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将逝,冬将至

秋将逝,冬将至

秋将逝,冬将至

SHUANGJIANG

ERSHISIJIEQI

秋将逝,冬将至

2019/10/24 农历 九月廿六 霜降

秋将逝,冬将至
秋将逝,冬将至

自霜降始,

白昼秋云散漫远,

霜月萧萧霜飞寒,

冬日渐近。

品读节气

(向上滑动启阅)

万类霜天给君好看

作者/文丰锦 朗读者/李俊

深秋时节,风凉天远,看雁阵去,听秋虫眠。纵使寒潭鹤影寂,偏将宝鼎绿茶闲,写罢霜风色,吟来杏叶天,赤橙黄绿青蓝紫,谁将色彩泼人间?

风来纱窗掩,一地清凉送月还;南窗黄叶落,北岭枫颜丹,携君手,欲待晴日九峰山,看山舞银蛇,听松卷诗篇。

霜降红柿甜,鹿鸣荷塘莲叶残;幽轩浊酒烈,小径赋词酣,信步时,荻花飞处湔江畔,摘红叶为帆,渡诗心天边。

金风相迎送,与君话缠绵,东江岸,西岭边,放眼由心潇洒观。

这一观,绿野蔬香,小院炊烟,鸡声犬语芙蓉下,老妪小姑话丰年;一畦葱韭芳香郁,半篱菊花颜色鲜,秋深画境缥缈间。

这一观,山静雾浓,纱笼晴川,苇白叶黄风记忆,鹰旋雀起竹翩跹;满目烟霞迷古渡,双棹碧云任凭栏,鹧鸪穿柳自在玩。

登天台山望远,寺静云深,小径通幽几多弯,风摇野果几许甜,顽猴跃,栗鼠潜,悄语问葛仙:此去蓬莱几万里,何时驾得彩云还?

去卧龙谷访景,苔青水浅,枝横雪薄九重天,栈陡谷深九道险,断崖处,冰凌悬,霜雪冻云天:驿外廊桥阑珊处,乡音问讯在梅边。

在宝山温泉岸,沏一壶红茶,聆听大师茶缘,陶醉妙手古弦,听河谷风声缱绻,看山腰云雾绵延,谁执彩笔,写就诗情荡满山。

坐鸳鸯火锅旁,烫一盘佳肴,饱蘸田野香鲜,回味旧时甘甜,唱一曲秋收美景,吟一首人间情缘,问道彭门,谁酿美酒醉神仙?

秋已深,霜降天,从小石河畔到磁峰山下,从玉垒山巅到濛江渡边,君请看枫丹杏黄白云蓝天,红墙碧瓦诗意民间。

秋已深,霜降天,漫步家园,画风静美,歌声婉转。

霜降·节气

霜降,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表示天气更冷了,露水凝结成霜。

秋将逝,冬将至

随着“霜降”的到来,作物、草木开始泛黄、落叶,进入了“千树扫作一番黄”的晚秋,冬季的脚步声在最后一缕秋风和一抹残阳中渐行渐近,已隐隐可见。

秋将逝,冬将至

与白露、寒露相同,霜也是物体因寒冷而形成的物态。在这个时候,空气中的水汽在夜晚温度较低时,会附着于物体表面凝华成霜。在古人看来,清晨霜附着于物体表面,仿佛天降一般,“降”一字使这个节气生动形象了起来。

秋将逝,冬将至

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除了含有初霜的含义也预示着冬天的势不可挡。摇摆在枝头的黄叶,是深秋的离愁,是一年日子的点点滴滴回望。冷风在田野里窸窣作响,红红的果儿悬俏在枝头,金灿灿的玉米挂满了农家的房墙,丹柿如灯笼,海棠若繁星,喜鹊倦归巢。

