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晚上跑了十幾趟廁所,剛入秋,這種病就進入爆發期

“根本熬不牢啊!”捂著肚子,有氣無力坐在診室裡,小李求醫生趕緊開藥治療。

病來如山倒。上週末放假,小李和朋友一連在大排檔吃了兩頓海鮮燒烤,沒想到半夜肚子開始劇痛,跑了十幾趟廁所,被醫生確診為感染性腹瀉

夏秋之交,腹瀉患者似乎並未減少,最近兩天,杭師大附院腸道門診已接連遇到4位年輕患者。另外,小兒秋季腹瀉也將進入發病高峰。

反覆腹瀉十多次轉入腸道門診

反覆腹瀉十多次,折騰了一夜後,前兩天,小李被家人帶到杭師大附院急診室,急診護士一看他的症狀,就建議他去腸道門診。看到滿頭大汗的小李捂著肚子痛苦呻吟,當班醫生馬上給小李開出抽血、糞便常規檢查,其中還有糞便三線培養。

“不就拉個肚子嗎?給我吃點止瀉藥,回家休息休息就好了。”小李嘀咕著,但醫生卻堅持讓他留下來,告訴他,感染性腹瀉起病急,進展迅速,可引起劇烈腹瀉、嘔吐等,嚴重時會導致電解質紊亂,併發急性腎功能衰竭。

聽了醫生的話,小李乖乖做了檢查。好在結果出來,小李得的是普通感染性腹瀉,只需要常規補液糾正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同時應用抗菌藥物輔助治療,就能很快康復。

一晚上跑了十幾趟廁所,剛入秋,這種病就進入爆發期

感染性腹瀉偏愛18至25歲年輕人

“最近幾天,我們醫院腸道門診已確診四例普通感染性腹瀉病例,患者年齡集中在18至25歲左右,都是吃了生冷食物或不潔食物引起了腹瀉。”杭師大附院腸道門診馬莉醫生說,秋季晝夜溫差大,胃腸道功能減退,年輕人青睞生冷海鮮、大排檔這些宵夜,屬於細菌性腹瀉易發人群。

一晚上跑了十幾趟廁所,剛入秋,這種病就進入爆發期

每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杭州市各大醫院都會開設全天候腸道門診,專門針對夏秋季腹瀉開展三線培養項目,主要篩選和培養沙門菌、志賀菌等細菌。

“如果出現腹瀉等胃腸道症狀,一定不要忽視,必須儘快到正規醫院腸道門診就診,接受相關檢查。”馬莉醫生表示,糞便三線培養檢查,一般在第二天會出具初步報告。一旦發現可疑菌落,會立即電話聯繫病人。

杭師大附院檢驗科微生物室主管技師趙曉飛提醒,目前正值換季,屬於腸道疾病高峰期,要特別注意飲食衛生,少吃生冷食物,忌食生水,“建議市民吃東西都要煮熟煮透,一旦發生頻繁腹瀉,且次數高達十幾二十次,大便呈清水樣,就要馬上到醫院就診。”

3歲內的孩子警惕秋季腹瀉

秋季了,除感染性腹瀉意外,小兒秋季腹瀉也將進入發病高峰。

最近,王女士帶著2歲的女兒晶晶去公園遊玩,回來第二天,孩子就開始發燒嘔吐,到醫院一查,才發現是感染了輪狀病毒腸炎。

一晚上跑了十幾趟廁所,剛入秋,這種病就進入爆發期

“輪狀病毒腸炎常常在一年中的秋冬季節發病,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秋季腹瀉,而3歲內的小兒最易感染。”馬莉醫生說,輪狀病毒有兩個傳播途徑:一是由糞到口,即直接或間接接觸患兒糞便後,將病毒由食物帶入口中;二是空氣傳播,即患兒糞便中的病毒擴散到空氣中,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

感染後,患兒多以嘔吐、腹瀉為臨床症狀,也有少數先有發熱、突然嘔吐,一兩天後出現腹痛和水樣腹瀉,大便多為黃綠色蛋花樣稀水便、白色米湯樣稀水便或排出完全不變形的吃進的食物,且有酸臭味。

馬莉醫生提醒家長,孩子患病後不要慌亂,如果情況不嚴重,精神好,可自行服用益生菌保護好腸道黏膜,以及口服補液鹽保證水分和電解質的攝入。如果腹瀉、嘔吐次數增多,精神萎靡,小便偏少,就要及時到醫院化驗大便,根據化結果進行治療。

“輪狀病毒腸炎是自限性疾病,感染一週左右,各種症狀會自行好轉。”馬莉醫生說,兩三歲的孩子有很強的好奇心,家長應儘量做好飯前便後雙手的衛生清潔工作,流行病高發季節,要避免去人多擁擠的地方。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