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舊行李包,騎二手自行車闖蕩玉林!這個東北漢子“南漂”創業經歷堪稱勵志

拿舊行李包,騎二手自行車闖蕩玉林!這個東北漢子“南漂”創業經歷堪稱勵志

拿舊行李包,騎二手自行車闖蕩玉林!這個東北漢子“南漂”創業經歷堪稱勵志

一位祖輩是農民,從未出過遠門的東北漢子,十幾年前背上媽媽用過的一箇舊行李包,帶著幾件隨身的衣服,就來到了數千公里之外的玉林,開創了他的“南漂”創業經歷。而現在,早已定居玉林的他與家人一起過著其樂融融的生活。拿旧行李包,骑二手自行车闯荡玉林!这个东北汉子“南漂”创业经历堪称励志

這個舊行李包田光普早已不用了,但是一直保存著。

我來自東北

“我來自東北哈,我是吉林人兒。”一句濃重的東北話自我介紹後是一連串爽朗的笑聲,他就是記者日前採訪的主角——修正藥業六為事業部廣西區經理田光普。

田光普是位典型的東北大漢,一米八幾的個頭,說話聲音宏亮。“我呀,就一個地地道道的東北農民的兒子,沒啥光輝的歷史,也談不上成功人士兒……”坐定後,田光普謙虛地說道。

田光普家在東北吉林的鄉下小村裡,中學畢業後,哥哥妹妹讀書,他選擇了隨爹媽種地。玉米收穫的時候一家子就忙碌一陣,農閒的時候就到家附近的藥廠打打工。“一個月也能掙個1000來塊錢吧!小日子過得不寬不緊的。”

後來,要不是同學約他一起到廣西做銷售,他的生活和村裡的其他年輕人沒啥兩樣。說起當年願意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工作,理由其實很簡單。“那會兒聽說做銷售能掙3000來塊錢。”

他先到南寧,參加了家鄉品牌修正藥業在廣西的產品銷售公司的培訓,經過一個月的培訓,他被分到玉林開拓市場。“那是我第一次到玉林!還好,玉林人對外地人熱情、包融,除了他們不太愛說普通話之外。哈哈……”

這裡面還有個故事,初來乍到的田光普在玉林城區或附近的仁東鎮、福綿鎮、成均鎮等鄉鎮跑市場時,騎著二手自行車就上路了,“我有的是力氣,沒事兒。”可是到北流、容縣、陸川等偏遠的鄉鎮他就麻煩了,只能坐線巴,鄉下的線巴報站只說本地土話,“我聽不懂呀,每到一個站準備停車就老緊張啦,睜大兩隻眼睛看著路邊的牌子。”說起剛來玉林的那段時光,田光普樂了。

帶著鄉愁的舊行李包

拿旧行李包,骑二手自行车闯荡玉林!这个东北汉子“南漂”创业经历堪称励志

在玉林定居的田光普與家人過著開開心心的生活。

一箇舊行李包,一輛二手自行車就是剛來玉林創業時田光普的全部家當。

“那個行李包是我媽當年出外旅遊時背的單肩包。”當年出來闖蕩前根本沒有刻意準備,所以,田光普收拾行李時,拿起母親旅遊用過的一個黑色的包,裝幾件衣服就出門了。就這樣,這麼多年在玉林下鄉跑市場這包都一直跟著他。“這行李包呀能背也能提,空間夠大。公司產品、資料往包裡一塞,放上幾件衣服就下鄉了。方便!”

幾年後,他的事業有了發展依然用著這舊行李包。記者看到這是一個很普通的人造革旅行包,單肩的,由於個頭不大提著挺像個公文包。出門方便是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在記者與田光普交流中,發現家人在他的話語頻頻出現。這舊行李包是媽媽用過的,那裡有媽媽的溫度呀,這從某種程度上就是遊子身上衣。在這個東北大個子硬朗的外表下,記者觸摸到的是他內心藏著的那份對家人對家鄉深深的思念,這就是流淌在我們血脈當中的鄉愁吧。

正是對家人的牽掛與思念,獨自一人在南方小城打拼的他沒有一刻的放鬆。田光普用東北人的熱情、勤勞、誠信、韌性,在玉林開拓出了一片天地。“咱們是長線做生意,所以守信、堅持很重要。”

鄉愁也成了他的無限動力。從2005年來到玉林到2012年,藉助公司的政策,7年時間,他就把公司在玉林的業績提升到了整個廣西的一半!2012年公司提升他為廣西區域經理。

業績的提升也給他帶來了豐厚的回報,他在玉林購了房子,不但把妻子孩子接了過來,還把父母也接到了玉林。“我從小沒離開過父母,離開家這些年怪想他們的!”

堅定大健康產業

一箇舊行李包走天下,還能讓年邁的父母過上安穩的晚年生活。“其實,我的成功很大程度歸功於國家的大健康產業戰略,是這個戰略的一個縮影吧。”田光普告訴記者, 中共中央、國務院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早就定下明確目標:到202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超8萬億元,到2030年達16萬億元。而我國健康服務業2015年才3.8萬億元!我們國家十二五規劃中,營養與保健納入未來重點發展的產業,中國將成為全球健康產業最大市場!

田光普告訴記者,公司在慈善事業和社會公益事業上不遺餘力。據悉,十幾年來,修正藥業積極投身多項社會公益事業,迄今為止各類直接捐贈已累計超過5億元。正是公司的社會責任感感染著他,近年來,田光普帶領他的團隊多次出現在玉林的貧困山區,給山區的困境兒童捐藥、助學。

“咱們公司致力於打造百年老店、創民族品牌的企業。”田光普對公司前景充滿信心,採訪結束時,他告訴記者,他領導下的銷售團隊,去年把廣西的銷售額從全國倒數第三,提升到了全國第六,這讓他無比自豪。

(玉林日報 記者 邱臨)

玉林日報社新媒體中心 出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