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古代出土的玉器看起来和石头一样?

零依米


外行人看古玉的时候,往往都有一个疑惑,为什么这些在专家眼中的珍惜文物,我们看着却和石头差不多?难道是我们审美水平不够?亦或者是有其他的原因?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为什么有些古代出土的玉器看起来和石头一样,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看看吧。

玩过古玉的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些看起来像是石头的老物件,实际上却是价值不低的古玉,这让很多人都感到好奇,这样丑陋、看起来低价的东西怎么能是古玉呢?对于这一点,有专业人士解释过,古玉在千年之前也是非常漂亮的,但是经过地下埋葬,和土里一些物质发生了物理或者是化学方面的变化,最终让这些原本高贵的物品变得犹如廉价的石头一般,只有识货的人才能看出来。

除了出土的古玉像石头之外,沁色也是很多藏家比较关注的。现在市场中有很多所谓的古玉老物件,但是虽然从色泽、款式上看起来没有区别,但实际上很多都是假货,有些也算是古玉,但年代没有商贩说的那么久远,甚至有些是经过后天加工的真品,冒充千年前的古玉,卖高价赚暴利。那么,如何区分呢?

专业藏家表示,每一件出土的古玉表面纹理不同、大小不一样、形状也是不同的,这种深浅不均匀,看起来很丑的,其实就是沁色,也是藏家收藏时的重要依据。古玉入土必然会受到沁色的影响,尤其是直接与泥土接触的古玉,受泥土中元素的影响,会变闷变软,变丑,这也是为什么明明是古代出土的玉器看起来却和石头差不多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件入土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玉,在南方出土,玉器极大可能是红色的,如果是在北方出土,那么,玉器的颜色极大可能是黄色的,河湖中出土的玉器颜色多为微黑色,墓穴中出土的古玉因为和陪葬铜器接触的缘故,很容易产生绿色,如果是贴尸体放置的可能产生红色和紫色。从大坑中出来的,玉器可能是黑色的,碰到石头的,会变成石头色,碰到地火的,会变成白色,总之,土地中有各种元素,这些元素浸入到玉器当中,就会形成各种沁色,导致玉器变成各种状态。

看起来像石头的玉器在出土之后,会变得很硬,再经过长期的佩戴把玩,就会慢慢恢复玉器的本性,变回温润细腻的玉器样式。所以,对于出土古玉不要以为长得像石头就以为它是石头,实际上,这些古玉都是精品,市场价格很高。

2019年精品古玉拍卖成交价格:

1:六朝黄玉瑞兽,尺寸:7.5厘米,估价:HKD 2,200,000 ~ 2,800,000,成交价: HKD 2,250,000 ,成交时间:2019.04.03,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年春季拍卖会。

此六朝玉兽,雕琢出神入化,堪称同代之冠,无出其右。商周玉器,虽有以动物形象作饰纹,却较趋图像化,及至汉代,却盛行玉石神兽,勇猛矫健,气势凌厉。不同于人物陶俑,动物及神兽雕像大量见于墓葬之中,作镇墓用,辟邪驱恶,守护墓主。大型石雕神兽,如狮、虎、翼兽等,常见于帝王及高官武将等墓葬甬道两侧,其面目凶煞,镇墓守陵。此风于六朝时期达至鼎盛,时南京附近墓葬外见大量大型神兽石像。与此同时,玉雕动物、瑞兽亦随之盛行。与较早期随葬品中常见之玉牌、玉饰等平面玉雕不同,立体动物神兽作为独立个体,不再仅为彰显墓主身份地位,而更具镇魔驱邪之神功,以护佑墓主。

2:宋玉卧牛,尺寸:7.9厘米,估价:HKD 800,000 ~ 1,200,000,成交价: HKD 1,000,000 ,成交时间:2019.04.03,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年春季拍卖会。

3:商青玉戚,尺寸:15.3厘米,估价:HKD 100,000 ~ 200,000,成交价: HKD 625,000 ,成交时间:2019.04.03,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年春季拍卖会。

4:战国白玉龙首带钩,尺寸:长18.2厘米,估价:HKD 600,000 ~ 800,000,成交价: HKD 1,416,000 ,成交时间:2019.10.07,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香港2019秋季拍卖会。

带钩白玉材质雕琢,质地细腻晶莹,表面多带有沁色。整体细长,侧视呈S形。钩首浮雕龙首造型,双耳直立,双眼隐起,眼眉卷曲,形如瑞草。鼻梁挺直,方口,口部镂空,龙须弧形外卷,刻画精细,雕琢传神威武。钩身满饰纹饰,钩颈装饰弦纹,钩体以曲回纹为饰,钩尾亦作龙首。两侧饰卷云纹和海崖纹。背部光素无纹,扁圆形钮,打磨光滑。整器造型别致,刻划精细,纹饰繁缛,抽象夸张,线条流畅,生动传神,堪为珍品。

5:文化期玉玦,尺寸:宽3.6厘米,估价:HKD 80,000 ~ 120,000,成交价: HKD 885,000 ,成交时间:2019.10.07,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香港2019秋季拍卖会。

青黄玉质,温润通透,局部有白色沁色。玦呈扁平圆环形,截面呈C形。中部钻以大圆孔,以斜磨技法使孔壁两侧向内部凹入,凹口略呈楔状。环外壁有一处豁口。整器取材硕大饱满,通体磨制光滑,器形制规整,线条简洁抽象而流畅,带有典型的红山文化玉器风格。

