害?对于现在玉米秸秆还田涨价的情况我们老百姓也是有点吃不消。

价高了玉米秸秆还田的效果却不是太好。就拿去年我种植的玉米茬的小麦来说吧:

由于玉米茬口种植小麦的时间点都差不多,所以这个时候犁地种植小麦的农民朋友们就比较多。2018年的时候我的玉米地犁地的时间点就在夜里进行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玉米秸秆粉碎的效果不是太好,在种植小麦以后满地都是玉米秸秆。于是我又用铁耙子把玉米秸秆都给耧了出来,用电动车拉回家沤粪了。对于相邻的我堂哥家的玉米茬小麦由于没有把玉米秸秆给弄出来他家的小麦在出苗以后就出现很多缺苗断陇的情况。玉米秸秆粉碎或者还田不是太好的情况下对于小麦的生长是有很大的影响的。特别是碰到把麦种播种到了玉米秸秆上的话小麦虽然能够发芽,但是由于根无法扎到土壤中导致了苗黄死苗严重的就是缺苗断陇比较严重。

总的来说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也是希望能够实现化费了更高的钱,能够把玉米秸秆还田的这份工作给做好。农机手虽然说比较辛苦但是如果说不能把玉米秸秆还田最好的话,我想下一年大家就不会找你来犁地了。


豫东小农


秸秆还田能够使土壤养分更为丰富,提高土壤肥力,尤其是能够提高土壤钾素营养,同时使空隙度增加,土壤容重下降,土壤结构得到改善;秸秆覆盖具有调温、保墒、减轻盐碱、抑制杂草生长等优点;能够综合改良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为农作物的高产、稳产、优质奠定基础。

总的来说,秸秆还田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使农作物增产和解决秸秆问题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但是若使用不当,会使土壤中的氮、磷过度富集,造成土壤的富营养化问题。因此,需要从还田时间、还田量、耕作制度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秸秆还田事宜,严格控制秸秆还田量。在秸秆还田实际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1、秸秆的碳氮比过高。秸秆的碳氮比一般为600∶1,碳氮比过高,导致秸秆在土壤中分解缓慢。秸秆在土壤中的分解主要依靠微生物来进行,这些微生物也需要一定的氮素来维持其生长代谢。除此之外,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也需要氮源的供给,因此会造成农作物与微生物竞争氮源,致使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可能缺乏氮素,影响根苗的正常生长,进而影响到后期农产品的产量。

2、秸秆还田方式不当。主要包括秸秆还田数量过大,翻压质量不好,土壤水分不适,粉碎程度不够等因素,这容易影响播种质量,进而影响到种子出苗及苗期生长。因此应对秸秆还田方式、时间、数量、施氮量、粉碎程度、翻压深度、土壤水分和防治病虫害等制订了详细的技术规程。

3、机械化程度不高。缺少技术过硬的秸秆还田配套机具。应当选用大、中型拖拉机、收割机、粉碎机、播种机及各种犁等技术性能已经能够达到秸秆还田要求的配套机具。我是农人答农事,上面就是我这个问题的看法,如果您有其它的见解或补充可以在下方留言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