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苦熬14年終成君王,不料僅3天就死了,孫子很爭氣成千古一帝

在戰火紛亂的春秋時期,各地諸侯蜂擁而起,隨著周王室的勢力不斷減弱,各大諸侯紛紛想要通過兼併他人的勢力,從而達到其稱霸的目的。由於長時間的戰爭,最終只剩下七大國,七國中一直地處偏僻,內憂外患的秦國,在其中的勢力並非很強大,當時秦國不僅僅要對付關外的少數民族,同時朝政也受到了不少的干擾。

太子苦熬14年終成君王,不料僅3天就死了,孫子很爭氣成千古一帝

眾所周知昭襄王年幼便成為了帝王,實際上他並沒有絲毫的政權,當時朝政大小事務是由他的母后接管,他成為了眾人眼中的傀儡皇帝。除此之外,當時秦國太后為了可以掌控朝政,大力任命自己的親戚為朝廷重官,甚至將自己的兄弟直接安插在昭襄王身邊。

太子苦熬14年終成君王,不料僅3天就死了,孫子很爭氣成千古一帝

不過在昭襄王繼位41年之後,在幾位朝臣的精細謀劃之下,他最終走上了親政之路。昭襄王繼位時期,他曾立過一位太子,不過在他親政前,太子被抓到敵國做人質遭遇暗殺,因此太子之位就空缺了。

贏柱起初並不是首選的太子之人,不過由於太后執政原因,贏柱最終也是順利當上了新太子。昭襄王因為多年的傀儡經歷,即使他掌握了實權,卻依舊對很多人存有疑心,總是會擔心有人會惦記他的位置,帝王眼中最大的絆腳石無疑是太子,可想而知贏柱成為太子之後的日子是多麼的異常艱難了。

太子苦熬14年終成君王,不料僅3天就死了,孫子很爭氣成千古一帝

所幸的是當年昭襄王已入晚年,贏柱在熬了十幾年之後,昭襄王駕崩,贏柱便成功為帝王,而當時的贏柱已經是52歲了。在贏柱還沒有成就一番事業的時候,僅登位三天的他便死了,不得不所王位來的不易,走的卻太匆忙。

太子苦熬14年終成君王,不料僅3天就死了,孫子很爭氣成千古一帝

雖說贏柱在史冊上的時間短暫,但是他的孫子嬴政卻成為了一統七國的大人物。嬴政登位之後,他快速掌控政權,為了能夠讓國家以及人民富強,嬴政大方招攬賢才,最重要的是他能夠悉心聽從李斯等眾人的意見,讓原本內憂外患的秦國實力倍增,不久便成為春秋時期最強大的國家。

太子苦熬14年終成君王,不料僅3天就死了,孫子很爭氣成千古一帝

在嬴政統治期間,他面對的不僅僅是秦國內部的發展,想要進一步增加國家的實力,還需要在疆土上有一個擴張,為此他開始對外用武,利用遠國交邦、近國攻打的策略,瞬間便擴大了秦國的疆土和實力。按照如此節奏,秦國甚至到了一種其他六國共同聯手反抗的地步,不過到了後來,即使六國聯手也無法成為秦國的對手,最終嬴政成立了一個空前絕大的實力秦國。即使贏柱未能名留青史,但是他的孫子嬴政在登位後的種種成績,讓他成為了千古一帝,這對於他而言同樣是一種驕傲。

更多精彩歷史故事,歡迎關注【熊仔論古今】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