霜降·物候

一候 · 豺乃祭兽

天气渐渐转凉了,这时小动物们活动频繁,而且数量较多,豺狼开始大量捕获猎物,囤积脂肪为过冬做准备。

秋将逝,冬将至

二候 · 草木黄落

到了这个时候夜间的气温已经是在零度以下,植物停止生长,枝叶开始衰败变黄,枯萎落地。

秋将逝,冬将至

三候 · 蜇虫咸俯

夜晚地面的温度已降到了可以结霜的程度,地面的虫子感到了寒冷,所以一反夏季的嘈杂热闹,蛰伏到地底下,用细土将洞穴封起来,蜷缩成一团,保存体温,准备越冬。

秋将逝,冬将至

霜降·习俗

赏菊

秋将逝,冬将至

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所以先祖将九月雅称为“菊月”。自古以来就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赏菊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上有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赏枫

秋将逝,冬将至

枫遭霜侵后叶子火红,色彩鲜艳,灿如锦绣。古人曾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北京香山、南京栖霞山、苏州天平山、长沙岳麓山,都以枫叶美景著称。夕阳西下,红叶参差交错,驰目远眺,仿佛珊瑚火海,十分壮观。

吃柿子

秋将逝,冬将至

“霜打柿子红如火。”霜降时节正是柿子成熟的时节,民间有着霜降要吃柿子的习俗。说起霜降吃柿子,其实与朱元璋有关,据说他小的时候家中十分贫困,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有一年霜降节,已经两天没饭吃的朱元璋饿得两眼发黑,突然在一个小村庄里看到一棵柿子树,上面结满了红彤彤的柿子。朱元璋饱饱地吃了一顿柿子大餐,才得以活命。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有一年霜降领兵再次路过那个小村庄,发现那棵柿子树还在,他将其封为“凌霜侯”表示感谢。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开来后,就逐渐形成了霜降吃柿子的习俗。

霜降·诗词

岁 晚

唐 · 白居易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亦尝心与口,静念私自言。

去国固非乐,归乡未必欢。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

秋将逝,冬将至

泊舟盱眙

唐 · 常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秋将逝,冬将至

霜 月

宋 · 陆游

枯草霜花白,寒窗月影新。

惊鸦时绕树,吠犬远随人。

出仕谗销骨,归耕病满身。

世间输坏衲,切莫劝冠巾。

霜降·养生

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霜降是进补的好时机。古人一般秋补既吃羊肉也吃兔肉。栗子也是这时的进补佳品。霜遍布在草木土石上,俗称打霜,而经过霜覆盖的蔬菜吃起来味道特别鲜美。

秋将逝,冬将至

晚秋时节天气渐凉,秋燥明显,燥易伤津。饮食调养方面,可多吃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此时的肃杀景象也容易引人忧思,使人意志消沉、抑郁。应适当多吃高蛋白食物,还要适当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

秋将逝,冬将至

霜降时节,没有了那么多的花花草草、枝枝蔓蔓,没有鸟叫,没有蝉鸣,没有蚊蝇滋扰,既没有繁花分神,也不会一叶障目。山明、水净、天清澈,一切都变得简约而通透。少了各种纷繁的细节,天地之间的景物似乎变成了一幅展现本真的简笔画。内心少了烦躁,多了平和。霜降,似乎是一个令人清静自在的“佛系”节气。不论晴雨,无关寒暑,快乐就是最好的天气。

了解更多要闻和资讯,请关注品鉴彭州APP↓↓↓

秋将逝,冬将至

期数:1616期

文字:文丰锦 阳阳 网络

音频:李俊 蔡吴越

亲,读完文章,记得在页面最下方点赞哦!谢谢关注

和支持!

有一种美好生活,叫彭州!

弘扬天府文化,传播城市精神!

亲爱的小伙伴们,“品鉴彭州”微信面向全网征集优秀稿件啦!

投稿邮箱:2840955915@qq.com

主办:彭州市委宣传部

主编:王玉岩

副主编:叶韬

编辑: 孙小洁 刘代萱 邓茹月 魏悦

出品:彭州市融媒体中心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