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汉一体说清钱——“五帝”,“罗汉”,“钱到家”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代铸行的铜钱有大量的遗存,传世于今的清钱数量居历代之首。收藏清钱,首先要记住清代十几位皇帝的年号,因为清代皇帝基本上是一帝一号;然后在每位皇帝的年号下,搜集不同钱局所铸铜钱。清朝由满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统治全国时间最长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清朝入关后,满、汉两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迅速交流、融合,在钱制上也体现出"满汉一体"的特征。

清代铜钱正面所铸各个年号的"通宝"皆为汉文,背面则大多用满文表示钱局,或者左满文右汉文,这样既方便了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人民使用,又呈现出满族的标志。因此,虽然现在已很少有人能辨识满文,但清钱收藏者对满文钱局名称却比较熟悉。

清朝的前身是后金,它早在入关前就铸造钱币。努尔哈赤天命年间,铸造了满文天命汗钱和汉文天命通宝。皇太极时,铸造了满文大钱天聪汉之钱。天命、天聪两代铸钱,政治上的作用远大于经济上的需要,所以铸量较少,流传下来的铜钱品相也大多不佳。顺治年间经过五次改制,最终确立了清代的货币体系。

满汉一体说清钱——“五帝”,“罗汉”,“钱到家”

随着五次改制产生了五种形式的顺治通宝,史称"顺治五式"。

第一式在顺治元年铸造,是一种仿古式钱币,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明代铸币风格,正面铸有顺治通宝,光背。

不久又铸了第二式钱币,正面仍是顺治通宝,背面类似唐代的会昌开元,是汉文钱局名,如工、户、东、福等。

第三式是在顺治十年(1653)铸造的,背面铸有"一厘"和钱局名,一厘即一文,一千文合银一两。第四式又名顺治满文式,顺治十四年(1657),中央指令各地钱局停铸各类顺治旧钱,由户部宝泉局和工部宝源局开铸新钱,即顺治通宝背满文宝泉、宝源钱,铜质金黄,径大精美,俗称大制钱,自此完全脱离了明代钱币制式,确立了清代制钱风格。

第五式又名顺治满汉文式,顺治十七年(1660),户部批准十几个地方局按照顺治四式的规格开康熙通宝钱铸行长达60年,铸量较大,传世较多。北京宝源宝泉两局沿用顺治通宝满文式,背文满文,其他各地钱局则沿用顺治通宝满汉文式。

民间为方便记忆,把这些钱局名串成了一首五言诗:

"同福临东江,宣原苏蓟昌,南河宁广浙,台桂陕云漳。"

满汉一体说清钱——“五帝”,“罗汉”,“钱到家”

四句诗中的20个字分别代表20个钱局,它们分别是:山西大同局、福建省局、山东临清局、山东省局、江苏江宁局、直隶宣府局、山西太原局、江苏苏州局、直隶蓟州局、江西南昌局、湖南省局、河南省局、甘肃宁夏局、广东省局、浙江省局、福建台湾局、广西省局陕西省局、云南省局、福建漳州局。此外还有现、西等局,但铸量不多。康熙通宝满文钱式中有十二地支套钱,为福建省造,现存世有"子、丑、寅、巳、未、申、酉、戌"八种。

康熙通宝中有一种著名的异品,后人称之为"罗汉钱"。罗汉钱的"通"字的走之旁是单点,而普通康熙通宝大多是双点;罗汉钱的"熙"字左上没有一竖,而普通康熙通宝则皆有这一竖。罗汉钱为宝泉局所铸,铜色金黄,铸造精良。

传说康熙年间西部边境发生叛乱,朝廷派大将年羹尧前去平定,因军饷难以为继,正一等莫展时,有一寺院僧人主动献出寺内所有铜器和十八尊金身罗汉供铸钱用,年大将军因此感动,命铸钱时故意留了点儿小秘密,以便日后回收重塑佛像。

还有一种传说是,为庆祝康熙六十大寿,宝泉局用金罗汉铸钱,并将这种钱放在寺庙罗汉的腹内,在皇帝寿辰时分赠给各级官员以作纪念。民间一直把罗汉钱视为吉祥、幸福的象征,过年时用它"压岁",婚嫁时用它"压箱",也用它作为男女相爱的信物。沪剧,评剧、越剧等剧种都有一出《罗汉钱》,即表现一对农村男女青年相爱,他们互赠罗汉钱作为信物。

从雍正通宝开始,就只按顺治通宝满汉文式铸钱。乾隆通宝、嘉庆通宝、道光通宝皆如此。近几年,市场上热销一种"五帝钱"。

满汉一体说清钱——“五帝”,“罗汉”,“钱到家”

一套"五帝钱",由清朝入关后的前五位皇帝发行的制钱一一顺治通宝、康熙通宝、雍正通宝、乾隆通宝嘉庆通宝一一各一枚组成。商家解释说,因为这五位皇帝在位于清代较为兴旺的时期,所以"五帝钱"具有较大的"化煞作用"。

近年市场上热销的另一种古钱组合是"钱到家",它借用清代发行的乾隆通宝、道光通宝、嘉庆通宝三种年号钱首字的谐音,各取一枚拼成一套,当作礼品赠送亲友,与"恭喜发财"同义。

咸丰年间,爆发了大规模的太平天国起义,清政府因财政紧张而开铸大钱。咸丰钱分为三类:一是通宝,为小平铜、铁、铅钱;二是重宝,为当四至当五十的大钱;三是元宝,为当百及当千的大钱。祺祥通宝和重宝,本是在咸丰皇帝去世后使用的新年号钱,但由于慈禧发动政变,改年号为同治,祺祥年号只用了69天,祺祥钱很快就停铸了,存世很少,成为最珍贵的清代年号钱。

同治、光绪年间,只铸造了通宝小钱和重宝当十制钱。"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这是中国古代家喻户晓的幼学启蒙读物《千字文》的开篇。《千字文》系南朝梁武帝时期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奉皇命从王羲之书法中选取一千个字编纂而成,四字一句,字不重复,行文流畅,句句押韵,涉及天文、自然、修身、人伦、地理、历史、农耕、祭祀、园艺、起居等多方面的知识。光绪年间曾经选用《千字文》中的"宇""宙""日""列""来""往"六字,分别加铸于光绪通宝的背面,俗称"千字文光绪钱",这在中国历代铸行的铜钱中是独有的,颇得收藏家青睐。

宣统年间,只铸造了通宝,有两种,一种较大,一种较小。宣统通宝,是中国正式铸行的最后一种内方外圆的年号钱。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