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外婆家仅在16公里之外

外婆去世有15个年头了,但我经常梦到她。

这些年,梦到外婆似乎早已成了习惯。每年,都有那么几次,梦中会出现外婆的身影。我会梦到去外婆家过暑假。在外婆家无拘无束,感觉特别好。然而,这种日子一去不复返,只能在梦里“回忆”。

梦醒后,我拿出手机,打开了地图,搜索外婆家的位置。通过导航系统,我看到,从我家到外婆家的距离只有16公里,竟然仅在16公里之外,我很诧异。

前两天,开车拉着老婆孩子一起去郊外游玩,半个小时就跑了20多公里。而从老家到县城,也就16公里的距离,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往返,从来没觉得这个距离很远。然而,外婆家留给我的印象是:远,非常远,远到可怕。

因为历史原因,外婆改嫁到了邻省的一个小镇上。说是邻省,其实与我家所在的小镇接壤。只不过,去她家需要翻越一座大山。那座山很高很高,小时候,妈妈逢人就说,翻越那座山,需要经过18道转弯。所以,在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外婆在山的那一边,很远很远。

我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交通落后,不管去哪儿,都得靠步行。大概是目睹了大人们背着东西还要步行很远,所以我对步行并没有特别的概念,似乎司空见惯。只是,累的时候,会央求爸爸妈妈背我,去外婆家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小时候去外婆家,需要先从家里走到镇上,然后还需要走很远很远的路。具体要走多远,我并没有概念。我只知道,每次去外婆家,爸爸妈妈都是提前一天将带给外婆的礼物准备好。第二天一大早,就从家里出发。然后,一直走在路上,走过了村里的土路,经过了镇上的水泥路,又进入了一段泥泞的道路,翻过了高山,然后就进入了外婆所属县域的土路。一直走啊走,直到天黑,终于到了外婆家。

后来,村里逐渐有人买了自行车。爸爸妈妈经过商量,也将其列为了奋斗的目标。于是,他们省吃俭用,一分一厘地积攒零钱。终于,到了年底,爸爸妈妈带着我去县城推回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

我家住在山上,去镇上要走五公里山路。如果骑车去镇上,确实方便了不少。但是,回来的时候,就得推着自行车走,不仅不省事,还会非常费劲。但是,大家都有自行车,我家如果没有的话,那就是落后。再说,平时也不用骑。花了好几百块钱买的自行车,谁舍得骑?关键是,逢年过节去外婆家,用得上啊!

于是,那年腊月,爸爸第一次推出自行车,将我放在前面横梁上,妈妈坐在后座上,我们虔诚地向外婆家驶去。自行车空间有限,没有行李架,妈妈坐在后座上,还得提着行李。我不知道她当时有多辛苦,我只知道,爸妈能解决一切。

虽然自行车快了不少。但是,因为沿途有各种上坡甚至上山的道路,到外婆家时,天还是黑了。

后来的近十年时间,我们都是这样去外婆家。直到我长大了,自行车前面的横梁无法承载我了。爸爸买了第一辆摩托车。这回,去外婆家方便多了。摩托车有动力,即使是上坡也不怕。所以,早上出发,午饭前就能到外婆家。而且,摩托车还能载重,后备箱里可以装些东西。真不行的话,可以用货带绑一些。从此,妈妈再也不用一边坐车一边抱着行李了。

然而,爸爸买摩托车的第二年,外婆去世了。料理完外婆的后事后,大舅远赴温州打工,一年难得回家一次。小舅在离家近百公里的县城成家立业,家里没了牵挂,也鲜少回家。所以,我再也没去过外婆家。

时至今日,外婆已经去世15年了。而外婆家在我的印象中,依旧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直到地图告诉我,原来,我家离外婆家仅有16公里,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个遥远的地方,也不过如此。因为当时的条件限制,交通不便,视野有限,所以给我留下了那样的印象。

如今,家里买了汽车,去哪儿都方便。别说16公里,就是160公里也不过是区区两个小时的车程。更重要的是,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全国各地闯荡,对地域概念越来越清晰,这种距离自然不在话下。

从步行到骑自行车、骑摩托车,再到如今自己驾车,外婆家似乎越来越近。以前去外婆家,需要一天时间,现在半个小时足矣。去外婆家,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少。这是祖国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变化,国家在发展,我们的生活不断更新,交通更加便捷,出行工具逐渐在优化。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让亲情更近。

虽然外婆早已不在了,但这份牵挂依旧存在。(胡英军)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