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打敗海底撈,稱霸餐飲界的火鍋一哥,如今為何沒人願意去吃?

曾經打敗海底撈,稱霸餐飲界的火鍋一哥,如今為何沒人願意去吃?

近些年,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發生了巨大轉變,外出就餐的頻率也越來越多。其中火鍋最受到大眾的喜愛。有數據顯示,去年全國火鍋業市場收入超過8700億,預計2020年將超過萬億元。

提起國內的火鍋餐飲品牌,大多數人首先會想到海底撈。這家企業已經成為國內乃至全球最大的中式餐飲品牌,2019年上半年營收高達116.9億元。此外,像呷哺呷哺、香天下、小龍坎等品牌也發展得十分迅猛。然而就在這片火熱市場當中,曾經的“火鍋一哥”小肥羊似乎已經被消費者給遺忘了。

曾經打敗海底撈,稱霸餐飲界的火鍋一哥,如今為何沒人願意去吃?

公開資料顯示:小肥羊於上世紀90年代末誕生於內蒙古包頭市,以“不蘸料的火鍋”為核心產品,打破了清湯加蘸料的行業傳統做法。鼎盛時期,其年營業額超過50億,連續六年位居全國火鍋收入第一,併成為國內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品牌餐飲企業。

背後創始人張鋼出生於包頭一戶普通家庭,父母都是鋼鐵工人。17歲時考入包鋼技校,別人都在想著如何談戀愛,而他卻把心思放在怎樣賺錢上,靠擺攤賣牛仔褲賺來人生第一筆錢。

畢業後他被分配到鋼鐵廠擔任鍋爐工,這一干就是四年。工作辛苦且看不到未來,張鋼怕自己這一輩子就這樣度過,於是毅然選擇辭職。做起了服裝生意,期間還賣過手機和信息臺。有一次他到通遼出差,吃到一種號稱不用蘸小料的火鍋,突然眼前一亮,覺得羊肉火鍋也是門好生意。

於是他花錢買下這家店的底料配方,然後結合內蒙火鍋原有的特色進行改良,並請朋友們來試吃。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調試,最終制成了獨一無二的口味,而這份執著也換來了回報。讓他沒想到的是第一家小肥羊店開業時,就大受歡迎。開業三天時間,店裡幾乎都是爆滿,還排著長隊。

眼看生意如此火爆,張鋼迅速在包頭新開了兩家分店。此後通過加盟的方式,小肥羊在全國發展迅速,最快的時期平均每三天就新開一家店。擁有的連鎖店一度超過700家,這數量當時超過了洋快餐麥當勞,成為國內火鍋第一品牌。而彼時的海底撈,儘管成立了十年,但知名度遠不如小肥羊。

曾經打敗海底撈,稱霸餐飲界的火鍋一哥,如今為何沒人願意去吃?

此後公司開始了海外擴張,還在美國等地開設了分店。一直以來,張鋼都想讓品牌像肯德基、必勝客一樣開遍全球。為此他把小肥羊交給了百勝集團(肯德基母公司),希望這家餐飲巨頭能帶領品牌衝破瓶頸。

然而事與願違,西式的快餐模式與中式火鍋文化格格不入。小肥羊被百勝收下之後,出現水土不服,為了控制成本大量的店鋪關掉,近些年更是逐漸淡出了消費者的視野。在這期間,百勝做過數次嘗試和改變,開設的新店改變了以往的裝修風格,還推出新式茶飲以吸引年輕消費者。

有業內人士這樣點評:如今,面對已經崛起的海底撈和其他新興的網紅火鍋店,小肥羊這個曾經的火鍋一哥就算怎麼努力,已經很難重現當年的輝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