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个村客事减少,待客还只能“八碗菜”,你怎么看?

「关注」这个村客事减少,待客还只能“八碗菜”,你怎么看?

「关注」这个村客事减少,待客还只能“八碗菜”,你怎么看?

本文约1270字,阅读全文约需4分钟

人们生活水平日高,除传统婚丧嫁娶宴席外,逐渐多了“升学宴”、“谢师宴”等等宴请之席。更奇特的是,有的村民盖洋楼打地基、上梁、封顶、乔迁、加盖层数都要宴请,一次次的宴请,主人家花费不菲,被宴请的人支出也不小。

宴请客人本是好事,但随着宴席门类和菜品日益繁多,攀比之风日盛,这就成了人们的负担,一要送礼金,二要耽搁时间赴宴,有时一天赶两三场,一年下来人情往来成了一笔大开支,“顶门户”人不易。但也有例外,寅街镇啟官营村近20年来一直在坚持“八碗”规格。

「关注」这个村客事减少,待客还只能“八碗菜”,你怎么看?

啟官营村共有78户人家。在农村宴席开始出现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的档口,时任村党总支书记的张志显在2008年为父亲离世办了一场“八碗”丧事,也正是这场丧事开启了啟官营客事从简的道路。自此以后,啟官营办理丧事一律实行“八碗”制度,这个制度得到村民的严格遵循。

农村办理客事本无可厚非,但是利用各种名目办客事,村民们轮流帮忙、做客,没有时间做其他事情,既劳民又伤财。啟官营的做法,暗合省纪委监委发布了《关于规范农村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通知》精神,值得肯定。

「关注」这个村客事减少,待客还只能“八碗菜”,你怎么看?

今年3月12日,中共云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云南省监察委员会发布了《关于规范农村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通知》(云纪发【2018】4号文件),明确了农村客事操办范围、操办标准、随礼上限、违规查处等,要求移风易俗,一切客事从简。自文件下发以来,寅街镇全面推进移风易俗、客事从简工作,将其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主抓手和突破口,积极引导群众喜事新办、力戒奢靡,丧事简办、厚养薄葬,争做移风易俗、客事从简的传播者、践行者和监督者,树立乡风文明新风尚。

「关注」这个村客事减少,待客还只能“八碗菜”,你怎么看?

寅街镇各个村委会也相继召开了村民会议,宣讲移风易俗政策,听取群众关于客事从简的意见,制定了相关的村规民约。号召群众宴席每桌控制在200元以内,不超过12个菜,荤菜不超过6个,宴请人数控制在200人以内,礼品、礼金价值不超过100元,并建立红白理事会章程,规范农村宴席。

啟官营村村民李菊珍说:“我们村这么多年来办白事客都是实行八碗呢,大家也非常呢支持。”村民们也纷纷表示,以前丧事约定俗成的“八碗”给家里省了不少事,现在新规下来以后给大家生活带来了更大的改变。

「关注」这个村客事减少,待客还只能“八碗菜”,你怎么看?「关注」这个村客事减少,待客还只能“八碗菜”,你怎么看?

现在,群众做客应酬的时间减少了,发展生产、建设家园的时间增加了;客事支出减少了,用于发展经济的支出增加了。广大群众的发展能力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客事从简,节约的是人力物力财力,改善的是社会风气。“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无论是一个家庭,还是一个国家,都需要思考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今天,应该如何改变那些不良的旧俗,树立良好的社会新风尚。

「关注」这个村客事减少,待客还只能“八碗菜”,你怎么看?

树立新风,需要大家一起行动。婚庆、殡葬、餐饮、公关等行业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如何既尊重乡风民俗,又践行勤俭节约,需要大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从规范农村办理客事抓起,治理歪风邪气,崇尚节俭文明,以促乡村和谐美丽。

文 |马晓燕 部分材料由寅街镇提供

图 |马晓燕

审核 |李梦蝶(实习)

终审 |向晓英

签发 |李武华

「关注」这个村客事减少,待客还只能“八碗菜”,你怎么看?
「关注」这个村客事减少,待客还只能“八碗菜”,你怎么看?

崇尚节俭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