6:文化期黄玉凤纹卷尾珮,尺寸:宽2.8厘米,估价:HKD 180,000 ~ 220,000,成交价: HKD 849,600 ,成交时间:2019.10.07,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香港2019秋季拍卖会。

青黄玉,莹润光泽。佩凤纹,团身卷尾,主要表现凤首,勾喙,头部略粗,尾部收细向内卷。作工简炼而拙朴,廖廖无几雕工刻画传神,尤其头部处理,巧妙地利用了玉料正、上、下三个面,使用阴线、减地隐起等工艺和装饰手法,砣刻出凤之形象,耳、额、眉、眼、鼻、口皆有交待,组成有较强立体感的凤首。佩身可用以穿系佩带。石家河文化玉器有较为鲜明的特征,尤其凤纹。其中盘状凤纹应为佩系,形象很可能采自自然界的孔雀。考古学界认为石家河文化凤形玉佩是中国史前艺术中关于「凤」题材的最早模式,它与商代玉凤造型十分接近,为中国艺术中凤的基本模式提供了祖形。7:西周玉人龙纹珮,尺寸:高7厘米,估价:HKD 400,000 ~ 600,000,成交价: HKD 708,000 ,成交时间:2019.10.07,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香港2019秋季拍卖会。

白玉质,透雕扁平状佩,局部有微沁。此佩纹饰具有明确的时代特征,为西周时期经典的人龙合体纹饰。西周盛行「内细外粗、流畅生动」的阴刻双线,组成龙纹及人纹合体设计,一般为人面龙身,或为其他动物组合而成。此佩用简单的线条刻出人物面部及纹饰,刀工犀利,局部受沁呈褐色,扁平状,工细料佳。8:汉黄玉镂雕龙纹珮,尺寸:宽7.8厘米,估价:HKD 400,000 ~ 600,000,成交价: HKD 684,400 ,成交时间:2019.10.07,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香港2019秋季拍卖会。

此龙纹佩青黄玉制,皮色自然,略有白沁。正反面皆采用浮雕及镂雕手法,雕琢螭龙一条,刀工运转流畅,龙首威仪大气,神秘古朴,身躯蜿蜒粗壮,线条曲折生动,螭龙双肩圆凸,后腿外撑,踩踏如意云,身躯矫健,肌肉隆起,扭动的身形,盘卷的尾部,表现出螭龙的动感和张力。龙纹细部以细密的线刻表现,勾勒出龙身的不同部位同时也反映了大汉王朝时朝气蓬勃,充满活力。虽经两千余年历练仍不失其出神入化的神韵,应为古时贵族随身佩带装饰。此玉佩整体造型精致美观、传神生动,雕琢细腻,目前传世的龙纹佩中可谓凤毛麟角,无论玉质工艺,历史文化涵意等方面都称得上是佩中之珍。9:文化期玉雕兽面神人纹三节琮,尺寸:高9厘米,估价:HKD 500,000 ~ 700,000,成交价: HKD 708,000 ,成交时间:2019.10.07,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香港2019秋季拍卖会。

玉料青玉质,光泽感好,有白色及浅黄色沁斑,局部沁蚀较深。器体外方内圆,呈正方形柱体,中心对钻圆孔,壁较厚,上下出短射,上下口径相等。器四面正中各琢刻纵向凹槽一道,同时在纵槽两侧凹面上刻出等距横向凹槽,将琮身分成若干节。其每节又以四角为中轴,在相邻的两个凸面上对称琢刻出简化兽面神人纹。兽面神人纹共三组,管钻眼,无眼角,以单线圆圈表现眼睛,上阴刻两组弦纹带以示羽冠,下浮雕横扁形凸鼻,眼睛上方代表冠饰的长横带上阴刻数道平行线纹。每组图案相同。孔内壁留有双面管钻台痕。关于此类单节简化神人纹可参见良诸博物院藏在余杭茅山采集的良诸文化神人纹玉琮,形制、纹样与此器基本相同。

“芝麻开门收藏”专注古玩收藏鉴定估价,欢迎在评论中发表不同意见!


芝麻开门收藏


你说的那叫高古玉,一般鸡骨白会有这种现象。

鸡骨白是埋藏在土中很久的玉,会在表面形成一种白色的粉状氧化物,又称 包浆.是鉴定器物时的必备要素.有些造假者会在玉器表面涂上白色的化学涂料,以迷惑收藏者,但其上有刺鼻的化学气味,请藏家小心.

“鸡骨白”形成原因是由于火烧、埋于土中日深年久所造成的腐蚀而成。

但要注意,有人将新玉以火烧之,遂成鸡骨白色,俗称“ 伪石灰古”。这种方法制成的玉,虽然颜色相似,但是上面常有火裂纹,而真正的古玉是没有裂纹的。

觉得讲的不错的可以点点关注,有什么不对的欢迎批评指教!







金点子读书


你好

因为长时间埋于地下,在压力和埋藏条件下,和土里的一些物质发生物理变化,使得一些玉出土后看起来和石头似的。

还有一些玉器经过火烧,例如古代燎祭用玉,形成鸡骨白自然也不够通透。

再有就是审美不同,有些玉器自然状态就不透亮,依据现代科学标准,他就不能称为玉,但古人认为石之美者即为玉,所以不一定透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